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擺脫書:書永遠不死》艾柯&卡里埃爾對談錄
* 這是一個對談。
對談雙方艾柯&卡里埃爾,一位是百科全書式學者、作家,另一位是傑出的編劇,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他們都是愛書人、藏書家,海闊天空聊談由書延伸的種種話題。
詩人海涅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在他們開始燒書的地方,他們最終會燒人。
書,永遠不該死去。
⋯⋯⋯⋯⋯⋯
卡里埃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趨向:收藏技術竭力淘汰的東西。
我有個比利時朋友是電影編劇,他在地下室放了十八台電腦,就為了可以看從前的影片!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沒有什麼比永久性載體更曇花一現。我們還能讀一本五個世紀以前印刷的書,卻無法看一張只不過數年以前的電子錄影帶或LCD老光盤。
除非把舊電腦都留在地下室。
卡里埃爾:真正令我震驚的,在於當下的完全消失。我們從未如此著魔於仿古風尚。過去在全速追趕著我們,很快我們就要服從前一季度的時尚。
未來永遠不確定,當下卻漸漸在縮短和退避。
艾柯:現在的消失,不僅因為從前持續三十年的時尚如今只持續三天。這同樣與我們講到的事物的過時有關。從前,你花幾個月時間學騎自行車,一旦學會,這就成了一件終生有效的家當。如今,你花兩星期學用一個新的電腦程序,等你漸漸能操作時,更新的程序又出現了,你不同意也不行,手機軟體會強制更新。
因此,問題不是集體記憶的喪失。在我看來,這更像是當下的不穩定。我們不再活在一個平和的現在之中,我們只是沒完沒了地為未來努力做準備。
卡里埃爾:我們處於運動、變化、更新和轉瞬即逝之中,矛盾的是,正如剛才所說的,我們的時代卻是一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
我們的祖父母的一生顯然要比我們的短暫,但他們始終處於恆久的現在之中。
我叔叔的祖父從前是個鄉下業主,他在每年的1月1日為來年整理賬目。前一年的賬目基本預示了下一年的狀況。什麼也沒有改變。
03
艾柯:記憶具有雙重用途——無論個人的記憶,還是集體的記憶(即文化)——一是保存某些數據,二是讓那些沒用並有可能充塞我們腦袋的資訊沈於遺忘。
一種文化若不懂得過濾過去幾個世紀的遺產,就會讓人想到博爾赫斯在《博聞強記的福內斯》中的人物福內斯,那個能記住一切的記憶專家。
但這恰恰與文化背道而馳。文化,是所有從此消失的書和其他物件的墓園。
卡里埃爾:如果借助在網上搜尋的資料,我們在邏輯上必須覈實這些訊息的可靠性。網絡工具讓我們方便地找到一切假訊息,真實的和不真實的,但事實上也讓我們陷入某種極端的困惑之中。我想,有關安貝托·艾柯的網上訊息一定充滿謬誤,至少充滿不確定性。
艾柯:當某某研究院的某先生出版克萊蒙梭或柏拉圖研究著作時,我們應該相信,他提供的資料確切可靠,因為他一生都在圖書館裡覈實這些來源。然而今天,某先生很有可能從網絡獲取資料,一切都變得不可靠。說實話,這一切早在網絡之前就已存在。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本來都不是過往事件的真實寫照,它們只是重構。
05
卡里埃爾:你和我一樣知道,國家主義的約束在何種程度上歪曲了我們對某些事件的看法。直至今日,歷史學家們還常常屈服於本國公開或隱秘的意識形態……阿塔蒂爾克命人改寫土耳其歷史,聲稱早在羅馬時代,土耳其人在羅馬人入侵以前就在土耳其生活了幾個世紀。
諸如此類的事情處處都有……我們即便想覈實,又上哪裡覈實呢?
我們一般認為,土耳其人事實上來自中亞細亞,而現今土耳其的最早居民沒有留下任何書寫遺跡。怎麼辦?
