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我和先生結婚六年了,交往時他的慣性說謊(大概是和前女友聯絡、偷跑去夜店這方面的事)讓我對這個人失去了信任感,但因為當時相愛所以決定結婚。
婚後他還是小謊不斷,而我時常因為對他的不信任查勤,甚至讓他覺得自由被限制了!我們的關係就是個惡性循環:他無法不說謊,我無法信任他!
我們目前育有一個八個月大的寶寶,孩子是做了多次試管得到的禮物,也因為懷孕我把原本的工作辭了,目前在家當全職媽媽。結婚的這幾年為了有屬於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努力,中間為了各種大大小小的事在吵架,我以為他會體諒我有生孩子的壓力而對我好一些,結果當然沒有如我所願,反而在我懷孕中期跟我提出他有想離婚的念頭,甚至多次被我抓到和女生偷偷傳line,目前沒有發現曖昧的內容,但他會一直偷刪對話紀錄,如果沒有鬼為什麼要刪?
他說他後悔這麼早結婚,結婚原來這麼不自由。但孩子是他說要的,好不容易有了又不珍惜,甚至告訴我對我已經沒有愛情,只剩下家人般的情感,這一點也讓我非常受傷。
因為身旁單身的朋友很多,他時不時還是會想跟他們去夜店,把我和寶寶留在家。雖然他口頭承諾他不會做出不軌的事,但這讓我沒辦法諒解,不去不就降低壞事的發生率嗎?
兩個人一直沒辦法在這段婚姻中找到平衡,而我實在不想把一個心不在自己身上的人綁在旁邊,但又不確定離婚是不是一個好的選項?
希望老師能夠幫幫我...
回
因為失去信任感
因為你很愛他
是這個矛盾讓你們婚後傷口迅速變大
不是他
是的
這麽不相信他又要跟他結婚
一切的禍端就在這裡
當你越不相信
他就會被你盯的死死的
每次你自以為有道理的指責他
其實都是老套的情緒發洩
這個長期下來是比有外遇還傷的
於是他會越來越不想回家
不是因為他心不定或年輕
而是他回家得不到平靜的入口
你怪他不愛回家幹嘛要結婚生子
其實他只是跟你一樣在熱戀期時無法理性
當他要去夜店
你就想要禁止他去接觸以降低外遇機率
這種方法是教官拿來控制壞學生的
這樣的對立是最壞的對峙
每發生一件事你就離愛遠一點
你要的相信是很表面的
而且自欺欺人
都是想永遠單獨掌控的心態
而方法就是賭上你的往後和孩子
這是何等沈重的賭注
既沒愛
也沒智慧
如果你想續留婚姻
你必需要有同理心和信任
同理彼此來自不同家庭
信任則要建立在舒適度上
你為這個家做的事都是你樂意去做才做
不是你做了多少他就要做多少
不要以為讓你獨佔的男人才對你有愛
是有愛的人的愛都是很單純的
不會挾帶一些怨念和條件
把這信給你老公看
並跟他說你在反省了
請他幫幫你
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越 來 越不想回家 在 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高齡社會慢性惡化的嚴峻課題,台灣也即將面對。
#運動並注重健康飲食,是 #預防失智症的重要方法。
營養師本身家族也有過失智症長者,能瞭解那樣的無力、絕望、無奈。為了你愛的家人,一起正視這目前只能預防但無藥可醫的嚴重問題。
====
「植松聖事件」。26日,他闖入神奈川一間殘障人士照護中心,持刀隨機殺人,造成19死26人傷,其中20人生命垂危。但......不只是植松聖,日本其實一直有所謂「照護殺人」的問題,是指那些照顧著無行為能力親人的家屬,到最後終於受不了,親手殺了原本自己照顧著的老人家......
