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送暖❤️❤️❤️
若昶家庭關懷協會與萬堅祈烽一同關懷獨居長者👴🏻👵🏻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一向關懷社會弱勢的若昶家庭關懷協會在秋節前夕,在堅持.張廖萬堅立委及祈烽聯合牽線下,捐贈中秋禮盒給西屯區228位獨居長者,讓長者在佳節前夕都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祈烽要特別感謝若昶家庭關懷協會理事長陳若妍,陳理事長及協會對弱勢關懷一向不餘遺力,新冠肺炎三級警戒期間,也曾捐助大批防疫物資給台中市的醫療機構,為台灣防疫盡心盡力,善心義舉實在令人感佩👍
祈烽認為,在長期缺乏家人陪伴和關心的狀況下,很多獨居長者的身心健康都會出狀況,導致身體機能下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其實只要固定關心和陪伴就能有效改善,無論是來自子女、鄰居街坊或是社工團體,都可以給這些長輩支撐下去的力量💪
捐贈儀式於週四下午2時在西屯區獨居長者高達48位的何南里舉行,由陳若妍理事長代表捐贈,何南里曹豐洋里長代表接受🤝這些禮盒也將透過社區系統,協助發放給西屯區內的所有獨居長者,讓每位長者都能有個溫暖的中秋佳節🌕
#感謝若昶家庭關懷協會秋節送暖
#獨居老人需要更多關懷與照顧
#中秋節快樂
#正直敢言弱勢優先
#林祈烽
—————————
📱相關報導:
【群健有線】https://bit.ly/3AAtSt7
【台灣華報】https://bit.ly/3kjP7cE
【中台灣時報】https://bit.ly/3zokfMx
【新華報導】https://bit.ly/3tORVSc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
長者自理能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作者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長者自理能力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書上市📖|#這樣安排是為你好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
▌我們是否因為忙碌、「方便」照顧,忽視父母的需求?
▌我們是否因為「害怕」,而限制父母的能力?
▌若照顧父母有困難,我們是否忘了尋求其他資源、求助相關單位?
因為父母的不適,可能他們說不出來;父母的疼痛,可能不知如何開口;更可能他們的眼淚,總是獨自吞下。
「我相信子女們照顧父母多是基於關愛的,但一不小心很容易超出界線,而不自覺,變成了「愛」少一點,但「關」多一點。
子女們不自覺地把老病衰的父母看成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或是乾脆擺起來,當家中太上皇般地讓家中大小事都不入他的耳朵,殊不知「不讓老人家因知道而操煩」的善意,卻也可能變成「不想讓老人家煩惱,所以什麼都不告訴他」的控制。反倒造成家中長輩只能被動地接受子女們為他做的決定,沒辦法參與事前的討論過程,更無法透過討論來表達自己的愛惡和心意。」──本書作者 #陳乃菁 醫師
══════════
【專文推薦✍️】
朱為民(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臺中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有感推薦❣️】
朱偉仁 (愛長照執行長)
余尚儒(都蘭診所所長)
林書煒 (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郭慈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蔡佳芬(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詹鼎正 (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兼新竹醫院機構負責人)
#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8月20日溫暖上市💕
長者自理能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介紹
訪問作者: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
內容簡介: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X)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X)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X)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X)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X)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X)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X)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X)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X)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作者簡介:陳乃菁醫師/副教授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高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執行長
‧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主持人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服務於屏東基督教醫院、高雄榮總等單位,現為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並取得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資格,醫療業務領域包含:老年醫學、居家醫療、失智症、癲癇等。
自二○一六年起,擔任高雄長庚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開始推動醫院與社區間醫療能量之交流。重要發展包括以全人照護的精神,定期開辦失智照護人才培訓課程。後於二○一七年起,以執行長身分,承接高雄第一個失智共照中心執行計畫,協助失智據點之開創與建立,連結在地資源,並積極協助患者和家屬之照護需求。
