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有買插頭回去卻不能用的困擾嗎😡』
因為你會用得到 所以一定要看喔✌
「插座」是指具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插板,套用於接入各種接線,和其它電路連通以使電器工作的一種電工裝置,通常固定在設備或建築結構上,與插頭形狀相應的電子接點插槽(一般稱為母接頭)。
「插頭」是指一個可活動的接頭,與使用電力的裝置之間透過電線連接,通常有突出的棒狀、刀鋒狀等形式的電子接點(一般稱為公接頭)。
電源插座和插頭根據國家、地區的不同,在外型、等級、尺寸和種類方面都有所不同。各個國家都有政府所制訂的標準,以臺灣為例,配線用插頭及插座適用之標準為CNS690。配線用插頭及插座幾乎是每個家庭必有的電氣設備,為保障消費大眾用電安全,配線用插頭及插座是公告應施檢驗品目。標準檢驗局臺南分局呼籲廠商應落實品質管理,以確保商品安全性及標示正確性,並提醒消費者選購及使用配線用插頭及插座商品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 由標準CNS 690得知,插頭設計為有極性者,刃片就有大小片之分,大片寬度為(8±0.2)mm,小片寬度為(6.3±0.3)mm;若設計為無極性者,即刃片無大小片之分,兩片刃片之寬度會設計為(6.3±0.3)mm。至於插座有極性者,刃座孔寬度就有大小孔之分,大孔寬度為(8.7±0.4)mm,小孔寬度為(7±0.3)mm:若設計為無極性者,兩個刃座孔寬度可為(7±0.3)mm。
2、 消費者購買配線用插頭及插座,要注意極性問題,如果插座是有極性的,則不管插頭有極性或無極性,均可插入插座;但是,如果插座是無極性的,則只能選購無極性的插頭,方可插入插座。
3、 選購時要注意商品應貼有「商品檢驗標識」,且廠商名稱、地址、規格(如:電壓、電流、容量)及型號等各項標示應清楚,切勿隨意購買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楚的商品。
4、 檢視是否附有中文使用說明書、包裝上之產品使用說明或所附產品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標示,使用前詳細閱讀該說明,並確實依照說明內容使用,尤應注意產品使用說明所列之警語及使用注意事項等。
5、 為了降低觸電的風險,插座和插頭會配有許多不同的安全裝置。例如插座可設計成僅能接受相應的插頭。當插頭並未插入插座時,也有許多遮蔽插座的裝置,某些裝置也設計成具有危險性的高壓電接頭不會暴露在外,某些插座有外露的電子接頭,但僅供接地使用。
6、 手部潮濕時,勿接觸通電中的插頭、插座、開關、電線等,以免觸電。
7、 非專業技術維修人員,不得自行拆解、改裝或有任何改變原樣式、規格的動作,以免發生危險。
「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小安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電氣] 裝中古冷氣沒按法規做設備接地出事賠388 的評價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家電接地線要怎麼接?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Re: [其他] 插頭轉接器用意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問插座的接地 - 3C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Re: 插頭轉接器用意- 看板E-appliance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問題] 日系家電接地問題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地抗爭@ 香港革新論
//以「在地抗爭」的行動綱領,作為重整民主運動的新方向:
• 「在地抗爭」是要在社會建立民主陣地:在地抗爭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深入社會各界,建立「在地群眾組織」,不論專業界別或社區組織、大專院校或中小學、公營部門或私人企業,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佔領運動後,各專業界別陸續出現例如法政匯思(法律界)、杏林覺醒(醫學界)、護士政改關注組(衛生服務界)、前線科技人員議政小組(資訊科技界)、精算思政(精算師)、良心理政(心理學家)、放射良心(放射診斷及治療界)、思政築覺(建築師)、區政改造(區議員及社區主任)等組織,絕對是可喜的現象。但要真正實踐「在地抗爭」,在地群眾工作必須做得更加廣、更加深,包括要在更多不同界別成立群眾組織(例如被忽略的公務員界),也要更加深入做好連結、教育及動員群眾的工夫。「在地抗爭」,就是要守好以至擴大社會各界的民主陣地,從而廣泛動員不同界別的巿民,在地反制國家機器的「政治操控」。
