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洗黑錢勝地,專幫中共收拾爛攤子。2008年,國泰前高層陪太子黨和高盛對賭期油輸爆廠,聽過沒有?現在才復元七八成,又要替中共收購香港快運,對外包裝成「進軍廉航」。屁啦!其實是中共瓦解海航集團,要香港財團替它抹血收屍。另一間香港航空,唐英年和中信集團仍在努力撲水撲那20億。
香港,好聽就是國際金融中心,難聽就是被中國拿來搵笨的盥足盆。任志剛做金管局主席的時候,多麼落力捍衛聯繫匯率,卸任轉個頭,他就改口捍衛人民幣,大家都心知肚明任生正執行怎樣的政治任務。對此,香港人無權阻止這些官員和權貴將香港的金山銀礦白白送給中共;我們反而被灌輸香港之所以繁榮和發達,全靠黨的金援和恩賜。他們甚至篡改歷史,說金融風暴是靠中國打贏的。屁啦!沒有香港,你們這些貪官可以捲款外逃?沒了香港,紅二代可以將黨產轉成私募基金?
既然你們大陸人如此輕視香港,又怎解釋李鵬、江澤民、鄧小平、劉雲山等等的子子孫孫都要申請一張香港身份證?
單程證審批權在中國手上,「河北王」張越出價賣200萬一張啊!
入境處處長話未聽過。
海航董事長王健去年7月在法國被意外身亡,股份全被轉去一個海南政府控制的慈航基金,臨死前一年已被一個黨官架空,12個開山股東被勸喻簽一份條約,承諾死後所有股權不得遺給子女繼承,全數自動過戶慈航。有這種例子,你們這些港資董事和老闆居然還要擁抱大陸的經濟機遇?請聽聽王健人之將死怎樣說:
「做企業很難,好也不行,壞也不行。好,有人來搶你,壞,有人害你。如果別有用心的人來害你、搶你。你給不給?你告訴我怎麼辦?海航經營這25年,如果說攀附任何一個權貴,海航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你看那些攀附權貴的企業,有活着的嗎?不可能!」
無數賣港賊攀附權貴,與虎謀皮,幫助中共蠶食鯨吞香港這塊寶地。港資教中資怎樣投香港的地,萬科、中海外、保利、中信、高銀……官商勾結,利益輸送,比英治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你以為梁振英不連任是因為佔中問責嗎?當然不是!真正原因是華潤的宋林下馬,向中紀委供出自己花上數億公款幫他助選,換取太平紳士、經濟發展委員會及廉政公署道德發展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等頭銜。
我覺得即使你是愛國的建制派,都不應對這種政治分贓視若無睹,因為他們所瓜分的香港利益,你都有份。
不爭在再講快鹿案。你睇過《葉問3》了吧?投資人施建祥就是快鹿老闆,靠P2P非法集資起家,2016年被踢爆票房造假引發股價暴跌,規模400億的資金鏈斷裂,無數人血本無歸上訪追討,結果習近平就祭出社會信用體系,想杜絕同類事件發生。這個時候,香港的角色是甚麼?
上海大哥邵永華,與公安部某高官、中聯辦警聯部某高官,以及陳寧迪、江欣榮、劉克泉、陳志等人,在香港密謀將快鹿30億的股權侵吞。當中幾個當時都係港交所上市公司的話事人(大中華金融、十方控股)!
