澳洲大火與左翼兩難
澳洲這次恐怖的山林大火,雖然未必直接與氣候變化有關,但氣候變化只會令這些特級大火愈見頻密。不過,今年年中澳洲選舉,勝選的是中間偏右自由黨領導的聯盟。而自由黨和選舉失利的第二大黨工黨的其中一個主要分別,就是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
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澳洲是排碳大國之一。通常在那些人均排行榜中,如果不計那些石油輸出國和個別小國的話,澳洲多數都幾乎「名列前茅」,僅排在美國之後。澳洲之所以是排碳大國,主因是它其實是世上出口媒最多(以價值計)的國家。而在澳洲當地,煤也是最主要的發電來源。2012年工黨執政時,曾通過了針對礦業利潤得特別稅項。但翌年右翼聯盟贏得執政權後,該稅項就被廢除。
英國工黨月初之敗,其中一派的分析強調是因為主張二次脫歐公投而令到贊成退歐的工人階級寧打保守黨。而年中澳洲工黨之敗,亦有分析指與工人階級投向右翼有關。但他們票投右翼,不是因為族群認同,而是因為工黨比較進取進步的環保政策。沒錯,進步的環保政策確有吸票的可能。但這些票很可能「只」是從潛在綠黨的選民和都會的中產階級爭過來。而在那些與煤礦緊緊扣連的工人社區中,當中不少人可能就因為擔心工黨的環保主張會影響生計而選取了右翼聯盟。
自從人類永遠可以征服自然的期望被打破以後,泛左翼就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一個兩難。生態帶來的危機其實也有階級性。窮人、工人要承受的和損失的總會比有權勢者大。但如果「工人」是泛左翼的「天然」支持者,而作為被壓迫者的他們合情合理地想過較好的物質生活甚至更要每天為生計而膽戰心驚時,又怎能期望他們支持跟自己利益很可能對立的環保政策呢?
世界各地的左翼都在為這個兩難惆悵。近年終於出現了「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這一個概念。簡單來說,「綠色新政」就是指在推動減排時要透過綠色事業製造大量就業崗位。暫時這個概念在美英較多人留意和推廣。在美國,正在爭取民主黨總統提名的Bernie Sanders已將綠色新政納入政綱之中。
但回到澳洲,工黨在選舉敗陣後卻有黨內聲音認為應在環保議題上退卻以爭回工人階級支持。早前有幾位工黨國會議員就曾同煤礦業游說人員一同視察礦場。如果今次的山林大火還能說有一點正面意義的話,它是否能將澳洲政界和人民對環保議題的態度扭轉過來呢?綠色新政會否有機會被澳洲的進步黨派納入其論述之中呢?
順帶一提,澳洲其中一間最大的能源公司Energy Australia,其母公司是香港中電。今個月月中,一個券商發表報告將中電的評級升至「跑贏大市」,其因之一是澳洲天氣異常炎熱。
——嶸
#夜貓 #綠色新政 #澳洲山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電 碳排放量計算」的推薦目錄:
電 碳排放量計算 在 劉文雄(Liu Wen Hsiu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除了社會福利之外,使用者付費,是公平正義的社會應有的基本原則,但是在台灣,絕大多數的民眾繳的錢都間接被拿來補貼財團企業,例如電費、水費、燃料稅....等等。
一輛企業的貨車,一年開15萬公里,每年所繳的燃料稅,比一般自用汽車一年開1萬5千公里所繳的燃料稅還要少,完全不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而前者對環境的汙染破壞,更超過一般自用小客車的100倍(以碳排放量計算)
全民補貼用電用油大戶
台灣工業用電價格每度僅2.36元,全球第四低,根據經濟部統計,電子、鋼鐵、電器及電力機械、金屬製品製造、紡織等五大用電產業,去年用電量高達六一九億度,占全台產業用電四五%。以中華電信來說,去年用電量約十三億度,淨利超過1000億台幣,電價補助約八億元,但是他所提供的品質卻讓人失望,行動上網常常塞車斷線。
親民黨堅決反對民生用油、水、電價調漲,政府在通盤檢討所有各項能源的費率及稅率之前,不應率先調漲民生用油水電價。
電 碳排放量計算 在 1 09 08 碳足跡的計算原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 09 08 碳足跡的 計算 原則. sunartscience ... 碳足跡│你所看不到的 碳排放 (我們的島1044集2020-03-02) ... 第一次來台中逛超特別自由五金 電 料商圈ft. ... <看更多>
電 碳排放量計算 在 帳單知多少? 您知道電費帳單也能了解碳排放量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能源局統計,家戶平均每月用電度數約為303度, 因此可知每戶每月平均碳排放量約為167.9 公斤CO2e。 這樣有了解用電碳排放的由來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