• 「在地抗爭」是要推動「公民社會聯線作戰」:在抵抗各種「政治操控」、捍衛核心價值的過程中,來自社會各界的「在地群眾組織」,可以互相串連攜手合作,合力調查、揭發、抵抗、反制及清除各種「政治操控」。這種行動模式,既可集結力量痛擊赤化魔爪,也有助各方累積共事經驗、建立更強互信。長遠而言,持續而全面的在地群眾動員過程,將產生正面的政治累積效果,未來或可發展出更強大的全港性跨界別公民社會聯盟。
• 「在地抗爭」本質上是防衛策略,但具備轉守為攻的潛力:「在地抗爭」的首要任務,是要守護香港固有的核心價值,在地痛擊侵入我城的赤化魔爪,因此本質上是一種防衛策略。但當社會各界都建立起「在地群眾組織」、並形成「公民社會聯線作戰」之勢頭後,就會大大擴闊整個民主運動的群眾基礎,發展出「社會包圍政權」的星火燎原局面,改變「執政當局與反對派的力量對比」,為下一波民主運動的全港性動員奠定基礎。//
【#香港革新論文章】
普選以外,更需在地抵抗政治操控 ── 選舉專制政體下的新本土民主運動
/ 周日東(《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 雷浩昌(《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按:政治學者方志恒與二十多位年輕人合著新書《香港革新論》,探討後政改時代的香港前途。本文為該書其中一篇主題文章。】
「全民提名、全民普選!」「公民提名、必不可少!」「我要公民提名!」「公民提名、拒絕篩選」……
過去兩年的政改爭議中,公民提名成為民主運動的核心訴求,大抵反映著不少民主派的一個判斷:公民提名是最平等的普選制度,也是最有效破解提名委員會篩選的政治制度;而只要爭取到公民提名,香港人就能真正當家作主。
但爭取民主,是否就等同爭取最開放的普選制度嗎?如果香港人再抱著「民主等同普選」的簡單看法,恐怕只會賠上我們珍而重之的核心價值,以至我城僅餘的自治空間。
【沒有民主的普選:政治操控的魔爪】
我們只要把目光放遠到世界各地,就會明白到,即使落實了像公民提名這種最開放的普選制度,也不一定會帶來真正的民主—俄羅斯就是一個例子。
俄羅斯總統由一人一票選舉產生,普選階段採用兩輪投票制1。至於之前的提名階段,則是採用香港民主派夢寐以求的政黨提名及公民提名:任何合資格政黨,可直接提名一人參選總統;任何人取得二百萬個公民聯署(上限為二百一十萬),經「中央選舉委員會」(Central Electoral Commission)核實後,亦可取得資格參選總統2。雖有最開放的公民提名制度,但大家又會否視俄羅斯為真正的民主國家?
2012年俄羅斯總統大選,多名獨立反對派領袖,試圖循公民提名途徑參選,當中包括聲望極高、有力挑戰普京(Vladimir Putin)的著名經濟學家亞夫林斯基(Grigory Yavlinsky)。但當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核候選人資格時,就指亞夫林斯基等多名反對派所提交的公民聯署作假違規,令他們全部被除名無法參選3。亞夫林斯基未出閘先脫腳,普京在首輪投票只需面對久加諾夫(Gennady Zyuganov)及日里諾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等老對手,結果輕鬆地在首輪投票就取得6成選票,順利再度入主克里姆林宮。
政治,從來不只是存在於政制。真正的民主,當然要有一個開放的普選制度,但更重要是市民意願和整個政治過程,不會受制於當權者的「政治操控」(Authoritarian control)。俄羅斯總統選舉雖然有公民提名制度,但當局透過操控中央選舉委員會,還是能夠將反對派邊緣化,令普選變成一場虛幻的競爭—這便是政治學者所指的「選舉專制政體」(Electoral authoritarian regime),一種「沒有民主的普選」(Elections without democracy) 4。除了俄羅斯外,新加坡、馬來西亞、委內瑞拉、埃及等國家,都是典型的「選舉專制政體」5。
事實上,除了「篩選競爭對手」(Exclusion of competitors),「選舉專制政體」要操控政治過程、確保在普選競爭下繼續壟斷權力,其「政治操控菜單」(Menu of manipulation)6可謂千變萬化,例如「資源超限戰」(Unequal resources competition)、「創造幽靈選民」(Phantom voters)、「打壓反對派」(Attack opposition)、「政治檢控」(Selective prosecution)、「媒體操控」(Media manipulation)、「統戰滲透」(Co-opting elites)等等7。
這些「選舉專制政體」下的「政治操控」,香港人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資源超限戰:建制派蛇齋餅糉?】
環顧海外的「選舉專制政體」,以資源優勢壓倒反對派,都是執政當局操控選舉的常用伎倆。例如在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國民陣線的候選人,便常常到農村大派T恤、玩具、電器等禮物;在新秩序時期的印尼(New Order Indonesia),蘇哈圖政府就經常在選舉前,舉辦「民主舞會」(Festivals of democracy)大宴選民。
這些「資源超限戰」,香港人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建制派政黨在地區,以數倍以至數十倍於泛民主派的資源,天天派餅派糉派米派飯盒派福袋,月月大搞各種蛇宴齋宴荔枝團旅行團。建制派的蛇齋餅糉,是否「資源超限戰」的翻版?
