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學-沙盤遊戲》
#感官刺激 #小手肌遊戲 #書寫前預備
沙盤遊戲好有趣
能鼓勵孩子在過程中探索
也能 #安撫情緒
在家容易取材我選用普通的米
年紀少如一歲的三火
撫摸米米為他帶來 #觸覺感官刺激
對嬰幼兒👶🏻腦部發展有正面的影響
一見個米盤就已經走過去
要用手🖐🏻同腳仔🦶🏼去摸摸捽捽掃掃踩踩米米
對四歲半和三歲的大火二火
我會和他們在米盤裏畫線條和寫字
為書寫前預備
他們執筆能力仍需要加強
與其逼迫小孩練習寫字
倒不如從不同遊戲去 #強化小肌肉
再抓緊學習敏感期💟
讓小孩對學字寫字培養興趣❣️
他日就會自發性去寫字
用指尖去學習字的形態
透過觸感✋🏻和 #視覺提示👁
配合認字咭🀄️和線條紙📈
比用筆抄寫有效一百倍💯
寫字認字可以變得好好玩✨
可加入不同玩具
更多變化有趣🎈
每個小孩都係獨特的
多多觀察小孩
按照各自的需要
提供一個合適的學習環境
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
🌟材料:米、平底淺盤/深盤、白紙、認字咭
🌟玩法:將米輔在平底盤裏,輕微搖晃令米平均分布在盤裏,可能和小朋友隨意在米盤畫畫
🌟注意:
1. 用深盤較為企理,但用淺盤小孩較易handle線條練習
2. 可利用白紙畫上粗線,放在米下,利用視覺提示將線條具體化
3. 認字咭可用簡單中文生字、英文字母或數字
—————————
💕💕我地都開左MeWe啦❗️一齊行丫唔好走失💕💕
🎈護士Vi媽三小火 🎈
https://mewe.com/p/nursevimom
—————————
☘️再玩多次《 困獸鬥小遊戲》系列☘️
1. 滴水滴LEGO https://bit.ly/304yx6B
2. STEM https://bit.ly/2WZCqYJ
3. 擠水海棉 https://bit.ly/3f31Niu
4. X for X Ray https://bit.ly/2OX2KhF
5. 拯救叮噹練力膠 https://bit.ly/2Ejm32p
6. 自家農場擠牛奶 https://bit.ly/32XMnJV
7 冰封蜘蛛俠 https://bit.ly/3jW21vv
8 STEM繽紛磁石數學棒 https://bit.ly/3fyZNyq
9 飄浮心心 https://bit.ly/3iqu70g
10. LEGO 拋圈 https://bit.ly/2E3IKaH
11. 衣夾花圈 https://bit.ly/2Y46tPt
12. Mini sensory play https://bit.ly/2FWQFrn
13. 蒙特梭利倒水練習 https://bit.ly/2EokKPQ
14. STEM彩虹糖🌈實驗 https://bit.ly/2EnvWw9
15. 偽科學。真邏輯 https://bit.ly/2YzjTTy
16. 從温柔的樽蓋到激烈的海膽 https://bit.ly/3b5ewRj
17. STEM小實驗:魔幻牛奶 https://bit.ly/2R2FjnS
18. 神秘百寶袋 https://bit.ly/2Fmb7lE
19. DIY蒙特梭利小教具 https://bit.ly/2Fs7xWN
20. 我家的一道彩虹🌈 https://bit.ly/36e1gJt
21. 一歲BB認顏色 https://bit.ly/3lcn6RY
22. 觸感遊戲袋Sensory Bag https://bit.ly/34ywnNw
23. 一歲BB毛絨球 https://bit.ly/3epwfVl
24. 迪士尼味道的LEGO https://bit.ly/3kPPV6A
25. 小小弓箭手 https://bit.ly/2IVYsrb
26. 水中綻放彩虹煙花🎆 https://bit.ly/2TQBC6f
27. 督督波波紙 https://bit.ly/3mMJdzl
28. 搣桔感官小訓練 https://bit.ly/2GGPtcm
29. 踩踩波波紙 https://bit.ly/3mz4PiV
30. 搓泥膠與畫線條 https://bit.ly/3lSZGkM
31. 燕麥森林 https://bit.ly/3oQH1Yq
32. 豆豆當入樽 https://bit.ly/3oDDwVu
33. 不倒翁鋁罐 - STEM科學實驗 https://bit.ly/2Ly3tHo
34. 廁紙鬥一番 https://bit.ly/2XvLnJ7
————————————————
🌸🌸想繼續留意護士Vi媽的分享🌸🌸
🌻 Like 👍🏼 我 facebook : 護士Vi媽三小火Fb: https://www.facebook.com/護士Vi媽三小火-100749595031321/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ursevimom/
🌻MeWe: https://mewe.com/p/nursevimom
