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連看】在北市搭公車,到底是傻傻的「癮頭」,還是有錢亂花的「盼仔」?
悄悄在你眼皮子底下,臺北市110年預算已經公布了,很關心台灣政治的您,是不是除了看政治名嘴各種風向也要來關心一下真正的臺北市政策? #柯文哲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就是臺北市很有錢但是都亂花。
你各位我正確答案會稍後公布在一樓留言,先偷看的人會便秘喔。
步驟一:
https://dbas-tbs.gov.taipei/Budget/Unit/Query
步驟二:
輸入110年,輸入「補貼」,輸入「交通委員會」
步驟三:
開始玩連連看,前十名答對送您禮物。
--
工商服務時間:
9/25 截止。
台北市政府公車評鑑委員4席改選
★本次改選 源自於臺北市議員提案要求
因為透明政府不是請客吃飯
也不是台北市政府自己會「透」的
是凝聚共識並且在議會的要求
才有的。
★本次改選 3+1 共四席
A 增加學生1席:沒投票權長期被忽視,這次要發出聲音
B 增加婦女1席:婦女POWER,各種婦幼需求要被聽見
C 增加銀髮1席:歷年來公車摔倒人數有一半就是長者,市府就是找不到原因....只要衝敬老卡衝運量不在意傷亡。
D 原本身障代表1席開放改選:要由身障團體推薦。
所以新增3席加上既有1席,共四席開放。
★本次改選 的評選委員是:許立民 、陳明里、楊士慧、楊欽文、常華珍。其中常華珍是現任的公運處長,也是現任的公車評鑑委員。
★報名重點
1.一年大約開4次會議,委員身份沒有薪水,開會可領有出席費。
2.學生只要年滿15即可,需家長同意,可以請公假。
3.居住、工作地點或就學學校位於臺北市就可以,這裡跟你的投票戶籍無關。
4.報名後,要經過臺北市的評審評比海選名單才會正式在年底公告委員名單。
5.當選者並於明年3月上任,任期兩年(自110年3月1日至112年2月28日止)。
6.即日起報名到9/25截止收件。(你沒看錯就是剩不到十幾天,厲害了我的柯學家的閃電戰術)
本文好讀版本:
https://pse.is/w3ryy
報名簡章由此去:
https://pse.is/sb8ul
一定要加入的 龍貓公車
#台北冷芝士
(2020.09.09 更新數據)
陳明通學生人數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教育部宣佈開放高中以下外籍生入境,包含中、港、澳】
台灣教育部今日表示,考量目前大專校院境外生入境秩序及檢疫情形良好平順,宣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自即日起,可依既有規定向教育部申請各國家/地區境外學生(含舊生及109學年度新生)入境,以上皆含陸港澳籍身分學生。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入境的學生還是要居家檢疫 14天,此外必須做完 PCR 的檢疫才可以解除隔離。並指這是為了避免十四天後進到學校還有傳染風險,另一方面則是考量因為都是未成年的學生,怕學生之間會有歧視、霸凌的可能性,所以為了保護學生,才會要求做完 PCR 檢驗。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截至109年8月14日的統計人數,新舊生合計2532人,越南籍974人為人數最多的國家,大陸籍為206人,香港與澳門分別為11人及3人。此外因為現有航班與簽證的關係,預計現實狀況不會兩千多人一次回來,而是分批回來。
今日稍早時候,陸委會陳明通曾表示,總統蔡英文特別指示,要讓陸籍子女「小明們」與陸生來得及回來上學,這個政策是很明確的,政府一直在安排當中。
疫情隔離政策之下,武漢包機爭議與滯留大陸的陸配子女返台問題,引爆了「小明」風波。所謂的小明,原本只是台灣社會對男孩的普遍暱稱,如同香港的「家明」一般。但在這次的疫情風波後,小明成了特定人群的代名詞:領取中國大陸籍戶籍,但目前正申請台灣身份證的一群人,我們曾專訪 #小明本人 及 #小明父親,在漩渦中心,他們的心情也很複雜:https://bit.ly/2OzqtEd
#延伸閱讀
陳柏謙:台灣「小明」爭議,無關人道關乎事實👉http://bit.ly/37FZo9C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小端也有玩推特,歡迎關注我們:@initiumnews
#端傳媒 #陸生 #陸籍子女 #2019冠狀病毒疫情 #COVID19
陳明通學生人數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開放陸生入境政策大轉彎