【創造幽靈選民:種人種票種選民?】
環顧海外的「選舉專制政體」,「創造幽靈選民」都是執政當局操控選舉常用手段。在馬來西亞,透過操控選民登記冊,創造大批「幽靈選民」,每每是國民陣線勝選的關鍵—以2013年大選為例,有一個地址註冊多名選民,又有已經去世的人士在選民登記冊上,更有投票紀錄8;亦有大批外勞閃電獲發身分證投票;亦有選民在登記冊中被消失、投票地點無故被更改等情況9。全靠這些「幽靈選民」助陣,國民陣線最終得以在劣勢中反敗為勝。
這些「創造幽靈選民」的伎倆,香港人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2011年的區議會選舉後,傳媒揭發廣東省茂名市政協梁平在美孚的一個單位,竟有「7姓13票」 10;堅尼地城三幢拆卸中或已拆卸舊樓,竟有101名選民報住11;華富邨一幢樓宇僅得21層,但有選民報稱居住於「32樓」及「24樓」的單位12;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前夕,在西環一間人去樓空的老人院,竟報住了20名選民13。這些疑似種人種票種選民的伎倆,是否「創造幽靈選民」的翻版?
【打壓反對派:建制派勇武組織?】
環顧海外的「選舉專制政體」,以各種疑似民間團體攻擊及辱罵反對派,都是執政當局打壓民主運動的常用手法。例如在俄羅斯,便有親普京組織Nashi(「納什」)打著「反法西斯」、「反顏色革命」、「反西方勢力入侵」的口號,大肆搗亂各類反普京、反建制的政治活動14,其中2007年12月初俄羅斯國會選舉時,為了防止反對派和維權組織上街,「納什」成員就包圍各反對黨總部,令其支持者無法遊行,同時又佔領市中心各大廣場和主要地鐵站,防止反對派舉行集會15。查維斯治下的委內瑞拉,亦成立了名為Bolivarian Circles(玻利瓦圈子)的組織,專門攻擊及羞辱查維斯的政敵。
這些「打壓反對派」的伎倆,香港人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2012年起,各種建制派的「勇武組織」成立,例如愛護香港力量、愛港之聲、沉默之聲、正義聯盟、保衛香港運動等等,針對泛民主派的行動,高調踩場刻意柴台,例如在2013年4月,愛港之聲成員干擾真普選聯盟的政改研討會,他們高舉示威標語,不停打斷講者發言,最後研討會被迫腰斬16;在同月的一個「佔中論壇」上,愛港力和愛港之聲成員亦到場搗亂,他們跳上枱大聲叫囂,並以粗言穢語指罵在場人士17。這些建制派勇武組織的所作所為,是否「打壓反對派」的翻版?
【政治檢控:慈母的政治打壓?】
環顧海外的「選舉專制政體」,以各種法律手段檢控及打壓,都是執政當局打壓民主運動的常用手法。例如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經24次控告媒體及反對黨誹謗,其中改革黨秘書長賈惹日南(J. B. Jeyaretnam),便多次因為被控誹謗,而被迫多次宣布破產,最終喪失參政及律師資格18;而在俄羅斯,2012年Pussy Riots五名成員反對普京再參選總統,在莫斯科的東正教救世主大教堂辦音樂會表達不滿,結果當中3名成員被判2年徒刑,罪名是在教堂做出「流氓行為」19。
這些「政治檢控」的伎倆,香港人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2013年5月,警方拘捕佔領中環秘書處義工陳玉峰,原因是她於2011年7月1日參與示威時,違反公安條例,這個事隔兩年遲來的拘捕,令外界質疑是要向「佔領中環運動」施壓20。佔領運動後,年僅14歲的「粉筆少女」在金鐘「連儂牆」塗鴉,警方竟出動14名警員,以刑事毀壞罪將她拘捕,還申請「兒童保護令」,把她送入兒童院。這些對民主運動支持者的打壓,是否「政治檢控」的翻版?
