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生活】
我自己最近一直在看「鍛鍊正念」的生活相關書籍。如同郭葉珍教授說的,我想「找回安放自我的坦然」。仔細想一想,工作的時候,什麼情況我會完全陷在焦慮裡呢?
通常就是拍影片的時候,拍攝過程不順利,例如今天拍這個黑咖啡飄浮冰淇淋,黑咖啡滿出來的瞬間,我其實很懊惱的。桌巾要洗,冰淇淋也用完了,小孩也要回家了,我已經沒有機會重來,今天的影片是不是就難產了?
後來,我就想,先剪剪看影片吧,剪片的時候把自己拉回當下,多看幾次咖啡冒出來的瞬間,其實也感覺有點好笑了。雖然桌巾要洗,但我剛剛享用那杯黑咖啡飄浮冰淇淋的時候,感覺那麼幸福,這樣就好了。不用追求完美,有好好吃飯、睡覺就可以了,我現階段給自己的目標很簡單。
想看翻車現場,請一定要點開影片,晚安囉,希望博君一笑,您也有美好的夜晚。
#日本昭和玻璃收納罐與高腳玻璃杯下單資訊
下單連結:https://gbf.tw/ha0dc
下單期間:2021/09/24-2021/09/30 準時收單
客服LINE ID:slife2103
更多玻璃收納罐與高腳玻璃杯的圖文介紹:https://reurl.cc/95OjMa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萬的網紅Better Leaf 好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個有關於導致拖延最大的成因】 如果你心中也有這樣的疑惑 為什麼我是大家公認的聰明人 卻事事都不如意? 為什麼我付出那麼多 仍然不成功? 捫心自問: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很多很棒的想法 但為何99%的人想想就算了? 你相信嗎? 從「想到」到「做到」, 竟然是我們與成功最...
追求完美 焦慮 在 茄子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得寄思在很早以前就跟我提了關於 2022 手帳「zzz」的想法,對於封面的構思,她也已經有初步的想像和計畫,我是個很有實驗精神的人,總是會保持著「那就先試試看」、「反正可以重來」這樣的想法,先拍再說!記得當初在家裏面擺拍這組照片時,還正是酷暑難耐的天氣,我拿了某個番茄紅醬的玻璃瓶裝了鮮奶、最小尺寸的梅森罐裝麥片,在角落鋪上桌巾,幾本二手書擺置,看起來有模有樣,但拍啊拍,左看右看一直不是很滿意,最後麥片整碗都軟掉了,牛奶也退冰了,試了好多擺法,還有不同的點心不同的盤子,我還是一樣,沒什麼成就感、嫌東嫌西的,那天的陽光很不給力,我也想找更可愛的碗來裝麥片,種種的細節都讓人感到煩躁,傳照片給寄思看的時候還一直碎念(真是有夠吵)心裡也暗算著,大概還需要重拍幾次吧!過了一陣子,寄思說封面她排好了,看看有哪裡需要微調的吧?我打開圖檔一看,噗!心臟重擊!我拍完根本沒信心的照片,在她的排版下變得協調好多,充滿寄思的味道了,對自己拍攝照片產生很多的困擾、很多的 murmur,在看到封面排版後,瞬間都消解了。
常常有人會好奇我們的工作到底在幹嘛、到底在忙些什麼,「做設計」三個字說起來好聽,事實上真的沒有外在表現的這麼漂亮,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就跟每個阿宅一樣,頂著一頭亂髮、出油的額頭與條碼瀏海,在電腦和充滿雜物的房裡孤軍奮戰,在好與不好、yes or no,每一個天人交戰的選擇中,不停懷疑自己的一舉一動、質疑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這樣真的好嗎?」、「我又做錯一件事了」、「我的人生就要毀在這裡了」、「我真的可以活下來嗎?」也常常有責備自己:「為什麼可以做到100分,今天卻只做到70分?」的時候,但時間的推移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會用最直白的方式去證明你的努力沒有白費,當時嫌棄到爆炸的照片,今天再翻出來看,那種煩躁、不滿的感受、早已經煙消雲散了,啊~原來也沒這麼爛嘛!
「做設計」的日子常常都是這樣過的,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停貶低自己的存在,在谷底的時候又看見一線曙光,包貨包到一半,趁我還沒忘記這些心情時,趕快記下來:「我們在對抗自己的盲點的同時,別人也正在看著我們美好的一面,數落著自己。」總是想著:「他這麼美,我這麼醜」、「人家那麼好,我那麼爛」、「他那麼聰明,我這麼笨」,希望下一次在我們焦慮得不能自己的時候,可以算著時間、算著自己走了多遠的路,然後,稍微好過一點。
寄思 thinking of you.
