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時,常常有機會搭計程車。
因為趕時間跟身上現金常常沒帶夠,因此用平台叫車成為我的習慣,也比較不會被繞路。
某次在台北出差,遇到一個軍人退役的司機大哥,人非常好,推薦我下載 YOXI,因為他的服務態度真的很好,再加上呱吉也有業配,以及最近UxER的素質有點變差,很多時候我還是喜歡叫台灣大車隊等種種關係,我就下載了。
我承認一開始有因為高額的折扣被吸引,加上搭了10幾次真的素質都很好,APP設計很好,也內建可以選擇不聊天、不放音樂等功能,加上定位清楚,且車的標誌超級無敵好認,還有打開APP的「yoxi」音調超可愛,因此我後來就漸漸喜歡上,沒有折扣也會搭。
Yoxi司機素質好,車上也沒有怪味,也不太會跟你亂聊一些有的沒有的,如果你想聊八卦,也是可以。
有次搭yoxi,跟司機討論到我覺得Uxer素質越來越差。
司機告訴我,因為Uxer的抽成高達25%,加上要保證5年內的新車,很多老司機(我承認他說老司機我有笑出來)一聽就知道有貓膩,年輕司機倒是容易受騙上當。
試想,營業用車的磨耗率高,抽成也高,乍看之下是有賺頭,但越到後面,車子保養花得錢越來越多,抽成漸漸的變成抽血,五年還沒到,根本連吃飯錢都沒有了,哪來可以換車的錢。
因此,很多司機就陸續跳坑、被坑後慘賠出場,也因此一批一批換,後來招不到司機,就開始放寬之前的限制,也難怪素質會變差。
接著聊到高雄也快要有yoxi了,司機說,搶在200個以內的司機,終生免月租費,每單才抽10元。第二批也是月租只要500,怎麼樣都划算。
8/23 yoxi高雄開張,送超多百元折價。
我有問司機這個會轉嫁到他們身上嗎?
司機說不會。
在高鐵站上車後,跟高雄司機聊到200名免月租費。
司機說他就是200名的其中一個,他一直在關注,因為這省很多,而且他有兩個小孩要養,所以差非常的多。
他說他跟老婆結婚多年後一直沒有小孩,在父母親戚的「關切」下,他們最後做試管嬰兒生下了一對雙胞胎。
但因為6個月就早產了,剛生下來時只有600克,手掌大,他回家哭了兩天,覺得很對不起孩子。
在保溫箱躺到足月,又待了兩個月後,才出院。因為之前生產時要照顧家人請太多假,不得已從還不錯的大公司離職,轉開計程車。
出院後遇到疫情,只好轉去送外送。
為了孩子跟家人,現在來開計程車。
司機說,他其實不太喜歡跟客人聊天,尤其是聊到政治,常常一言不合就開罵。
說完這句話後,我相當認同。
隨後跟司機聊到疫苗的問題,司機回答:「我不投票的,但我覺得現在的政府...」
我打斷司機,跟他說:「平台叫車的制度吼,還是不要聊政治的好:)」
默默地讓時間停在最美好的時刻,下車後,司機說今天的兩趟目標達成了,他要回家抱小孩了。
真好:)
#本篇非業配XDD
足月引產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的生產為何要約定催生呢?》
因應COVID-19,目前大部分有在接生的醫療院所,會建議在38-40週左右約定時間來催生。
原因讓我娓娓道來~🧐
1️⃣滿 #37週就是足月兒,所以要生隨時可以來生了~
那為何不一滿37週就來催生呢?
在沒有產兆的情形下,子宮頸尚未成熟,有可能很難催,吃全餐的機會也較高。
2️⃣沒有疫情之前, #39到40週之間催生是合理的選擇
產科觀念還是一直有在更新的!
我自己本人(在三十多年前)是42週才被請出來的釘子戶👶,3500的出生體重讓嬌小的母親生產時吃進苦頭;在八九年前,那時候的我們也很習慣41-42週才來催生。
但是後來發現,超過預產期太久才生產,寶寶解胎便和胎盤鈣化的情形也會比較普遍,因此現在的趨勢大部分不會放超過預產期太久。
✏️大家擔心的 #怕寶寶太大生不出來 這點:
寶寶在後期的成長速度非常驚人(一週150-250公克,依他的吸收程度還有媽媽體重增加幅度影響),有時候也是怕寶太大,放超過預產期反而生不出來,因此稍微提早一點催生。
✏️大家擔心的 #怕吃全餐 這點:
39-40週催生,統計上並不會增加剖腹產率! (白話文就是生得出來就生得出來,生不出來的放到42週可能也是生不出來)
3️⃣ #催生不會比較痛!
催生是用藥物來引起子宮收縮,會不會有效果就要看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而有所不同。有的人塞了藥就痛不欲生,有的人塞藥加上點滴高劑量,肚子也只是悶悶的沒甚麼感覺。
如果不催生,自然進入產程的也會經歷這種宮縮痛,並不會比較不痛。
以我個人為例,第一胎39週催生,在經痛程度的宮縮下打了減痛,之後就彷彿上天堂😇~~~一路到生完。(只有最後子宮頸全開後的強烈便意感比較不舒服)
第二胎30週自然陣痛,屬於經痛的強烈版本,來不及打減痛直接上產檯。宮縮部分尚可忍受,反而是用力幫忙撐陰道的部分最痛苦😖(是不是太有畫面了???)
