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故事!
希望大家新年快樂,健康平安。
The storm is coming
華為新風暴再起
這是一則精彩絕倫的報導,彭博《商業週刊》的記者見證了FBI 調查一家美國企業與華為的技術竊盜案件,如果最後美國政府起訴華為,將會是美中經濟戰即將來臨的巨大風暴。
美國政府最近因為華為涉嫌竊盜T-Mibile 機器人技術以及詐欺銀行等罪嫌,而起訴華為,支持中方的人認為,既然T-Mobile 已經與華為民事和解,為何美國政府還要起訴這五年前的案子?
同樣的,2002年思科控告華為抄襲路由器代碼,2010年Motorola 控告華為利用公司內中國出生的員工變為間諜,華為都以民事與之和解。但是現在新的風暴正在成形,不同的是,這次FBI 一開始就參與其中。
Adam Khan 的Akhan Semiconductor 發明了一種可以將鑽石非常薄地塗在玻璃上的技術,強度超過康寧的大猩猩玻璃的六倍,防刮性超過十倍,他認為這是挑戰康寧年收30億美元手機螢幕的技術,2016年他將早期的樣本,分別寄給潛在客戶三星與華為,後來並將樣品寄給華為位於聖地牙哥的實驗室測試。
聖地牙哥的華為工程師Angel Han 對該技術表示興趣,並且迫切地希望如果技術可行的話,能夠用在華為的產品上。
2017年2月,雙方簽署了意向書,華為將在60天內測試完成並且歸還樣品,為了避免逆向工程,也照例包含不可破壞產品等測試方式。因為這種技術在半導體及國防上的潛力,他們還特別要求華為必須遵守美國出口管制法,包括國際武器管制規定,或是ITAR 這類限制國防技術或材料出口的規定。
2018年3月,他們向華為展示了新一代的產品,華為表示高度興趣。到了5月,華為已經過了期限,卻仍未將樣品退回。經過交涉後,直到8月,他們終於回收了樣品,但是打開包裹的一剎那,他們震驚了:盒中的兩個樣品破裂,還有三個樣品失蹤了。
他們於是聯絡了FBI,展開調查,定期開會追蹤進度,其中一位主導的是布魯克林助理檢察官David Kessler,後來他在新聞中看到,David Kessler 就是起訴孟晚舟的主要檢察官之一。
FBI 專家研究後得出結論,華為使用100千瓦的雷射轟擊樣本,以便破解技術,而該雷射足以作為國防武器。後來他們才得知,原來樣本被送至中國檢驗,而這本身就已經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以及當初雙方的規定,但是Angel Han 似乎對此不以為意,可見華為的員工對於相關規定漫不經心。
後來雙方約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場上見面,Angel Han 甚至表示要帶一位來自深圳的高管同行,令FBI 大為驚訝。
於是便展開諜報片的真實場景,FBI 在他們身上別上錄影與竊聽設備,前往與華為代表見面,女探員向他們解釋,他們已經訂好與華為會面的房間,FBI 官員與《商業週刊》記者將在另一房間監看。
原來約定第二天下午三點碰面,不料兩點多時,收到華為代表的短訊,說人在Venetian 賭場走不開,於是FBI 只得緊急改變計劃,回覆說沒關係,他們會去賭場會面。最後雙方在賭場美食街的Prime Burger 碰面,FBI 和記者在隔不到100英尺的地方監看,這令他們十分緊張,深怕露出破綻,
後來深圳的高管並未如約出現,而是一位來自加州 Santa Clara的華為員工Jennifer Lo 參與,最後仍有驚無險地順利錄到影像。
現在這件案子仍在FBI 手上,如果在未來起訴,將會是美中之間的新震撼彈,一場關於華為的巨大風暴正在前方成形。
逆向工程抄襲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林忌:中共總理李克強2015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計劃」,聲稱要在2025年令中國變「製造強國」;要在2035年超過德國、日本;聲稱要令中國產品「質量為先」;而今年3月,一套叫做《厲害了 我的國》的民族主義宣傳片,內容除了一貫如何吹噓中國的強大之外,更包括一些如何偷取別國技術,把技術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山寨」技巧,成為了中國自證如何偷取別國技術的證據。本來舉國全力宣傳,一個半月之久,美國制裁中興,該片卻突然變成禁片。大陸網民難以再找到原片觀看。從這件事情再次證實,所謂「中國製造」的「自主研發」,涉及大量逆向工程。偷取別人技術的行徑,不但偷偷摸摸地做,甚至是公開以至可以舉國宣傳。偷技術偷得如此驚天動地,視世界各國如無物,如今終於踢到了鐵板。