追求完美 焦慮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Hello Again 真愛停看聼 (Maggie Peren,2020)
Country : Germany
Score : 6.5/10
印象中很少看到的德國喜劇片,輕鬆自然Groundhog Day式時間輪迴片、這次女主角將日復一日輪迴在一場婚禮中!好像此類奇幻設定都有種超現實的冥冥天意,是要為一個道德有缺陷或心理有空缺之人「一次又一次」重審自己的人生、試著透過某個混亂的一天讓他打開眼睛靜觀自己思辨檢討、慢慢在一次次汲汲營營的焦慮嘗試後終於大徹大悟、而在頓悟的那天終於脫離這心理輪迴。女主在一次次當偏執狂破壞人家婚禮後、終於想通,在放下偏執、成全婚禮的當下,果然解除魔咒!在每一次的婚禮破壞行程中,都會不知所以地落入一個如化外之地的神秘女廁所,遇見一位哲學家清潔工,適時予她當頭棒喝,第一次的提點就是「在別的宇宙可能事情會不同」,所以說我這次失敗了、但日復一日的輪迴每天都是一個平行新宇宙、而我在其中一個宇宙遲早可以破壞成功?然而一次又一次光怪陸離、天馬行空的實驗,也越來越明白:也許是在說我的「破壞婚禮」只是在圓滿我一個人「獨善其身」的小宇宙、而其他人也各有各的宇宙等待與我交流、甚至我的宇宙也將因碰撞了他們的宇宙而有所不同?也許每一個人以自己為世界中心時,都有一套天體運行的理想「宇宙」,但這些個人宇宙都仍共享一個共同的社會宇宙,而本片所框架的社會宇宙,就是關於德國上一代「經濟奇蹟」 時期的家庭遺緒,他們脫離了德意志傳統與納粹遺緒,而得到解放,經濟好了、教育高了、人人工作富裕了、消費社會、自由戀愛與性解放,令人人都在愛情中自由翱翔如魚得水,久而久之也造成了大家想婚就婚、不合就吵,想離就離的 1980s-90s、到 2000s時還把歐洲首屈一指的「拼貼家庭」引以為文化驕傲,但可曾想過拼貼家庭如何形塑了下代世界觀?女主自己父母失和,不相信愛情婚姻,一旦心儀,轉頭就跑;古意男室友 Anton同樣是父母離異,面對的方式卻與她截然不同,悠悠嘆道「我不會拒絕,你不會接受」;花心男室友 Patrick跟一堆女人上床從不談戀愛、卻自以爲是,認爲他撫慰失戀女子乃施惠之舉;婚禮同桌女 Melanie也是父母離婚導致她卑微地找人愛;婚禮同桌男焦慮地覺得優秀才會有人愛;焦慮求愛的女子還有卑微的 Anton女友 Amy與強勢的新娘 Franziska,但她們緊緊抓住男人浮木的結果,就是期待與傷害成正比⋯⋯這不就是追求個人自由,無限上綱,所造成現代愛情婚姻的混亂宇宙? 停止追求完美,相信即使錯了,也有機會扭轉乾坤,會不會比較容易看到更好的明天?
追求完美 焦慮 在 Better Leaf 好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3個有關於導致拖延最大的成因】
如果你心中也有這樣的疑惑
為什麼我是大家公認的聰明人
卻事事都不如意?
為什麼我付出那麼多
仍然不成功?
捫心自問: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很多很棒的想法
但為何99%的人想想就算了?
你相信嗎?
從「想到」到「做到」,
竟然是我們與成功最遙遠的距離?