大中華金融的股價,當年蒸發了80億。
//邵永華,這個大中華的代持股東,以替當天金融在線兌現為藉口, 偽造股東朱文靖簽字,聯合劉克泉,簽署了一份抵押合同。並通過龍圖公司用借款抵押的形式將股權65.80%非法抵押給劉克泉,而劉克泉將7500萬港幣借給了邵永華與陳寧迪。被蒙在鼓裏的快鹿集團和朱文靖,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讓大中華金融被易了主。這份見不了光的合同,據悉,它上面規定的借款期限為3個月。據大金融內部人士回憶,邵永華等人早在幾個月前就向董事局推薦,應由劉克泉做大中華董事。如願以償後,三人才與已大權在握的劉克泉聯合,以移花接木的形式讓大中華金融歸為己有。從近百億到6億,大中華金融被成功侵吞。//
上海公安局派了一個叫林峰的警察來香港查,揪出了邵永華,卻被他用5000萬賄賂策反。報道說,當晚他們在酒樓傾掂數,大拿拿3000萬就送上一架白色私家車。他倆就搭住膊頭,行去廟街叫雞。
香港,變成一個賊窩。
「下,乜原來發生過咁多嘢?」
無知,更令人抓狂。
作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2的網紅Fernando Chiu-hung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超雄議員:局長剛才指出議員有3點錯誤,又說特區政府可動用的全部資金只是我們財政儲備中的六千三百多億元 -- 我希望局長說的這個數字本身並非一個錯誤。我相信也許要請財金官員說清楚,因為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數字顯示,我們是有兩萬三千多億元外匯儲備。主席,即使不能動用這兩萬多億元的儲備,我們的金管...
金管局主席 在 湯文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即日專欄:鮑威爾不敢加息
我收到小道消息,早兩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搵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傾偈,特朗普問點解美國加息了7次,每次0.25厘利息,香港仍可不跟隨,加到第八次,在香港財政司長及金管局主席連番發炮下,香港銀行才勉為其難加了0.125厘。鮑威爾不慌不忙地回答,因為香港有龐大低至零息存款,如果加息,所得到收入絕對不可以覆蓋多付存款利息,不加息是合情合理。特朗普鼓掌,讚揚鮑威爾睇通世界大事,不過,同時怪責鮑威爾不了解美國國情,鮑威爾低頭不語。
慳2000億美元 只夠加息4次...
See More
金管局主席 在 無神論者的巴別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共財政BB班:你要「審慎理財」,咁由嘔番兩萬退稅出黎先好無?】
忍唔住都講少少任志剛先啦。其實點解佢今次發言好似咁有震撼力呢,除咗因為佢身份特殊(有中央財金代言人影子)、響飯民建制兩邊都得高望重(除咗詹培忠無人有料頂佢嘴),最重要就係因為佢在任時係出名嘅「末日博士」,仲係金管局主席果陣成日都話香港經濟隨時轉壞要未雨籌謀咁話,去到而家竟然將個龍門搬到對面之餘,仲要賴落曾俊華度,好無恥啫
至於佢講乜,其實根本唔重要,鄭大班講得幾好,任總插莊憎,主要係因為私怨:當日你將我掃地出門,我今日梗係要搞尻番你啦;至於搞尻你個藉口反而係次要
林鄭要一改莊憎時期嘅「守財奴」政策,唔知係咪香港人金魚式記憶,早響舊年8月仲係政務司未參選前,已開記者會講到「基本法毋須條條同意、個人不認同第107條公共政策」啦!仲要開到口鬧曾俊華「坐擁8000億儲備」,而家任志剛不過再為呢種講法背書(順便插多仇家兩刀),點解而家個個好似發現新大陸咁?
然後你話任志則同林鄭要「謀劏」特區政府財政儲備,首先要明一樣嘢,香港而家近年平均係有近千億盈餘;如果將曾俊華「左手交右手」嘅基金財技計埋直頭係每年過千億;如果梁振英唔係咁痴線係都要迫特區政府亂咁起大白象,個數可能仲要再一半,即係差唔多千六七億盈餘……然後你都唔好講要駛哂香港啲儲備,剩係要用哂每年實際嘅盈餘本身已係一件唔簡單嘅事
退一步講,就當任總同林鄭真係謀劏香港財政儲備,政府好快會被淘空啦,真係咁撚驚,下屆開始爭取政府唔好派糖、唔好退稅退差餉囉,你話要政府財政穩健丫嘛,要你嘔番果兩萬退稅出黎你又制唔制呀?仲有再講一次呀,最快燒完財政儲備就係增加恆常性開支呀,咁驚林鄭唔再「量入為出」,當初又拍手大讚林鄭增加50億教育開支,話係佢上任「一大德政」?咁之後如果林鄭又增加醫療開支請多啲醫生、增加多啲安老床位,你地又會唔會上街抗議任總林鄭「淘空」香港財政儲備呀?