06
艾柯:如果記憶像一張軟體,人到五十歲就會得阿爾茨海默症。遠離阿爾茨海默症或其他各種老年痴呆的方法,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學習,比如每天早起背一首詩,做各種智力練習,甚至字謎或者變位構詞遊戲。
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學還必須背誦詩歌。但接下來的幾代人越來越少這麼做。熟記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記憶力和智力。今天,我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但我們恰恰要強迫自己進行這種日常練習,否則就有過早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險。
卡里埃爾:我恰好還記得一句引文——我的記憶剛剛夠用——「我還記得一個擁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但我忘了他都記住些什麼。」也就是說,我只能記住遺忘。這樣一來,我想我們的交流有助於區分法文中的「知識」(savoir)和「認識」(connaissance)。
知識塞滿我們的腦袋,卻不總是有用。認識則是把一種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
07
卡里埃爾:我們的歷史書的書寫往往從民族主義傾向出發,從短期利益出發,從這兒那兒感受到的意識形態的選擇出發。
任何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歷史都不是清白無辜的。丹東本是19世紀法國那些歷史學家們的偉人,到處可見丹東像和丹東街。後來他失寵了,被證明墮落了,廉潔的羅伯斯庇重新獲得青睞,受到阿爾貝·馬蒂埃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的大力支持。於是在法國的某些左派社區有了幾條羅伯斯庇爾街,在蒙特伊–蘇–布瓦甚至有了一個羅伯斯庇爾地鐵站。
明天又會是誰?又會有什麼動靜?
08
卡里埃爾:我們全都受著過濾的教育,這種過濾早在我們之前就已完成。正如你所說,這是一切文化的本質。不過,我們不該禁止對這樣的過濾發出質疑,事實上我們也不缺乏這類質疑。舉個例子。在我看來,除了蘭波和波特萊爾以外,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均默默無聞。他們是17世紀初的巴洛克詩人們,布瓦洛和其他古典詩人曾對他們施加了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名字是讓·德·拉塞佩德、讓–巴普蒂斯特·夏西涅、克洛德·霍皮、皮埃爾·德·馬爾波夫。我有時會背誦他們的詩,但這些詩人的作品只有古本,也就是他們在世時的版本,非常罕見,極其昂貴。這些詩幾乎沒有再版。我堅信他們屬於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之列,遠遠超過拉馬丁、繆塞,儘管後兩位的作品作為法語詩歌典範而暢銷不衰。
09
卡里埃爾:偉大的俄羅斯小說家們相互通信,甚至和他們的法國同行保持書信往來,比如屠格涅夫和福樓拜。一個作家若想避免被過濾,那麼他最好聯合、參與某個小群體,而不要保持孤立。
艾柯:莎士比亞之謎在於,人們不能明白,為何單單一個演員就能創造出如此天才的作品。有人甚至推想,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能出自培根之手。但是不對。莎士比亞並非孤單一人。他生活在文大學者圈中,和其他伊麗莎白時代的詩人們保持密切往來。
10
卡里埃爾:在古老的文化傳統裡並不存在對偉大創作者的膜拜。不計其數技藝超凡的古代匠人進行創作,卻從未在他們的作品上署名。他們從不把自己視為、也從不被人視為藝術家。
艾柯:他們也沒有創新的概念,這是西方的標誌。在某些文化傳統裏,「藝術家」(artists)的野心只是極為忠實地重複同一種裝飾圖案,並把前輩教下的技藝再傳給學生。他們的藝術即便有變化和差異,我們也察覺不到。
11
卡里埃爾:佛里茲.朗還為人所知,至少電影愛好者們記得他的《殺手M》。但其他幾位呢?過濾,正無情、無影地全面實施,甚至電影學校也一樣,這由學生們來決定。突然,某位「被過濾的」導演重新現身。因為他的某部電影在這裡或那裡放映,並造成轟動。因為新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但這總是極其罕見的。
我們幾乎可以說,電影一旦開始走進歷史,也就走進遺忘。
卡里埃爾:突然之間,活力不再,導演老去,演員也是,作品被不斷重複,某種精髓的東西正在喪失。義大利電影一去不復返,儘管它曾經在世界電影名列前茅。
這讓我們笑、讓我們顫抖的三十年,如今還留下什麼?
