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不好嗎?運動傷害、疼痛的罪魁禍首?】
.
「發炎,聽起來就不是好事?」
「運動傷害,可能是身體不再發炎。」
.
不管是關節炎、肌腱炎,聽起來跟「發炎」有關的就沒有好事,「降低發炎、消炎」也常被認為是減緩疼痛、傷病的標準答案。其實,發炎沒有我們想像中的不好,人體中有許多反應包括:產生疼痛、發燒、發炎,其實都是一種保護機制,促進身體修復、避免傷害等,甚至有許多慢性運動傷害會導致「身體不再發炎」。
.
🔸 發炎是什麼?為何被污名化?
發炎(inflammation),是在人體損傷後,進行自我修復的第一步。就像一間餐廳發生火災,首先要能撲滅火勢、救難人員進場,協助後送傷患到醫院。待一切穩定後,拆除廢材並重新裝修。
.
發炎時,血管的通透性會增加,使得更多血液、養分、免疫細胞能進到患處,同時告訴大腦說「這個地方有受傷,我們需要修復跟協助它」。
.
發炎會被污名化,常跟「其伴隨的不適、副作用」有關,急性發炎時多有「疼痛、腫脹、僵硬、溫度上升」等現象,讓身體感到不舒服、或者說是一個自己不熟悉的狀態,因此大多人會想盡快擺脫這個情況。
.
🔸 發炎就跟打疫苗一樣?
打疫苗跟發炎的共同處,在於「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像是抵抗病毒、保護身體的角色。打疫苗如同「將長得很像新冠病毒的物質,打進身體裡,讓身體能先做好準備」,這也是會發燒、噁心、全身痠痛等副作用的原因,因為免疫系統啟動,透過核心溫度上升等方式來對抗病毒。
.
🔸 「慢性運動傷害」,身體不再發炎?
有許多運動傷害,不像是剛拉傷或扭傷,可能休息幾天自然就好了,而是不再有「紅、腫、熱」等反應,只有反覆性的疼痛、不適,似乎做什麼復健或治療都不會好。
.
肩膀痛、肌腱炎、足底筋膜炎等,都可能演變成「慢性」傷害。就像是身體已經受夠每次都要「發炎」,讓受傷的地方修復,索性就不再理它。這類的疾病,必須透過「可以重啟發炎反應」的治療,並且配合運動治療或訓練,才能比較好的效果。例如增生療法、震波、離心訓練等,都是刻意讓受傷的地方「有微損傷、發炎」,來重新啟動修復。
.
🔸 發炎是個「提醒」
發炎跟疼痛都扮演「提醒」的角色,告訴你身體出了些狀況,不會讓你血流不止、心臟停止跳動、肌肉斷裂等,結果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發炎可能代表你要為身體做些改變,可能是飲食、運動、動作方式、生活習慣、情緒、壓力等。當這些因素沒有改變,發炎或疼痛可能會反覆發生,到最後身體也會放棄抵抗,不再幫助自己。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
#發炎 #修復 #運動傷害 #拉傷 #扭傷 #運動醫學 #肌腱炎 #關節炎 #疼痛 #復健 #物理治療 #骨科 #離心訓練 #增生療法 #震波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inflammation #covid19 #vaccine #sportsinjury #phsyiothearpy #physiotherapist #sportsmedicine #rehabilitation #CSCS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手腳腫脹的救星 入冬天氣轉冷了,你也常常在早上覺得雙手僵硬、腫脹嗎?還是在忙碌的一天後 #雙腳水腫?末梢循環欠佳帶來的麻木腫脹,其實可以透過簡單的 #末端加壓運動 來緩解喔!今天就跟著物理治療謝老師,帶來簡單又實用的小運動,降低四肢腫脹所帶來的不適吧!🤜🏻🤛🏼🔜🔜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關節腫脹治療 在 SZkok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洲合輯😍
_
一支水光針相當於敷100片面膜!
#P1984澳洲Eaoron新第五代塗抹式水光針精華
#內容:10ml
抗衰老, 防敏感,淡化痘印,收縮毛孔,袪黃淡斑,
去皺美白,補水保濕,提升光澤,彈力
第五代全新升級、配方升級、更易吸收
‧純度提高、使用更清爽,純度提高,用起來更清爽!