#hkbaby #hkmama #hkmom #香港媽媽 #hkmamablogger #parentingblogger #親子博客 #三寶媽媽 #親子kol #育兒生活 #親子日常 #護士媽媽 #觀察力 #專注力 #抗疫小遊戲 #邏輯思維 #創造力 #觸感刺激 #手眼協調 #小手肌訓練 #認知發展 #語言發展
鋁擠英文 在 東阪屋 樂樂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r💋「我終於得到釋放」🤣🤣有了它按摩師都要失業啦‼️
#二代 MINI FASCIAL GUN PLUS迷你肌肉按摩槍RK-C53
1980元
肌肉按摩 健身痠痛 按摩棒 筋膜槍
它可不是來路不明的雜牌筋膜槍喲‼️
2020新品RK-C53是鋁合金+高複合塑膠材質,升級減重後操控更輕便,多了通風系統,散熱更快。
久站、久坐、低頭族、家庭主婦,固定某一姿勢太久、錯誤的姿勢都會造成酸痛‼️
這時就非常需要筋膜槍來「商擠咧💆🏻♀️」❗️
BSMI:產品為USB充電、低於5V免檢
(英文說明書)
檔位功能:
1檔-1800轉:肌肉喚醒
2檔-2100轉:筋膜放鬆
3檔-2500轉:乳酸分解
4檔-3200轉:深度按摩
型號 : RK-C53
產地 : 中國
頻率:4段 1800轉/2100轉/2500轉/3200轉 4檔震動模式
配備 : 4款專業按摩頭 (尖頭、平扁頭、圓頭、雙爪頭)
電力 : 2900mAh鋰電池
重量 : 約245g(不含電池)
尺寸 : 137*90*46mm
音量 : 40db低噪音運行模式
🎁包裝物品:
1️⃣筋膜槍主體
2️⃣四個按摩頭
3️⃣USB Type-C連接線(約20cm)
4️⃣禮盒(185×185×70mm)
5️⃣說明書
💆🏻♀️適應症
-因肌肉挫傷、扭傷、拉傷的疼痛和痙攣
一幫助腫脹部位的水腫液流動
一鬆弛增厚的結締組織和筋膜
一減少肌肉中乳酸的積累
-增加關節活動度
一 消除肌肉疲勞
🈲禁忌⚠️
一動脈瘤、出血、使用血液稀釋劑
-心臟病、有心臟起搏器或除顫器
一懷孕、癌症
一關節內固定90天以內,不可使用!
🈲禁止以下範圍內使用⚠️
一敏感區域:頭部、面部、頸椎、脊柱椎體
一肌肉覆蓋較少的靠近骨骼的位置脛骨、足背、手背等
顏色:銀 / 紅 / 黑
這台看到某網紅在賣他賣價就要3500了😱而且~~超多人跟他買的😵
原本我也有一支大金剛筋膜槍~但
實在太~重~了‼️我覺得我按完酸痛的地方,我拿槍的那隻手就又酸了🤢
RK-C53 它真的超迷你、使用起來超輕巧❗️而且~它真的很夠力耶,完全不輸給大金剛,邊看電視就邊「商擠咧💆🏻♀️」舒服~
尤其睡前按一下~整個~~超好睡😴😴
每天都拿著手機一直低頭工作~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低頭、久坐或久站,長期下來常常腰酸背痛~睡前躺平時~整個背就超不舒服的😖
還有~大姨媽👵🏻來時~小腿超酸脹~拿出來放鬆小腿~再也不用求男人拜託幫我按一下
按摩不求人‼️真的超輕巧、超好拿
姐妹們~一定要試一下啊
上班辛苦~下班要適時的讓自己放鬆一下啊😘
鋁擠英文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發文 https://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0/06/buttermilk.html
#超軟湯種酪奶Buttermilk山型吐司食譜
#歐洲德國麵粉與日本台灣麵粉的成型手感比較
#德國徵兵制的關心策略
食譜這裡也貼一下. 但是整個做法都有用照片說明. 看文會比較清楚
容積比是3.3
使用12兩吐司模. 容積 2160 ml , Hydration 82.6%
1. 89% Bread flour( Japanese bread flour, 13% gluten, German Weizenmehl 405, 12.8% Gluten) 260 g 高筋粉
2. 11% German Dinkelvollkornmehl ( Spelt whole grain flour) 32 g 斯佩爾特全粒粉
3. 35.6% Tangzhong ( Weizenmehl 405 1: Hot water 1.5 overnight ) 104 g 湯種
4. 6% Brown sugar 17 g 黑糖
5. 27%low fat Milk 80 g 低脂牛奶
6. 46% Buttermilk 135 g 酪乳
7. 6.8% Butter 20 g 奶油
8. 2% Salt 6 g 鹽
9. 2% Fresh yeast 6 g 鮮酵
麵糰終溫皆26 度
25 度發酵 1.5 小時.
分團整圓 20 分鐘休息.
35度後發 1 小時
210 度預熱 入爐後轉 190 度 烤20 分鐘. 掉頭轉向 蓋鋁箔防烤過黑. 續烤 18 分鐘. 總烤焙 38 分鐘
節錄一些我覺得比較希望在這裡分享的一些觀點及閒磕牙~
因為出爐了兩條吐司. 我準備的是韓國的街頭小吃三明治. 所以那天晚上吃無肉餐
把高麗菜. 紅蘿蔔. 白蘿蔔切細絲. 加入玉米. 鹽調味. 並且打入足夠量的蛋.