雖然善於思考是一種好習慣
但要切記:永遠不要讓自己成為那種
「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的人。
影片概括:
00:00 書籍介紹
01:29 第一個原因,信息爆炸
03:34 第二個原因,追求完美
04:34 第三個原因,習慣拖延
05:26 第一法則,化繁爲簡
08:09 第二法則,接受不完美
09:56 第三法則,倒數計時法
書名: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擊敗拖延、
惰性、完美主義,讓行動力翻倍的高效習慣法則
出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發光體文化
作者:高原
想要購買的朋友,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Q3zv90
誠品:https://reurl.cc/n0e8En
金石堂:https://reurl.cc/N6V7p5
MOMO:https://reurl.cc/r8M7Db
讀書共和國:https://reurl.cc/4mZ0VR
【加入好葉進階課程】
《30堂課搞定價值投資》特價熱賣中 ☞ https://bit.ly/Value-Investing-YT
【讓你的金錢替你工作】
投資系列影片 ☞ https://bit.ly/3aSbmSH
好葉的投資組合表現 ☞ https://etoro.tw/3pQtu3t
eToro - 10萬美金體驗 ☞ https://etoro.tw/3dNXlap
【其他學習管道】
用聽的吸收,好葉Podcast音頻?️:https://bit.ly/betterleaf-himalaya
用寫的抒發,好葉的Instagram?:https://bit.ly/betterleafIG
用互動交流,好葉的臉書專頁 ?:https://bit.ly/betterleafFB
【更多相關影片】
3招提升复原力:https://youtu.be/Dq1En5SGScU
5個擋在你和成功之間的迷思:https://youtu.be/rXRQtadzqm8
思維決定命運:https://youtu.be/jbUJGkM4Ksk
窮爸爸富爸爸:修炼财商之道:https://youtu.be/mbAlsCsE6lg
沒資金,沒人脈,也能創業? :https://youtu.be/7QzWW3jDL3Q
【更多優質影片】
動畫書評系列?:https://goo.gl/DtqYce
實用冷技巧?:https://goo.gl/wXmR7n
5分鐘心理學?:https://goo.gl/5YQpdK
好葉全集影片?:http://bit.ly/betterleafull
---------------------------
合作邀約:betterleafbusiness@gmail.com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 #畫動書評 #好葉

追求完美 焦慮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在你的生活裡,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疑問?
那就是忙完一整天的行程之後,回到家裡整個人就像是電玩的角色大失血、快要GG了…徹底的累垮;而且怎麼睡都沒有用,還是黑眼圈、哈欠不斷,就像是一個永遠都充不飽電的電池一樣。
而一般來說,我們提到「疲倦」,我們總會覺得它跟身體因素是有比較高的相關,像是缺乏睡眠啊、經過激烈的運動啊,或者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
但是呢,美國的奧瑞岡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略特・柏克曼」,他就指出,假如你是建築工人,或者是在田裡幹活的農夫,再不然是日夜都得輪班的住院醫生;那麼你的疲倦的原因喔,的確是「體力透支」。
但如果你不是這些狀況,那很有可能你的疲倦,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有研究證實喔,如果你長年覺得疲倦,除了身體上的勞累之外,還有下面這三種心理的因素,也會把你的內在能量整個榨乾。
這三個因素分別是,第一個「強烈的情緒感受」、第二個「自我控制」和最後一個,叫做「過度的負面思想」。
先來說說喔,什麼是「強烈的情緒感受」?這就讓我想到我們「啟點文化」的小天使~媗甯,她曾經遇過一個狀況。
有一天上班日喔,她一如往常的進教室辦公,沒想到喔,她一打開我們線上課程的平台,就赫然發現整個平台當機,無論她怎麼怎麼按、怎麼重新整理網頁,整個線上平台就是沒有反應。
在她處理緊急狀況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耐著性子跟工程師溝通,而另外一方面,還要擔心學員沒辦法上課的困擾。
所以呢,在壓抑自己驚嚇過度的情緒之餘,還要承受著心跳加速啊、血壓升高啊…這些生理負荷。
一直到整個狀況解除,她才能夠鬆一口氣,而且感覺到一整天的體力,就在那一個小時全部消耗光。
雖然這件事情在一小時之內就順利的解決,但強烈的情緒感受,激化了身體的壓力反應,在短時間之內造成很大的內在負擔,所以會有一種瞬間被榨乾的感覺。
其實不管強烈的情緒,是來自於像「焦慮」這一類的負面,還是像是「興奮、開心」的正面情況;當焦慮或興奮持續的時間太長,就會超過人類所能夠負荷的程度,很快的耗盡我們所有的心力。
再來呢,第二個會榨乾我們內在能量的因素,是「自我控制」。
這就好像是一個天生內向、不常說話的工程師,他要出席一場公司的餐會,你要他在社交場合努力裝出一副很健談、幽默的樣子;或者是一個不擅言詞的人,要跟眾人侃侃而談,發表一個很重要的簡報。
也好像是喔,你要求一個愛玩的孩子,不可以出去玩,必須乖乖的坐在位子上、定在那裡不能動完成功課,是一樣的感覺。
這些情況,都要我們去忽略自己的感受、無視於外界的誘惑,再辛苦也要完成目標的決心,這些都很消耗意志力的。
所以呢,內向的人在參加完聚會之後,他回到家會覺得累翻了,會比他寫一個禮拜的程式還要更累。
而且人的意志力很有限,不可能隨傳隨到啊,一旦需要自我控制的時間太長,就會讓我們感覺到精疲力盡。
而第三個,很容易讓人身心俱疲的因素,就是「過度的負面思想」。
什麼叫做「過度的負面思想」呢?打個比方喔,當你在工作上不順利,遇到挫折、心情很糟,回家想要跟你的家人,或伴侶傾訴的時候。
結果沒想到你的家人卻跟你說:「早就跟你說那個工作很爛,你偏偏要去做,就不聽!」請問這句話講完,你聽到這裡,是不是會覺得更悶、更賭爛?
