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新北的幼兒園一口氣增加9例,相信許多人都嚇了一跳,家有幼兒的家長,再度陷入請假不請假的拉扯中。
群聚傳染令人擔憂,看到新北衛生局的公布的關係圖,我覺得更令人擔憂的是有高有低的CT值。
經過一年半的疫情,我們普遍知道,CT值高,代表的是傳染力低、感染時間較久;反之,CT值低,代表傳染力強、感染時間較近。
以下是我一些想法,想提出來討論看看:
1.在這個幼兒園的群聚感染中,CT值最高的達35.8,最低的只有18.7。
這意思是,那位CT35.8的確診者,早就感染了病毒,只是沒症狀,直到這次幼兒園老師出現症狀確診,才回頭篩出其它無症狀感染者。
有沒有可能,其實是CT35.8的這位,才是這起群聚感染的源頭?而誰傳染給他,已無法查到源頭。
又或者是,他根本是另外一個傳播鍊,在別處感染,高CT值也沒有傳染給幼稚園其它小朋友,只是剛好這次被篩到?
2. 「沒有篩檢就沒有確診」的問題,在這起事件中,又被凸顯出來。
由於整體篩檢量能不足,從2020年春節至今,我們的快篩或PCR一直都處於被動的模式,通常是有人感覺不對勁才篩。
同時,政府也承認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偶爾也會因為其它原因被篩檢出來,比如說出車禍送醫時做PCR發現,或是意外身亡者被驗出已感染新冠肺炎。
所以只要沒有篩檢,那些無症狀感染者就還是會正常生活。
而這次幼兒園事件中,CT35.8的那位,甚至是其它CT值較高的小朋友,他們是否都屬於無症狀?是否具有傳染力?如果沒有這次的校園群聚,可能都不會知道自己染疫嗎?
還是無症狀者,會帶著病毒一陣子,直到傳染給抵抗力較弱者,才會被找到?
3.這起事件的主體是幼兒,幼兒的家長普遍落在30-40這個區間,這個年齡層正好是政策上被忽略的族群。
前面有所謂的1-10類,其中一部份已經造冊施打,本來政策應該是「依年齡往下」,但後面有加開給23-28施打AZ,而BNT也優先給22以下施打。
且其中還包含一個重要條件,「7/19前在預約系統表達意願選擇AZ」。
不管是幼兒傳染給家長,還是家長傳染給幼兒,社會上這群勞動主力,只因為沒有在7/19前表達施打AZ疫苗的意願,或更改過意願,現在等於要手無寸鐵面對DELTA病毒,看起來不是理性的國家公衛政策。
疫苗施打政策是否還要堅持這個719意願,指揮中心應該好好思考。
另外,也應該盡快提高完整接種的普及率,畢竟指揮官說疫苗「夠了」,夠了,就應該讓想打的人都能打到。
4. 已知完整接種疫苗,可以防個人重症,但還是會被感染確診。
這種情況被稱為「突破性感染」,但突破性感染的確診者,是否還會傳染 COVID-19給其它人,這也需要指揮中心要找答案給我們。
以幼稚園案例來看,小朋友們沒有疫苗,但老師施打了第一劑莫德納。老師在這個傳播鍊中,是被感染者還是傳播者?
施打一劑莫德納,卻還是確診,且有相關症狀,這是不是說明只打一劑莫德納也沒什麼用?
在多數教師只施打一劑疫苗,且未滿14天,全國就在9/1同步開學,政府是不是也在賭?
5再.比較近期的長榮機師確診案例。
最新消息是機師感染了傳播力極強的DELTA病毒株,但同時,被列為親密接觸者的同事,以及其中一例兒子的同學,PCR檢測卻都是陰性。
為什麼?
是因為機師完整接種疫苗不會再傳染?還是接觸者有打疫苗具免疫力?還是在學校戴口罩噴酒精所以同學都沒事 ?
6.指揮官陳時中每天準點報數,但自從病例和死亡數會校正回歸之後,每天兩點提供的數字,其實也未必重要了。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從這次幼稚園的案例來看,有幾例高CT值的案例,再次說明了「沒有篩檢就沒有確診」的現像,也必需面對無症狀感染者一直都在社區裡面。
雖然有不明感染源、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途徑,但整體而言,病毒在台灣的傳染,似乎都會出現斷點,並沒有造成大範圍傷害
但這種現像到底是為什麼?是我們做了哪些事,可以讓病毒傳播到一半就中斷?或是有什麼體質,讓許多人確診卻無症狀?
