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着成績表的爸爸]
瘦削的少年,一頭濃密黑髮,梳了時下韓星流行的「中分」髮型(前額留海中間分界)。身上穿着窄身深藍色西裝,裡面的白色襯衣鈕扣的深藍色,和西裝外套顏色一樣,吊腳褲子下搭配了一對啡色綁帶紳士鞋,刻意地沒露出袜子,腳眼配合潮流低調地裸露着。
他要面對三名年紀比他最少大一倍的成年男士查問。有人穿着帶波點煲呔,有人頭髮花白背微佝僂,有人不住托着自己的眼鏡。少年說話清晰,刻意安排停逗位置,句與句之間有足夠的沉默,讓大家有足夠時間抄筆記。
少年那對細小的眼睛,留心地捕捉看着成熟男人抄寫的速度,待對方停筆,眼光從桌子上抬起,他才繼續說下去。即使說到緊湊的內容,他也刻意把語速放慢:「我個人所知_通常_第一_萬用刀有好多地方買到_野外用品_店鋪_有得買既_第二,我自己的用途_同其他人…」
成熟男人問:「你怎知道其他人呢?只能講你自己。」
少年接招應對:「sorry,我自己就只用在野外活動_萬用刀上都是微型工具_用途好普通_係開罐頭剪野既用途。」
***
房間異常安靜,卻坐滿了人,有穿了格仔裙校服的女同學,也有少年人父母。父母穿搭得體,母親腳踏斯文裸色女裝皮鞋,父親剪了乾淨髮型搭配格仔上衣,兒子讀的是區內頗有名氣的直資中學。答問持續兩小時,即使來支持的友好都忍不住打瞌睡,父母仍緊張地伸長脖子探頭張望。
這個場景,和把子女送去心儀學校的面試場景何其相似:一批穿着西裝的大人,輪流向少年查問,看少年人應對如何,穿得過於早熟的少年小心翼翼地回應,背後是一對肉緊的父母。
但這個少年人面對的是審訊。他被控於2019年11月11日,於鰂魚涌被捕,於其袋中搜出一把萬用刀,被控「管有非法用途工具意圖作非法使用罪」。
11月11日早上,西灣河發生警員槍擊男學生事件。不久,警員在附近康怡一帶,從警車下來追截一班在行人路上奔跑的年青人。少年被噴中胡椒噴霧,警員作供指稱學生承認自己堵路,並在他身上搜出手套、游泳鏡、望遠鏡、黑色口罩等,但案中關鍵那個「非法用途工具」,是一個放在背包裡面暗格底部已摺起的萬用刀。
少年於1月15日選擇在法庭上自辯。他解釋,那天早上,他從借宿的女友家離開,穿黑衣是因為準備參加位於自己入讀的小西灣中學的罷課活動。當他和同校女友準備搭地鐵上學,怎知遇上交通塞擠,聯絡同學後決定回路面匯合,再計劃回校。在路上才知道較早時西灣河發生槍擊事件,怎知道在路上就遇到「奔跑而來的警察」,有人嗌「快啲跑!」他們受驚就跑,再被噴射胡椒噴霧、制服及被捕。
代表少年的辯方律師,呈上一本小冊子,證明少年在學校有參與童軍活動,是故袋中的萬用刀和望遠鏡,是在一個月前,在學校作為童軍領袖要使用的工具,少年稱平常沒有收拾袋子習慣。
少年人指着證物相片,詳細解釋多功能萬用刀:「這套萬用刀主要用途,只有五至六種。第一個用途是開瓶器;第二個是小剪刀;左下角那個『一字鈚』用來開電器上的電芯蓋,例如露營燈;上面那個細鈎就是用來開啤酒蓋;右面細那個刀仔,好鈍的,我用來在外活動處理食物和包裝;右邊『一字鈚』更細小,也用開小電器螺絲;最裡面鈎型東西,是罐頭刀。」
法官問:「你是逆時針方向去解釋?」
少年答:「對。」
控方追問:「小刀你說比較鈍,鈍的『定義』是甚麼?」
少年答:「只會用來處理食物或切包裝,不會用來切比較硬的東西。」
法官追問:「甚麼叫作『處理食物』甚麼叫『切包裝』?實在點告訴我嘛。」
少年補充:「例如我去露營時,會用這小刀來切午餐肉,切腸仔,(開)雞蛋的包裝盒。」