澳洲護頸產品銷售NO.1~超人氣護頸產品
#P2175HenryBlooms寶康士護頸丸
#內容:60粒
保健食品是補充營養調節身體機能不是藥品
1⃣放鬆頸部肌肉2⃣強效消炎3⃣緩解關節和肌肉疼痛
4⃣加速頸部血液循環~
高濃縮萃取精華女性必備,最佳呵護
#P2190澳洲Springleaf超高濃度芙蔓越莓膠囊
#內容:30顆
- 有效抑制多種細菌黏附泌尿道粘膜
- 保護膀胱及尿道不易受細菌感染
- 幫助去除因尿路感染和小便不暢導致的小便異味
🔊每次按摩8分鐘就等於60次人手按摩~
#P2197澳洲JemaRose8分鐘滾輪V型美頸霜
#內容:120ml
提拉緊致、去水腫、淡化頸紋、排走水腫、水嫩煥白
🚫孕婦及哺乳婦女不可服用~
#P2298Blackmores煥白精華高含量B3維他命
#內容:60粒
亮白修復皮膚+保濕補水抗痘+去油縮毛孔抗老!
內而外科學換膚!減少色斑形成!
提供抗氧化保護有助於維持一般健康
#P2332澳洲Wagner蔓越莓超濃縮膠囊
#內容:25000mg*90粒
✔防止病菌進入盆腔內✔幫助預防輸卵管系統發炎
✔改善泌尿系統的健康✔阻止細菌引起尿道炎
增強免疫系統;促進細胞的生長;促進蛋白質的合成~!
#P2334澳洲Bioislandzinc嬰幼兒童小熊天然補鋅咀嚼片
#內容:120粒
1歲以上幼兒專用的單純用於補鋅的產品!
每天一片輕鬆補鐵~
#P2213ironmelts草莓口味補鐵片
#內容:50粒/罐
是鐵元素、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補充劑!
富含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
#P22258MinuteX20系列抑菌洗手凝膠+護手霜
#內容:2入/套 各80ml
_
維護睡眠品質特別添加頂級薑黃和鎂~
雙重功效抗擊炎症,BioP成分促進身體吸收
#P2175HenryBlooms寶康士護頸丸
緩解頸椎關節疼痛💯放鬆僵硬肌肉💯加速頸部血液循環💯
有助於提高關節炎相關的關節靈活性!
內含
✅薑黃
👉該產品選用頂級薑黃,提取的薑黃素活性高達65%(48.75mg)
遠超出市場上許多薑黃產品
👉幫助緩解關節疼痛
👉抗氧化劑可以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鎂
👉有助於降低偏頭痛的頻率和嚴重程度
👉有助於代謝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參與蛋白質形成
👉對於緩解關節炎症和肌肉疼痛具有強力效果
👉能促進機體健康增強人體免疫力!
✅黑胡椒萃取精華
👉幫助身體充分吸收消炎成分
緩解肩頸肌肉酸痛僵硬、腫脹發炎等狀況帶來徹底放鬆感
快速緩解頸椎問題~活血化淤,並能明顯改善頸部酸痛~
_
服用後快速起效,消除頸部 “富貴包”、緩解肌肉腫脹和僵硬!
用於緩解消化不良,燒心和反胃噁心症狀
用於治療溫和的消化系統紊亂
幫助調養腸胃功能肝臟排毒
⚠使用方法
睡前1小時服用1⃣️粒享優質好睡眠!
_
1歲以上即可食用!
#P2334澳洲Bioislandzinc嬰幼兒童小熊天然補鋅咀嚼片
一瓶夠吃3、4個月,超划算!
不愛吃飯挑食偏食很適合幫助補充營養💯💯💯!
並非複合多種營養補充品~
含有
✅3種以上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補充劑
不需要額外補充的維生素或礦物質等
⚠使用方法
作為幼兒日常膳食補充一天一粒!
⚠注意事項
具有咀嚼能力的兒童可直接口服
2歲以下建議可磨成粉拌入稀飯、米粉或其他輔食內
也可直接泡水飲用~
3歲以下的寶寶可以將咀嚼片掰開
_
#P2332澳洲Wagner蔓越莓超濃縮膠囊
含有
✅蔓越莓汁+蔓越莓萃取物+維生素C
👉蔓越莓所含的天然維他命C是普通水果的8倍!!!
👉天然SOD酶是普通水果的400倍!!!
✅例如花青素+原花青素+前花青素
👉天然抗氧化劑+富含多酚類成份
👉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 與鐵質
✅含高量的維他命、礦物質及抗氧化物
👉具有卓越的補血養顏、美白淡斑的效果~
👉能有效地對抗自由基促進膠原合成使肌膚變得年輕健康美白!