病毒要「清零」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了,但還是希望指揮中心那些真正的公衛醫療專家學者,能夠找出病毒傳播得以中斷的答案,基於科學的答案,而不是指揮官說的「氣質」。
不管答案是疫苗,還是國人體質特殊,還是什麼其它原因,在病毒不可能清零的狀態下,政府養了這麼多專家學者的功能,絕對不是開記者會講五四三或接機,而是幫國人找出面對病毒的生存方式。
零檢出陰性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反美豬是工作,吃美牛是生活?先不要直接斷論對錯,這件事情邏輯其實很簡單,先確認事實的部分:
1. 皇家傳承買的是美牛(這是店家確認的資訊)
2. 這些美牛在飼養過程使用了萊克多巴胺(這是出貨給皇家傳承的廠商提供的資訊)
3. 在屠宰之前幾天停止使用,因此殘留量的濃度濃度降到符合標準
4. 皇家傳承提出快篩未檢出也不是造假。只是快篩陰性不代表「零檢出」,只代表殘留量的濃度低到快篩試劑檢驗不出。
所以皇家傳承使用的,是吃過萊克多巴胺的美牛,只是因為屠宰前短時間停止使用,因此濃度降到快篩試劑檢驗不出,但濃度並非是零,因此被說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牛肉,也沒有錯誤。
所以羅智強去支持這個店家,代表他認為,吃了萊克多巴胺,但檢驗出的劑量低於標準的美牛,是沒有問題,值得「大快朵頤」。
那同樣是吃了萊克多巴胺,檢驗出的劑量低於標準的美豬呢?怎麼突然就變成毒豬,要推公投反對了呢?
難道美牛身上殘留的少量萊克多巴胺就是香又安全的,美豬殘留的少量萊克多巴胺就是又臭又有毒嗎?
我們的要求不多,只希望政治人物要清楚說出自己的邏輯。羅智強這個行為,我們認為不可取,是因為他把事情簡化成「政府打壓店家,我要行動力挺店家」,但地檢署講的其實完全沒有錯誤,他也知道沒辦法去說地檢署錯了,所以直接省略過任何討論,直接把事情簡化成政府打壓小店家我要力挺小店家。
這樣的行為,除了操弄民粹政治得到好處以外,對整體社會是沒有幫助的…
牛肉湯跟熱炒要支持台灣溫體牛肉,新鮮又美味。但牛排跟燒烤肉片真的還是美牛的讚XD
零檢出陰性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政府會辯護 丁怡銘爽洗白】
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去(2020)年11月記者會後為反駁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之萊豬爭議,指稱北市牛肉麵節冠軍皇家傳承牛肉麵店使用萊牛,而後店家出示未檢出萊克多巴胺之證明文件,表示其進口牛肉皆經國家萊克多巴胺標準檢驗為陰性,後丁怡銘為表歉意向店家購買100碗牛肉麵,又被發現發票上打有行政院統編,令人質疑花人民納稅錢洗白,最後因一連串失言風波請辭,卻在隔五個月後被爆料,同時經證實蘇貞昌3/1已聘丁怡銘擔任月薪11萬元的13職等機要顧問,從中即見民進黨政府對丁怡銘特殊待遇、多有維護。
現針對民眾檢舉丁怡銘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竟也獲不起訴,理由為檢方認為皇家傳承牛肉麵店所用之牛肉,供應商在飼養時使用含萊克多巴胺飼料,因以為此認定丁怡銘當時表示「萊克多巴胺的美牛」、「萊劑美牛」等用詞不屬謠言與不實訊息。但民進黨於2012年透過癱瘓議事、夜宿議場強調「瘦肉精零檢出」,或於去(2020)年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就職滿三個月即宣布2021年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全豬,與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皆是以肉品進口當下檢驗含萊克多巴胺指數為認證標準,非以生產履歷形式規範自養殖至屠宰標準。
光自萊豬進口議題,在野黨要求民進黨政府新增萊豬貨品分類號列,就被經濟部長王美花反駁徒增貿易障礙,可知民進黨政府必對養殖期間更漠不關心,僅是為幫丁怡銘洗白轉彎特別找此藉口模糊焦點。試想消費者於購買時,已參考商家通過國家檢驗標準的認證標章,同時相信該標章即是政府把關、符合未有萊克多巴胺規範的證明,豈會知道肉品飼養時使用何種飼料,且民眾對萊牛的認知皆以通過認證與否為標準,因此若民進黨政府要以此幫丁怡銘脫罪,那請明訂「認證標準」的界定,甚至詳細規範飼養過程,明訂飼料內含物需載於包裝上,否則不要大玩文字遊戲,僅為幫愛將脫罪洗白。
#有政府會辯護
#幫愛將好棒棒
#沒了發言人換個機要顧問職位
林為洲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