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聖嚴法師一生求法與弘法的電影──本來面目,感動了許多人,不管有沒有信教,或是信什麼宗教。
想起十多年前曾經有二次在電視節目中跟法師對談,一次談生態環保,一次談兒童教育。之後法鼓山從許多集節目中,挑選了幾個訪談,整理出文字稿出版專書,書裡還附上對談的影片光碟。
後面就附上與聖嚴法師有關自然生態的對談紀錄,製作單位把這集節目取名為「大自然的溫柔革命」。
2007年收錄在『不一的環保實踐』
聖嚴法師v.s.李偉文
主持人(以下稱『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偉文,除了長期推動自然保護之外,也是一位牙醫師及作家。他的《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這本書不但很暢銷,還改變了許多人的觀念;另外,《我的野人朋友──十六個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及《與荒野同行──一個牙醫師的荒野大夢》也都是影響社會的好書。李理事長,『荒』這個字給人的感覺是荒廢、荒涼,為什麼會用『荒野』做為協會的名稱?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以下稱『李』):『荒野』也有充滿生命力的意涵,它比『大自然』及『原野』兩個名詞還要具有生命力。我們覺得荒野是人類最古老的鄉愁、是生命的源頭;加上協會成立的宗旨是強調棲息地的整體保護,使棲息地內所有生物能生存,而不是只保護某些特定物種而已,因此『荒野』這個名字比較恰當,也涵蓋整體。
主:國內的環保團體這麼多,『荒野』和其他環保團體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李:『荒野』是唯一標舉直接介入棲息地管理與保護工作的環保單位,強調以溫和的方式來推動環保工作,從教育著手,而不採用抗爭或激烈的對抗手段。
主:聖嚴法師推動的『四環』與『荒野』強調的『人間保育』,有許多相呼應之處,都是希望透過改變人心來改變人對自然的態度。請問法師,您提倡『心靈環保』最初的用意是什麼?荒野保護協會所推動的環保工作,和您推廣『心靈環保』的目的與宗旨是否有相呼應的地方?
以教育方式推動環保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剛才李先生說荒野保護協會是以教育的方式來推動環保,這種做法非常正確。以教育的方式,雖然速度會比較慢,但是可以從根本的觀念來調整,讓一般大眾瞭解為何要保護自然及公共環境。
中國人有一句非常自私的話,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還有一句『推死人過界』,後面一句的意思是不要在我個人的界線裡有個死人,如果有人死在自家門口,就把他推到其他人的範圍裡,與自己無關,這非常自私。
所以,『心靈環保』就是要袪除這種私心、私念與私欲。其實目前很多的環境問題,例如每逢颱風或豪雨,台灣就有土石流與淹水的問題,這都是過度開發及濫墾濫伐所造成的,而這些行為就是因為人們只為了一己的私利及貪心而產生的。
主:李理事長,荒野保護協會既然強調教育,教育的方式是什麼?
李:有好幾種,但是我先說明觀念的部分。其實,環保目前已是一種普世價值,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環境該受到保護,但是為何大自然還是一直被破壞呢?這就是認知與實際行動之間的落差,所以我們不再強調認知,而希望藉由每個人自身的實際行動來改變自我。所謂的改變世界,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
這十年來,『荒野』一直在推動『溫柔革命』。所謂的『革命』,通常是指外在環境不好,而來革別人的命;但是『溫柔革命』指的是革自己的命,因為我們認為只要自己改變,世界就會跟著改變。因此『荒野』的教育方式是提供機會讓許多人來當義工,從他們自己周邊的環境開始觀察、保護起,這樣才能使人們願意為環保而付出。
雖然大家都知道要做環保,但是如果為了環保而要犠牲個人利益時,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維護自身利益而放棄環保,一旦能親身實際行動,個人會慢慢願意犠牲生活上的小小利益而為環保付出。因此我們雖然也製作宣導教材,但最重視的還是義工的訓練工作。
主:所以,義工們身要以身作則嗎?
李:我們從來不規範會員們不能做什麼,而是秉持開放的態度,只要會員覺得有意義的事都可以容納到協會的事務裡。我們強調,在這個團體是快快樂樂的,這裡沒有人會用指責的態度來對待其他人。所以一個新人進入後,透過團體文化的薰陶,久而久之也會跟著改變。
我們唯一希望會員不要做的一件事,是不要用負面的態度來說話或要求別人,除此之外,協會裡沒有任何限制。新的義工大約只要經過兩、三年,就會慢慢受到團體力量的影響而改變,我看到非常多這樣的實例。
主:你剛才提到:「荒野保護協會雖然不是一個宗教團體,但是『荒野人』擁有非常濃厚的宗教情懷,因為他們用樂於付出與分享的心來親近群眾,這和許多宗教團體的義工們的特質很類似。」你是如何讓數千位義工以這種特質再去影響身邊的親友,而讓環保真正落實於生活中呢?