台灣教育部在5日發函給各大專院校,即日起開放境外學生返台。沒想到當天晚上政策大轉彎,教育部次長劉孟奇以“因應兩岸情勢”為由,排除大陸非應屆畢業生來台。
台灣的教育部次長劉孟奇5日傍晚正在接受記者采訪,說明開放境外學生返台事宜,中途突然離席3分鐘,回到現場之後,立刻改口說,排除陸生中的非應屆畢業生來台,陸生僅限應屆畢業生可申請來台就學。
劉孟奇:“因為考量到兩岸情勢發展,兩岸事務的主管機關,對於現在是否開放非應屆畢業的大陸學生來台有不同的意見,希望教育部再行審慎評估。”
劉孟奇強調,教育部尊重主管機關權責的意見,所以暫緩開放非應屆畢業生的陸生,也就是所謂的“舊生”。
陸委會:中國刁難陸生簽注
陸委會在5號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近期有多起陸方阻擾陸生返台就學的個案,是大陸設置了政治障礙。這些個案包括陸生申請來台證件“大通證”簽注遭受刁難,或要求其提出我方學校證件不得出現“國立”等文字。陸委會認為到底是何方阻撓陸生來台,已相當清楚。
教育部的決策大轉彎之後引起輿論嘩然。根據台媒聯合報報導,台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表示,“目前仍不能返台的境外舊生就是陸生,教育部做此決議等於沒開放。”世新大學校長吳永干批評,“台灣邊境防疫手續不科學也沒邏輯,機場入境防疫明明一視同仁,如有症狀都循統一流程處理,不料境外生返台竟然分國別,毫無道理。”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6日召集內政委員會國民黨籍立委“考察”陸委會時提及,現在連外籍人士、外勞都能來台,唯一被限制的就是陸配、“小明”(陸配小孩)和陸生。陳玉珍呼吁蔡政府可以基於人道考量,讓他們可以盡快回到台灣與家人團聚。
陳玉珍:“大家也看到教育部本來要開放,已經要開放陸生返台就讀,教育部也跟各個大學討論過,包括防疫的宿舍、檢疫都可以做得很好,而且現在是暑假應該趕快做,這影響到我國高教產業的發展,沒想到最後出來踩剎車的是陸委會。”
陳明通:開放陸生要配合疫情、循序漸進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向前來考察的內政委員會國民黨立委提出報告表示,稍早台灣也開始規劃境外生進來,畢業班進來包括陸生。整體的後續如何一步步入境來台,其實有配套的規劃。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配合疫情。
陳明通引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前一天在記者會提及,現在疫情風險極度升高,台灣出現好幾個從台灣出境時核酸檢測陽性的個案,指揮官陳時中也拉響警報,八大場所強制要戴口罩。
陳明通:“現在疫情是有它嚴峻的情形。昨天陳時中部長已經呼吁,原來循序規劃的“小明”也好,陸生也好,這都有循序的規劃。但是你要配合整個疫情發展,要有防疫優先的考量。”
陳明通回應,所謂教育部開放境外生來台政策轉彎解釋,對於陸生這部分,他們是持比較保留的態度,整體還是要做分流的措施。陳明通舉例台灣在過去一段時間,開放大陸畢業生來台,人數大約三千多人,但是實際上因為情況急迫而來的人數卻只有10多人。
陳明通:“所以我們很懷疑大陸到底放不放,我們聽聽看,比較急迫的,我們讓他們回來做個分流,大陸方面的人雖然我們開放,三千多人聲音很大,事實上實施了也沒多少(人)。(陸配小孩)兩歲以下,我們開放100多人,回來是個位數。所以這中間到底什麼問題,我們要聽聽看,呼吁大陸方面兩岸交往是增進彼此了解的事。”
陳明通強調,在雙方疫情能控制的情況下,希望能維持正常交流。現在的疫情拉警報,陸生這部分是暫緩。“並不表示不讓他們回來,一定會讓他們回來念書,這個部分請放心。”
疫情指揮中心:境外生居家檢疫14天就沒問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上午在行政院會後受訪表示,就指揮中心的角度,若教育部開放的人數可以配合防疫旅館跟集中檢疫所的接待能力,做適度的調節,“就不會有問題”。進來的境外生入境後都要實施14天的居家檢疫措施,這部分若都能落實的話不會有問題。
根據教育部2019年度統計,台灣境外生約有12.7萬人,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學生將近3萬人,占了總數的2成4左右。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黃春梅 台北報道 責編 許書婷 申鏵 網編 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