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摧毀天際線?城市景觀誰決定?】
左營國中舊校地開發案,自2015年起,歷經5次招商均流標而閒置至今,因此近期都發局將地目由「特定觀光發展區」檢討變更為「商業區+公園用地」結合TOD發展住商+觀光遊憩利用,引發多個公民團體質疑,變更後建商會蓋超高豪宅,嚴重破壞龍虎塔天際線與「百年人文景觀」,恐摧毀「千億觀光產值」,呼籲市府明定「樓高在六層樓以下,不得轉售私人,維持公有低密度使用」。
這令人想到,剛好最近都發局也通過了「鳳山國泰重劃區台糖商二土地提高建蔽率案」,在這案基地旁邊,就是慈濟鳳山靜思堂,該堂量體也相當龐大,採用全台一致的慈濟風格,同樣也和周邊的衛武營藝文中心格格不入,也曾在網路上引發討論。不過作為私人產業,倒是沒有公民團體反對。
公民團體提到蓮池潭「#百年人文景觀」,剛好我們可以找百年前的照片、老地圖進行對比,但就會發現,蓮池潭原本的「人文自然景觀」,是完全沒有西岸這些建築物的。
春秋閣、龍虎塔、玄天大帝像這些建築,全都是戰後由潭邊廟宇興建,屬於其附屬建築,例如春秋閣在1953年由啟明堂興建完工,龍虎塔由城邑慈濟宮在1976年興建完工、玄天上帝神像為元帝廟豐穀宮在1995年興建完工。而孔廟則是1977年由市府「填潭」,以中國北方宮殿建築風格興建。以今日觀點來看,這種未經環境評估、未經都審、隨意填潭的行為,都會被環團抗議「#嚴重破壞生態與景觀」,蓮池潭畔真正的「百年人文景觀」應該是舊城等建築群,怎麼時間一過,這些湖畔的「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反而變成「珍貴的高雄特色」了呢?
如果以「龍虎塔已成為高雄地標」來論述,那麼,高雄近25年來,不乏超大量體的知名地標,例如85大樓(378m)、佛光山佛陀紀念館(108m)、夢時代摩天輪(102m)等等,那是否反向操作,只要能成為「新景點」,變成「外界認識高雄的重要地標」,那就應該興建呢?
也有議員指出,例如日本京都等地,都實施嚴格的高度與景觀管制,認為市府應該明確限制樓高。然而,京都市是在1976年依據《文化財保護法》143條第1項制定了《#京都市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条例》,並歷經修訂,在符合文部省「重要建築物群保存地區選定基礎」的地區,實施從高度、建物外觀、招牌樣式、顏色等完整的規範。先不論舊左營部落能否符合類似標準,如果照這種思路,應該先檢討的是龍虎塔正對面一整排的增建鐵皮屋「嚴重破壞高雄人文景觀」吧?
另外,蓮池潭東岸早已經有「湖岸第一排」的15層住宅大樓完工多年,而蓮池潭西岸的現代廟宇也早有超過20m高度者,那要根據哪種邏輯,才能一致性去特別限制新基地的高度開發呢?