李:十多年前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之前,我許下一個小小心願,就是既然要成立新團體,希望將來只要任何人有心為環境付出,不管他年紀多大,有沒有錢、與趣或人力,只要他有心,我都能提供機會讓他實踐。依著這個心願,荒野保護協會發展出許多不同的義工屬性,讓每個人都能實踐自己的理想並發揮所長。
有些人喜歡做親子活動、有些人喜歡做自然調查、也有些人喜歡做社區推廣……,每個人的興趣與資源都不盡相同,協會就提供很多機會讓他們各自做不同的事,串連起他們各自做的事,其實都是對整體環境有幫助的。
所以,荒野保護協會底下有幾十個義工次團體,在不同領域中為環保工作付出,而且又可再細分成約數百多個義工小團隊,分別在各地努力,只透過e-mail或網路群組等現代科技,加上定期開會與訓練,讓各個不同的團隊保持密切聯繫。有時在某些特殊議題上需要全部團隊共同協力時,大家再統合起來,而平常則各做各自擅長的事。有人將重心放在社區經營、有人做體制內、有人做體制外,有人則在山地部落努力等等。
主:請問法師,像荒野保護協會這樣,知道環保的理念大家都已認同,但重要的是要將認知落實於實際行動中。其實您所推廣的『心靈環保』也是如此,這個觀念大家也都認同,但還是要透過每個人自身的改變而慢慢匯集成一股力量。以法鼓山而言,『心靈環保』從過去推廣到現在,您看到什麼樣的力量不斷在變化與聚集嗎?
以『柔性革命』推動環保觀念
師:參與法鼓山的人有將近一百萬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改變,有時只是一句話或一個觀念,對某人很受用,他就會將這個觀念再傳播出去。例如有一位美國醫師聽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觀念後,就用這句話勸慰他的病患,或逢人就和對方分享。他覺得這句話很受用,知道許多煩惱都是自尋煩惱,因為能解決的問題,就想辦法去處理;如果真的無法解決,煩惱也沒用,所以放下它,煩惱也就沒有了。他雖然在形式上沒有正式成為志工,但是他主動推廣好的觀念給許多人,實際上和志工所做的事沒有兩樣,這類的人很多,難以計算。
其實人只要在一念之間改變自我,世界就會跟著改變,外在世界或許還是那樣,但是自己看世界的眼光不同了。有許多人就自制力不夠,例如在觀念上明明知道要做環保,但誘惑出現時,還是會破壞環境或浪費資源,所以『心靈環保』強調的是保護自己的心不受環境污染或困擾,這樣就很少有機會去破壞環境了,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否則,我們也沒有公權力來制止那些濫砍伐森林或破壞山坡地的人;如果我去制止他們,可能不是被趕走,就是被毒打一頓吧!既然如此,我可以從觀念上來努力宣導,假如有人認同,我他們也會再向其他人宣傳,進而慢慢影響更多的人。
主:所以『心靈環保』是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外界干擾、刺激或誘惑,這很重要。因為人們找不到生命意義或感到痛苦時,環境就會跟著受苦,自然環境大部分都是被人類破壞的,因此保護自然,應該從改變人心做起。
李:這是荒野保護協會一直在努力的目標,我們認為拯救荒野,要從拯救荒涼的心開始,所以十年來我們一直從教育著手。目前整個世界潮流都認為,保護地球環境最重要的是解決人的問題,例如貧窮,因為人們在貧窮的時候,往往自顧不暇,不可能再去保護自然,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國在開相關的環保會議時,都首先著重在解決貧窮及人的問題。
舉例來說,八、九年前,東部要開發一條公路,我們提出反對,認為開闢這條路不僅沒有意義,還會破壞大自然。當時有幾個熟絡的當地朋友卻贊成,我們沒有指責他們,只是持續和他們保持聯繫,並繼續提供他們許多環保資料。後來那附近要蓋火力發電廠,他們反而站出來反對;還有最近颱風過後,當地被破壞得很嚴重,政府預計要蓋堤防,他們也站出來說不要。這就是我們兩、三年來持續提供他們很多環保資訊,使他們的觀念也慢慢改變了,這種例子很多。
因此我們寧願用溫和漸進的方式,也不願採取對抗的手段來要求任何人。因為對抗的手段或許能立即見效,但他們的內心並沒有真正接受,觀念也沒有改變,所以應該從根本著手,這或許無法立即見到效果,但能使環保觀念深植於人心。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荒野』所追求的和宗教團體很類似,都是比較重視人心,而非外在的口號。
主:相較於其他環保團體,荒野保護協會的成員人數眾多,風格卻比較低調,一直以來總是默默耕耘,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有些消極,面對這樣的質疑,你們如何回應?
李:其實其他環保團體所做的努力我們很佩服,也很願意支持,但是『荒野』有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與方法,而且一直以來也很用心,所以應該尊重彼此不同的差異,畢竟都是在為環保而努力。
主:如果用一句話或一件事,來說明『荒野』十年來的默默耕耘如何改變台灣,你會怎麼說?
