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1(週五)早上七點 汪潔民主持
寶島聯播網YT&臉書直播/汪潔民臉書直播【新聞放輕鬆】
※今日天氣:
今大雨襲北部、東半部!午後各地防「劇烈天氣」,空品方面提醒中部及斗六地區為橘色提醒,敏感族群應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10/2前北海岸東臺恆春請留意長浪!
※台股&外匯收盤:
台股30日漲79.31點,收在16934.77點,成交值新台幣2694.58億元,自營商賣超8.04億元,投信買超19.90億元,外資及中資賣超78.88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67.02億元;新台幣貶4.6分 收27.866元。
※新聞重點:
●標普500指數1年半來最糟 道瓊狂瀉546點!台積電、聯電逆勢收高
●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臨時開支法案 美聯邦政府免於停擺
●喜迎BNT!第2批客製化標籤疫苗逾60萬劑,今晨05:16運抵桃機//共120萬劑疫苗抵台 1劑涵蓋率破55%//第一批54萬劑「客製化」BNT給學生打完換壯年族第一劑!49歲往下接種~
●安穩僱用2.0延長 雇主最高獎3萬 勞工給2萬
●準日相岸田文雄布局人事 自民黨四大長 親台抗中 有利台灣加入CPTPP
●日談福島食品「我不能躲」鄧振中:申請加入CPTPP名稱很務實 不造成會員國困擾
●黨產會10月19日召開救國團聽證會 鎖定墾丁、日月潭等青年活動中心及爭議土地
●提供機密資料給美方?台積電:不會損及客戶及股東權益
●高端次世代疫苗動物實驗結果出爐 打第3劑抗體增3~5倍不怕Delta
●今年流感恐反撲 醫疾呼3疫苗打起來
●中國漲電價 台商新風暴//廣東開第一槍 10月調漲電價//中國製造業景氣 拉警報
●央行總裁楊金龍:回到「買得起」房價 難!
●四大央行憂通膨居高不下 美歐英日同聲示警
●貨櫃海運終漲 美東線跌逾6%
●潛艦合約糾紛暫歇 法國駐美大使返回駐地
●中國大限電|東北供電吃緊 急向俄羅斯求援
●法國健康通行證規定擴至青少年 防天冷疫情升溫
●與美國漸行漸遠 艾爾段:擴大與俄羅斯國防合作
●英國公布入境免隔離疫苗清單 僅認可AZ、輝瑞BNT、莫德納、嬌生
●最貪理專盜存款3.1億 重判10年半
●2021台中國際動畫影展預售票開賣囉~使用ibon系統預購,享優惠票100元,另有「競賽通行證」、「影癡通行證」,一證通行超優惠,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臺中市政府推出線上答題闖關活動,完整填答並送出,就有機會獲得LinePoint點數,更多資訊請上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網站查詢「東協好聲音」。
●彰化縣青年創業獎勵補助最高30萬元,歡迎18到45歲青年申請,請上彰化縣政府勞工處網站查詢或撥打04-7532416洽詢。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8:00am**
❤️歡迎收看、收聽、按讚、分享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19的網紅gaviny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出品|刷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指揮教師|陳俊志 演員|韋以丞、朱韋倫、王邵平、柯玉蓮 合唱團 胡博凱、高崇勝、高韓森、張乃仁、陳振富、謝嘉駿 簡于倫、吳宏琳、金岑郁、金郁婷、陳偉君、曾婕涵 劉瓊尹、謝語嫣、顏達伶、李亞新、李雅萱、金雅婷 潘祐威、洪阿諾、夏萬宇、劉進賢、謝嘉汶、顏聖浩 林芮欣、金琦...
週 潔 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週三)早上七點 汪潔民主持
寶島聯播網YT&臉書直播/汪潔民臉書直播【新聞放輕鬆】
※今日天氣:
今熱爆36℃防中暑、紫外線皆高量以上!中颱蒲公英「稍增強再減弱」,白天晴時多雲,午後山區雷雨,北海岸東臺恆春留意長浪,蘭嶼目前有3.5米浪高、周六前還會掀3米高長浪,請注意!