費里尼始終讓我心醉神迷。安東尼奧尼一直讓我心懷敬佩。你看過他最後的電影短片《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嗎?這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部電影!安東尼奧尼在2000年拍攝了這個不到十五分鐘的短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他有生以來第一回把自己拍進電影。我們看見他獨自一人走進羅馬的聖·皮埃爾·奧里安教堂。他緩緩走向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墳墓,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沒有對白的對話,是安東尼奧尼和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的相互凝視。我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自我展示和言論表達的瘋狂,毫無來由的焦慮躁動——全被否決在影片的沈默和導演的凝視之中。
12
卡里埃爾:如今唯一還保持手寫的東西————是醫生的藥方。手寫信消失將造成一整個行業的消失。
筆跡學,代人寫信,手稿收藏者和商人……使用電腦讓我懷念草稿,尤其那些對話場景的手稿。我懷念塗抹的槓子,刪改的字句,最初的混亂,向各個方向發射的箭頭,它們標誌著生活、運動和依然困惑的探索。
13
卡里埃爾: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裏,書籍處處輕易地得到傳播,它是一種挽救文化的工具,正如在古羅馬帝國末期,有些知識份子隱退到修道院裡,抄寫一切他們可以從正在衰敗的文明中輓救出來的東西,他們感覺到它將要分崩離析。
這種現象發生在所有文明陷入危難的時代。
可惜的是,沒人採取這一方法來挽救電影。你知道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嗎?書名很漂亮,叫《消失的電影攝影集》。那些電影只剩幾張劇照,我們必須從這些劇照出發,重新建構電影本身。這有點兒像那個伊朗書籍裝訂師。不僅如此。把電影改編成小說,就是說把電影提煉成帶插圖的書,這種做法早已存在,可以追溯到默片時代。這種改編自電影的書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而電影本身卻早已消失。
書比電影更長久,儘管書的靈感來自電影。這麼說來,電影也有考古學。
14
艾柯:從那以後,這本書每次重新出現在拍賣目錄裏,我都會去查看,書價再也沒有回落過。這樣的價格,讓書再也不可能落入真正的收藏者手中。
卡里埃爾:它成了一件金融產品,一件商品,這很可悲。收藏家,也就是真正愛書的人,往往都不是特別有錢。書一旦變成可以賺錢的物品,貼上「投資」的標籤,有些東西就丟失掉了。
艾柯:必須強調一點,古籍已不可避免地走在消亡的路上。我要是擁有一件珠寶珍品,或甚至一幅拉斐爾的畫,在我死後我的家人會賣掉它。但我若收藏書,一般會在遺囑上註明,既然我花了一輩子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也就不希望它們將來被拆散。這樣一來,這些書要麼只能捐給某個公共機構,要麼通過佳士得拍賣行賣給一家大圖書館,一般會是美國圖書館。從此,這些書就永遠地從市場上消失了。在每任擁有者去世的時候,鑽石都會回歸市場。至於印刷初期珍本,從此只能在波士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上看到。
艾柯:永遠也不可能。因此,除了所謂的投資者造成的破壞以外,每一冊古籍都變得越來越稀罕,也必然地越來越昂貴。至於年輕一代,我不認為他們喪失了對珍本的愛好,我倒是懷疑他們是否曾經具備這種愛好,既然古籍的價格總是遠遠超過年輕人的購買能力。話說回來,一個人若真的感興趣,也不一定非要花很多錢才能成為收藏家。
15
卡里埃爾:愚昧往往接近謬誤。
對愚昧的興趣促使我關注虛假的研究。這兩條道路完全被傳統教育所忽略。每個時代既有其真理的一面,也有眾所周知的愚蠢的一面,極大的愚蠢,然而傳統教育只負責教授和傳播真理。
從某種程度而言,愚昧被過濾了。是的,確實有「政治上正確」和「理智上正確」之分。換言之,有一種所謂的好的思考方式,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艾柯:虛假並不一定是愚蠢或弱智的表達方式。虛假就是一次謬誤。違心地行事,就是言與知相悖。
人們一直都在真誠地犯錯。
謬誤橫貫人類的歷史,這不算壞事,否則我們就成了神.....托勒密真的相信地球靜止不動。在托勒密身上絲毫沒有弄虛作假的成分,隔著歷史來看,這只是一個謬誤的知識罷了。
卡里埃爾:我有很多年沒回到這些問題上了。但我再次感到震驚,研究愚蠢問題是如此讓人興奮。
不僅因為愚蠢引出書的神聖化問題,還因為愚蠢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說出類似蠢話。我們總是處於說傻話的邊緣。
我再讀一句夏多布里昂的話,他評論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拿破侖:「其實,他就是一個戰爭大贏家,除此之外,任何將軍都比他能幹。」
艾柯:當我們決定談論愚蠢,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在向人類這一半天才、半愚昧的造物致敬。
而當我們漸漸臨近死亡——正如咱倆的現狀——我們開始覺得愚蠢勝過美德。