【媒體操控:全面染紅的主流媒體?】
環顧海外的「選舉專制政體」,掌握媒體的擁有權及影響編輯工作,都是執政當局操控輿論的常用手法。例如在新加坡,當地只有兩大媒體集團報業控股及新傳媒,一家以報紙為主,一家以電視廣播為主21。新加坡政府通過淡馬錫控股持有這些媒體,直接地或間接地控制了全國所有主流媒體,媒體自我審查可謂家常便飯22。新加坡媒體尤如「政府公關」 23,有負面消息時,記者會第一時間聯絡政府部門,商量怎樣消毒,他們大都視宣傳政府政策為己任,不會去挖政府醜聞24,對反對黨的報導則流於偏頗,力求把反對黨塑造成偏激之士25。
這些「媒體操控」的伎倆,香港人是否覺得似曾相識?
現時,各大報章及電視台的老闆早已被一一統戰,獲北京委任為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各種的自我審查及干預編輯自主的事件比比皆是(例如2012年香港數碼廣播電台DBC停播風波、無線新聞部總監袁志偉刪改曾健超被打報導等等)。這些對新聞自由的種種侵蝕,是否「媒體操控」的翻版?
【在地抗爭:後政改時代的行動綱領】
香港被推向「選舉專制政體」,恐怕已成定局—8.31人大決定下的政改方案被否決,不過令港式「選舉專制政體」,暫缺最後一塊拼圖。
事實上,近年北京走向「天朝主義」,日趨以強硬路線治港,而為了確保落實普選後,執政權力會繼續掌握在建制派手上,效法「選舉專制政體」操控政治過程,恐怕已是北京治港方針的重心。正因如此,駐港機構特別是中聯辦近年積極干預香港的自治事務,以無孔不入的國家機器為槓桿,發動上文所述的各種「政治操控」,令我城核心價值面臨崩塌。在後政改時代,這股「政治操控」浪潮,只會更加洶湧而來。
面對國家機器的壓制,不少巿民感到氣餒,認為香港前途暗淡。難道民主運動在國家機器前真的束手無策,香港人只能坐看我城崩塌?
看看有關「選舉專制政體」的跨國研究,也許我們能夠找到一點啟示。著名政治學者Steven Levitsky及Lucan Way曾經進行一個涵蓋全球35個「選舉專制政體」的比較研究26,他們認為執政當局能否長期掌權維持專政,還是被迫開放政權落實民主化,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執政當局與反對派的力量對比」(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autocrats and their opponents):這裡要看執政當局能否組成一個穩定及組織力強的「執政黨」(Governing party),以壓制民主運動及進行各種「政治操控」;也要看反對派的組織能力,以及是否善用政制上的有限空間例如選舉、議會及公民社會,抵抗執政當局的壓制27。畢竟,「選舉專制政體」這種「混合政制」(Hybrid regime)兼具開放和封閉的特色,執政當局雖有一定操控能力,但亦不可能像中國大陸及北韓之類的「完全專制政體」(Full authoritarianism)般,全面壓制民主運動和對反對派予取予攜,「選舉專制政體」的政局走向,因此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執政當局與反對派的角力互動。
回到香港,我們就要問:在香港走向「選舉專制政體」的大格局下,民主運動應該如何定位?民主運動能否善用各種政治空間,包括局部開放的議會選舉、相對自由的社會活動空間、崛起中的網絡媒體、以至建制派的明爭暗鬥等等,改變「執政當局與反對派的力量對比」?