法官抄寫時重覆呢喃着:「嗯……切午餐肉,腸仔。」
彷彿像一場中文科閱讀理解課堂活動,又像一場辯論比賽。那個證物萬用刀,放在膠袋裡,再放入紙箱裡,靠在法庭的牆邊,隨時準備翻出來讓大家有需要時檢閱。
控辯雙方,曾就「萬用刀」的威力,各執一詞。較早時,法官更曾在庭上測試,用那把萬用刀切開一張白紙。辯方指出,萬用刀「合法用途達一萬種」,切紙都要力氣,沒證據可以用來堵路。法官則指出:「測試過能夠切紙,難不難是另話,但係切到。」
萬用刀威力爭辯過,少年「童軍」的資格亦一度被爭議。
控方白髮大狀,微胖的他佝僂着身子,他質疑地問少年,他的童軍紀錄本,更新日期在2015年之後便沒有,言下之意,近期未必是童軍。
少年則反駁,自小學三至四年級已領有童軍紀錄本,升上中學後,由於是以「學會」形式運作,故執行程序沒有那麼嚴謹,才沒有每年更新,堅持至今仍是童軍總會的會員。控方追問:「有沒有更可信文件?」少年答:「學校的成績表……(也可證明)。」
語音未落,此時,旁聽席發出微微聲響,少年的父親壓抑着想衝出去的欲望,其太太提點丈夫說:「(把文件)交給律師吧!」原來少年爸爸在目睹兒子自辯,一直緊緊握着一堆兒子的文件,聽到控方挑戰兒子的「童軍資格」,想把多一點文件交出來,證明參與過童軍活動。
此時,父親躡手躡腳地走到辯護律師旁邊,把成績表交出來,希望幫上一把。當爸爸回到坐位上,庭上的討論已轉移到其他焦點。忽然,旁聽席上,少年的父親鼻頭抽搐了幾下,哽咽的聲音傳出。坐在他前面的記者,感覺到這對父母,面對着巨大壓力。
被多方質疑,父親都忍不住哽咽,但少年人仍在語氣平緩地,一板一眼地回應一個又一個問題。
控方:「你見到警察點解要走?」
少年:「當時社會環境,例如那幾個月,警方經常拘捕我們年輕人,更傳出傳聞,說會給人毆打,新聞都會見到這情況,所以見到幾個警察衝過來,自然會驚。」
控方:「我向你指出,你的裝束是黑衣人,所以你驚。」
少年:「我不認同,(和我一同)被拘捕的十來個人,不是全部黑色衫,而且不少人都不是,其中一兩位是匯合一起的同學,直情是穿着校服的。」
辯方大狀總結陳詞時不忘指出,其中一名拘捕少年的警員曾在口供中被問及「是否學生就可疑?」當時這位警員表示:「當然是的,有甚麼問題?」。大狀指出,在2019年11月,學生就被標籤為可疑,學生就被理解為示威者。
答辯過程裡,控方律師一度因為組織不了自己的問題,被法官教訓了一頓。在裁判法院的小小房間裡,大家都要按遊戲規則運作。而小心翼翼的少年,每一刻都維持着比他年紀更成熟的平和語氣,直至一處,才顯露一點點稚氣。
控方:「萬用刀可以用在堵路的過程裡?」
少年:「我不同意,我不會這樣用,我不同意……囉~!」那個短促而沒有尾音的輕輕的「囉」字,輕飄飄的。即使穿着整套西服的裝束下,在唇槍舌劍的對答之中,少年人只有那麼一剎那流露了一點點孩子氣。在那個初秋,背包裡被發現一把小型萬用刀,被噴了一臉胡椒噴霧的他,被拘捕時年齡才17歲。
(案件前日判決,裁判官指,少年打算參加罷課,是故沒有帶上課用品,故認為他曾整理過背囊,沒可能沒有發現裡面有萬用刀。裁判官亦認為,少年背囊被搜出的物件,是堵路常見裝備,涉案萬用刀可作鬆脫地磚及剪開物件。裁判官亦認為警員口供可靠,而警員指拘捕時少年曾招認自己堵路,判處少年罪名成立,需還押至農曆年後,等候報告及判刑。和他同案的另一被告,因為警員搜證出錯而脫罪。
後續:2月19日法庭判處少年240小時社會服務令,他在還押21天後可以回家。)