同時呢,你也會因為這樣的回饋,繼續留在挫折感裡面,說不定你心裡喔,還真的會責怪自己;就是像這樣的對話:「對呀!別人都看得出來有問題,我竟然看不出來,真是白痴,我這輩子完蛋了!」
像是這樣的信念,都叫做「災難化的思考」。它只會不理智的讓我們認為,世界末日就要來了,因此呢,把所有的心力都花在焦慮跟擔憂上面。
於是呢形成很大的內在壓力,讓人光想就覺得累,最後你根本就沒有任何行動的能力,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那當我們純粹因為身體的因素而感到疲倦,要恢復體力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休息」就好了!
但麻煩的是喔,當我們筋疲力盡的原因,是來自於我們內在的時候,因為不容易覺察。所以這樣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就會形成一個「黑洞」,讓我們的內在能量,無止境的流失,休息再多你也補不回來。
那你一定會好奇,如果是你,或者是你身邊的朋友,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在這裡喔,跟你分享一個唯一的解方,它很簡單,兩個字叫「平靜」。
雖然「平靜」多數時候,會讓人有一種被動、懶惰、無作為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平靜的真正功效,跟大家認為的是完全相反的。
因為平靜是一種低強度的情緒,所以不會刺激你的生理機能,你的心跳不會加速,你的掌心不會冒汗,呼吸也能夠保持規律,身體的狀態是相對感覺到安全,而且平穩的。
所以呢,平靜它其實不會降低你的產能,也不會讓你變得消極。反而啊,能讓你更順利的完成工作;同時呢,它消耗的能量,也會比你急躁、焦慮的時候來得更少,讓你更省力。
在職場上面,有很多「完美主義」的經營者,他們成功的原因,也往往是導致他們過勞的原因。雖然追求完美這樣的一個「自我控制」,可以使人進步,但過分追求完美,會把人逼瘋的啊!
讓人在每天的工作結束的時候,因為能量用光,而彷彿虛脫一樣,長期活在高壓的狀態裡,會越活越累的。
又或者你有一場重要的簡報,或是正在洽談一筆大交易,但你從接受到任務的那一刻開始,整個「強烈的情緒感受」,會讓你一顆心七上八下。
除了要做工作上的準備,還要應付心裡不斷跑出來的擔憂跟緊張,處在這種「強烈的情緒感受」和「負面思想」,爉燭兩頭燒的內在情況裡。
那麼我邀請你想一想,在這種內外煎熬的情況底下,你覺得自己能夠撐多久,又能夠如何把事情做好呢?
說到這裡喔,如果你有以上這些議題或困擾,我有一門課,叫做【CIA通達力】,它會用循序漸進的步驟引導你,達到從容不迫、泰然自若的平靜狀態,幫助你更靠近你自己,覺知到自己內心的感受。
當你開始注意到焦慮,和躁動的情緒的時候,你就能夠有意識的調整自己,保持在清明而平靜的狀態,讓你能夠用對內在的能量,就能夠避免累到厭世的狀況發生。
我們的文化長久以來,在道家和《道德經》裡面,都強調「無為」這個詞彙,他們把「無為」說成是一種「生命之鑰」,認為呢「無為」是力量的來源。而「無為」最直白的說法,其實就是「平靜」。
當你能夠平靜,你就可以安住在當下,保持淡定沉著,自然就能夠更專注,而且做出更明智的決定,處在一個能量正常流動的狀態,擺脫長久以來的疲倦感。
祝福你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活出「寧靜致遠」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最後提到的【CIA通達力】課程。
我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CIA通達力】課程,是在10月26號開課。這也是我這一門課經營這麼久以來喔,第一次開在禮科拜六,所以呢它的名額很有限,而且機會很難得。
希望對於想要更認識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調整的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
希望我能夠在10月2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追求完美 焦慮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當我跟你分享到,像是「平靜」啊、「放鬆」這一類的詞彙的時候,這會讓你連結到什麼樣的狀態?