_
蔓越莓中所含的🌱單寧酸能有效地
✔防止抗藥性的菌種黏附於人體內襯組織細胞上
✔防止病菌進入盆腔內
✔幫助預防輸卵管系統發炎和改善泌尿系統的健康
✔阻止細菌引起尿道炎並有助於盆腔的健康️維持
#膀胱和尿道健康
✅提供抗氧化保護有助於維持一般健康
✅具有卓越的補血養顏
#美白淡斑的效果
✅有效地對抗自由基促進膠原合成使肌膚變得年輕
健康美白️清除粘在膀胱壁上的細菌去除因尿路感染和小便不暢
減少
👉下身異味變淡️👉改善尿路感染👉下身瘙癢👉白帶異常👉腥臭味
⚠使用方法
每天服用1粒膠囊飯前飯後都可
_
關節腫脹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筋膜修復對症手療書】
感謝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出版這本好書並且邀請試讀。
來自 2014年出版的 『Why Does It Hurt?: The Fascial Distortion Model: A New Paradigm for Pain Relief and Restored Movement』,作者提出人體很多的疼痛或動作問題,可能都來自筋膜的變形,形態共分六種:
1 誘發帶(Triggerband, TB):灼熱感、拉扯感,疼痛沿著一條線出現。
2 突出誘發點(Herniated Triggerpoint, HTP):悶痛、刺痛或拉扯感,摸得到結塊軟組織。
3 連續區變形(Continuum Distortion, CD):骨骼與筋膜過渡區有痛點,例如足底筋膜炎。
4 摺疊變形(Folding Distortion, FD):關節深處疼痛,感覺似乎行動受限,測試卻正常。
5 柱狀變形(Cylinder Distortion, CyD):疼痛在不同部位遊走,麻木、刺痛、震顫或腫脹。
6 構造固著(Tectonic Fixation, TF):關節無法活動,例如五十肩。
現在大家對筋膜已經越來越不陌生,這些也相對容易理解。
因為筋膜的功能主要為感官,本體感,支撐,傳導以及收縮,在人體形成一個生物張拉整體,任何局部的扭曲變形都可能影響功能。
本書針對治療師提供了很多實際操作的想法跟做法,至於動作指導者也可以透過了解這些可能的問題後,在平常的訓練安排中,增進筋膜的延展,彈性以及滑動,在筋膜產生可能的形變前保持它的健康。
📌 9/29 正式上市,推薦給想了解筋膜的朋友們。
✅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4033
#方言文化
#筋膜修復對症手療書 #筋膜變形
#筋膜 #Fasci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kensyogalife
關節腫脹治療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手腳腫脹的救星 入冬天氣轉冷了,你也常常在早上覺得雙手僵硬、腫脹嗎?還是在忙碌的一天後 #雙腳水腫?末梢循環欠佳帶來的麻木腫脹,其實可以透過簡單的 #末端加壓運動 來緩解喔!今天就跟著物理治療謝老師,帶來簡單又實用的小運動,降低四肢腫脹所帶來的不適吧!🤜🏻🤛🏼🔜🔜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什麼樣的人容易有手腳腫脹的問題?
🔸可以增加末端循環的方式!
🔸利用枕頭增加下肢循環的擺位技巧!
#影片大綱
🔸什麼樣的人容易有末端肢體循環不佳的狀況?
▫手部患有關節炎、扳機指,或是手部經常過度使用的人
▫經常久站、久坐的人
▫做過膝關節、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人
🔸增加末端循環的方式
▫溫熱敷:我們可以準備一個溫熱敷包,在我們末端循環比較不好的手或腳上,溫敷10到15分鐘。也可以準備一盆溫熱水,將我們的手或腳泡進溫熱水裡面,也是一樣持續10到15分鐘就可以了。基本上溫熱敷的溫度只要比我們的體溫高一點點就可以了,千萬要小心燙傷的問題!
▫手部抓握幫浦運動(Grasp Pump):將我們的手稍微用力握緊,然後停住5秒鐘,接著再把手部全部打開,也是停住5秒鐘,這樣的動作重複20次,就可以有效解決我們手部末端肢體腫脹的問題。
▫踝部勾放幫浦運動(Ankle Pump):將我們的腳底板往身體的方向用力往上勾,然後停住5秒鐘,接著再將腳板慢慢地往下踩,也是停住5秒鐘,這樣的動作重複20次,就可以有效解決我們腳掌末端肢體容易腫脹的問題。
🔸利用枕頭增加下肢循環的擺位技巧:如果你也是一個需要久站、久坐的人,而且也常常伴隨腳腫脹問題的發生,我們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拿一個枕頭,將我們的小腿墊高且將膝蓋保持在微彎放鬆的狀態,枕頭高度只要稍微比心臟高度高一點點就可以了,這樣也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們下肢水腫的問題喔!
