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莒光園地,常被基層形容是「補眠時間」。
甚至義務役要撰寫大兵日記的莒光心得,常也出現天下作文一大抄,輔導長矇著眼都能批改的狀況。
#會員 #莒光園地
軍旅生涯心得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未成佛道先結善緣
與十方善信和同道尊宿
無論佛、道都隨喜從善
和倪道長相識結緣之後大約半年時間,在台北某一修士家中,我另外也結識了一位世外修士——黃營長。比較奇特的是,黃營長原來是軍旅生涯半生戎馬,後來因為身患疾病,無法繼續留待軍營,於是退休之後,由於養病,在台南由人之介,引識一位江蘇籍老中醫,或許他和這位老中醫有宿緣之故,三個月不到,便把他多年痼疾完全療癒,大喜感謝之外,他便經常去探望這位老中醫。根據黃營長的說法,這位老中醫家中五代皆是中醫,醫術了得,由於對男女之事毫無興致,因此到了七十多歲,仍然是孤寡孑然,來台之後,便用岐黃之術救濟了無數有緣人,並且所開藥方皆是天值地值、最便宜又道地的藥材。這位老中醫原來姓林,自少慕道,他的一位兄長年少時便出家在茅山乾元觀,這是一座歷史非常悠久的道觀,也算是出了不少真人的福地洞天。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出了一位山中宰相——陶弘景,世人稱他為貞白先生,原本也是江蘇人,是中國南朝最著名的道家人物,連當朝的皇帝都不止一次地召見他詢道求真,如何可以住世長壽?陶弘景亦精通佛法、醫學、書畫和文學,可說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通才,由於他所學、所專、所從皆從《上清經》所出,世人都稱為上清派,由於他對政治和官場無眷戀之心,最後隱居於茅山之上,潛心修道,跟從學習者如過江之鯽,一時茅山車馬壅塞。
陶弘景對於煉丹特別有獨到之心得,據說這位老中醫的兄長所從之師,便也有沿襲到陶弘景嫡傳的醫術和養生之學,悉數傳承於老中醫之兄長。這位林姓的老中醫,自幼便和這位出家的兄長有著極好的昆仲之情,雖然兄長出家,但老中醫稍有空閒,便去山中的道觀探訪其兄,久而久之,由於興趣再加上天分,沒幾年光陰,這位老中醫便也從其兄處學得了通身的本領和養生導引之術。根據黃營長所言,這位老中醫每年每到端午時節,便會到山上採擷各類野生草藥,結合百種製作百草仙丹,完全是自己掏腰包,根據古法煉製,一時也救濟了當地許多頭痛腦熱、疑難雜症之民眾。此百草仙丹,黃營長從林老中醫處所贈尚有百餘粒,後來他也給了我些許,此丹如梧桐子大 小,成黃青色,雖然事隔多年,湊鼻輕聞,仍然有股清香氣息。據說這位老中醫自己有許多藥方,皆可成為丹丸,其中有某些丹方和我從道家師尊處所得雷同,是否系出一脈?無法得知,但可以知道這位老中醫也是位行家。老中醫據悉平日除了一週三天有掛診行醫,其餘時間杜門不出,不事一切俗務,除了教幾位學徒之外,往來皆是老鄉或修道中人。
我和黃營長相識之時,雖然已經接觸佛教極長時間,也有機會走訪各地隨緣講述,但對於丹黃之學仍然時有牽縈,對於教授有恩的道家師尊恩德當然鏤心刻骨,雖然老人家已經仙逝多時,但心中對於所學傳承始終有股獻曝之忱。因此,在老人家仙逝二十年後,繼多處佛學中心成立後,也成立了道苑,把自己年少時所學導引和靜坐之學傳授給有緣之人,在這段時間也秉持著向來的「未成佛道先結善緣」的原則,與十方善信和同道尊宿,無論佛、道都隨喜從善,故也在海內外都有著知己之交……。
節錄|養生,結合道德心性、飲食起居,長久行之,自然精氣神足! https://teacherwang.pse.is/3bych8
📝【薀解心開】留言:https://forms.gle/gUCZyUr3PrrbVZ898
IG :teacheryun777
軍旅生涯心得 在 桃李SQHOOL 一站式快速日本留學中心 短期進修第一選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桃李日本短期留學心得|中華民國陸軍退役軍官 潘潘:
「在那麼多語言學校中最後選擇桃李SQHOOL 的原因是因為對它莫名的信任總覺得交給它總沒錯;這三個月過得好快,是因為快樂所以時間過得特別快。」
沒錯,桃李也有來自於 #職業軍人 的學員,第一次跟潘潘接觸的時候,發現原來職業軍人的形象跟自己想像中非常不一樣,而且還是女性軍官,心裡不禁佩服起來,諮詢的時候也多了幾份威嚴感。
走過十年軍旅生涯的潘潘,毅然決然的退伍後,與軍中的同袍 #周荃 一起來到桃李,這三個月發生了非常多有趣的事情,透過這篇文章,仿佛又回到那個時候,那令人懷念的日子。
#桃李學員心得 #日本短期留學心得 #大人的留學 #軍官 #職業軍官 #軍人 #十年軍旅
http://www.tourisqhool.com/news-page.php?pid=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