面對國家機器鋪天蓋地的「政治操控」,香港人不應退縮沮喪,而是要思考在「選舉專制政體」的大趨勢下,民主運動應該如何轉型,打好「革新保港」之戰。要回應時代挑戰,香港人在爭取落實真普選的同時,更需要合力抵抗各種「政治操控」,並以此為方向重整民主運動—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不能再局限於爭取普選制度,而必須擴大至在社會各層面捍衛核心價值。政治,從來不只是存在於政制。如果我們只是狹隘地集中在爭取普選制度,卻疏於捍衛其他戰線,在「選舉專制政體」的格局下,即使有天我們爭取到較開放的民主政制,來自北方鋪天蓋地的「政治操控」,也會令我城無法自主命運。
因此,本文希望拋磚引玉,嘗試提出「在地抗爭」的行動綱領,作為重整民主運動的新方向:
• 「在地抗爭」是要在社會建立民主陣地:在地抗爭的首要任務,是全面深入社會各界,建立「在地群眾組織」,不論專業界別或社區組織、大專院校或中小學、公營部門或私人企業,都是香港民主運動的戰場。佔領運動後,各專業界別陸續出現例如法政匯思(法律界)、杏林覺醒(醫學界)、護士政改關注組(衛生服務界)、前線科技人員議政小組(資訊科技界)、精算思政(精算師)、良心理政(心理學家)、放射良心(放射診斷及治療界)、思政築覺(建築師)、區政改造(區議員及社區主任)等組織,絕對是可喜的現象。但要真正實踐「在地抗爭」,在地群眾工作必須做得更加廣、更加深,包括要在更多不同界別成立群眾組織(例如被忽略的公務員界),也要更加深入做好連結、教育及動員群眾的工夫。「在地抗爭」,就是要守好以至擴大社會各界的民主陣地,從而廣泛動員不同界別的巿民,在地反制國家機器的「政治操控」。
• 「在地抗爭」是要推動「公民社會聯線作戰」:在抵抗各種「政治操控」、捍衛核心價值的過程中,來自社會各界的「在地群眾組織」,可以互相串連攜手合作,合力調查、揭發、抵抗、反制及清除各種「政治操控」。這種行動模式,既可集結力量痛擊赤化魔爪,也有助各方累積共事經驗、建立更強互信。長遠而言,持續而全面的在地群眾動員過程,將產生正面的政治累積效果,未來或可發展出更強大的全港性跨界別公民社會聯盟。
• 「在地抗爭」本質上是防衛策略,但具備轉守為攻的潛力:「在地抗爭」的首要任務,是要守護香港固有的核心價值,在地痛擊侵入我城的赤化魔爪,因此本質上是一種防衛策略。但當社會各界都建立起「在地群眾組織」、並形成「公民社會聯線作戰」之勢頭後,就會大大擴闊整個民主運動的群眾基礎,發展出「社會包圍政權」的星火燎原局面,改變「執政當局與反對派的力量對比」,為下一波民主運動的全港性動員奠定基礎。
我們之所以提出「在地抗爭」的新行動綱領,是基於以下的三點考慮:
• 「在地抗爭」是要充分利用現有政治空間:現時我城雖然面臨赤化危機,但在「選舉專制政體」的格局下,基本上各種民間團體,仍然有相對自由的社會活動空間,赤化魔爪暫未能伸入所有社會領域。由於政府建制牢牢掌控在當權者手上,「在地抗爭」就是要尋找有利於香港人的戰場,並充分利用現有公民社會的活動空間,建立民主陣地積蓄實力,實現民主運動以「公民社會為中心」(Society-centered approach)的戰略性轉移。
• 「在地抗爭」是要重新動員群眾投入民主運動:隨著香港被推向「選舉專制政體」,普選議題已失去昔日的群眾動員作用;而所謂真假普選的意識形態之爭,對一般巿民來說,更加是過於抽象離地。「在地抗爭」以捍衛我城核心價值及抵抗赤化為訴求,較容易把各種零星的政治議題匯合為一,也較貼近一般巿民的日常認知及生活經驗,將是重新連結民主運動和社會各界的最佳中介,有助重新動員群眾投入民主運動。’
• 「在地抗爭」是要改變民主派政黨的生態:1991年首次實行地區直選以來,民主派政黨的重心側重議會,疏於與社會各界聯繫,不但令泛民議員日益脫離群眾,更加令赤化魔爪乘機深入我城。當香港被推向「選舉專制政體」之時,我們需要的不再是「選舉型政黨」、「選舉型議員」,而是「運動型政黨」、「運動型議員」—政黨和議員必須植根於廣大的公民社會,而不是虛幻的議會;政黨和議員的工作重心,是連結體制外的「在地群眾組織」,將體制內的合法資源,轉交予體制外的公民社會,以形成更強大的民主運動,而不是空坐在議事堂開會投票。
在香港被推向「選舉專制政體」的時代洪流下,「在地抗爭」以公民社會力量抵抗國家機器為理念,將是緊貼現實的「新本土民主運動」綱領。
1 國際民主和選舉協助研究所:《選舉制度設計手冊》(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3),頁224。
2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lectoral Systems. Elections in Russia: The March 4 Presidential Elect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lectoral Systems, 2012).
3 Russia elections: Officials bar liberal Yavlinsky, BBC, 6 March 2012.
4 可參考2002年4月《民主季刊》(Journal of Democracy)的專刊: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13, Number 2, April 2002。
5 Schedler, Andreas.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 the dynamics of unfree competition, (Boulder, Colo.: L. Rienner Publishers, 2006).
6 Schedler, Andreas. The menu of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13, Number 2, April 2002, p. 36 - 50.
7 Case, William. Southeast Asia’s hybrid regimes: when do voters change them?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ume 5, Number 1 (2005), p. 215-237; Hale E. Henry, Hybrid regimes: when democracy and autocracy mix, in Nathan J. Brown (ed.) The dynamics of democratization: dictatorship, development, and diffusion (H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 p. 23-45.
