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不過度,心意不馬虎!】
春節拜年送禮,互道恭喜,但過度的禮盒包裝品,卻衍生令人頭痛的問題。各縣市垃圾量暴增,除增加基層清潔人員工作壓力外,對自然環境也不友善!政府實有必要研議修法,限制禮盒包裝層數或容積比率,或擴大管制項目。業者也應自律負起社會責任,從源頭檢視是否符合「限制產品過度包裝」的規定,徹底落實「禮盒包裝減量」,傳達送禮情意但不浪費。
為落實廢棄物源頭減量,環保署曾在民國95年7月公告實施「限制產品過度包裝」政策,管制糕餅、加工食品、化妝品、酒類、電腦程式著作光碟等5大類禮盒,包裝體積比值均應小於1;化妝品、加工食品及酒類禮盒包裝層數依規定應在2層以下,糕餅類及電腦程式著作光碟類禮盒應在3層以下;違反者可依《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罰鍰3萬至15萬元。
保護環境,我們都可以盡一份心力,不購買過度包裝產品,掌握「包裝材料少、種類少、印刷少」原則,一起珍愛自然。
🎁春節禮盒垃圾暴增 擬嚴管過度包裝→https://pse.is/3ctbf7
♻️【包裝減量】生活的另一種選擇→https://youtu.be/VV7QznuflR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差減碳績效國,環保署的政策漏洞百出! 為了因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環保署提出了我國永續發展目標,然而內容竟然只提及氣候變遷(目標13)、水及衛生(目標6),沒有提到溫管法、限塑、海洋、汙染者付費等其他也相當重要的議題,不免讓人覺得相當可惜!我們的環保署應該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限塑一...
限制產品過度包裝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506質詢】減碳排行世界倒數,環保署的政策漏洞百出!
🌎為了因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環保署提出了我國永續發展目標,然而內容竟然只提及氣候變遷(目標13)、水及衛生(目標6),沒有提到溫管法、限塑、海洋、汙染者付費等其他也相當重要的議題,不免讓人覺得相當可惜!我們的環保署應該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限塑一直是環保的重大課題,2014年全球塑膠產量約3億1100萬噸,2050年預測產量將增加到11億2400萬噸,而製造塑膠所需耗費的原油比例,也將由2014年的6%,升高到2050年的20%,不斷增加的塑膠袋,不僅會產生更多的垃圾,還會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多重傷害。
💔糟心的是,台灣對此「貢獻良多」。根據2018年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發表的減碳評比,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再生能源」方面的表現相當差,排名全球第56名,#與其他大國並列最差減碳績效國,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且排名還連續三年都下滑兩名,有持續下降的趨勢。
💥💥由此可見,環保署的限塑政策在執行上並沒有符合大眾的期待。環保署從96年開始推動PLA可分解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12年過去,全台十大量販超市及便利商店仍有高達77%的商品是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包裝。此外,台灣根本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掩埋垃圾,#環保署推動PLA的意義何在?最後這些塑膠垃圾還是全進了焚化爐!
🧐不僅如此,環保署在限制「產品過度包裝」上,也沒有太大的作為,因為公約限制的是國內業者,但現在大部分的網購都是從世界各地寄來的,依舊會有買一項商品,結果附加氣泡袋、塑膠袋、紙箱等層層包裝垃圾的現象出現,請環保署對此擬定出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
🎬🎬完整質詢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2cFVRk9pI&t=2s
#質詢
#環保署
限制產品過度包裝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506質詢】減碳排行世界倒數,環保署的政策漏洞百出!
🌎為了因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環保署提出了我國永續發展目標,然而內容竟然只提及氣候變遷(目標13)、水及衛生(目標6),沒有提到溫管法、限塑、海洋、汙染者付費等其他也相當重要的議題,不免讓人覺得相當可惜!我們的環保署應該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限塑一直是環保的重大課題,2014年全球塑膠產量約3億1100萬噸,2050年預測產量將增加到11億2400萬噸,而製造塑膠所需耗費的原油比例,也將由2014年的6%,升高到2050年的20%,不斷增加的塑膠袋,不僅會產生更多的垃圾,還會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多重傷害。
💔糟心的是,台灣對此「貢獻良多」。根據2018年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發表的減碳評比,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再生能源」方面的表現相當差,排名全球第56名,#與其他大國並列最差減碳績效國,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且排名還連續三年都下滑兩名,有持續下降的趨勢。
💥💥由此可見,環保署的限塑政策在執行上並沒有符合大眾的期待。環保署從96年開始推動PLA可分解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12年過去,全台十大量販超市及便利商店仍有高達77%的商品是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包裝。此外,台灣根本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掩埋垃圾,#環保署推動PLA的意義何在?最後這些塑膠垃圾還是全進了焚化爐!
🧐不僅如此,環保署在限制「產品過度包裝」上,也沒有太大的作為,因為公約限制的是國內業者,但現在大部分的網購都是從世界各地寄來的,依舊會有買一項商品,結果附加氣泡袋、塑膠袋、紙箱等層層包裝垃圾的現象出現,請環保署對此擬定出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
🎬🎬完整質詢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2cFVRk9pI&t=2s
#質詢
#環保署
限制產品過度包裝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最差減碳績效國,環保署的政策漏洞百出!
為了因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環保署提出了我國永續發展目標,然而內容竟然只提及氣候變遷(目標13)、水及衛生(目標6),沒有提到溫管法、限塑、海洋、汙染者付費等其他也相當重要的議題,不免讓人覺得相當可惜!我們的環保署應該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限塑一直是環保的重大課題,2014年全球塑膠產量約3億1100萬噸,2050年預測產量將增加到11億2400萬噸,而製造塑膠所需耗費的原油比例,也將由2014年的6%,升高到2050年的20%,不斷增加的塑膠袋,不僅會產生更多的垃圾,還會排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多重傷害。
糟心的是,台灣對此「貢獻良多」。根據2018年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發表的減碳評比,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能源使用」、「再生能源」方面的表現相當差,排名全球第56名,與其他大國並列最差減碳績效國,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且排名還連續三年都下滑兩名,有持續下降的趨勢。
由此可見,環保署的限塑政策在執行上並沒有符合大眾的期待。環保署從96年開始推動PLA可分解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12年過去,全台十大量販超市及便利商店仍有高達77%的商品是使用一次性的塑膠包裝。此外,台灣根本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掩埋垃圾,環保署推動PLA的意義何在?最後這些塑膠垃圾還是全進了焚化爐!
不僅如此,環保署在限制「產品過度包裝」上,也沒有太大的作為,因為公約限制的是國內業者,但現在大部分的網購都是從世界各地寄來的,依舊會有買一項商品,結果附加氣泡袋、塑膠袋、紙箱等層層包裝垃圾的現象出現,請環保署對此擬定出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
#質詢
#環保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O2cFVRk9p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