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中,大部份動作都需要保持肩胛骨內收和下沉或只是下沉,那飛膊(三角肌)也是一樣嗎?
肩部是人體關節中活動範圍最大的,肩外旋可以達範圍至少為 180 度的關節運動,亦是許多上肢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在卧推中,是非常強調夾緊和壓低肩胛骨(尤其是健力模式),目的是為了在移動大重量嘅過程中得到穩定。但相反側平舉(飛膊)此類動作就不需要了。
肱骨由肩袖肌肉固定(在肩部的球窩關節中),而其他肌肉如斜方肌(上/中/下)、肩胛提肌、菱形肌和前鋸肌則負責穩定肩胛骨。
在手臂橫向抬高離開身體至30 度後,就應該會自然感覺到肩胛骨正常上轉(Upward Rotation),肱骨外展每 2 度,肩胛骨就會向上旋轉 1 度,比例為 2:1。
因為在手臂橫向抬高的過程時,會有許多協同肌肉在幫忙,期間肱骨會停留在肩胛腔內,令肩胛骨上升至胸肋骨上方並向上旋轉,令肩胛骨同肱骨有空間可以自由活動。
所以在飛膊時肩胛骨必定會向上旋轉並上升至胸腔,因此是不需要夾實和壓低你的肩胛骨。
如果還拼命地壓低肩胛骨進行飛膊,你會感覺到好難"飛起來",影響左動作幅度之外,長久下來也會提高發生肩關節夾擠(Shoulder Impingement)的風險。
如果對KOFGYM私人教練1on1, 1on2有興趣可以到以下網址:
https://www.kofgym.com/our-coach
DM或Whatsapp:84810150查詢以上服務詳情及預約試堂
圖文:KAPO
#kofgym #upperchest #chest #press #push #incline #muscle #training #exercise #訓練動作#肌肉 #訓練 #香港健身 #肩胛骨 #飛膊 #飛起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常見的肩關節傷害有哪些?「肩關節夾擠症候群」又是什麼呢? 今天是運動傷害特輯之「肩關節」特別篇! 很感謝國家網路醫藥以及台灣運彩的提議,讓我踏入了運動傷害方面的專題。在這集三分鐘聊醫學中,要帶大家了解肩關節的旋轉肌群、常見的肩關節運動傷害、以及相關的預防及治療,熱愛運動的你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不愛運...
關節夾擠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有過肩膀痛的經驗嗎⁉️
是不是每到夜晚🌛就是有一個地方隱隱作痛(是心痛....喂~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肩關節最常見的傷害「肩夾擊症候群」❗️
-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擊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在常需要做過頭動作的運動員中十分常見(例如:棒球選手、羽球、排球...)
肩夾擊症候群是臨床常見的綜合症,佔了肩膀疼痛患者的 44〜65%,疼痛位置為肩關節區域,抬高手臂或側臥時出現疼痛。
🚨常見病因是肩膀活動時,肱骨頭和肩胛夾擠到了旋轉肌腱(棘上肌),產生旋轉肌病變和滑液囊發炎,導致肩峰下空腔變窄,反覆夾擠軟組織與肌肉,造成惡性循環的過程。
💥(很多人到醫院就診時已錯過症狀初期,因此臨床上常伴隨肩袖破裂、二頭肌肌腱炎、旋轉肌袖鈣化...等複合症狀出現)
🌟「五十肩vs.肩夾擠症候群」
💥臨床上最簡單分辨五十肩和肩關節夾擠的方式為盂肱關節疼痛弧(Painful arc),
當肩關節進行外展到60度~120度時產生疼痛,超過120度疼痛感會消失,
將舉手至170度~180度(靠近耳朵)時會再次產生疼痛,則可能為肩夾擠症候群。
💥而五十肩因為關節囊沾黏,所以活動範圍受限無法將手舉高,例如做舉手投降或梳頭髮的動作是做不出來的。
🌟「肩關節損傷特殊測試」
透過以下檢查,可以更精確的判別肩夾擠症候群:
🌈Hawkins-Kennedy test
步驟一:患者手平舉,肘成90度彎曲。
步驟二:施測者一手穿過患者手臂,並固定於對側肩膀。
步驟三:施測者將患者前臂往下壓,使患者成肩內轉。
🔥若過程中肩部產生疼痛則為陽性反應
⚠️大部分的人輕微症狀可能在短時間內會自己痊癒,但是3年內復發的機率高達54%
因為產生夾擠的根本原因沒有解除
(例如:前後肌肉張力不平衡、肩胛骨控制異常、姿勢不正確...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
可能會成為未來的肩頭「大患」‼️
✨你想知道有關肩關節傷害更詳細的內容嗎❓如果如今已確診是肩夾擠症候群
該如何做才能加速恢復❓避免復發呢❓
想知道的在下方留言「 👍 」,超過30個留言
我就會再整理一篇做詳細介紹喔!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留下一顆❤️讓我們知道吧❗️
你的支持是我們繼續的最大動力
#sportsyang#workout #sportsrecovery #yang#athletictrainer#fitness#exercise#sports#DOMS#running#marathon#coach #muscle#肌力訓練#運動傷害#運動#健身#重訓#健身房#健康#肌肉#減肥#傷害#慢跑#肩關節#運動狂人#健人#肩膀痛#疫情#夾擠症候群
關節夾擠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叉弓箭步 Cross-body lunge】
