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繼承或贈與案件之免稅額、扣除額與2020年相同👫👫
#財政部 #南區 #國稅局 表示,財政部已公告2021年 #遺產 及 #贈與稅 免稅額、不計入遺產總額及各項扣除額之適用金額,因截至2020年底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之指數累計上漲幅度未達10%,故與109年相同,均未調整,彙整如附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0903東森財經士林房一坪賣9.5萬?!揭做低行情3大秘密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klrc8dP4-9E 最新實價登陸揭露,在台北士林18房子只賣175萬,有可能嗎?仔細一查,原來是親友間的轉售,算一算用賣的比起直接過戶可以避開贈與稅,但專家提醒,小心之後會有百萬稅金追討...
遺產及贈與稅免稅額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稅局:今年繼承或贈與案條件與去年相同👱♀👱♀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 表示,依規定 #遺產及贈與稅免稅額、不計入遺產總額及各項扣除額金額,財政部應於每年年底前,按 #消費者物價指數 較上次調整之指數累計上漲達10%時,自次年起以萬元為單位按上漲程度調整。該局進一步說明,本次因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時上漲未達10%,因此財政部公告2020年發生之繼承或贈與案件各項金額均未調整,與2019年相同,彙整如下: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遺產及贈與稅免稅額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提醒注意❗#2019繼承或贈與免稅額「這部分」與2018相同📃📃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依規定遺產及贈與稅免稅額、不計入遺產總額及各項扣除額金額,財政部應於每年年底前,按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之指數累計上漲達10%時,自次年起以萬元為單位按上漲程度調整。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遺產及贈與稅免稅額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0903東森財經士林房一坪賣9.5萬?!揭做低行情3大秘密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klrc8dP4-9E
最新實價登陸揭露,在台北士林18房子只賣175萬,有可能嗎?仔細一查,原來是親友間的轉售,算一算用賣的比起直接過戶可以避開贈與稅,但專家提醒,小心之後會有百萬稅金追討,怎麼回事,一起來看!
記者/洪珮瑜、何坤原 採訪報導……↓
東森財經記者洪珮瑜:「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可能一個停車位都要兩百萬起跳,但是就在這條巷子裡面,竟然有一坪只賣9.5萬的房子,以為撿便宜嗎,背後恐怕是三大不能說的秘密。」
實價登錄揭露,同棟大樓一樣18坪,一坪賣46.4萬,總價就要850萬,但現在竟殺到兩折之低,只賣175萬,真的這麼好康嗎。
房市專家陳泰源:「物件本身有瑕疵,譬如說海砂、凶宅、漏水等等,那第二個是急買急賣,那第三個就是親友間的買賣。」
以這次成交案例來算,175萬售出免繳贈與稅,但推算當地公告現值大約275萬,扣除220萬免稅額後,就要繳納10%的贈與稅,如此大費周章,兩邊比一比,竟然也只為了省下5.5萬。
房地產律師連堂凱:「如果按照我們國家的遺產及贈與稅法第五條,像這樣子以顯著不相當的價格,去移轉財產的話,還是可能被國稅局給追稅。」
事情還沒結束,為了這五萬塊還得付出什麼代價,我們算給你聽,要是在一年內轉售不動產,假設以當地行情850萬賣出,獲利的675萬,還要繳出45%也就是303萬的房地合一稅,得不償失。
房地產律師連堂凱:「除非是說有刻意要去讓原屋主去把他的財產去做一個脫免,然後避免其他的債權人去做強制執行,那是不是有可能,用這種極低的價格,急售跟處分,這個也不排除。」
靠小聰明做低行情賣出,省掉贈與稅,但後面還得面臨百萬稅金追討,就怕最後因小失大,只是白忙一場。
新聞網址→https://fnc.ebc.net.tw/FncNews/video/97765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09/190903-953.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lrc8dP4-9E/hqdefault.jpg)
遺產及贈與稅免稅額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林佳龍提出證所稅的檢討,他說當初馬英九力挺劉憶如要課徵證所稅、之後張盛和部長也劉規張隨地把證所稅規劃好並推動,但目前看起來,股市都不僅未曾上過8500點,甚至連要上8000點都很困難,而且去年光證交稅等稅收就少了500多億,可以說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林佳龍說,馬總統前兩天也說證所稅確實有檢討的空間,而張部長昨天卻說要年底才檢討,這也再一次證明,將帥(馬總統)無能,累死三軍(財政部金管會)。林佳龍問張盛和,「要等到年底才能檢討嗎?」「現在還看不出它的影響嗎?」「不可以做模型嗎,不可以做預測嗎?」
張盛和表示,證所稅檢討還是應該在年底,所得稅是歷年制,這樣比較公平,一個制度至少要實施一段時間,短期間看不出他的績效,現在還有很多因素影響股市,如禽流感、南北韓、歐債危機之後復甦非常緩慢等。
林佳龍還是要求張盛和進行證所稅的檢討,六月底提出初步檢討,「半年了,應該要做初步的檢討」,有設計不良的,應該改的與其慢不如快。張盛和答覆,檢討動作已經開始了,研究期間是半年,再來聽取各界的意見,檢討要端出來要等到年底。
林佳龍以數據指出,遺贈稅調漲之後收稅的情況對事實上實徵的數字並沒有大幅的減少,98年遺贈稅實徵223億元,跟修法前 95-97年平均實徵280億減少63億 ,99年實徵253億相比也才降低40-50億,100年實徵236億相較之前降低了30~50億。
林佳龍也提到,租稅規定會影響人的行為,也確實沒有產生減少稅收,稅率從50%降低10%,遺產稅免稅額779 萬提高到1200萬元,贈與稅免稅額 110萬提高 220萬元。他問張盛和有關稅率的調降及免稅額的數量是不是有空間再調降?或再提高?看起來對租稅的影響不大,但對社會重分配有沒有助益?把免稅額再擴張效用為何?
張盛和回答認為,遺產稅涉及代際之間財富分配公平,一個人不能因為出生這個偶然的因素而享有大筆的財富,這對世代分配不公平,遺產稅的課徵有矯正作用。他也指出,但是遺產稅可以用一生的時間去做規劃,再過去稅率50%時,稅收都起不來每年才200多億,很不容易課徵,現在從 50%降到 10% ,稅基擴大了,稅收就回來了 。
林佳龍認為,這是很寶貴的政策與人民行為的改變,有沒有數據算過從50%降到 10%的稽徵成本降低多少?張盛和表示並沒有明確數字,以前遺產稅是行政救濟最多的稅目,現在很少了,某些大的會計師、律師辦案數量大減,因為徵納雙方的爭議變少了。
林佳龍再問張盛和,賦稅改革對社會是否造成重分配效果?造福的是上層、中層還是下層?有沒有評估稅改效應對不同階層的影響?總稅收影響有多少?
張盛和表示,死亡人數每年約14萬6千到15萬人,有稅的人數大概都是三千多人, 可見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幾乎都讓他都沒有稅了。舊案中適用到最高稅率 50% 還有150個人,通常是暴斃來不及規劃、不懂得規劃、或是認為規劃沒有必要,誠實是他的本性,「像我就是!」,林佳龍問:「部長的財產不少!」張盛和表示,「個人財產就公務員來說,算是不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huiSYpgOb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