李:我一直認為我們居住的環境是所有居民的『共業』所造就的,所以要解決環保問題,就要從大家共同發願開始,每個人發願從不同角度來為環境保護付出心力。
主:這一點和法師希望『心靈環保』能集合眾人的願力與力量相契合,所以請法師針對這一點做個小結。
師:世界上有許多大事業的成功,有些是採取激進的手段,有些則是如李先生所言,以『柔性革命』的方式,像釋迦牟尼佛及耶穌就是後者,衪們不使用武力手段也一樣能成功。所以,我個人也是追隨著『柔性革命』的路線,這樣的改革速度雖然慢一些,但過程會比較平順,不會暴起暴落。因此『柔性革命』是最深入人心的一種方式,而且會產生一股巨大的聚集力量。
讓孩子擁有綠色童年
主:在都市裡長大的孩子,可能很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多半時間都在家上網、打電腦、看電視或看電影等,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最近推出『綠色童年培植計畫』活動,希望增加兒童和大自然互動的機會。
法師,能否分享您的童年生活呢?您小時候住在江蘇,後來出家,應該有很多機會接近大自然與山林,經過大自然的洗禮後,您覺得對您未來的生命旅程造成了哪些影響?
師:記憶中,我的童年是沒有大人管的,因為父母都忙著種田,常將我放在田埂上,我就自己和青蛙及蚱蜢玩;如果在家裡,就和雞鴨或貓狗玩。當時我最好的玩具是用蘆葦葉子編成的小船,我喜歡把它放在水裡漂呀漂呀的,而且很喜歡吃生長在河邊的蘆葦的根,這比甘蔗甜;還有茅草心,也就是茅草的嫩花,非常好吃。所以雖然住在鄉下,民生物資很缺乏,卻過得很快樂,幾乎吃的、玩的都是取材於大自然,換句話說,大自然於我不僅是一個大教室,也是提供我各種生活資源的來源。
主:童年對每個人日後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從小有機會接觸大自然的人,對自然的感情會不一樣,李理事長是在哪裡長大的呢?
李:在萬華大理街,這地方現在很都市化了,但是幾十年前還很空曠,有小溪和許多廢棄空地,我是在這樣的環境長大的。
主:這段童年經驗,對你現在所推動的『綠色童年』計畫,有什麼影響嗎?
李:據一九七三年諾貝爾獎得主、奧地利動物心理學家勞倫實驗發現,有一種加拿大的野雁,牠會認定出生剎那所見到的第一個生物是媽媽,無論這生物是貓狗或人類,這種現象叫做『銘印現象』,他因為這項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獎。
後來我們發現許多生物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銘印現象』,尤其最近十年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兒童情緒發展最重要的養成時期是在小學三至五年級左右,包含他如何與人、大自然或其他生命應對。這種對生命的感受力都將在這個時期內完成,所以如果小時候和自然有互動,也會『銘印』下來,成為一輩子的記憶。
主: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大都在野地裡玩,比較有機會接近大自然,但是現代小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叢林裡,每天接觸的是電腦或電動玩具,和大自然接觸的機會不多,而且水泥建築物會隨時間而更替。所以,現代小孩彷彿是沒有根的浮萍,心裡沒有安定感,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對人世間產生疏離感。問題是,都市孩子不得不生活在水泥叢林裡,要如何為他們開闢出綠色的境界呢?
李:這可以從兩方面來談,我們一方面希望每位小朋友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機會,體驗在大自然裡度過兩、三天的經驗,這是我個人的理想,希望脦在未來的五至十年內實現。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在都市裡創造出自然野地,讓大自然與日常生活結合,使居民在住家附近就可以欣賞到樹木、花草或周遭環境一年四季的變化,體會與大自然互動的奧妙,這是我們同時在推動的兩個面向。
主:所以,或許在住家附近就可以種點蘆葦或茅草,和法師小時候一樣,體驗吃茅草心及蘆葦根的滋味。
李:其實,台灣教育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將許多事物當成課題在研究,例如小朋友的自然課,要他們觀察蕨類或蚱蜢等動植物,以一種知識性的方式在教導小朋友。但是我們希望讓小朋友有機會和大自然做朋友,能欣賞自然界的動植物,然後進一步融入大自然,而不是以人類高高在上的態度來研究、觀察及記錄大自然,或熟背這些知識好通過考試。
這三、四年來我們花很多心力在推廣,也希望宗教團體或其他社會單位共同來協助。我們發現,部分弱勢族群,例如家庭暴力、單親家庭中的小孩,與環境的互動機會更少,我們希望能協助他們體驗大自然。這幾年有許多企業贊助『荒野』,讓我們訓練出幾百位義工來帶領小朋友去體驗大自然,讓他們至少有一次與大自然的深刻體驗之旅。
這不僅能讓他們對自然界的生命力產生感動,也能讓他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尤其是由義工人員來帶領他們,他更會感受到社會的善意,因為如果由學校教師來帶領,他們會認為那只是工作所需,並不是善意或愛心的表現。我想單單是善意的感覺,就能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在遭遇到不公平對待時,還願意相信社會有好人存在,覺得未來還是有希望而支撐他們度過難關。
主:法師,你在國內、外帶領禪修時,與大自然也有很多互動,您除了讓學員在禪堂裡打坐以外,也帶著他們去爬山、接觸樹木花草、呼吸森林中的新鮮空氣等,為什麼學習禪修也要和大自然有這麼多接觸呢?