8 〈大馬大選:改朝換代與希望的政治〉,《明報》,2013年5月5日。
9 〈選舉制度問題多國陣靠鬼票過關〉,《蘋果日報》,2013年5月11日。
10 〈揭建制派區選大勝之謎 瘋狂種票 1屋7姓13票〉,《蘋果日報》,2011年11月21日。
11 〈樓拆了照種票 漏洞遍佈舊區 選舉事務處嚴重失職〉,《蘋果日報》,2011年11月26日。
12 〈樓高21層 登記住32樓〉,《明報》,2011年11月23日。
13 〈揭發種票情況未杜絕 幽靈選民遍佈空屋20票〉,《蘋果日報》2012年6月16日。
14 〈左翼21:梁美芬志願軍的鎮壓藍圖〉,網站:http://left21.hk/…/%E6%A2%81%E7%BE%8E%E8%8A%AC%E5%BF%97%E9%… 。
15 白嗣宏:〈狙擊顏色革命的殺手〉,《亞洲週刊》,2008年7月6日。
16 〈左派粗暴干擾政改研討會 大會無奈腰斬 愛港之聲:好嘢,收工!〉,《蘋果日報》,2013年4月8日。
17 〈跳上枱叫囂爆粗 屢打斷講者發言 愛港力闖佔中論壇大搗亂〉,《蘋果日報》,2013年4月14日。
18 〈CY誹謗指控惹火 還有甚麼說不得〉,《香港經濟日報》,2013年02月08日。
19 Pussy Riot prosecution: how perfectly European,《每日郵報》,2012年8月20日。
20 〈「和平佔中」:「和平佔中」運動就運動秘書處義工陳玉峰被補一事作出聲明〉,網站:http://oclp.hk/index.php…。
21 呂婷:〈民主,獨裁,開明專制?新加坡大選幕後〉,網站:http://www.intermargins.net/inte…/TCulturalWorkshop/…/48.htm。
22 吳淦濠:〈「第一世界國會」:新加坡反對黨的大選策略〉,《國際研究月刊》,2011年,第四卷。
23 〈鍾天祥難由公關變公器〉,《蘋果日報》,2014年1月24日。
24 〈我怕香港步新加坡後塵〉,《蘋果日報》,2014年1月24日。
25 同註15。
26 Steven Levitsky及Lucan Way將「選舉專制政體」的概念,分成「競爭性的選舉專制政體」(Competitive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及「霸權性的選舉專制政體」(Hegemonic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兩類。他們的研究個案主要集中在競爭性較強的「選舉專制政體」,例如俄羅斯、馬來西亞、格魯吉亞、阿爾巴尼亞、喀麥隆等等。見:Levitsky, Steven and Way, Lucan A.,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hybrid regimes after the Cold Wa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Chapter 1.
27 同上,頁54。
《香港革新論》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
想睇更多香港政治新聞和評論,即LIKE《香港革新論》
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訂購《香港革新論》
內容簡介:https://goo.gl/qWqRmj
訂購表格:https://goo.gl/GRTWD0
電郵:reformhongkong@gmail.com
#香港革新論 #香港政治 #新書 #書展 #政改 #本土派 #本土 #香港人 #身份認同 #方志恒 #王慧麟 #田方澤 #何俊霆 #何偉倫 #吳凱宇 #李耀基 #周日東 #房吉祥 #易汶健 #林立志 #施家潤 #柯衍健 #袁彌昌 #區諾軒 #陳智傑 #黃冠能 #楊庭輝 #雷浩昌 #鄺健銘 #鄺英豪
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突圍黑心房市之主委日記>
主委日記6 點交大作戰
說點交等於作戰,那是一點也沒有錯,先得安內攘外,後要短兵相接。點交公司挺敬業,一次派出五名工作人員協助,我們將管委會編組,每個委員找出三天時間,以一位委員配一位點交公司的人員,外加建商人馬,進行驗收的工作。
我們運氣不錯,建商有餘屋要賣,配合度不會差到哪去,建商的工務部當然想同時勘查,有問題馬上補正,免得點交報告太難看,老板會罵說:「搞成這樣還跟人家點交?」要是建商在附近還有預售屋要賣就更好了,你想,假日案場人那麼多,萬一現有住戶鬧一下,新推的預售屋還要不要賣?聽說有間建商就被管委會逼著,把停車場地板不平整跟牆壁的補丁重新施作,重新搞一次可得花個幾百萬元。