指導:謝劭玟 物理治療師 Festiva Hsieh
主講 : 王培樺。謝劭玟
內容腳本 :謝劭玟。王培樺
後製剪輯: 黃詠荃。謝劭玟
#手脹 #腳腫 #末端血液循環 #促進血循 #早晨手脹 #晚間腳腫
#知識+ #姿勢+ #神經很有事 #手部抓握幫浦運動 #踝部勾放幫浦運動 #枕頭擺位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關節腫脹治療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的痛風盛行率高達6%!令許多人痛苦不已,榜哥今天分享了他親身發病經歷,腳趾上的痛風石竟腫成跟乒乓球一樣大,實際戳破畫令人雞皮疙瘩掉滿地,也讓人見識到痛風的威力。
痛風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不斷累積在關節處的尿酸結晶,發作時會產生難以想像的疼痛,且目前無法根治,只能透過藥物和改善生活習慣緩解症狀,平時真的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有類似症狀也要及時去看醫生喔!
影片授權:Ann•榜哥•生活事務所(https://youtu.be/G7QxmYF-59I)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關節腫脹治療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睡 #枕頭擺位術 枕頭擺得好,睡覺沒煩惱!枕頭高或低、到底軟硬怎麼選?很多朋友有這樣的經驗:一整天活動後,好不容易可以躺下休息了,卻怎麼躺都不對勁!一下子覺得枕頭太高,脖子會痛,一下子覺得腰沒有支撐,痠到不行,換個姿勢側躺,肩膀卻在抗議!你也受夠了怎麼躺都不舒服嗎?今天讓物理治療師劭玟跟俐彣一起走入你的臥室,為你「枕」療吧!🤜🏻🤛🏼🔜🔜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鄭淳予醫師的睡眠著作《#腦科學博士的高效入眠法》:http://bit.ly/39RppVm
本書上市即登:博客來-醫療保健書暢銷排行榜Top1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枕頭軟硬、高低要如何選?如何躺?
🔸完美支撐身體的終極夢幻枕頭擺法!
🔸枕頭還可以幫你消水腫?
#影片大綱
🔸如何挑選枕頭 00:42
▫枕頭軟硬:依個人喜好,但必須能提供頭部及頸部良好支撐
▫枕頭高低:頭部往下掉表示枕頭過低,下巴與胸骨過近表示枕頭過高;正確的躺法是自側邊看,頸椎與頭部呈水平
🔸輔助性的枕頭擺位01:31
▫腰痠的枕頭擺位:腰痠時,將毛巾捲或枕頭直接墊於腰下是錯誤的。正確做法是取一枕頭放在大腿及膝蓋下方,令膝關節及髖關節呈現微彎,如此腰便能平貼床面放鬆。
▫消水腫枕頭擺位:白天久坐、久站者,晚間若有小腿腫脹之情況,可取兩個枕頭均勻墊於小腿下方。記得枕頭範圍須涵蓋至膝蓋下方,使膝蓋微彎,並且使小腿位置高於心臟。
🔸其他睡眠姿勢 02:44
▫側躺:側躺時,枕頭須將頭部墊高至臉與身體呈現一直線。若要增加舒適度,可取一枕頭夾在大腿間,使下半身放鬆;另可懷抱一個較扁或圓筒狀枕頭,提供手部及肩膀良好支撐。
▫趴睡:趴睡時,頭部因需要呼吸必須轉向某一側,長期之下對肩頸部將產生不良影響,故不建議。
🔸加強支撐的枕頭擺位 03:37
部分人因肩頸肌肉緊繃或者肩關節痠痛而難以將肩膀平放於床上,此時可以利用交疊的枕頭使頭、頸、肩膀、肩胛骨、脊椎都能有良好支撐。須注意的是,因肩胛骨不會過寬,故枕頭不會九十度交疊,而是採上部交疊,尾部相接的擺法。
指導:謝劭玟 物理治療師 Festiva Hsieh
主講 : 汪俐彣。謝劭玟
內容腳本 :謝劭玟。汪俐彣
後製剪輯: 汪俐彣。謝劭玟
#枕頭 #睡覺 #睡眠 #一夜好眠 #好睡 #腰痠 #消水腫 #水腫 #側躺 #趴睡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