境教勝於言教、身教
師:從佛教的立場來看,森林或大自然是眾生的家,人類看到的是森林,但是從佛的眼光來看,是看到了一座有許多眾生居住的大城市,因此佛喜歡在山林裡修行。
記得我在美國認識一個家庭,父母親都學佛,生了兩個女兒,在她們還很小時,父母為了培養她們的愛心,就在家裡養兔子或貓咪等,結果這兩個小女孩會打小動物,甚至用腳踩動物的尾巴或拉牠們的耳朵,所以小動物養了不久就死掉了。這對父母對我說:「這兩個小孩子是小魔鬼,一點也不愛護動物。」
我回答:「阿彌陀佛!她們生長在都市裡,從小玩的都是機器玩具,玩具可以拆解或打來丟去的,小孩子將動物當成是玩具,才會這樣對待小動物。」他們又說:「這兩個小孩長大後一會做壤事。」我說:「不一定,因為她們從小住在都市,沒有機會多接觸大自然,你們以後要多帶她們到鄉下和大自然接觸,當她們慢慢瞭解到動物和機器玩具不同後,行為自然會改變。」
結果現在這兩位小女孩長大了,也沒有再出現欺負小動物的行為。這就是如李先生所說的『銘印現象』,小孩子在虐待動物時是因為不懂,不要認定他是個性殘暴,或許是他從小看的卡通、電視或電影內容都有這類情節,才會產生模仿行為。
此外,法鼓山一直很重視保護原生樹木及植物,如果有需要動工建造房子,就會將這些植物暫時移植到別處,等到房子建造完成時再移植回來。所以,法鼓山上的樹木花草都花了很多成本,如果直接再買新的植物。因此現在在法鼓山上,晚上還可以看得到螢火蟲,聽得到青蛙的叫聲,可以說是維護了自然環境。
其實荒野保護協會的『綠色童年營隊』,也可以移師到法鼓山上舉辦啊!山上有野兔及蛇等,而且最特別的是,我們山上的蛇不會咬人,會跟著聽聞佛法,這是因為人類沒有傷害牠們,牠們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這類子還有很多,像蝴蝶,如果你沒有起傷害牠的心,牠會在你身旁飛來飛去;但是當你動了想抓牠的念頭時,牠像能洞悉你的心思似地,馬上飛走,真的很神奇。
主:李理事長,怎麼讓孩子有個綠色的童年?你自己有兩個十歲大的雙胞胎女兒,她們的童年是綠色的嗎?
李:我和太太因為對自然教育有概念與決心,所以為了小孩的成長,我們願意搬到山上住,讓孩子們從小可以多接觸大自然。但是大部分的家庭不見得有這種決心及條件,我希望父母們除了要常帶孩子到自然野地或公園走走外,還要用『引導』的方式來帶領孩子與大自然接觸,而不要用『教導』的方式。
小孩子一定有好奇心,他如果接觸到什麼動植物時,大人只要順勢引導及鼓舞他,讓他保持好奇心與求知卻即可,不要馬上塞給他一堆知識或否定他。有許多家長因為太心急,不斷要孩子做認知,這樣反而不好,其實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慢慢體驗大自然,就像法師一樣,從小自然和大自然接觸,並不是當成一種知識在學習。
主:大自然與鄉野就是一個大教室,我們常說『境教』勝於『言教』及『身教』,因為環境有一種自然的薰陶力量,能潛移默化改變我們。法師,您期許自然環境的『境教』將來能帶給下一代什麼樣好的影響嗎?
師:問題的根本還是要看一般大眾有沒有這種觀念,如果有這種觀念,雖然人口數及建築物愈來愈多,自然環境漸漸減少,還是有很多機會能讓孩子接觸到自然。舉例來說,中東國家有許多地方常是一整片土地都是荒漠,幾乎寸草不生,但是當地居民還是會想辦法在房子周邊種植一些比較耐旱的綠色植物。雖然很缺水,還是願意犠牲部分水資源來灌溉這些植物,而且幾乎家家戶戶都這樣,很令人佩服。所以,再困難的環境,還是有辦法與大自然接觸。
台灣人現在也開始會在自家門口或陽台種一些盆景或綠色植物了,其實只要有植物,小動物們就會聚集而來,那些蜜蜂或蝴蝶就會出現,如此一來,也一樣能接觸到自然環境了。所以不要抱怨生活在水泥叢林裡,其實只要有心,並願意花心思,一樣能在都市中創造出一片自然天地。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校正回歸唯我獨尊T】蝦皮網路購買 https://reurl.cc/GmkvQp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
「銘印現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凌淑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討論] 愛情有銘印效應嗎- 看板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銘印作用,認貓作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Ching Yi Huang 黃慶宜- 銘印(英語:imprinting),又稱印記 的評價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lorenz 銘印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lorenz 銘印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印痕效應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imprinting生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銘印現象 在 imprinting生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銘印現象 在 李偉文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導讀「彰化生活美學館」走讀台灣活動有感
趕在小學開學前後的假日參與文化部所屬彰化生活美學館舉辦的走讀台灣活動。這次是與彰化地區荒野伙伴一起帶領數十個家庭,以親子共同參與為主的方式,走讀彰化的挑水古道,上午導覽古道,下午在古道終點,也是彰化地區的「最高」學府,文德國小,孩子在解說員帶領之下繪製綠色生活地圖,大人在另外一間教室,由我跟他們漫談這二十多年行走在台灣山海河間的一些感想與心得。
多年來文化部都會在四月二十三日世界閱讀日(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生日)時,舉辦許多有關閱讀的活動,但是從2017年起,從原本只以書為主角,拓展到「走讀」,以邊走邊讀的方式深度認識台灣,除了會推薦閱讀書單之外,也會邀請作者擔任帶隊的導讀人。
因為這次文化部選了我好幾本書,因此已經多年沒有在第一線帶活動的我,重出江湖帶自然解說,而且從北到南,在疫情趨緩的暑假帶了許多場。
這二十五年來,荒野保護協會培訓了上千個解說志工,在台灣各個角落帶領民眾接近自然,而荒野親子團也長期陪伴三千多個家庭,大人帶著孩子在天籟下起舞。
荒野為什麼那麼重視兒童自然教育?