軍紀定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共提高武嚇叫板 我別大意
張延廷/大學教授、退役中將(台北市)
國防部影片宣稱國軍將戰至一兵一卒。圖/截自國防部「枕戈待旦、同島一命」影片
近來中共武統台灣的言論已甚囂塵上,由歷史發展軸線歸納分析可知,每當中共遇到內部權鬥激烈或民生經濟受創、天災災害接連而至時,領導者可能會以對外發動戰爭的模式轉移內部矛盾及注意力,以軍事動員之名順勢進行國內政治整肅,以便凝聚團結意識一致對外,使動武成為內部政治鬥爭很順勢運用的工具。因此共軍近來強調其實力與決心一旦啟動「武統」,即是「首戰即終戰」,要一舉解決統一問題,值得我們了解其意圖與能力。
就大環境言,現今美、中緊張關係升高,亦相對使台海充滿詭譎氛圍,由於台灣處於美、中角力的地緣政治核心位置,任何擦槍走火都有可能引爆軍事危機。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說:「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是政治的工具」,而目前中共對台威脅最重要者為軍事層面,而軍事威脅又可分為全面攻擊、有限度使用武力、或灰色地帶衝突等手段,哪種可能性最高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中共在二○○三年即將「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之三戰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全面加強對台政治作戰,並將「法律戰」定義為對台武統「師出有名」、「以法制敵」的法理依據,作為宣傳其對台軍事行動的合法性、正當性,以獲取國際社會和國內輿論的支持,再順勢大力推動對台輿論戰及心理戰。由中共擴大軍演宣傳成分,可窺知其對台軍事心理戰的運用策略,也因為運用手法刻板、論調八股而不得要領,也讓人看破手腳所以效果有限。
目前台灣民眾對於文攻武嚇的反應已習慣化,認為屬於叫陣、叫板的心理戰成分居多,在邊際效應遞減的慣性作用下,早已不足為懼。但這是否會讓中共認為力道過低未產生一定效果,而使其進一步採用更激的動作,來展現動武決心及統一意志,或要強化其言出必行的決心,目前看不出發展跡象,但是值得進一步觀察的課題。
中共意圖突破第一島鏈的地緣壓縮困局,有將台灣海峽內海化思慮及行動,但在地緣戰略上會擠壓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防線,會相對削弱在亞洲的影響力,因此美國當務之急必須尋求與台灣發展更廣泛的防禦關係,緊拉在美國的陣營裡,守住第一島鏈的戰略核心位置。再者,美國已明顯表達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任何軍艦都可自由穿越台海,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的次數愈見頻繁,就表示不同意中共以軍事行動壓制台灣,亦不能將台灣海峽成為中共的內水。
最近國軍在輸人不輸陣的考量下,也推出「戰至一兵一卒」守土決心的影片,在以宣傳為考量的前提下,對社會大眾的心理及精神動員效果極其有限,不痛不癢的說辭很難產生社會共鳴,網路聲量不高,這是軍隊與社會嚴重脫節的實況反映,亦是長久以來軍隊悖離社會的結果;加上軍紀事件層出不窮、共諜案件不斷、無教育資格的人大搞軍事教育等等,都與社會期望背道而馳。