※台股&外匯收盤:
台股28日跌132.33點,收在17181.44點,成交值新台幣2551.95億元,自營商賣超10.41億元,投信賣超4.16億元,外資及中資賣超139.55億元,三大法人同步賣超合計154.12億元;新台幣貶6.3分 收27.785元。
※線上來賓:
07:40~07:56 連線給 生寶生技吳文良總經理 談「暴飲暴食血糖飆高怎麼辦?」
※新聞重點:
●美10年債息飆3個月新高、通膨持續升溫、美歐股市嚇跌!道瓊收跌569點、那指重挫423點,鮑爾:通膨比預期嚴重
●布蘭特油價衝上80美元 三年來首見
●新北恩主公醫院出大包// 25人打6倍劑量BNT
●基本工資升幅上看6%
●教師節禮物 實習師每月領5千
●懲戒法院改判首例 色師禁返校園
●交通部發120萬份國旅券 預計帶動58億產值
●阻升台幣 央行上半年買匯87.3億美元//楊金龍暗示 央行必要時續打炒房
●金管會鬆綁 10兆投信基金挺企業
●銀行房貸違規 最高罰2,000萬
●世銀砍亞太經濟成長預測
●超微蘇姿丰:晶片短缺 明年下半年減輕
●輝瑞向美FDA遞交數據 數週內申請5-11歲接種疫苗EUA
●【能耗雙控風暴擴大】紅色供應鏈 應聲倒 塑化股 成外資避風港
●中國拚全面小康 加大稅收、社保等措施邁進目標
●與媒體分潤?Google台灣:希望年底前提出因地制宜作法
●MIC:2022臺灣通訊產值4.55兆、年增3.8% 超越全球平均
●韓媒BusinessKorea:美查晶片荒 要求半導體業者11月8日前提交資料
●Gogoro用SPAC赴美上市 金管會:台股暫不打算引進SPAC特殊目的收購制度
●壽險業務員賣基金 金管會將放寬資格
●吳釗燮:外交部長訪華府 是台美可討論議題
●2數據揭調控房市動機 央行:建商積極購地推升漲勢
●日本9/30解除緊急事態宣言 防疫不鬆懈
●延攬港澳專才 內政部擬放寬覓職延期居留最長1年
●英國啟動CPTPP談判 首次參與線上會議
●照顧父母 女性勞動參與率低主因
●2021台中國際動畫影展預售票開賣囉~使用ibon系統預購,享優惠票100元,另有「競賽通行證」、「影癡通行證」,一證通行超優惠,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
●臺中市政府推出線上答題闖關活動,完整填答並送出,就有機會獲得LinePoint點數,更多資訊請上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網站查詢「東協好聲音」。
●彰化縣青年創業獎勵補助最高30萬元,歡迎18到45歲青年申請,請上彰化縣政府勞工處網站查詢或撥打04-7532416洽詢。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8:00am**
❤️歡迎收看、收聽、按讚、分享
寶島聯播網全台收聽頻率:
北部地區|FM98.5 寶島新聲
新竹地區|FM97.9 新竹之音
中部地區|FM99.1 大千電台
雲嘉地區|FM91.3 嘉義之音
台南地區|FM99.7 都會聲音
高屏地區|FM96.9 主人電台
#汪潔民 #國際財經 #股市分析
#新聞放輕鬆 #寶島聯播網
週 潔 瓊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週 潔 瓊 在 gavinyi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出品|刷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指揮教師|陳俊志
演員|韋以丞、朱韋倫、王邵平、柯玉蓮
合唱團
胡博凱、高崇勝、高韓森、張乃仁、陳振富、謝嘉駿
簡于倫、吳宏琳、金岑郁、金郁婷、陳偉君、曾婕涵
劉瓊尹、謝語嫣、顏達伶、李亞新、李雅萱、金雅婷
潘祐威、洪阿諾、夏萬宇、劉進賢、謝嘉汶、顏聖浩
林芮欣、金琦玟、張子怡、陳偉伶、陳聖昕、潘雅萍
鄧潔歆、謝芯凌、高佳豪、彭富恩、葉宇皓、劉文彥
李芷涵、林沛誼、馬佳恩、莊瑤琪、郭芷芸、陳偉勤
劉佳怡、陳莘喬、劉佳欣、魏億謙、林昊、陳琳、陳皓