你會把「平靜」跟「放鬆」,跟「成功」聯想在一起嗎?一般的直覺應該不會吧!甚至於,更多的我們會覺得「平靜、放鬆」,好像是遊手好閒、不事生產。
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到平靜,通常是因為我們正在度假啊、在海邊;或者是,在瑜珈課結束的墊子上面。
當我們忙著談生意,或者是要如期完成一個大案子的時候,我們是很難保持真正平靜的心態。所以呢,「平靜」常常會讓人有一種被動、懶惰、無精打采,或者是無能的刻板印象。
然後這樣的概念,剛剛已經說了,它其實就是一個刻板印象。真實的狀況,可能會跟你的直覺,是恰好相反的喔。
「平靜」其實不會降低你的產能,也不會讓你變的比較消極;相反的,它能夠讓你順利的完成工作。而且你消耗的能量,也會比急躁、焦慮的時候,來的少很多。
會跟你分享這些,除了是我自己的體會,包含很多身心研究的證據,共同的指向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我最近讀到《你快樂,所以你成功》這一本書裡面,也做了相關的討論;所以呢,特別想要再跟你深入的分享。
其實,回到「平靜」這樣的一個情緒狀態,它的強度比較低,所以不會刺激到我們的身理機能。我們的心跳不會變快、掌心不會冒汗、呼吸也能夠保持規律,我們的身體其實是穩定的。
當你一整天的生活結束的時候,你不會因為能量用光,而感覺到彷彿虛脫一樣;這是「平靜」為我們帶來的好處。
可是你也會想到,有時候我們其實蠻享受那種deadline快到、在壓線之前,快點把東西交出去的那種焦慮啊、興奮啊,這種快感。
因為呢,它會刺激我們盡快的採取行動;壓力和興奮,的確是會增加我們的能量跟power。其實這也是市面上,為什麼能量飲料,會這麼受歡迎的原因。
因為啊,咖啡因會刺激我們的腎上腺素,可是就像前面點出來的,當我們喝了一罐,富含咖啡因的能量飲料之後;經過了幾個小時,我們就會進入到一種身心耗竭的狀態。
而那個原本讓我們很興奮、很強烈的情緒,也會反而走向另外一個負面的極端。然而,其實回到一個根本的部分,倒不是這種興奮,或強烈的正面情緒,它不應該存在。
它的確能夠為我們帶來喜悅,也能夠產生動力;然而真正這我們需要面對的,是我們要了解這種「極端的正面」,或「極端的負面」,這樣的極端情緒,對於生理上面的衝擊。
我們的確可以在某些適當的時機底下,善用強烈情緒的快感;可是如果我們一直要讓自己,隨時都處在這種超high的狀態,那就會很容易過分消耗我們的能量,而且造成無法挽回的負面傷害。
在這邊談幾個心理狀態,你看看自己是不是常常會這樣子?比如說,你做每件事情,都會要求自己要全力以赴;你是個非得要把事情做好、做滿的完美主義者嗎?
凡事真的都必須符合,你滿分的高標準才行嗎?還是偶爾可以適度的放寬尺度,讓某些事情只要有90分,甚至於80分就好了呢?
「追求完美」會讓我們進步,但「過分追求完美」會把人逼瘋。因為它會鞭策我們不斷的求好心切,我們不會降低自己嚴格的要求;也會不斷的去追求那些,其實是不切實際的目標。
而且延伸來看喔,在職場上的「完美主義」,會導致我們過勞的風險。因為職場上的完美主義,會讓我們活在持續性的高壓力狀態裡。
所以,難怪很多的研究都告訴我們,「完美主義」跟「自殺的念頭」,還有「焦慮的症狀」有明顯的關係。
然而這樣的「完美主義」,不僅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在長時間裡面表現優良,反而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差。
所以呢,如果我們想要過的更平衡,把精力都放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那麼要怎麼樣調節自己的能量,去接受有些事情,其實過得去就夠了。
實在是不需要事無論大小,都用同樣的力氣去做它;殺雞真的不用牛刀。其實只有這樣的調整,你才能夠長期的,讓自己在一個平靜的狀態。
其實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只有平靜才能夠在速度和體能之間,保持一個最佳的平衡。然而人生要面對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你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完美。
那麼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當你能夠讓自己保持平靜,你才能夠調節自己的力量,去接受哪些事情夠好就好;然而有哪些事情,是你一定得全力以越的。
就像我常常很喜歡分享的一句話,叫做「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不是每件事上。」
如果你想讓自己過得更好、更平衡,那麼記得一件事,「寧靜致遠」,也就是「平靜致遠」。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者是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