如果我們來看其他日本水岸案例,如東京的蓮潭「不忍池」,其人文史蹟可追溯到江戶初期(近400年),但並沒有實施限建。而同樣有著350年歷史的濱離宮恩賜庭院,背後更是最高達210m的汐留超高建築群。當初開發時,東京都於核定更新計畫時,並沒有要求不得破壞濱離宮的背景天際線,而是在汐留的街區上,進行天際線分區配置,管理設計風格,讓景觀能維持協調。
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要「各個年代」的建築文化並陳,並互相尊重,又或者是不破壞「經典觀景角度」,那麼在程序上,最能直接發揮作用的,還是落實「#都審機制」,促使開發者調整量體退縮與造型,並提供 #多視角天際線模擬等可視化資料 供審查,並調整關鍵都審會議之時間和舉行方式,便於更多公民參與。
如果要進一步立法,則需制定高雄版的「重要建築物群景觀保存地區」相關自治法令,不論是哈瑪星等舊社區,或高雄車站、衛武營等大型地標公共建築,都能列入規範,要求後續開發維持協調性與避免遮蔽特殊角度,方能維持程序上的公平。
鐵皮屋基礎 在 拎杯是大叔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陣子在裝潢的社團,不約而同的在二個不同時間,不同社團,來了兩個人在問家裡想做玻璃屋的隔熱方式。
很巧的剛好有兩個人,在不同的社團裡面跟不同人的留言裡面留了同樣的內容,內容不外乎就是玻璃屋太熱了不實用,一年你待在裡面會有多久?還是蓋鐵皮屋經濟實惠又涼爽。
我好厭惡台灣酸民這種沒有任何的裝潢美學的實用思維、鐵皮屋思維。然後又喜歡用自己那種殘缺的美學涵養,去建議別人甚至於是強制入地去指責別人。
首先我必須先說:我的立場不是鐵皮屋不好,而是在什麼樣的立場?在什麼樣的美感立基點,在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在什麼樣的使用狀況?去討論你的建築美學。
我們以玻璃屋當例子好了,今天會發出來詢問玻璃屋這件事情的人,我相信基本上他就不會考慮鐵皮屋這種實用性高的東西。
會考慮到玻璃屋的人,我相信他絕對知道玻璃屋會熱,而他要的是解決會熱這件事情的方法。
美好的東西總是要花錢的,我相信想要蓋玻璃屋的人,他在追求的需要金錢的付出這一塊,應該是不需要你來提醒他。
玻璃的厚度,玻璃的真空夾層,使用冷氣的噸數,屋頂的隱藏式電動遮陽,這些事情是屬於只要有錢就能搞定的。
玻璃屋的浪漫跟玻璃屋為家裏環境的加分,絕對不是鐵皮屋可以達成的,一年四季裡面,在台灣大概也就最熱的那三四個月需要大量的冷氣跟遮陽的效果,
然後你寧願為了這一季的熱,選擇一年12個月的醜。
在春秋冬的季節在玻璃屋裡面喝杯咖啡看本書是非常舒服也非常美的。
台灣的美學一直不斷地在被帶往實用的路上,滿滿的鐵皮屋,大量的醜醜的不鏽鋼包板,家裡充滿了系統板系統櫃。
很多人說因為台灣的環境太潮濕了所以很多美的東西在這個環境不適合,親愛的讓我提醒你們,我們現在讚美的大量日據時代留下耒,美好的家具、門、窗戶、甚至於整個建築,他都是你口中不適合台灣環境的原木木作。
很多的美建材或是美好的建築,其實並不是不適合台灣環境,而美的東西需要比較多的金錢,或者需要不斷去保養它的耐心,甚至於會有一點點不那麼實用。
這就端看我們願意為環境的美好多付出多少。
今天的臉書上的社團開始在影響人們朝美的方向前進,然後總是會有一兩個搞不清楚他進來的是什麼社團的,可以用他門縫裏的美學去大聲的建議別人該怎麼做。
這件事情就跟保時捷911社團,有人在詢問如何加強避震舒適,
然後就會有一個阿ㄆ一ㄚ跑進來。建議説,你應該買wish啊,車身高,椅子大,還可以載很多人,坐起來很舒適喔,超跑只可以坐兩個人,又貴又不實用喔。
人們思考的是跟你不一樣的好嗎?
你加入的是裝潢美學社團,不是鐵皮屋聯誼會你懂嗎?
鐵皮屋基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狄驤clubhouse聊天筆記
資本主義的靈魂鎖EP3:你在人生的哪個層次?
【你在人生的哪個層次?】
人生在世,究竟是應該只求溫飽,還是應該立志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呢?
老實說,這跟人生的層次有關,你可以把層次當作一棟大樓,從一樓到二十樓,看你的層次在哪裡?
一樓就是只求溫飽,二樓是開始在工作上會有積累,三樓則是開始去創造對社會有幫助的事物,四樓五樓以上,就是有更多能力和心力去幫助他人,行善布施。
每個人層次都不一樣,如果大家有時間去觀察,不管是在股市中還是人群,層次都差很多,有些人時常精進成長,成事立業後做善事,層次就在二樓以上,而有些人為了幾十塊、幾百塊都要去偷拐搶騙,層次就是在地下四樓。
你不妨可以思考一下,你目前在哪個層次呢?