大陸官方宣傳片如此肆無忌憚,一連串偽造貿易紀錄、規避美國監管,人為毀滅證據。中興如何規避美國調查,甚至寫了一份詳細的《進出口管制風險規避方案——以YL(伊朗)為例》;這份手冊以至相關證人,完全被美國人贓並獲。這份手冊明目張膽表示,這種如何規避美國規管的做法,是參考自華為,還疑似把雙方的做法、技術細節等,有詳細說明與分析。
早在2016年,中興被美國罰款十二億美元。中興當時把責任推給個別員工,因此美國要求處罰相關員工;中興的做法,就是表面上承認責任,說會改正做法,實際上通告全公司涉案三十人,都得到獎金,甚至把這份關鍵的證據分享給全公司員工。通告上面有多位高層的簽名,簡單來說就是把法律、契約等全部不放在眼內,慣了「中國模式」的黨國體制,認為自己無論如何做,都不會受到制裁,以為全地球人都會和中國「息事寧人」,結果當然是自掘墳墓,令所謂全球通訊市場排名第四的中興,在美國的制裁令下,面臨覆亡的危機。中興上述的例子,正說明了「中國製造」的最基本問題,即一貫就是偷技術、不重視契約與世界文明規則,簡單而言就是所謂中國「民族性」的基本問題;如中國製造停留在「山寨」的階段,不在於建立大企業,只停留在低層次的技術。別國或仍不會認真對付,但當中國企業想提升自己的地位,發展高層次技術產品時,各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會為自己國家利益反擊,這就是美國對中國最關鍵的反擊;中興的例子說明,沒有了美國最尖端的技術授權,中國的手機再抄襲,如沒有了Google GMS授權,中國的 Android手機再也出不了國門...(未完,按連結讀係全文)
逆向工程抄襲 在 公開業界不能說的秘密《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 的推薦與評價
抄襲 ?像演算法一樣思考,公開業界不能 說的秘密《 逆向工程 ,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Ne ... ... <看更多>
逆向工程抄襲 在 公開業界不能說的秘密《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 的推薦與評價
抄襲 ?像演算法一樣思考,公開業界不能 說的秘密《 逆向工程 ,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Ne ... ... <看更多>
逆向工程抄襲 在 [閒聊] 供應商瞞著公司偷賣公司設計產品- 看板toberich 的推薦與評價
本來想說要去問機械版,
但那邊討論的比較專業,所以想來這邊問問看
因為我們家是自己創業的製造業,也快十年了(地屬彰化)
一開始從老家的三合院做起,這兩年順利換到大廠房
以設計馬達為主,運用在升降工具桌上。
創業近十年每年都慢慢穩定提升,逐漸更換廠房及機具,及提升員工薪資及工作環境。
但最近遇到一項難題,
主要設計師因為在馬達日商工作近30年,所以其實算是滿老手的了,
剛開始創業時因為資金不夠,也不知道會做多久,
所以將馬達的轉子委託其他廠家加工,所有材料、設計原理,繞線標準都是我司提供,
他們就是單純的代工,代工廠老闆不懂馬達,只是他剛好有機台,
我們因緣際會得知才請他幫忙,然後教他細節。
我們的馬達組成成品後會交給組裝廠,他們組裝外殼等零件後會直接出國
前幾年組裝廠老闆想邀請我們合資成立馬達廠,但我們拒絕,
原因複雜,但組裝廠老闆本身也不是太正派的人,(私德不方便說)
應該是大家眼中的那種慣老闆,壓榨低薪員工
賺錢買一堆車,想辦法竊取供應商的設計細節,然後逆向工程複製取代表供應商
某方面跟狼性的中國人很像xD
--------------------------------------
正文開始:
前陣子透過組裝廠的員工得知他們有在偷偷拆馬達,也準備開始逆向工程,
然後直接透過我們的代工廠叫料,輾轉偷我們的料去做他們自己的馬達,
因為他們不懂
所有細節完全複製我方的規格,材料部分直接用我們的,
我知道代工廠老闆自己也不是很正派,算是個8+9吧,
我們問代工廠他也不承認,但是我們跟上下游廠家的員工都配合滿久的,
所以他們有些員工也會良心不安跟我們說這樣的情形。
我們目前是假裝不知道,因為組裝廠本身也不太想請人研發馬達,
只想透過逆向工程抄襲竊取做東西,我們認為這樣其實也做不久,
畢竟有太多細節在生產過程中要調整,但是組裝廠與代工廠上下交相賊的情形滿麻煩的。
我們去年就開始陸續購置機台,要把核心轉子代工拿回來自己做。
一來是代工廠還是有些品質問題,二來我們其實也不太想讓品德不良的廠商繼續做下去
其實不太懂代工廠為什麼要這樣,因為他們出貨數量不會變多,
反而會得罪我方,一般人生氣起來不就所有生意都沒得做了?