其他相關職務包括;二○一九至二○二一年高雄區域醫療網(醫療區域輔導與醫療資源整合計畫)委員、第四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副祕書長、第八屆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委員、醫策會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失智症)委員、衛生福利部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儲備審查委員、第七屆屏東縣政府老人福利推動小組外聘委員等。
日常忙碌於醫療領域,回家後就是五個孩子的母親,體會到照護小孩和老人的過程,頗多可相互照映之處,更相信失智照護的推動,必須回歸到對社會大眾發聲,因此積極透過媒體傳遞照護理念,舉其要者包括;大量投入社區和醫療單位演講、主持公共電視「熟年台灣」節目、製作方便外籍看護工理解的《雙語對照版失智照護手冊》、編製國小學童得以理解的失智照護繪本等等。
粉絲頁: 高雄失智與陳乃菁醫師共同照護團隊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3rBmlpWXEk/hqdefault.jpg)
長者自理能力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0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_Zt2MTIhnQ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成年智障人士支援不足,一宗家庭倫常慘案,再度令人關注照顧者的困境。本港中度及嚴重智障人士宿舍不足,輪候時長達10多年,部分成年智障人士缺乏自理能力,需要家人全天候照料,照顧者身心俱疲,疫下日間中心服務暫停,更令照顧者百上加斤,倘若還要照料年幼子女或長者,精神壓力太大,容易鑽牛角尖。疫情曠日持久,不少社福服務均受影響,不時需要關閉,又或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受影響的不止是智障者,還有其他老弱殘疾人士,照顧者徬徨無助,政府有必要提供更多支援,減輕他們的壓力。上周六凌晨,一名中度智障人士在家死亡,頸部有被勒痕迹,死者母親涉嫌謀殺被捕。涉案家庭無家暴紀錄,亦非社署跟進個案。資料顯示死者年滿21歲,必須離開特殊學校宿舍,上月底搬回家居住,未料不足一周即發生悲劇,有指疑兇曾向家人透露,照顧子女「壓力爆煲」感到很辛苦。
蘋果頭條
今年7月28日,是阿Moon最後一次與父母在一起。但當天其實是一家三口入院,在同一間負壓病房接受武肺病毒測試,阿Moon因測試結果是陰性,沒有感染,護士立即要她離開,到醫院外面的帳篷等候衞生防護中心安排入駿洋邨隔離,她的父母則確診需在隔離病房留醫。阿Moon離開的一刻來不及跟父母道別,沒有握一握父母的手,也沒有拍一拍兩老的膊頭,或跟他們說聲加油。自此一別成永訣,阿Moon無法想像,約一個月後兩老相隔4日死亡,她先隔着玻璃跟父親道別,再隔着玻璃送別母親,從此無法再感受兩老送來的溫暖。阿Moon表示,7月27日父親因感冒及少許不清醒,需召救護車送入院,經檢測後父母都確診。入院初期父親情況穩定,她還接獲護士來電「投訴」父親很「百厭」,經常下床在病房內走來走去,擔心他會跌倒。母親也精神不錯,經常親自打電話給她,叮囑她在駿洋邨萬事小心。
東方正論
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一宗刑事恐嚇案,因為站在被告席的是壹傳媒黎智英,站在證人席的是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東方自此捲入一連串莫須有的是非之中。美資媒體死咬不放,不僅刊出種種針對東方的失實報道,更暗示刑恐案源於兩報競爭,直指黎智英因反中立場才受到政治打壓,卻隻字不提其涉嫌干犯本港刑事法例。是可忍孰不可忍,美媒為漢奸走狗強出頭,東方不以為奇,但種種無中生有的惡意抹黑,東方絕不姑息,絕不忍氣吞聲,勢必奮起千鈞棒,將所有冷箭、暗箭、毒箭統統拿下,討回公道,以正視聽!外媒一向對香港不懷好意,但攻擊對象都集中在港府及中央,惟自從黎智英涉刑恐東方記者案進入審訊後,一浪又一浪的輿論攻擊便衝着東方而來。
星島社論
打破港股歷史凍資紀錄的「水中茅台」農夫山泉(9633)今日掛牌,該股最終合共獲得逾七十萬份認購申請,成為自二〇〇九年以來最多人認購的新股。一手難求,該股在多個暗盤中的升幅均超過一倍,當中富途暗盤叫價最高,收盤報四十四點零五元,升百分之一百零四點八八,不計手續費及佣金,一手二百股賺四千五百一十元。認購頂頭槌飛的大戶盈利更加可觀,扣除孖展利息後,每張申請仍可獲利超過二十五萬元。農夫山泉昨日公布,每股將以招股價上限二十一點五元定價,本港公開發售超額認購一千一百四十七倍,合共吸引逾七十萬七千張申請,農夫山泉雖然仍未打破二〇〇六年工商銀行(1398)有九十七萬五千五百人認購的紀錄,但亦成為自二〇〇九年以來,最多人認購的新股。
經濟社評
繼美國疾控中心(CDC)通報10月底推出新冠疫苗後,內地有藥廠昨天宣稱已為幾十萬人接種疫苗,因為能率先成功研發疫苗事關重大,甚至影響國際形勢,所以有能力的國家均在這場疫苗競賽中衝刺鬥快。即使疫苗是在形勢所迫下加快研發步伐,但切勿政治掛帥,須安全有效至上。港府無法像美國般漁翁撒網式搶購,務必與內地緊密溝通,爭取在可行情況下,能躋身獲優先分配疫苗的名單中。疫苗競賽日趨白熱化,內地疫苗生產商科興生物技術公司透露,已為9成員工和家屬接種了其研發的疫苗。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發的兩款疫苗,亦為幾十萬醫護、外交人員,及有需要到一帶一路地區建設的緊急使用人士接種,無不良反應,但國藥強調疫苗最快也要在12月底才可上市。俄羅斯則宣布為教師優先接種疫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_Zt2MTIhnQ/hqdefault.jpg)
長者自理能力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思浩大談美國安老院職員主辦拳賽,指使認知障礙老人互毆!(大家真風騷)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3名安老職員,竟在任職的長者支援住所中舉辦「認知障礙症拳賽」,指使年屆古稀、沒有自理能力的老婦互毆,更拍片取樂。警方接獲虐待老人的投訴後終揭發惡行,拘捕3名涉事女子,分別控以一項襲擊殘疾人士罪。
相關香港新聞:
#警方 #美國 #老人 #長者 #安老院 #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症 #自理能力 #殘疾人士 #思浩 #北卡羅萊納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xAfiRxfX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