重點:
1.骨盆在矢狀面上的動作與股骨在水平面上的動作是相依的。
2.運動中改變方向能力的基礎動作。
3.變化動作超多,教練需要了解之間的差異。
前言:最近有人問我說交叉弓箭步有什麼危險嗎?蠻多網紅教練跟翹臀教練都會用這個動作當作訓練動作。
首先通常有人問我一個動作危險不危險的時候,其實身為物理治療師與教練的我蠻難回答的。必須根據動作的執行方式和他是否有受傷這兩點,所以通常會回答:這要看狀況欸,然後開始解釋。
不過交叉弓箭步這個動作,針對下肢運動傷害的確是典型復健動作。包含膝關節與髖關節疼痛的個案。尤其是前十字韌帶損傷的個案,我也都會帶這項動作。而運動員的話,會當作熱身,而滑冰選手的專項肌力訓練會用地雷管當作進階版本。
選擇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這個動作相較於分腿蹲或弓箭步需要更多的髖關節彎曲角度和髖伸肌群與髖外展肌群更多的延展性。第二個是蠻多專項運動的動作中都會有交叉步的變換方向動作。
例如:
1.滑冰選手過彎的動作
2.棒球選手盜壘的動作
3.籃球選手切入的動作
4.網球選手反拍回擊的動作
5.足球選手防守的動作
風險部分,由於在交叉弓箭步的前腳會需要髖關節矢狀面(髖彎曲)將近100度和額狀面(髖內收)20度的角度,幾乎接近髖關節完整的角度。所以如果你有髖關節夾擠症候群或鼠蹊部疼痛可能會誘發疼痛。
不過有趣的事情是研究有發現,在髖關節夾擠症候群的個案上。不管有沒有疼痛在動作的表現上(角度與力板分析)差異很小。最多的差異是在骨盆矢狀面動作上(骨盆前後傾角度),卻沒有在額狀面上(骨盆側彎)有明顯差異。(Graffos, A. et al.,2018)
在更早的期刊中,也有應證其實骨盆在矢狀面上的動作(骨盆前後傾)會影響股骨在水平面上的動作(內外轉),所以在下肢的動作設計上,需要考慮骨盆與股骨之間的運動關係。(Bagwell, J. J.,2016)
另外更有趣的是髖關節夾擠並且沒有痛的人相較於有疼痛的人來說在深蹲動作上,髖關節伸直肌群的肌力更強且骨盆在矢狀面上的活動度比較好。(Catelli, D.S.,2018)
我的想法是交叉弓箭步是雙側下肢閉鎖鍊動作。比起單腳動作(單腳蹲)來說,對於關節的衝擊相對來說小,並且訓練到髖關節的活動度與肌肉的延展性。一般人做這個動作,我認為是利大於弊。只是在執行動作我通常遇到三個問題:
1.前後腳的站距太小。
2.骨盆的穩定度不佳。
3.膝蓋有疼痛的人,在後腳可能會不舒服。
而如果你有以上三點以外,也可以跟我討論喔!
如果有任何動作或物理治療相關問題,歡迎私訊我!
#physicaltherapy #physiotherapy #sportsphysio #physicaltherapist #physiotherapist #strength #extensibility #mobility #健康是練出來的
關節夾擠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常見的肩關節傷害有哪些?「肩關節夾擠症候群」又是什麼呢?
今天是運動傷害特輯之「肩關節」特別篇! 很感謝國家網路醫藥以及台灣運彩的提議,讓我踏入了運動傷害方面的專題。在這集三分鐘聊醫學中,要帶大家了解肩關節的旋轉肌群、常見的肩關節運動傷害、以及相關的預防及治療,熱愛運動的你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不愛運動也沒關係,人生多點冷知識,魅力自然無極限呢(無誤)
*參考資料:
1.Rotator cuff
http://www.windsorupperlimb.com/data/images/cuff%20diagram%20post.png
http://www.makeoverfitness.com/images/stories/shoulder-muscle-exercises.jpg
2.Impingem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csJOLSYcHg
3. 戴資穎照片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B4%E8%B3%87%E7%A9%8E
4. 台灣難波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42gZC1lhU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無語良師 - 大體老師的秘密!
► https://youtu.be/WL9EUEwRsmI
可怕的昆蟲「隱翅蟲」與「荔枝椿象」!
► https://youtu.be/MjyYNuLrVIQ
流感疫苗該打嗎? 疫苗真相大公開!
► https://youtu.be/o-nuelimMdc
人為什麼會脹氣? 究竟該怎麼有效預防?
► https://youtu.be/DprtG2832Ls
不要再對憂鬱症患者「講幹話」! 淺談憂鬱症!!
► https://youtu.be/-g3WZnFaBoY
2017年最重大發現! 肺臟竟然是「造血器官」!!
► https://youtu.be/swjZfOoZZUE
癲癇迷思大破解 - 不要再塞東西進患者嘴裡了!!
► https://youtu.be/icymo2FPe2Y
【追蹤蒼藍鴿】
▶訂閱頻道 https://goo.gl/Xtp7YW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值班碎碎念/三分鐘聊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