卡里埃爾:在研究愚蠢問題時,我們發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自己是傻瓜。顯然,我們不可能把別人當成傻瓜自己卻不受懲罰。
我們最終會意識到,別人的愚蠢恰如一面鏡子朝我們張開。
一面永久、精準、忠實的鏡子。
卡里埃爾:我們的精神都有些狂熱。我們收藏的書全都見證了我們的想像令人眩暈的程度。一邊是不著邊際的妄想和瘋狂,另一邊是愚蠢,想要區分這兩者尤其困難。
艾柯:我們可以強調文明的各種進步,這些進步極為顯著,並且涉及在傳統中毫不相干的各個社會範疇。但與此同時,愚蠢也越來越多。
從前的農民不說話,並不是因為他們愚蠢。受過教育也不一定意味著智慧。
不。今天有這麼多人渴望被人聽見,致命的是,他們只被人聽見了他們自己的愚蠢。
從前的愚蠢沒有爆發,不為人所知,今天的愚蠢卻肆意橫行。
16
艾柯:我承認,我直到四十歲才讀了《戰爭與和平》。但我在閱讀以前就瞭解這部小說的精髓。你剛才提到《摩訶婆羅多》:我從沒讀過,雖然我收藏了三種語言的三個版本。誰從頭到尾讀過《一千零一夜》?誰真正讀過《愛經》?
但人人都在談論它,有一些還加以實踐。這個世界上充滿我們沒讀過卻幾乎無所不知的書。
問題因此在於,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書的?巴亞爾說他從沒讀過喬依斯的《尤利西斯》,但他打算向學生們講解這部小說。
卡里埃爾:說到我們書架上那些沒有讀過並且永遠不會去讀的書,很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只是暫時把它們放在一旁,我和這些書有個約會,不過是在以後—很久以後,甚至來生。
有些垂死的人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卻尚未讀過普魯斯特,這樣的哀嘆實在讓人受不了。
艾柯:當有人問我是否讀過這本或那本書時,我出於謹慎總是這麼回答:「您知道,我不讀書,我寫書。」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閉嘴。但有時還會有人堅持不懈地提問。「您讀過薩克雷的小說《名利場》嗎?」我最終屈服了。連續三次我試著讀這本小說,每次都半途而廢。
—-文章來自於本書部分摘錄
「金融戰爭影集」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新聞] 核心班底退出《Billions》,不參與第六季- 看板EAseries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李屏瑤- 看了一部相對冷門的影集《金融戰爭》, 正義檢察官跟 ...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融戰爭評價的情報與評價,PTT、FACEBOOK、MONEYDJ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融戰爭評價的情報與評價,PTT、FACEBOOK、MONEYDJ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請益] 黑金或是金融相關的影集?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錢戰爭台灣元素攻佔美國影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問有人看過Netflix美劇「金融戰爭」嗎?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討論] Billions S4 金融戰爭第四季 -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EAseries - [心得] 看金融戰爭到好生氣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融戰爭第六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融戰爭第六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請益] 黑金或是金融相關的影集?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融戰爭線上看. ptt 版型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融戰爭第六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金融戰爭影集 在 金融戰爭第六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萌寵公園 的評價
金融戰爭影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久沒有失眠到天亮了~
絕對不是因為睡前看影集
反腐先鋒跟金融戰爭都好好看呀🙂🙂
(默默看著太陽升起
金融戰爭影集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0:48 先介紹好書,基督山恩仇記!然後引入:
6:49 Part One 運安會專丟風向
-事實上運安會已完全違反偵查不公開原則,只能做行政調查
-花蓮地檢署才是司法調查主體;檢察官才可認定李義祥是否「說謊」;媒體被忽悠
-換言之,運安會只是在帶風向,只鎖定李,不講沒人感受到的神秘4秒鐘死命煞車
-運安會空拍圖全為snap shot,只能看圖說故事;但我這樣講,就會說成「陰謀論」,其實大家都在陰毛
-沒有一個全程畫面,解釋為何李要開車、轉車、上怪手、為何掉落,為何精準卡在鐵軌,下面有無人接工程車,真只有兩人?