說真的,我們被放到地球來,就像一場遊戲,遊戲開始時,就必須要打怪解任務,累積經驗和技能點數讓自己活下去,而遊戲的很多關卡跟位階,就是我說的層次。
然而,大部分人的層次、位階都只在第一層,可能玩這檔人生online已經30年,還是在新手階段。當你的腦袋有一天想通了,知道其實人生不是只有第一層,人生層次其實很多時,那你甘願你這輩子到死,都還在第一層樓掙扎嗎?
我想,能意識到人生有許多層次的朋友,大多不會想到死都待在第一層樓吧。
不過,假如你想改變,也不是你說想去哪一層樓就能去,而是必定要先從心態開始改變,當心態改變後,對你就會有行為和因果實質上的變化。
我認為這個世界,心態跟物質是同一個東西,就像你做股票,如果你永遠都在做當沖賺價差,那你就會一直在低層次,撿地上的銅板,浪費能量和時間。
切記,「賺價差頂多小康,賺趨勢則富可敵國」。
畢竟,趨勢通常會走兩年三年甚至更久,將眼光放遠,格局放大,靠趨勢的力量獲利才會多,層次才高。
如果你短視近利,一直短沖賺價差,每天沖來沖去累得要死,賺一點就跑,有時不小心看錯還想凹單,反而賠大賺小,久而久之,你的能量跟生命都在不斷減少,到你老了,你的財富也依舊不會增加,在市場操作幾十年,終究只是當別人的陪玩,當別人已登上高樓時,你還是在一樓。
【你無法吃苦,是因為你沒有方向和目標】
說真的,不少人出身很卑微,卻在人生和事業都頗有成就,我就是很卑微,家裡是赤貧階級,但先不說我,我沒甚麼成就,甚至有很多大企業家出身更是卑微,卻那麼有成就,是怎麼做到的呢?
答案很簡單,他們背後吃過的苦,多到你無法想像。
那為什麼他們如此能吃苦?
老實說,一個人能否吃苦,重點就在於心態,若心態不調整你必定吃不了苦,因為沒調整心態的人,就只會一直想著,為何要活這麼累?幹嘛都要我做?別人都這麼輕鬆,為什麼我要吃苦?
就是因為你沒有目標和方向,格局不夠大,所以吃不了苦。因為你不知道吃了這些苦,未來十年後能讓你達到甚麼大格局的層次,所以才會不想吃苦。
相對的,做股票也是同理,把格局放大一點,就能賺到大波段,就像我分享給大家很低位階的範例一樣,只要底部訊號出現後逢低佈局,耐心抱著,中間震盪不要管他,放一兩個月或半年,甚至更久,才有可能吃到一大塊肥肉,這個道理,相信在pressplay的不少學員們都已有所領悟。
如果很不幸,碰到突如其來的利空或主力下殺,跌到起漲點甚至跌破成本區,你也要有這個格局去接受他,認了福報不夠的事實。
為什麼福報會不夠?
當你在思考為何福報會不夠時,你就要先想想,你過去十幾年來到底在幹甚麼,有去為別人著想,有去幫助別人,甚至去珍惜身上的資源嗎?
如果你在底部佈局,股價往上走了1/3,或走到一半又跌到原點,你就要有警覺,你可能快進入地獄了,因為你的福報所剩不多。
因此,奉勸大家一定要慢慢練習如何改變心態,但我也知道,靈魂鎖或心態甚至是福報,不是我在這邊講一講,你就能了解甚至做出改變,天底下哪有這麼簡單的事?
這道理就像你剛玩一款遊戲,大師跟你講裝備、觀念和攻略,你就能馬上過關升級嗎?
別傻了,沒這麼簡單!