所以經歷了催生和沒有催生的兩胎,只能說, #減痛分娩好重要
所以,催生真的不會比較痛! 這點要再次強調!
為什麼?
原因就是剛剛提到的 #減痛分娩
⭐️⭐️⭐️重點⭐️⭐️⭐️
🌟目前我們減痛分娩施打的時間點,已經不受限於以往的"開兩指才能打";現在是 #你想打我們就來聯絡
🌟 #上產檯不用關掉,減痛直接用到最後
🌟減痛分娩不會造成妳往後的腰酸背痛,這些腰酸背痛是懷孕所引起的~
🌟 #重點中的重點:現在都要 #PCR陰性才能接受減痛分娩!
所以如果是安排催生,我們在入院前就會先確認PCR陰性,入院後開始催生,如果想打減痛我們就會直接通知麻醉科醫師來幫忙。
如果是臨時有產兆來醫院的,我們必須等到PCR結果出來才能接受減痛分娩,所以這中間會有段痛苦的時光...
4️⃣大家都會擔心疫情,#入院前篩檢對大家都是個保障
要在這年頭生產的家庭一定都會擔心疫情,不管是我要生產的醫院/診所有沒有人確診? 我旁邊住的病人有沒有感染?
所以在住院前對孕婦以及陪產者做COIVD-19的快篩加上PCR,是對孕婦們/醫護人員們的保障,讓 #彼此都能在安心的環境下生產。
萬一臨時來了結果又還沒出來,醫護人員就會全副武裝上陣! 萬一不幸確診,也會交由專責醫院負責。
(我想大家都看過全副武裝的樣子,N95防護衣面罩等費時勞民傷財,所以如果可以減少突發狀況,也可以減省醫療資源)
最後,我相信大家對自己的懷孕還有生產都會有一定的期待,或是規劃。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目前時勢所趨,生產的規劃也會受到影響,有可能需要做一些妥協和改變,辛苦大家了! 也請大家多多體諒!🙏
我們因應疫情研擬出比較符合"產科"這個特性的入院模式,無非是對於"病人安全"做了最周全的考量 (是有要評鑑嗎這位太太???😝)
我們也會在盡量滿足各位準媽媽們需求之下,給大家一個符合自己所期待的生產經驗🥰🥰🥰
#生活太苦悶來出賣康太太
#新冠肺炎
#COVID19
#催生不會比較痛
#減痛分娩
#安全生產環境
#產前PCR快篩
足月引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洋洋的尋寶之旅 | 第27集 90%會贏的機率
今天做35週的產檢,離預產期剩1個多月左右,醫生開始會詢問:「怎麼樣?想好自然產還是剖腹產了嗎?」
洋:「醫生~我本來有7成想要用自然產,但看了超多youtube上面拍攝的自然產影片後,默默想改腹膜外剖腹了~覺得自然產好恐怖,不確定因素也太多! 」我由衷敬佩可以自然產的媽媽們阿~~~
醫生:「哈哈哈~~好~那我們先看一下寶寶情況」
開始照超音波後
醫生:「恩~~~」一個寓意深長的點頭後....
醫生:「寶寶蠻小的喔,以這個生長速度,可能到足月最多只有3000g,頭也小,身形中等,是蠻可以自然產的喔~~ 」
洋:「可是醫生,我真的很怕各種裂!!!」
醫生:「哪有各種裂~只有一種裂啦」大笑⋯
醫生:「我們都是尊重產婦想法的,你想要自然產或是剖腹產都可以,我們就是輔助妳完成心裡的想法,都不會痛的!只有產程長短的差別⋯」
醫生:「只是吼~~先跟妳提前說,妳已經有9成的機率猜拳會猜贏,但妳還是不想猜嗎?」哈哈哈哈,醫生又一陣大笑走出診間。
老實說,自從內心看完諸多自然產影片,默默想要腹膜外後,心裡莫名少了很多壓力,可以不用每天逼自己要運動,想睡就睡,累了就休息,很癱軟、像一攤泥般的接迎生產(超廢);但如果確定要自然產,我整個人就是如臨大敵阿,很怕自己沒有體力,感覺每天都要深蹲訓練才行阿(想很多)~
根據吸引力法則來說,所有會發生的事都將是一種信號,還是這是老天爺給我的小提示呢?
而且還有一點,通常預約剖腹都是38週左右,但那週醫生已被約滿,所以如果我約只剩39週,那時間就是這麼剛好是預產期的前一天呢!
這場局,我到底是該猜還是不該猜呢?
---
#34W6D
#倒數36天
#洋洋的尋寶之旅
足月引產 在 足月引產、自然催生、催生過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足月引產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ug也提到國際監管機構警告:華爾街熱衷加密貨幣恐引爆金融危機全球監管機構「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 ... <看更多>
足月引產 在 後半段的內容是待產的後續。雖然過程和足月生產類似,醫療上 ... 的推薦與評價
緊緊握住彼此的手,我心裡想著:啊,我們失去一個孩子了。然後準備引產時,發現時間近午,為了生產順利還是得吃飯,路過用餐時間總是爆棚的雞湯,我們很 ... ... <看更多>
足月引產 在 足月引產、自然催生、催生過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足月引產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ug也提到國際監管機構警告:華爾街熱衷加密貨幣恐引爆金融危機全球監管機構「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