-總之勿忘范佐憲
17:46 PArt Two 談談犯罪動機
-李義祥當老闆,身價好幾億,與民進黨政府綁有長年的約,會在意12萬違約金?
-蔡政府會罰?就算罰個幾天,再綁個1億標案不就好?
-且會是老闆親自來加班,還架開監工單位,只叫一個「啊好」;是否少人證?
-當天是否有人「叫他去」?我會順便查阿好越南老家大舅子帳戶中是否有「神秘增加」!
-啊好勒~沒有衛星可照出從頭到尾摔落的一鏡到底畫面
-反觀臺鐵一旦公司化後,可減肥一年154億的人事費用;
-若比照軍公教年改幅度,撫卹年減3成,每年就可海賺46億,再用來綁採購
-蔡的3個方針,全都跟太魯閣失事無關,1 文化、2 虧損、3 永續經營
-工會聲明媒體小做,人事虧錢卻大作,好狠喔
-若真要檢討,應該是為何李義祥如此敬業?翻車還不願意浪費公家資源
42:49 Part Three 制度殺人?
-若提動機,難道大師是說,制度密謀?
-倘若魯閣號成功另類年改,每年就有46億肥肉可吃,why not
-就看看軍公教年改、勞工年改與臺鐵公司化,這些有什麼共同點?
-復興空難、普悠瑪與太魯閣號呢?
-再想想3個F-5E、F-16墜機、戰車翻車與軍購
-前瞻普悠瑪、太魯閣號與智慧監控系統
54:13 昨天去看「誰殺了大個子」,看了後就知,就連小小黑人音樂產業,就可扯上LAPD與市長的系統性犯罪
1:00:41 PArt Four 其它國內議題
-柯P專為罪犯服務大巨蛋,不信妳看:
-營運從貪商趙藤雄(賄賂犯判刑4年半、求刑24年),移給辜仲諒(金融罪犯,判刑9年8月)、魏應充(黑心食品犯,2年食品詐欺、2年逃漏稅)
-然後社會稱趙為成功企業家,代言按摩椅;辜為大善人;魏為慈濟「倫理長」
-所以要犯罪就要A多一點,社會還給bling bling光環
-防疫追蹤手機訊號,國際特赦組織認為恐侵人權!
-啊廢話!然後勒;最後,病毒非重點,而是大監控社會
先進入你斗內、我回答:
1:13:28 感謝斗內大德Tiga Wu問:請問大師兩個問題
一、目前我們印象中的深層政府比較偏向資本主義集團,當然現在世界也都資本主義化了,連中共也不再是純粹的共產主義了。不過,請問大師,在冷戰時期,例如光明會、共濟會等勢力有深入共產集團嗎?共產國家的事件有深層政府操縱嗎?例如 文化大革命。
-馬克思寫資本論有資本家Engels當sugar daddy
-(左派)光明會有滲透布爾什維克革命,Trotsky與列寧等與華爾街關係
-(右派)布希阿公Prescott Bush、IBM、可口可樂與華爾街培養希特勒
-這就是「controlled opposition」概念
-聽說老毛背後也有老大哥、洛克斐勒家族在70~90年代「帶走許多中國小朋友」
-如果成年,這些小朋友應該都是各方一霸;不知金正恩算不算
1:25:13 二、 大師有在美國讀過高中,不過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透過美國影集 例如飛越比佛利或龍虎少年隊 ,所以對美國高中生活或許有一些遐想與刻板印象,請問大師您在美國的高中生活,有甚麼印象深刻的事與您的看法,謝謝
-當然要從把妹與開趴談起
-總之ㄈㄈ尺不分藍綠黑白老少與國內外
-但社會通常不希望你說,越有頭有臉,越避開,不知為何
1:40:33 感謝斗內大德小道姊問:請大師回顧美脫離金本位、日稱霸失敗的貨幣戰爭,由美國所主導,時間約為1970年代初期。當時美國剛脫離美版的金本位制,原因是財政部為了支付該國用於越戰與詹森(Johnson)總統的「偉大社會」。
-美國老大當太久、日本軍事靠人
-2021年的拜登,也像詹森
1:45:05 日經指數有可能創新高嗎?