鋼琴伴奏|盧舒涵
編劇|洪茲盈
導演|尹國賢
製作公司|菩羅影視有限公司
監製|張國書
製片|楊永芳
後期製片|曾彥達
執行製片|劉昱岑、陳香華、簡嘉儀
場地經理|張國展、李家銘
攝影|張誌騰、尹國賢
攝影助理|廖偉丞
攝影組|蔡亞玲、黃靖婷
攝影器材|和寬攝影器材有限公司
燈光|謝松銘
燈光組|顏永紘、張紘賓、孫誌騏、林詩輮、李家光
燈光器材|和寬攝影器材有限公司
美術|雞肉飯
陳設|曾怡瑄
陳設助理|周庭羽、呂宜臻
美術場務|陳茂榮、張維展
選角指導|何書瑜
造型|吳俊鋒 eggrollboys
造型助理|鍾貞、林子涵
梳化|曾國維
妝髮助理|柯睦容
收音|沈志朋、藍弘森
九巴|趙文杰、郭傑富、李嘉鈞、曹銘瑋、陳忠棋、張建瑋
後期|視元素廣告後製公司
剪接師|黃志聰
調光師|楊亞欣、傅士英
修圖|陳杉睿、陳蓓菁
錄音室|MUSDM
聲音製作人|小飛俠
配音員|黃迪揚
策劃|偉門智威
創意總監|吳昱宏
資深文案|徐慧真
藝術指導|黃潔欣
業務總監|張玉娟
業務|王愉文
製片總監|許振宏
製片|林巧芸
協力
尼布恩牙醫診所
尼布恩學堂
寶來國中
校長|羅慶璋
教導主任|鄭文惠
學務組長|卜建中
教務組長|賴俊彥
特別感謝|聯合報系、蘋果新聞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eStX75fwWw/hqdefault.jpg)
週 潔 瓊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00 開場引言
00:02:36 開箱!魏德聖《台灣三部曲》集資計畫回饋禮!
00:07:39 01 萊恩強生《星際大戰》三部曲仍在進行?
00:13:05 02 傳聞珍妮佛勞倫斯加盟新《驚奇4超人》 演出隱形女且近期開拍?
00:23:07 03 莎夏卡勒加盟《閃電俠》飾演「超少女」
00:31:31 04 《康斯坦汀:驅魔神探》重啟影集 J.J.亞伯拉罕鎖定「非白人演員」主演
00:37:10 05 《黑亞當》再添新卡司! 「賈方」馬文坎薩林確認加盟
00:41:08 06 《不可能的任務7、8》 「背靠背」同時拍攝計畫取消
00:47:18 07 「阿拉丁」梅納馬蘇德將飾演《星際大戰》 「艾斯納包利格」真人版?
00:53:27 08 《蜘蛛人》《蝙蝠俠》編曲家丹尼葉夫曼 加盟《奇異博士:瘋狂的多元宇宙》
00:58:40 09 「捍衛者聯盟」全員版權回歸迪士尼漫威
【梗你報新聞】2021-FEB. WEEK 3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收看本篇YouTube版本:https://youtu.be/BZivlsgbTZI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lk8gku86jdk0996ak3rp8wo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vocus.cc/@XXY2018/603715d6fd89780001bd421d
.
1 萊恩強生《星際大戰》三部曲仍在進行?
2017年由萊恩強生所執導的《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飽受星戰迷褒貶不一的爭議,也讓原訂規劃由萊恩強生主導的新三部曲計畫停擺;但近期媒體人Sariah Wilson透露,這項計畫並沒有放棄,只是目前萊恩強生正忙著《鋒迴路轉》續集計畫而暫時擱置;加上萊恩強生自己還會另外拍攝一部原創電影,讓這項星戰三部曲計畫還要等上一陣子。
.
2 傳聞珍妮佛勞倫斯加盟新《驚奇4超人》演出隱形女且近期開拍?
根據【每日郵報】引述【每日電訊報】消息,漫威影業可望在近期於雪梨開拍新版《驚奇4超人》電影,並由好萊塢巨星珍妮佛勞倫斯飾演隱形女 – 蘇珊史東一角;此消息一出引發不少影迷熱議,但這項報導目前並未有好萊塢其他權威媒體跟進報導,而是對此傳聞持保留觀望態度。目前此版本的《驚奇4超人》排定2023年上映。
.