要練習怎麼打怪,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慾望,就要先看到自己的靈魂鎖在哪,然後去解開他,你才不會一直是情慾的奴隸,任人宰割。
但這都要兩年,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練習,就像我的MTB<總經交易基礎課程>一樣,型態學沒這麼簡單,你也沒有天生神力,看一次就會。
你勢必要重複看好幾次,然後在盤中不停地去驗證,不斷地把型態、量價結構、HQB、HQT怎麼突破怎麼走,將所有的變動都印在腦海裏面,要看過千盤才能烙印在腦子裏面,日後當你碰到類似的型態,你才有辦法判斷得很果決,就像在江湖闖蕩,學會功夫後,有流氓欺負你,你才可以馬上防身甚至反擊。
【有時老天爺給你的災難,其實是難能可貴的禮物】
說真的,要更上層樓的關鍵在於你的心態,當心態變成決心,你的行為才能改變。
你能走多遠,那是你跟你自己的事情,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你想要下多少決心,去改變自己的格局。
如果耐力不夠,或是沒有很大的目標跟格局,其實你很難改變,頂多只會把改變的想法放在腦中,偶爾拿出來品味一下,結果行為依舊沒有改變,人生還是在同一個層次,不會有進步。
因此,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要歷經很大的創傷或磨難,家破人亡或是破產後,才會大徹大悟,然後開始徹底改變自己心態,再從心態改變自己的行為,從混吃等死變成每天練功,不去吃喝玩樂,過年過節出門狂歡都當是別人的事情,自己就是不斷練功看書,苦練三年五年之後出來,在自己專精的領域上,贏過他人以及過去的自己,你的層次就會慢慢提高。
你要了解,有時候老天爺給你一個災難,那其實是禮物,否則當人的內心沒有一個很大的衝擊,你內在的認知架構和神經迴路,就很難被衝破和改變。
我之前說過,人的認知架構,通常在6歲以前就已被設定好,當你的認知被架構成鐵皮屋,你這輩子就是鐵皮屋的格局,如果要改住豪宅也很簡單,就是要先把鐵皮屋拆掉,才能把認知架構重新建構起來。
這道理就像我之前說過的「神經迴路」,如果你想改變命運,首先你要告訴自己,必須把神經迴路重新建構,才不會每次都追高,追高後又拗單不停損,被殺下來後被套牢才來失眠。
當你成功改變了神經迴路,就是從追高殺低、短進短出,變成底部佈局,耐心抱著他,直到漲到目標出場點再出,或許時間要很久,但至少你能賺到一大個波段,還能賺得心安理得,這就是心態的改變。
只要你下決心去改變神經迴路,並將心態付諸於行為,開始閉關練功,不停的練,閉關3年5年甚至10年,讓本來在一樓只求溫飽,看不到未來的你,在改變神經迴路後,就可以擁有能力,擁有真資產,這時,你要升到最頂樓的總統套房都沒問題。
假如你現在只求溫飽待在一層樓,但你沒有下決心,沒有想清楚要什麼樣人生,即使你可能有到10樓或20樓的潛力,這輩子也就這樣而已。
那麼閉關練功到底是甚麼?就是練心態嗎?
其實心態和練功是同一個東西。
當你做廚師,只要把廚藝練精,練到別人都比不上,你就是主廚。
此外,不少連鎖餐廳或早餐店,一定會有某一家特別好吃,你下意識就會想去這邊用餐。
但明明是連鎖的,都用一樣的SOP,為什麼這家特別好吃?
這就要歸功於主廚有練功,練得比其他分店主廚還厲害,即使表面上是一樣的SOP,但是否有用心在細節上,從客人的口碑中,自然就能判斷出來。
股票也是同理,只要你下定決心,閉關練功,練到像武林高手一樣,勝率自然會比其他人高出不少,但過程要經得起寂寞,酒肉朋友找你吃喝玩樂,過年過節,或人家在聖誕節狂歡,你都必須要忍住,如果你忍不住又去成為癮頭的奴隸,過去的努力就會破功。
總之,我不希望大家碰到大災難,碰到破產或不幸才下定決心要練功,提升層次。
當然,碰到磨難後才覺醒不是唯一的成長之道,話說回來,如果老天爺一輩子都對你特別好,你難道一輩子都要卡在第一層樓?
說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要經歷磨難,才有辦法成為人上人,今天大家有緣份聽到我講這番話,如果有福報聽得進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靜下來想一想,其實人生真的是可以改變的,人生搞不好有100樓,人生原來能有這麼大的格局,你到死只在一層樓不會太可惜嗎?
開始讓「總經知識變現」吧! 《總經投資》就是你在亂世的防彈衣和印鈔機...
https://bit.ly/3mrZLNQ
更多與狄驤有關的平台↓
https://linktr.ee/deeh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