因為生物有銘印現象。
銘印現象是指生物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對不同的事物,學習辨識有關鍵性的影響。當然,人是萬物之靈,人的大腦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因此我們不講關鍵期,而用敏感期來稱呼,也就是學習某些事物在某些時候比較有效,過了這個特定期間,效果就會比較差。
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研究證實,人類情緒發展(個性)的關鍵期,大概就在小學五、六年級之前,就像許多動物都有的「銘印現象」,比如加拿大野雁,在破殼出生那一段短短的期間,會對牠發出鳴聲有所回應的聲音以及第一個出現在牠面前的影像相聯結,將它銘印為媽媽,不管出現的是狗、是人,但是過了這一段時間,牠真的媽媽出現時,牠也不認得了,這種在特定時間對特定事物有所感應或學習的現象,就稱為銘印現象。
孩子在成長中,會有一段對自然環境特特別敏感的銘印期,這也就是一個人「故鄉」情感的來源,這時期跟土地環境的接觸,就像個人生命的根紮在土地上,形成一生認同的故鄉,一生情感依戀之處,也會是個人生命意義與自然生命相連結的機會。
人的童年期對土地,對萬物生命,對故鄉感的形成,特別敏感。孩子的感動也和大人不太一樣,我們樂觀的相信,孩子的感動會留在夢中,生根發芽,終究會長成大樹。
這次文化部的走讀台灣系列活動,為了吸引民眾參加,定義為「發現台灣新秘徑」,意思就是跳脫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著名觀光景點。
其實從成立荒野保護協會至今,我們總是主張不必帶孩子到什麼著名的風景名勝去人擠人,總是覺得不管什麼地方,只要懂得欣賞,只要心情對了,就會有一個很棒的體驗,反而許多知名的地方,總會加入了太多人工的設施,太多刻意塑造出來供你拍一張「到處一遊」的相片,因此,就算原本是天生麗質,也變成了塗抹太多胭脂的酒國名伶,增添了許多的庸俗。
而且台灣因為多山多溪流,幾乎任何一個住家附近三十分鐘路程之內都可以找到一個富含自然元素的「秘密花園」,甚至最好能常常陪著孩子在住家附近的小公園中玩耍、散步。
什麼是「秘密花園」?
在荒野保護協會的各種義工訓練中,不管大人或小孩,我們長期推動「尋找秘密花園」的作業。
我們要小朋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並且定期去觀察與紀錄,我們認為,即便一個乍看之下平淡無奇的自然環境,只要經過長期的觀察,就會發現豐富而有趣的變化。這個地方,不管是出太陽去,下雨也去;白天去,晚上也去,高興的時候去,悲傷時候也去,因為去的次數多,觀察久了,就會與這裏的萬物生命產生感情,這種與土地親密的感情來源,在孩子的生命歷程裏,將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這種固定地點的自然觀察我們稱為「尋找自己的秘密花園」,我們不但能了解園中的一草一木,體驗各季節的不同景色,進一步更能發現大自然之無窮無盡的新奇與奧妙。
因此,祕密花園絕對不只是一個景點,它是一年四季呈現不同面貌的不同場域,是不同心情不同時空中的不同花園,當你的記憶一個一個疊上去,這裏溶入了你私密的情緒,迴盪著你與伙伴們的音容面貌,許多的笑聲與淚水,都將使得地方不再只是一個普通地方。
這個時候,它就在你心中,當你累了倦了,有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召喚它。甚至,在無形中,我們的內心會因為它而起一些變化。
這種情境,就像美國西南部有個最大的印第安人保留區,當地原住民納瓦荷人稱這片土地為「四角之地」,由他們神話中的四座聖山圍繞而成。納瓦荷的巫醫曾經這麼說:「記住你眼前所見,把目光停在一處,記住它的樣子。在下雪時觀察它,在青草初長時觀察它,在下雨時觀察它。你得去感覺它,記住它的氣味,來回走動探索山岩的觸感。如此一來,這地方便永遠伴隨你。當你遠走他鄉,你可以呼喚它,當你需要它時,它就在那兒,在你心中。」
大自然提供了多元而豐富的寶藏,我們在其間自在地探索悠遊,對不同的生命產生好奇與驚異,進而在真實的接觸與體驗中有了領悟,這對於身心靈整體的發展是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的過程。
我夢想每一個在台灣長大的孩子都有機會感受到台灣大自然的美好,讓大自然裏的豐富能在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為滋養的來源。
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大人的陪伴下悠遊於大自然中,跟這塊土地產生感情,那麼住的地方才會變成魂牽夢縈的故鄉,當一個人內心有了故鄉,就像風箏飛得再高再遠,那種依戀就像是一根線緊繫於故鄉的大地上,心靈才得以依託。
銘印現象 在 凌淑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凌某人閒聊 千金、怡紅院和海瑟夫人
在粉專或email有時會被問到「書中的某某事是不是那個那個意思」,我通常不太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書到了讀者手中,對情節有任何想像都屬於讀者自己的世界,不應該被作者入侵。從書寫好之後,我也從作者變成讀者了,所以我這裡也沒有「作者版的正確解答」。於是,就有了底下我和千金的Line對話。
千金:喂我跟妳講,妳知道我這人專門不學無術,毫無文學底蘊的。
我:……為什麼我覺得妳是用很驕傲的口吻說這件事。
千金:廢話,所以我出門都不敢跟人家講我身邊有朋友在寫書,講出去不名譽,人家都以為我只交千金。
我:……
千金:可是看在妳到底也是我朋友的份上,我花點時間把遺落之子翻完了。放心,用翻的,所以沒有違反我不學無術的人生目標。
我:(安靜了五分鐘)不好意思,我還在震驚狀態,剛剛手指才勉強能動。妳,看完,我,的,書,了???