至於陳茂波,真係討論都廢事,唔通你會期望佢有大刀闊斧改革政府嘅能力?你睇佢第一份財政預算照抄曾俊華都知咩料啦;再之後比咩人操縱我唔知,但從來都係意料之內,而且幕後操盤係林鄭定任總,重要咩?
所以連個Concept、時序都未撚搞清楚就走出黎亂屌,但連自己想要啲咩都未知,但總之係政府做嘅就有理無理屌咗先,然後就爭相呃Like亂Share,呢啲咪臭係獅子膠精神囉
金管局主席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張超雄議員:局長剛才指出議員有3點錯誤,又說特區政府可動用的全部資金只是我們財政儲備中的六千三百多億元 -- 我希望局長說的這個數字本身並非一個錯誤。我相信也許要請財金官員說清楚,因為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數字顯示,我們是有兩萬三千多億元外匯儲備。主席,即使不能動用這兩萬多億元的儲備,我們的金管局主席早前都提過,可動用的儲備是超過1萬億元。不過,既然局長今天這樣說,我便不跟他爭拗。主席,即使這兩萬多億元是不能動用,如果以5%回報計算,每年的回報也是超過1,000億元。
我們不斷說如果向老人家發放退休金,我們便會無法負擔,會導致"爆煲"。葉劉淑儀議員剛才甚至說,有學者指出美國的社會保障基金將會在這世紀"爆煲"。我不知道是甚麼學者那麼說,但我希望葉劉淑儀議員看看Forbes Magazine -- 我不知道這本雜誌的中文譯名是甚麼,是否《福布斯雜誌》?這是一本世界知名的財經雜誌,在2011年8月4號出版的那一期,有一篇題為"Why Social Security Cannot Go Bankrupt"的文章,意即美國的社會保障為甚麼絕對不可能破產。社會保障沒有可能破產,這是基本常識,因為有基金存在,最多只可說不夠派,所以會調整退休年齡、金額,又或把替代率改變等,而這些調整是必須的。沒有任何制度是一訂下來便完美,直到永遠,千秋萬代,半點也不能更改。這種情況只會出現於特區政府的方案 -- 半點不能改,寸步不讓。
我們經常說無法負擔。我剛才已提出了很簡單的數字:我們的長者人數不足100萬,如果每月向每名長者發放3,000元,涉及的都是300億元,政府現在每年投放的金錢已不止這個數目。有意見指我們無法承受六百多億元,又質疑這樣向每名長者派發是否浪費?是否不公義?是否派了給富有的人?我們覺得反而是錯放了我們寶貴的資源。
這裏有很多概念是含糊的。主席,我想指出的第一點是,社會保險制度是要所有人供款,所以人人受惠,而供款部分包括了收入高的人。假設這是一個醫療保險,供款者全是病人,那麼,這個保險制度如何能運作?陳健波議員一定很清楚,保險的意思是拉上補下,分擔風險。所以,當有錢人進入社會保險、退休保障制度時,他們是貢獻者,我們一定要他們參與。如果參與的全是低收入的人,全是工作年齡短,甚至是諸如殘疾人士和家庭主婦等沒有工作機會的人,那麼,在他們到了65歲時,我們何來金錢向每人發放3,000元?我們就是想大家參與,那麼便人人有份。這並非平均主義,而是公民身份,是社會對人民的承擔。
我們今天說的所謂citizenship,即公民身份,就是包含了我們進入這個社會,是人人都有份。葉劉淑儀議員剛才說她要挑戰甚麼是"全民"。她沒有份兒,因為她並非美國的一份子,她只在那裏讀書,所以,美國的退休保障跟她有甚麼關係?她並非在那裏退休,她何來有
份?當然是沒有。她是香港人,我們要制訂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外國遊客或從外國來港讀書的人為何有份?這是沒有理由的。
這就是全民的意思。以我為例,我曾在那裏工作,曾是美國公民,所以我有份。那麼,怎樣才稱作全民?我太太不曾在那裏工作,但她也有份。
多謝主席。
2012年10月24日立法會會議的延續
日期:2012年10月25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9時正
地點:會議廳
會議議程:
http://www.legco.gov.hk/yr12-13/chinese/counmtg/agenda/cm20121024.ht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F89kO0Ms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