我們的建商只有餘屋,所以雖然還有些配合度,但也沒到言聽計從的地步。
我們從頂樓走到地下室最底層,一一檢查樓層指示燈有沒有亮、牆壁有沒有漏水、油漆有沒有掉,這也是我第一次踏遍整個社區,包括所有的機房與屋頂上的水塔,本人有懼高症,爬上去時嚇的魂都飛了,景觀再好,我也只能認真的檢查水箱內有沒有完整的磁磚,借此轉移注意力。
每一項裝置都要打開來看,比如化糞池。通常化糞池、一次曝氣槽等設備會作在地下室最底層,蓋子上也會抹滿漂亮的車道地坪,要打開所有的蓋子,就會像飲料扭開瓶蓋般,破壞地坪的鋪面,而且這些蓋子底下藏著的,除非損毀或意外不會被打開。
建商的工務代表一邊遞茶水,一邊說:「這個不好開,應該沒問題,你看汙水的放流很順暢,表示運作正常,打開了,車道會變得比較難看些哦。」建商派的委員打蛇隨棍上:汙水處理那麼專業,有放水就好啦。
我不同意,只說了一個字:「開。」
這時我瞥見建商代表面色凝重,衝到一樓打電話。沒多久一個嚼檳榔看似黑道大哥的走了下來:「兄弟,免這麼辛苦啦,跟我去樓上喝點涼的,這些事交給點交公司跟工務部的就好啦,地下室這麼悶熱,免這麼認真啦,誰會對汙水池動手腳?開了只會更臭。」
大哥拍胸脯說:「我跟你保證沒問題,萬一住了有問題,有保固你怕啥?」
建商派的委員同意了,笑嘻嘻的上樓去喝涼水,並也準備把我拉上去休息,我們已經走了幾個小時,大熱天全身真是又熱又臭,但我仍然強硬的說:「馬上開,社區現在才住一半的人,汙水池的空間很大,此時一定沒問題。當然你們一定會作好,不要擔心,我只想看一下,以免以後有問題住戶找我算帳。」
可憐的點交人員只好用刀子先劃開環氧樹脂的地坪,再用鐵棍費力撬開鐵蓋,然後看了我一眼,可憐兮兮的問我「一定要進去嗎?」,我回看了他一眼,抱歉,這種「屎缺」要麻煩你了,還是請他鑽進去瞧瞧。
答案揭曉,六個池只有兩個池是通的,其他四個形同虛設,我知道萬一人住得更多,一旦汙水量來的突然,就很容易爆缸,或是汙水因為沒有完整的處理就要排放,以後社區會被環保單位罰錢罰到死。
建商的臉綠了,連忙叫廠商來修,花了幾周時間施工,並且多花數十萬元。修好後自然還是請點交公司的人,在複驗的時候仔細看過。
通常會被建商A掉的,都是住戶看不到的東西,除了藏在地下室的汙水處理池外,還有避雷針、接地線、消防箱內的電源。看得到卻很容易失去用處的,比如各樓層的消防偵測器與警報器、植栽排水、游泳池的熱水器等等,這些東西都要一一測試過。
游泳池的驗收,我會要求放滿水三天,一來測試放水時間,二來檢查是否漏水,三則看溢水排放順不順暢、過濾系統是否正常運作,這時候會刻意丟一些樹葉來測試。三天後把水排掉,檢查排放是否順暢,再一一用手與腳摸所有的磁磚,檢查會不會割人皮膚,小朋友的皮膚很幼嫩,大人感覺刺痛,小朋友就要流血了。
避雷針失效時,每次打雷你家插著插座的電器就很容易損壞,我聽過建商瞎到吹牛不打草稿的說:「沒裝不要緊啦,對面大樓比你家高,雷只會找他不會找你。」沒作接地線的,在家就很容易被靜電電到哇哇叫。
圖說 : 就是這個讓地下室醜醜的東西 挖開來答案揭曉
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家電接地線要怎麼接?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家電接地線要怎麼接? - 家中洗衣機跟微波爐或者烤箱都有接地線請問這要如何接?綁在金屬物品上? 或是塞入插座中?可以告訴我嗎(生活家電第1頁) ... <看更多>
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Re: [其他] 插頭轉接器用意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家電導電後,接地線,會把電子傳到地面) ... 安規可言現在延長線排插,按照安規可以承受15A(1650w)的電流而且現在延長線排插也規定一定要用3根的公頭. ... <看更多>
電器接地線一定要接嗎 在 [電氣] 裝中古冷氣沒按法規做設備接地出事賠388 的推薦與評價
裝中古冷氣沒按法規做設備接地 出事賠388萬元
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SCDM%2c109%2c%e8%a8%b4%2c333%2c20210209%2c1
縮網址
https://reurl.cc/Kx4lkM
(↑司法院判決書網址)
說明:
陶○企業有限公司請奕○水電工程行來處理漏水問題
後來因冷氣漏電出事後