千金:我知道,妳不要太激動。這件事除了妳的粉專哪裡都不可以講出去。
我:……………………(請不要自動預定會出現在我粉專。)
(好吧,它真的出現了)
***
千金:看完我有問題,書裡沒寫,我知道妳這人龜毛小氣又愛計較,不過看在我是妳朋友的份上,妳要是不回答我以後只好把妳的書都看完了。
我:立馬回答!!快問!!!
千金:…………
(終於輪到妳點點了。)
***
千金:問題,狄的炮友到底是誰?
我:不要問這種他自己有講的事。
千金:沒有,他沒有,所以我才為勒芮絲叫屈。怎麼就沒發現自己被呼嚨了呢?像我這種理工科的就派上用場了,因為我們邏輯清晰,思想有條理。
我:……妳理工科差點沒唸畢業。
千金:不要計較這種小問題(恐龍噴火圖)。狄只說他不睡芙蘿莎,跟那個女明星也只睡幾個月,可係哩~~~他們分開三年耶,他怎麼可能都單身?這分明就是呼嚨之詞,勒芮絲被騙過去了!
(我在旁邊忙別的)
千金:我強烈要求妳把我寫進小說,讓我好好開導勒芮絲!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搞清楚:狄,一定另有炮友!
(我依然繼續忙別的)
千金:喂!
我:啊?書出版了,不然妳把世面上的全買來回收,再出新版我就把妳寫進去。
千金:……這年頭的人為了銷量,無所不用其極啊!
(我繼續忙別的)
***
千金:快點啦,狄的炮友到底是誰?
我:……他就有機會去風月場所就解決一下啊,他自己就說了好嗎?看在妳不學無術的份上我才破例回答妳,妳看我有沒有重友情?
千金:好吧,身為媽的妳保護兒子,我只得揭穿真相了。經過我銳利的推敲,我找到狄的炮友了。
我:願聞其詳。
千金:海瑟夫人。
我十分冷靜:為什麼?
千金:因為他一定不是隨便睡的,還是要注意一下健康問題,一開始才想找固定的啊!
然後有人說他常去海瑟夫人那裡,人家事業成功的老駂都嘛不接客了,可是「海瑟夫人」這名字一聽就性感妖嬌冶豔,狄又是一尾大雕,如果她有固定的入幕之賓,我覺得應該是狄。
我:有道理。
千金:所以是嗎?
我:我不曉得。
千金:啊馬賽克。
我:這句要修掉嗎?
千金:啊?
(這傢伙已經忘了粉專的事,不過我還是善良幫她馬賽克)
***
千金:好吧,既然妳不合作,我就吐妳巢了。妳幹嘛用人家海瑟夫人的名字?人家是老葛的好嗎?雖然老葛後來也不跟她好了。(註:請見CSI 拉斯維加斯)
我:沒法子,老葛家的海瑟真的太美了,銘印現象太深!啊我就很不會取名字,每次寫到妖嬌美豔的西洋老鴇,我唯一想到的名字只有「海瑟夫人」。就跟看武俠小說或電影,古代的青樓一定都叫「怡紅院」,紅牌姑娘一定都叫綺夢或豔紅。
千金:……好像是。
我:不然我問妳,海瑟夫人美不美?
千金:美,女人到那年紀還長那樣我都想死了我。
我:海瑟夫人性不性感?
千金:super性感。
我:海瑟夫人冶豔吧?
千金:是冶──────豔──────
我:海瑟夫人身材有沒有前突後翹?
千金:揪團隆乳吧。
我:妳現在寫個老鴇,妳要取什麼名字?
千金:海瑟夫人……啊馬賽克,妳挖陷阱給我跳。
我:結案。
這就是某個午後的無聊對話。
#遺落之子
#千金傳奇該不會就變成這裡的固定班底吧?
銘印現象 在 HistoryBr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校正回歸唯我獨尊T】蝦皮網路購買 https://reurl.cc/GmkvQp
💰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story99@gmail.com
【商業合作】歷史哥官方信箱 KHMrHistory99@gmail.com
加入會員~抗黃標!穩定糧草供應!