1:47:44 感謝斗內大德匿名者A說:我覺得一出事馬上帶風向要組織改造,公司化,這漏洞很大。此外,我還猜測老大哥要求下一任換人做了,但是民間一直沒有夠大聲的反蔡反綠的輿論。還有就是勞保一直還沒改,之前說要改就陸續出事。以上個人亂猜。純抖內
1:52:05 感謝斗內大德0_0說:如果把唐姐家暴、對貓實驗的新聞,餵給美玉姨,會發生什麼結果啊+
感謝YT斗內大德Doorman 1996
PArt Five 國際財經
1:53:33 啊不是說美元好棒,黃金881?似乎相反
-美元指數92.28,還在跌;金價來到1750、銀25.42;10年yield 1.648%
-就說葉倫嘴喊強勢美元,實際偷偷YCC,不然yield不會來到1.648%
-為的是持續撐股,但很喘
-買黃金對抗通膨 美國鑄幣局Q1金幣銷售寫逾20年最佳
直播網址:
https://youtu.be/UBmAfFZ8Y5A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金融戰爭影集 在 李屏瑤- 看了一部相對冷門的影集《金融戰爭》, 正義檢察官跟 ... 的推薦與評價
看了一部相對冷門的影集《金融戰爭》, 正義檢察官跟對沖基金億萬富翁的對決, 前者的太太還是後者公司的諮商顧問, 檯面上跟檯面下的糾葛都很精彩。 ... <看更多>
金融戰爭影集 在 [請益] 黑金或是金融相關的影集? 的推薦與評價
想多看一些這類的影集,或是紀錄片也可以,大家有推薦的嗎?謝謝大家!PS. ... 9 F 推niping: Billions 金融戰爭好看 11/15 01:43. 10 F 推sulaeric: 金融戰爭。 ... <看更多>
金融戰爭影集 在 [新聞] 核心班底退出《Billions》,不參與第六季- 看板EAseries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則有雷的新聞,提醒在先
真的有劇情雷,請三思
Damian Lewis離開《Billions》(金錢戰爭),第六季將在明年1月推出
Showtime影集《Billions》在本周日(一)播出全劇第五季最後一集,而在劇飾演創始主角
人物,金融大鱷鉅富Bobby Axelrod的Damian Lewis也將隨著第五季的結束與觀眾道別。
第五季的最後,為了逃避Paul Giamatti所飾演的檢察總長對他發動的追訴,原本富可敵國
的Axe決定出走瑞士,而這也是這個角色在Brian Koppelman、David Levien與Andrew Ross
Sorkin聯手創作的影集故事中的結局,也就是在經歷多年來僅能搶先一步免於司法制裁及
重大損失追逐生活的Axe,經歷了所有可觀財富的消失,最終決定定居於瑞士,過著可免於
牢獄之災的自由生活。
在最後,Axe也對與自己競爭,並且取得他公司的億萬富翁Mike Prince表示:
所以,這就是失去的意義。
不過根據消息指出,Lewis或許仍會在第六季以客串的方式出現。而Showtime已經排定本劇
的第六季將在明年1月推出,預告如下:
https://youtu.be/60fbrXXIRI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126.1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633317423.A.B17.html
※ 編輯: ariachiang (123.204.126.188 臺灣), 10/04/2021 11:17:35
※ 編輯: ariachiang (123.204.126.188 臺灣), 10/04/2021 11:17: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