組裝廠本身其實光靠馬達組裝好轉手賣給他們客戶就已經抽一筆錢,
根本不用自己做
只是老闆還是想完成他的一條龍夢想,CNC自己做,塑膠射出自己做,,馬達自己做,
但是卻想cost down,所以都會派人到供應商偷規格跟技術,不想成立研發團隊
我不知道這樣的情形在其他製造業嚴不嚴重,
但是我個人是覺得滿麻煩的,
加上我們公司人不多,所有人配置在20人內,沒有專業法務團隊,
想知道如果這樣的情形真的有一天大家要撕破臉,有辦法告上法院嗎?
是不希望有這樣的一天,
但這其實也讓我看到有些人是真的滿貪婪的,
或是有其他解決方法,箝制下游廠商偷賣材料給其他人嗎?
我司本身從去年開始都有嚴格控制清點出貨材料,包含報廢退料等,
組裝廠也會不時派人來我們廠房假借看品質問題,
其實想偷問馬達的解決問題。
或是我們沒發生的問題,他們會很好奇地說想主動學習。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xD
我們儘量處理檯面上的問題,不要跟他們太深交。
一方面我們知道馬達真的太多細節,如果他們想從0開始一定需要專業人才
而不是像他們老闆那樣,透過逆向工程拆一拆,把我們的圖拿去給其他廠家開模製作就行
不然大家都能做xD
不知道有沒有版友遇過類似的問題呢?
創業實屬艱辛,雖然不像大部分的人是服務也或是行銷等
是製造業的問題,但我想科技業應該也會遇到吧,
我之前曾經在電子廠工作過,但也沒遇到這麼誇張的,
是擔心問題越來嚴重,想上來問問意見。
非常感謝願意指點或是分享的版友!!
--
這 場 文 章 讓 您 覺 得 ?
│ │
│ 一"一 \ / >\\\< ╯ ╰ ∩ ∩ ▁ ▁ >_< ㄧ ㄧ+ │
│ 皿 ε □ ▽ ▇Δ ▇ ╰╯ ╯ │
│ 北七 亂喔 害羞 莎小 爽啦 哭爸 XD 科科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4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596974038.A.0C8.html
※ 編輯: Jedson (114.38.41.26 臺灣), 08/09/2020 19:54:34
當初想說這邊各位看過大風大浪的人也多,所以才在這邊發文,謝謝大家!
※ 編輯: Jedson (114.38.41.26 臺灣), 08/09/2020 22:15:57
但是該馬達會出貨歐洲美國,所以都有經過美國及歐盟當地安規認證,
算是該顆馬達就是屬該產品用,所以所有的規格都不是市面可以直接買得到的量產品。
因為我們不想跟他做,他就直接找我們的供應商,叫我們的供應商不要跟我們說,
用我們的材料幫他們做馬達轉子,再出貨給他們。
基本上終端的最後生產的需求量是一樣的
而且還是用我們自己的材料,讓他賺兩次錢
是沒想到會抄到這個地步,我們的供應商也沒有保護我們的產品資料,
別人要就給別人了,可能給的錢比較多吧xD
但也因此認清一家廠商,如果他們無法專心代工,我們就全數拿回來自己做吧
※ 編輯: Jedson (114.38.41.26 臺灣), 08/10/2020 00:02:23
趕快加大技術差距是一定會的,加強既有產品的性能也是
我們公司其實還有其他的研發案正在走
後來其實只是覺得很阿渣,
我們叫原料給供應商,他們只提供機台,但是卻跟我們說之前報廢很多,
結果是偷偷拿去賣給其他人。
根本是無本生意囧
心裡也有個底該怎麼走下去了,該做的事還是必須做。
上述只是其中一個型號發生的事情,謝謝大家,未來還是努力靠自己爭取更多客戶
※ 編輯: Jedson (114.26.73.150 臺灣), 08/10/2020 19:16: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