在大敵當前釜底抽薪之計,軍隊一定要完全摒除以往習氣,快速積極改革,落實創新戰法及不對稱作戰思維及建軍發展,以具體行動打造現代化人才、建構一流戰力,來贏回全民的信心與支持。
軍紀定義 在 巴毛律師混酥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華民國沒有軍法了???】
這兩天看到一個新聞
韓國瑜訪美談到國防預算議題,說出太監穿西裝」「一個軍隊沒軍法,未來一旦發生戰爭,軍人把槍一丟,告訴長官,爸爸會找律師打官司,這部隊有什麼戰力?」
看到真是嚇掉我的毛
中華民國什麼時候沒有軍法了我怎麼不知道
我趕緊上網查了一下
還好還好
《陸海空軍刑法》、《軍事審判法》都還妥妥在中華民國的法典裡面 ,沒有不見
#陸海空軍刑法依然存在
#只是換成一般法院審判
#軍法不是戰時的時候才用現在一直在用
洪仲丘案事件後,修法將軍事審判縮範圍,改為「戰時」才適用,承平時期(定義上非戰時就是承平時期,阿不然現在是開戰了嗎)陸海空軍刑法由普通法院審理,軍法(陸海空軍刑法)依然適用沒有被廢掉。
韓國瑜市長要嘛一時口快要嘛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制度
因為原本的軍法體系下的「軍法審判官」
是隸屬國防部下的行政體系
也就是完全沒有司法獨立性
上面說什麼下面就做什麼
就是這種制度
造就了各種軍中黑幕與冤獄
你忘了江國慶嗎
你忘了洪仲丘嗎
你忘了黃媽媽的兒子黃國章嗎
還有各種不被記得名字冤死的軍冤案件嗎
這些絕對不是某網友說的「只因為單一個案就修法」
你說交給一般法院軍法就被閹割了?
一般法院不也是照陸海空軍刑法定的刑責去判決的嗎
何來「都輕判」「縱放」之說?
是已經習慣軍法不給理由亂判一通所以現在覺得交給一般法院不習慣?
我看到我上一篇留言
還有退役軍人大言不慚的說
軍隊就是需要私刑
就是要像電小白老鼠一樣這樣訓練才會有軍紀
為什麼會要修軍事審判法
我說就是因為你們這種長官好嗎
(還有張先生你都退役20幾年了 不要講得好像很了解現況一樣好嗎)
軍紀需要嚴明、有紀律
不代表就要讓軍人失去基本人權
要跟我講外國法制
德國、法國的軍法案件也都是交由一般法庭審理(德國是一般法院的軍事法庭審理 一樣也是依照一般的法院審理程序)
所以他們戰力薄弱了?
會讓軍紀渙散的
是交由一般法院審理的軍審制度
還是令人無所適從會心生恐懼認為「私刑就是必要」「把兵當白老鼠」的上級長官
最後引用一句拿破崙的話
「你首先是一個公民,其次才是一個士兵」
#勿忘江國慶
#勿忘洪仲丘
軍紀定義 在 [東森新聞HD]無照相「智慧手機」 國防部檢討軍紀想法前衛?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阿帕契觀光團拍照打卡,牽扯出 軍紀 問題。 ... 但這個概念似乎太過前衛,連3C達人都說,智慧型手機的 定義 就是能上網,下戴APP,只要有心,即使不能拍照 ... ... <看更多>
軍紀定義 在 巴毛律師混酥團- 【中華民國沒有軍法了???】 這兩天看到一個 ... 的推薦與評價
洪仲丘案事件後,修法將軍事審判縮範圍,改為「戰時」才適用,承平時期(定義上非戰 ... 即使是該嚴厲執行的軍法,也變成輕輕責罰的軍法,軍隊要如何保有所謂的軍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