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最新景點『澳花 漢本海洋驛站』
全台最美的海洋驛站位於宜蘭最南端的海域『漢本海灘』,觀海平台【IRIS艾莉絲鞦韆開放囉】
來漢本海洋驛站搭乘七彩的鞦韆,在海天一線間,擺盪到最高點,向風中許願,大聲說出自己的願望,就能祈願美夢成真。
試營運期間基於安全考量,12歲(含)以上且身高須滿100公分以上才能搭乘,乘坐體驗需靠伸展肢體動作,坐在鞦韆上望著蔚藍的大海,隨著鞦韆擺動,享受海風吹拂的愜意。喜歡刺激感的朋友可以坐海景第一排,ㄚ欣許願能在海邊自由自在的呼吸。
『澳花 漢本海洋驛站』是台泥企業團與海巡署共同合作,活化漢本海灘旁的安檢所閒置空間,以海洋廢器物議題、海洋保育出發,相關收入均投入澳花國小教育基金。
從蘇花公路前往漢本海灘的路非常平坦好開,安檢所一樓做全新規劃整理,海海小市集有好吃的泰雅風味鬆餅、打那咖啡清冰、鮮榨檸檬汁、手作飾品、民俗服飾。
另一旁是海巡展示廳及階梯教室,媽媽教室未來會規劃手作體驗課程,海洋驛站提供遊客休憩的場所,這裡的服務團隊都相當熱情。
『漢本海洋驛站』全名為『漢本(爪哇牛鼻鱝)海洋驛站』,命名的由來跟12生肖有關,漢本為全台12處海洋驛站第2站,對應生肖為牛,代表生物為『爪哇牛鼻鱝』。
建築外觀由在地青年設計師創作彩繪,以泰雅意像融合海洋元素所設計,Rgayung是澳花的舊稱『楓樹』,在湛藍的背景中,有斷崖、浪花及600年的老樟樹在守護著這裡。
泰雅族的占卜鳥,嘴裡叼著紅色果實,指引族人們方向,也象徵著永續及生生不息,驛站的識別符號也是以占卜鳥為設計主體,巨大山羌在左面仰望著天空,是山裡最好的朋友。
右面的枇杷園是部落孩子共同的回憶,一旁有守護枇杷園的小白狗,訴說著澳花生活的點滴。
漢本秘境海灘即將有一系列海上遊程,SUP立式划槳和獨木舟活動,海洋驛站有淋浴設。
澳花村位於南澳鄉南區,為宜蘭最南端的村落,與花蓮縣僅一水之隔,距離『台泥DAKA-開放生態循環工廠』僅需10分鐘車程。澳花村山海環繞,部落青年勇士們創立『澳花 萊喇隧工作室』,提供澳花瀑布溯溪立槳行程、泰雅獵人山林教室,內容包含射箭體驗、藤編體驗,還有原民風味野炊餐,歡迎來澳花看海,體驗不一樣的部落生活。
#寵物友善空間(室內要裝寵物袋)
#照片有104張,要點開相簿才能看到完整的
#搭乘IRIS請遵守防疫規定
📍鞦韆開放時段:10:15-12:00、13:00-17:30,每15分鐘一組,每組2分鐘,每組結束後全面清消,敬請耐心等候
📍防疫搭乘限制:每次限乘3人(前1後2),12歲(含)及以上可以搭乘盪鞦韆且身高須滿100公分以上(孩童無法搭乘)
📍使用揹巾包裹嬰兒、孩童、寵物皆無法搭乘
📍收費標準:每人每次50元,請至驛站內服務台領取號碼牌、完成付費,一人限領一場次三張,全程需配戴口罩
📍無網路電話預約
📍本設施收入優先聘任在地青年,其餘全數投入澳花地方創生專戶
#驛站防疫措施
📍進入驛站採實聯制
📍室內人數上限30人
📍用餐完畢,請戴上口罩
📍保持室內1.5公尺、戶外1公尺之社交距離
📍市集攤主皆有近一周快篩陰性證明並配合健康管理
🚫淋浴設施暫不開放(戶外沖腳區有開放)
店名:澳花 漢本海洋驛站
電話:03-9985200
營業時間:10:00~18:00
地址:宜蘭縣南澳鄉碧海路99號(海巡署白來分安檢所)
停車場:疫情期間有總量管制
※前往驛站需要經過涵洞,涵洞有限高,中大型遊覽車都不適宜!