3 莎夏卡勒加盟《閃電俠》飾演「超少女」
上週《閃電俠》劇組確定又會有一位新卡司新加入,那就是曾演出《不安分的青春》女星 莎夏卡勒將會飾演電影版 超少女,她會是第一位拉丁裔演員演出此角;這項消息是由DC的官方推特上公布,內容是導演安迪馬西堤與莎夏卡勒的一段視訊影片:莎夏卡勒在收到選角確認的喜訊後喜極而泣,有趣的互動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
4 《康斯坦汀:驅魔神探》重啟影集 J.J.亞伯拉罕鎖定「非白人演員」主演
根據【好萊塢報導者】紕漏,由JJ亞伯拉罕製作的《康斯坦汀:驅魔神探》影集,已找來英國小說家蓋波頓撰寫劇本,製作團隊更鎖定將由非白人演員擔任主角;另根據【The Illummerdi】消息透露,製作團隊選角類型鎖定《猛毒》中飾演反派里茲阿邁德更年輕的演員。目前本劇尚處前製作業階段,若一切順利,將在三月啟動編劇室。
.
5 《黑亞當》再添新卡司!「賈方」馬文坎薩林確認加盟
由巨石強森主演的DC反英雄電影《黑亞當》,近期由【The Wrap】紕漏,將由迪士尼《阿拉丁》真人電影裡飾演賈方的荷蘭影星 馬文坎薩林演出反派;此消息曝光後,巨石強森也在自己的官方推特上確認,並恭喜歡迎坎薩林加入《黑亞當》劇組。目前坎薩林的反派角色尚未公布, 《黑亞當》也在去年十月的檔期調整時排定無限期延檔。
.
6 《不可能的任務7、8》「背靠背」同時拍攝計畫取消
根據【Deadline】的報導,湯姆克路斯近期因準備投入排定7月上映的《捍衛戰士:獨行俠》宣傳工作,而不得不暫時放下《不可能的任務7、8》兩集電影的拍攝工作,讓這兩部電影預計的連續拍攝計畫被迫暫停。所幸目前《不可能的任務7》拍攝工作已由導演在IG上確定殺青,目前進入後製階段有望趕在今年11月上映。
.
7 「阿拉丁」梅納馬蘇德將飾演《星際大戰》「艾斯納包利格」真人版?
就在《阿拉丁》劇組的茉莉公主 娜歐蜜史考特演出《星際大戰》影集《歐比王肯諾比》、賈方 馬文坎薩琳加入《黑亞當》劇組演出反派,飾演阿拉丁的梅納馬蘇德也傳出將加入《星際大戰》影集《亞蘇卡譚諾》飾演曾經在動畫影集《星際大戰:反抗軍起義》男主角 艾斯納包利格一角,影集的時空也會設定在亞汶戰役(四部曲)後的九年。
.
8 《蜘蛛人》《蝙蝠俠》編曲家丹尼葉夫曼加盟《奇異博士:瘋狂的多元宇宙》
曾執導陶比麥奎爾版本的《蜘蛛人》導演 山姆雷米,在接手執導《奇異博士:瘋狂的多元宇宙》導演一職後,將邀請過去也擔任過《蜘蛛人》配樂的丹尼葉夫曼操刀這回《奇異博士》的全新配樂工作。兩人過去除了《蜘蛛人》和《蜘蛛人2》的合作,還有為《奧茲大帝》譜寫配樂; 丹尼葉夫曼同時也是漫威《復仇者聯盟:奧創紀元》的配樂師。
.
9 「捍衛者聯盟」全員版權回歸迪士尼漫威
過去在NETFLIX平台上的漫威街頭英雄,夜魔俠、盧克凱吉、潔西卡瓊斯、鐵拳俠等人組成的捍衛者聯盟,在2019年取消續訂後,去年11月夜魔俠版權回歸後,上週《捍衛者聯盟》成員鄭是全數回歸迪士尼漫威本家;這等同宣告了漫威隨著Disney+興起,成功將大銀幕和小螢幕全部整合到迪士尼旗下的事業組織,告別過去倚賴其他媒體的時代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ZivlsgbTZ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KF4znnypedy4x8ShruMJ5qzF12Q)
週 潔 瓊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ra8C_D73T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