陶○負責人與奕○水電負責人
以及幫陶○裝冷氣機的○省公司負責人皆列被告
結果前二者不起訴
而冷氣空調公司負責人被起訴判刑
所以說幫人家裝冷氣一定要做設備接地
其實不只冷氣機 只要外殼是金屬
而且有可能被一般人摸到的用電設備
都要做設備接地
如果沒做設備接地而且出事了
責任主要在設備安裝者的身上
沒拉接地線的業主或水電可能沒事
(以此案件來說)
換句話說如果業主家裡或公司沒拉接地線
要馬加錢幫他拉接地線要馬不要幫他裝冷氣
生意可以不要做 但千萬別便宜行事
宅水電有聊到這個新聞案件
不過他又提到電箱沒接地線
或要打接地棒的事了
他的接地知識有待加強
https://youtu.be/7y_tJVDLFAE?t=1225
正確觀念是
電箱沒接地線就視為三線進屋(對單相三線而言)
只要把從冷氣機拉過來的接地線
接在電箱的中性線
就算完成冷氣機的設備接地了
主要的問題在於冷氣機到電箱的接地線有沒有拉
扯到住高樓怎麼打接地棒還是蓋房子的都扯遠了
如果不拉一條接地線回來電箱接在中性線
只是隨便把接地線鎖在水泥或是牆壁
這樣即使有裝漏電斷路器還是有可能不會跳
(以上這點水電龍哥有做過實驗)
所以還是有可能等到下個倒楣的人來觸電
不過觸電電流超過15mA漏電斷路器還是會跳
有裝漏電斷路器還是有保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86.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xMyHouse/M.1614387902.A.48C.html
https://www.sh168.org.tw/epaper/EpaperContent.html?EpaperTitleid=28&type=2&id=909
縮網址
https://reurl.cc/3N76mX
裡面這張圖
https://reurl.cc/pmr9Xl
1.設備沒接地
2.採用TT接地 但沒裝漏電斷路器 仍然危險
3.採TN-S接地 (可不裝漏電斷路器,漏電電流幾乎不經接地極與大地)
4.採TT接地且安裝漏電斷路器
(必須打銅棒且接地電組須符合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的表六二之二)
5.採TN-S接地且安裝漏電斷路器
按照維基看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arthing_system
以上安全性為 5>3>4>2>1
TN-S接地不裝漏電斷路器仍比TT接地裝漏電斷路器安全
TT接地除了接地極可能氧化甚至脫落接觸不良之外
漏電斷路器也可能故障
接地電阻太高造成漏電亂路器不動作
這個youtuber水電龍哥有實測過了
所以不要再糾結你家有沒有打地棒了
乖乖採用TN-S法接地
管他有沒有打地棒或是接地電阻多少
至於變電箱中性線的接地也是由台電負責
採用TN-S或TN-C-S接地
就是把冷氣機的接地線拉到電箱
接在中性線上就好了(三線進屋)
※ 編輯: ERT312 (36.238.86.135 臺灣), 02/27/2021 13:32:57
斷在電錶前或進入電箱之前
那家裡的電器設備可能會損毀或無法正常使用
採用TN-S接地的金屬外殼也可能感電
2.如果變電箱一出來的中性線斷掉
連帶使變電箱失去接地
那用電住戶用電會異常 電器可能損毀
但不會發生感電
3.如果是在變電箱接地之後的中性線斷掉
也就是變電箱仍有接地
結果同1,只是影響戶數變多
即使冷氣機沒做接地
裝漏電斷路器還是有一些保護作用
或許還是會觸電
不過觸電電流大時還是會跳脫
但要避免觸電還是要正確接地
所有具有金屬外殼且可能被觸及的設備都必須設備接地
有些房子的插座沒拉接地線
這種插座就只能使用非金屬具有絕緣外殼的設備
例如塑膠外殼的吹風機
接地電阻會變高
甚至接地線脫落
所以還是用TN-S接地吧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51H5eWx7wiL._AC_SL1280_.jpg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61fmod2nRSL._AC_SL1280_.jpg
https://images-na.ssl-images-amazon.com/images/I/51iDOQt6OwL._AC_.jpg
※ 編輯: ERT312 (36.238.81.139 臺灣), 03/01/2021 13:18: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