搭火車:漢本站出站後左轉,步行約15分鐘可抵達(車班少且需走在蘇澳公路上,所以比較不建議,請注意安全)
備註:有無障礙廁所、親子廁所、尿布台、飲水機、投幣盥洗2分鐘10元(無熱水)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HanbenOceanStation/
※通往澳花瀑布之道路為顛簸碎石路面,當地氣候潮濕,容易造成地面濕滑,如遇大雨過後或是天候不佳時,不建議前往
(2021/08拍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住宅區在西面。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超高層大樓非常多,是世界的一大都市景觀...
車站命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慶祝香港運動員於東京奧運創出街績,九巴Volvo B8L 12米巴士(XE732 V6B176)披上”Proud of You”運動員剪影白色全車身廣告。 圖中為巴士行駛66X線,從奧運站出發途經新填地街前往屯門大興。
李麗珊於1996年奧運為香港歷史性取得第一面金牌,地鐵公司當年將位於大角嘴新填海區的車站命名為奧運站以作紀念。
然而這次車站改名背後另有一個不會公開宣之於口的理由,就是為了包裝車站上蓋物業銷售。當時大角嘴舊樓林立,1992年區內的利得街爆發警匪槍戰,「無味神探」陳思祺就是於該次槍戰中嚴重受傷,以至失去味覺及嗅覺。車站改名為奧運站,自然有利該處臨海豪宅的銷售。
#九巴 #Volvo #B8L #東京奧運
#如果打工仔耐力係奧運項目
#香港肯定再添獎牌 #新填地街
車站命名 在 TVBS 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人也搞錯過嗎😂 #2021上半年熱文回顧
---
👉你關心的大小事都在TVBS:http://bit.ly/2LVWnNy
👉限時狂推!填問卷抽現金1萬⏩ https://bit.ly/3xcs083
車站命名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住宅區在西面。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超高層大樓非常多,是世界的一大都市景觀。自西九龍填海工程後,位於櫻桃街以南,渡船街以西奧海城至富榮花園一帶的新填海地段則被稱為旺角西。同時,由於早年地下鐵路車站命名的關係,弼街至界限街一帶的地方亦會被部分人稱為「太子」。旺角古稱芒角,因為古時此處芒草叢生,而地形像一隻牛角伸入海,故稱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旺角曾經發掘出大量東漢、晉朝和唐朝陶器和製陶工具,顯示早於東漢時期,旺角一帶已有人居住。今日繁忙的彌敦道,原海岸邊,前人就地取材燒貝殼造灰窰。根據1819年的《新安縣志》,芒角村以客家村民為主,約有200名居民。芒角村位於今日的弼街與通菜街、西洋菜街、花園街一帶附近,村民以種菜(以西洋菜及通菜為主)、種花、養豬和養雞維生。1860年起,芒角隨著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村民紛紛把所種的花朵、蔬菜和所養的禽畜運往香港島出售。當時,他們多乘坐蜑民的船隻渡海,由於蜑民呼「芒」為「望」,因此英國人依照蜑民的口音,把芒角叫作Mong Kok。
旺角這輯記錄了下列特式街道:
• 豉油街——相傳以前有醬油廠設於該地,因而得名。
• 女人街——即通菜街貫穿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因售賣服裝、化妝品、擺設等女士用品等而得名。
• 波鞋街——即花園街其中一段,因售賣運動鞋的店舖林立而得名。
諸聖座堂All Saints' Cathedral是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的座堂,位於九龍旺角白布街11號,為一座具有農村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在1891年諸聖日成立;2010年10月31日諸聖日祝聖為西九龍教區座堂。1891年,聖公會何約翰牧師在油麻地官涌火井(佐敦道官立小學附近)一小型樓宇開設講堂。1894年遷往榕樹頭側,由莫壽增伉儷開辦女子義學及布道所。1903年在彌敦道建立聖堂,因地方不敷應用,1922年曾紀岳牧師請聖公會杜培義會督向政府申請撥地,在白布街現址建立新堂。諸聖堂在1928年5月26日落成,1934年加建學校,在旺角區推展教育及傳播福音工作。日治期間,教堂被日軍徵作集議場及宿舍之用。戰後教堂重修復用,1951年加建兩校舍,1961年設立小學校舍,目前諸聖堂已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各一所,為西九龍教區歷史最悠久之聖公會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