★加入歷史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SmkVK2xsihzKXQgiXPS4w/join
☆加入小邦仔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join
購買文創小物。可愛貼圖!募集糧草!
蝦皮商城【歷史哥同樂會】 https://shopee.tw/2olfqy9rc8
歷史哥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2252926
【節目分段】
0:00 直播倒數
4:52 直播倒數
6:30 打招呼
11:13【進入主題】疫苗到底來不來?你最想打哪一種?
12:00【討論】各界疫苗會不會來?
19:05【日本教授分析】日本不生產疫苗原因!
35:05【日本教授說明】目前日本接種疫苗的順序!
38:15【討論】日本學校仍不採全面遠距?
47:24【日本教授分享】台灣天才IT大臣紅到日本?
52:12【日本教授看法】東奧會不會舉辦?
1:02:45【討論】台灣疫情失守後日本人對台印象有改變嗎?
1:06:32 感謝超級留言part1
1:24:52 感謝超級留言part2
1:32:19【討論】台灣首富郭台銘協助進口BNT疫苗?
1:37:09【圖表說明】全世界主要COVID-19疫苗及台灣國產疫苗狀況!
1:41:28【截圖說明】鄭醫師對於國產蛋白質重組疫苗的看法!
1:43:07【討論】假新聞!莫德納授權技術?
1:53:42【淑慧同學CALLIN】國產疫苗誰敢用!
1:58:35【珀寬CALLIN】民間企業要伸出援手,政府還在意識形態!
2:07:26【阿進同學CALLIN】國產疫苗用不著現在研發!
2:13:21【中華民國萬歲CALLIN】蔡政府對得起選民嗎?
2:19:20【阿忠同學CALLIN】股票詭異的現象! 覺青的認知?
2:26:15【LINA CALLIN】政府現在能騙一個是騙一個?
2:34:36【湯同學CALLIN】家人認為大陸疫苗都是生理食鹽水?
2:54:23 邦仔小彩蛋
2:56:41 偉仔初露面
2:58:30 感謝超級留言part3
3:10:02 澄清唬新聞
★【Clubhouse】@Historybro
☆主頻【高雄歷史哥】 https://www.youtube.com/user/sungastill
★副頻【歷史哥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D7GT_lN25Ni1P2UUnK1yA
☆FB粉專【澄清唬】 https://reurl.cc/72lYeD
★FB在地生活版【Care高雄】 https://reurl.cc/d0D1Zq
●TG官方頻道 https://reurl.cc/625jO5 (最新訊息推播)
○TG官方回報群 https://reurl.cc/mnDRVj (TG問題回報)
●TG粉絲討論群 https://reurl.cc/0o147o (粉絲聊天室)
△推特 Twitter官方 https://twitter.com/MrHisBro
▲IG官方 https://www.instagram.com/mrhisbro/
△Twitch圖奇 https://www.twitch.tv/mrhisbro
#LINE加入0968897715 #國產 #校正回歸 #認知作戰 #BNT #輝瑞 #莫德納 #MODERNA #嬌生 #AZ #高端 #國藥 #上海復興 #科興 #統戰 #民進黨政府 #陳時中 #林全 #蘇貞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ySeCCr3DdA/hqdefault.jpg)
銘印現象 在 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 TVBS Sisy's World 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LIVE直播不漏接【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https://pse.is/39jbvv
●{世界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4z32
●{財經周報完整版} TVBS官方HD線上看:https://pse.is/3b8g99
●{大國崛起:中國的世界大業}播放清單:https://pse.is/3bpmw3
●{美國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u5jn
●{歐洲政經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tcwh
●{新冠病毒2.0系列報導}播放清單:https://pse.is/3brrk3
●{中美經貿之戰}播放清單:https://pse.is/3aat9v
●{在台灣放眼全球}播放清單:https://pse.is/3ayj2v
不放棄通往世界的窗口
全新4小時的"陳文茜"國際新聞與專家觀點,就在《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TVBS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每周六、日晚間21:00-23:00 敬請鎖定TVBS 56頻道&YouTube頻道。
#TVBS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陳文茜
●按讚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VBSSisysWorldNews/
●TVBS官網:http://www.tvbs.com.tw/
●TVBS新聞網:http://news.tvbs.com.tw/
《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部分影片因版權限制以致海外地區無法觀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歡迎海外觀眾鎖定網路獨家影片。台灣以外TVBS ASIA頻道,在以下地區電視台播出,皆可收看到「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
● 馬來西亞Astro → 21:00
● 新加坡StarHub → 21:00
● 香港myTV SUPER/ Now TV → 21:00
● 澳門 Macau Cable TV → 21:00
● 菲律賓Sky Cable → 21:00
● 印尼 First Media → 20:00
●澳洲 TVB Australia → 24:00(雪梨時間)
●美國Dish Network → 8:00(美東時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5gsEWTM7-E/hqdefault.jpg)
銘印現象 在 借問一下_台灣人的 FAQ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老少配漸成時尚(?)