上下都用奶油煎. 我看韓國人手上握著的那塊應該不是奶油. 因為真正的奶油在那種溫度會溶掉. 所以應該是乳瑪琳. 會比較香. 我這次用的是奶油.
貼上切達起司. 擠上Q比美奶滋還有番茄醬. 真的可以吃很撐!
關於吐司的想法:
這種高水量吐司. 在烘焙的前半段雖然都會長高. 但是後半段會縮小. 還有我覺得單純用日本麵粉的第一條縮水得少一點. 我自己第一次知道. 原來加11%全穀粉的孔洞會很不同.
但風味上來說差異不大. 就是覺得加全榖的比較鬆散. 我應該會再做一條只用德國麵粉不加全麥的山型. 但是我會把酪奶或是牛奶量與粉量調整. 所以那就是另一篇文了! 把日本吐司食譜用德國麵粉做的應變方式. 來看看我的想法是不是會和實際上做出來一樣.
之前這篇文談當日發酵麵糰的調味 無麩質麵包基本操作影片連結----->全榖玉米酪奶麵包Cornbread 無麩質食譜 有談到使用酪奶的原因. 國內應該比較難買到. 但比較多人會養奶克菲爾. 我之後也會試試用它來當液態. 應該也會很好吃.
~~~~~~~~~~~~~~~~~~~~~~~~~~以下是閒磕牙時間~~~~~~~~~~~~~~~~~~~
我兒子17 歲了. 老爺17歲時是東德時期. 那時是徵兵制. 所以老爺說上大學時男同學應該都是至少比女同學還要年長一兩歲. 他們通常都是18歲就先去當兵.
前幾天. 老爺從信箱裡撈到這張明信片.
彩色的這面寫的是老爺的姓氏.
翻過來是寄給兒子的. 第一次看到把我兒子全名( 中間名也附上) 都寫上的信件覺得很不真實
這是一張關心家裡屆兵役年齡的青少年的明信片. 是希望他們能在這個非常病毒時期做一些志願關懷他人的事情. 我覺得以這種柔性的關懷來打動青少年真的蠻好的.
我兒子是世界和平, 反戰爭主義者. 他看到就說很噁心. 請我馬上把它銷毀撕掉@@
回想起來. 包括我自己的親人在內. 都有為了兵役問題而避居國外的. 我兒子. 有選擇權. 但台灣是徵兵制. 所以沒得選. ( 逃~ 真的是選項嗎? ) 不過. 也因為越來越短暫的服兵疫. 政府對於很多學有專長的屆齡青年. 都會有比較" 輕鬆" 的服兵役方式. 真的, 很多替代役有點像是做社會工作. 這在德國這種募兵制來說. 是沒有的選項. 各有不同就是了.
雖然很多年輕人都會想跳過. 清一色都是覺得浪費時間. 而且通常是父親支持.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過母親或是女性的想法? 而那通常是很久以前的聽到" 受虐" 新聞影響的關係. 但記憶中母親都是沒出聲的那個人.
以我女性的想法老實說, 一兩年的時光做一點社會貢獻.並且被幾乎是男性主導的社會大學認可( 因為幾乎每個男生都當過兵) 並不能真的說是浪費時間. 那感覺是一張認同卡. 除非你不想在台灣社會生存.
或許你不會認同. 但你所謂浪費時間. 女生們是在生小孩教養之後花了很多不得不的時間. 比較起來. 女生早你們讀兩年書. 真的贏了嗎?
男女本來就不公平. 就算要取得男性的高成就... 德國的莫克總理. 台灣的蔡英文總統. 韓國的下台總統卜槿惠都沒有當過母親. 她們的成就並不是男生沒有服兵役就可以迎頭趕上的.
但我真的蠻開心我兒子對這張明信片的表現. 因為我和老爺看到這張明信片時雖然都有高興一下( 因為兒子大到快可以保衛國家.) 但是我們兩個都很清楚. 這個只有兩隻左手的人( 德國人對於手腳不協調的稱法) . 是絕對不適合去當軍人的! 有選擇和沒得選的比較下. 也得和所處的國家社會做連結. 否則. 就像我最近看到的故事. 因為逃兵疫. 從國高中就獨自在國外讀書的小留學生連親人過世都沒得回家看的情況. 而且在國外都覺得是靠自己( 縱使家人匯錢讓他們生活) 但已經沒和台灣社會有連結.
而且, 你或許不知道. 通常那些小男生到西方社會( 應該沒有被送到非洲的吧? ) 幾乎都是被歧視的生活著. 這樣真的是好事嗎?
我不覺得我可以這樣養小孩. 這也是我跟著到德國來的原因....
不是為了養子防老. 是一個責任. 要養也要教育. 身教言教距離這麼遠是看不到的....
#德疫誌
鋁擠英文 在 愛上影I SEEIN 企業形象簡介《 王冠鋁業CROWN ALUMINUM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