提到愛情,妳/你說:年齡差距已不是問題了嘛!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相差24歲的嬌妻婚後生活美滿
周杰倫32歲遇到17歲昆凌,兩人四年後走入了婚姻
但結果論前的交往考驗是不是不小心被忽視了😿
比如:
▶社會輿論壓力刻板印象
大齡女子的青春價值、小男生的經濟壓力
▶對未來的規劃如何同步
面對感情的安全感、結婚與生子的時程表
▶🤦♂️還有生命成長的速度、生活層次
▶對工作的追求、娛樂活動的品質⛲
天啊!原來老少配真愛並非無敵🥀
世代感真愛是無與倫比的眉眉角角
身分證上的年紀不只是當事人的考驗
耳邊雜訊👂旁觀者的眼光檢視好嚴格
這麼硬、又這麼「IN」的話題
只能找 #深夜馬戲團 Bob來跟文青姊對話了
🎈沒錯!聽眾朋友的敲碗我們都有聽見呦
來聽聽我們對這個趨勢的討論
埋在對話之中有文青姊的惆悵姐弟戀故事
和Bob的特殊才藝笑到我們有20秒的空白
不要忘記到熟悉的APP追蹤頻道🎶
IG發落、還有蘋果手機的五顆星💖
好好笑就日行一善推薦給朋友呦👯
🚀借問螢光筆捷徑:
(00:35) 前世情人👶好幼齒
(03:30) Bob 覺得年輕比較緊?😳
(04:40) 是說... 👗反正都會被脫掉
(07:00) 26歲的老婆出現了!
(07:55) 時空旅行讓Bob 變殺人犯💀
(10:30) Bob 大叔能給的只有深夜補血😂
(11:50) 大眾對老少配的偏見
(12:40) 文青姊再提悲情姊弟戀💔
(15:30) 😬「今天帶阿姨出來?」
(17:50) 小資男孩的出國歷險記🛩
(19:00) 幫別人養老公是不是一種無奈
(21:10) 老江湖的愛情就是市儈💸
(22:40) Bob 金句 Quote(每集都有的橋段)
(23:10) 包容、自尊和年紀有關嗎
(25:20) 🇯🇵日本的女大男小現象
(25:45) 警察杯杯👨✈️有人在計劃 [一夫多妻]
(28:25) 台北姐姐們對弟迪的特別照顧
(29:55) 讓我們狂笑20秒的驚人發現💢
(30:45) 原來Bob 幽默感從小就被誤導
(31:30) 過了x歲,就是老了🥀
#借問一下 #戀愛 #兩性 #關係 #一夫多妻 #前世情人 #價值觀 #輿論 #刻板印象 #安全感 #結婚 #老夫少妻 #高齡產婦 #浪漫 #小資 #自尊心 #戀父情結 #情緒勒索 #探戈 #深夜馬戲團 #姊弟戀 #老少配
---------------------------------------------------------
洛杉磯文青姊 vs 台北阿J 的 Podcast ▶「借問一下 台灣人的FAQ」是橫跨太平洋 mix and match 頻道,從職場文化、社會百態、思維模式、金融圈探勘、各界專家專訪到日常生活小品,無所不在陪伴你
.
快至各APP跟風訂閱▶IG追緊緊我們的日常
Instagram 搜尋:借問一下 https://www.instagram.com/excusemejwes/
.
🎧頻道單元:
借問一下》文青姊+阿J職場秘笈來練功
.
©文青姊單元
假abc543》文青姊+東尼放洋姐弟來喇賽
姐達人》文青姊蒐集各界職人來自介
Cast Talk》文青姊 feat. 嚴選玩伴來聊天
.
©阿J單元
人生奔四大小事》阿J夫妻近奔四來分享
係金欸小學堂》阿J金融業面面觀來解鎖
.
歡迎試聽,按下follow,每週持續更新、絕不發懶 https://linktr.ee/excusemejwes
無時差feeding 好料的、好玩的、啟發的、起鬨的,絕對是紓壓好選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3EzFy_6rlk/hqdefault.jpg)
銘印現象 在 銘印作用,認貓作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海因羅特在此實驗中發現一個有趣的 現象 : 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在母親後面。 他忽然有了疑問:「如果小鵝第一眼不是見到母親,而是其他生物會如何 ... ... <看更多>
銘印現象 在 Ching Yi Huang 黃慶宜- 銘印(英語:imprinting),又稱印記 的推薦與評價
銘印 (英語:imprinting),又稱印記、印跡、印隨或印痕。在行為生物學中指的是一種不可逆的學習 ... 本能理論認為,銘印是通過學習,而掌握了鑰匙刺激而形成的現象。... ... <看更多>
銘印現象 在 [討論] 愛情有銘印效應嗎- 看板Boy-Girl 的推薦與評價
銘印效應
比方說破殼小雞第一眼看到的母雞就會把她當成媽媽
在愛情中也會有銘印效應嗎
比方說有了初戀情人以後
雖然不一定是全部 但是之後喜歡的對象總會跟初戀情人有一點相似處
我自己的經驗是
只要有女生有那麼一兩個特徵跟第一任很像
就會特別想接近這個人
但是別誤會 對於初戀我已經看開了
我也是經過了很久才察覺自己有這種習性
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 這個現象慢慢會比較少 現在已經沒那麼嚴重了
大家會有這種狀況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28.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37977077.A.77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