這樣的悲劇越來越多,但先前始終沒有正式統計。於是日本電視台NHK決定:我們來做個專題吧。在半年來的努力奔走下,他們採訪到了11位案件當事人......這裡先刊出了幾個案例,和大家分享。
「我也不知道當時為什麼要勒死他。」
說這話的是位匿名的70歲老婆婆,原本她和先生已經結婚40餘載,育有一兒一女的生活相當平穩......直到先生得了失智症,一切都回不去了。
「回神的時候,先生已經一動也不動了。即使是警察和檢察官再怎麼問,我真的想不起來,也搞不清楚自己怎麼會勒死了他。但是,我已經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有種太好了、鬆了一口氣的感覺ーー我絕對不要再回到那樣的地獄裡了,我想沒體驗過的人,大概無法明白吧。」
婆婆說,她記得某天丈夫突然摔倒,抱著腳痛得大叫。她心想:這樣會給鄰居添麻煩的。於是急忙把丈夫扶起來,給了平日的安眠藥,希望能安撫丈夫。
「睡著了啊。」
再之後的記憶,就是自己手拿著毛巾,丈夫已經死去的樣子了。「他太可憐了......原本健健康康的一個人變成這樣,他自己心裡應該也痛苦。反正也活了這麼久了,應該也活夠了吧。我真是沒有精力來照顧他了......」
自從丈夫因腦梗塞而失智症病發後,便完全沒有生活能力。婆婆一天要扶他去20次廁所、晚上一次最多只能睡兩小時就得起來查看,甚至因為丈夫已經不記得自己,幫他換褲子時,如果動作太慢還會被打罵。
「我從沒安穩睡過一次覺。即使是晚上,丈夫依然不停大叫。24小時打開電視,盯著電視一動不動的看.......從眼睛裡面已經看不出他還是個活人了。我也想過要自殺,但是我死了後,兒子和女兒怎麼辦呢?我不忍心。」
唯一能從看護生活中脫離的,是一週3次、每次6小時請養老院代為照顧先生。「一直在家的話我會瘋掉的。一邊想著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拿著手機發呆。越是想到又要回到那種地獄般的生活,我越不想回家......我不後悔。我知道我不該那樣,但是,我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那已經不是我媽了,是披著我媽的皮的怪物。」
受訪者是一位60歲的低收入戶,姑且稱為A吧。A的弟弟用電線勒死了患有失智症的母親,這幾年來,母親每天發出聽不懂的咆嘯、不斷亂敲東西,A和弟弟的體力都瀕臨極限,每晚都睡不了覺。
終於有一天,A的弟弟按耐不住,毆打了失控的母親。母親因此老實了下來,雖然只持續了短短一段時間,但施以暴力,已經變成A弟強行讓母親安靜的手段。
「我弟當時直接目睹媽媽最不堪入目的一面。」據說,根據法庭紀錄,弟弟是因為看見媽媽穿著沾滿大便的衣服從廁所走出來,忽然有個強烈的想法:「最痛苦的是母親啊......已經變成怪物了。」
A說,「判決書上雖然說是因為看護累了而殺人,但我覺得那是精神方面已經被逼到極限了。我也已經快撐不住了,所以,如果當初我是自己一個人照顧母親,沒把失業的弟弟叫來的話,說不定我就是那個弒母的人。是我的錯啊。」
NHK的小組原本以為,「看護殺人」多半是由於持續數年的看護工作,才會把人逼到走投無路。但調查的結果卻是:在時間明確的77起案件中,一半以上都是「開始看護3年內」就發生殺人事件。情況明確的67起案件中,也有超過四分之三不是由親人單獨照顧,而是有療養院協助。
日本現在全國有550萬人以上的「看護者」在照顧親屬,以高齡化來說,台灣很快也要面對同樣的問題。
但最困難的是......到時候我們該怎麼做呢?
出處: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18681
越 來 越不想回家 在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偶然看見一份「在生活中閱讀」
原來是文字工作者蘇惠昭小姐對《為何上班這麼累?》的閱讀評論
淺淺的語氣,文字輕鬆的聚合在一起,就把我想表達的都說出來了
裡頭特別提到我寫的工作中的母親。很巧,看這篇文章時,我正在假期中與母親一同用餐。
我一直對母親不夠好,正如同我對她的欣賞總難以坦率說出口。
多虧了蘇小姐這篇文章,我雙手一遞,母親看了文,"愛"的感覺就盡在不言中了。
子女希望父母以己為榮,
就像父母也希望子女對自己有所崇拜一般。
愛,是互相的。
--
以下摘自中華副刊@蘇惠昭
全文連結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6&nc_id=121047
我從來不相信台灣是一個幸福的所在,心不平靜,生活就累,淺淺一層的幸福像一塊蛋糕,兩三口就嗑光了。
這是諮商心理師許皓宜的作品,本土心理學家的書有個好處,用的是西方理論,但說的都是我們的故事。
一個編輯,十年如一日的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捨不得用工作賺來的錢讓自己過得舒服,他很累。
辛苦的工作,卻發現賺錢比別人少,好累。
做的是不喜歡的工作,沒有挑戰性,乏味的工作,前景黯淡的工作,累上加累。
害怕被追趕上,下班後不斷地參加各種訓練課程,卻又心不甘情不願,累斃了。
一直拖延,拖到最後一刻,以致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累到不行。
老是被針對,受排擠,處處有小人埋伏,工作的命運一再的重複。
免疫系統出了問題,開車又發生事故,一連串的衰事,源頭可能來自於忽然颳起十級風的職場。
這是另一種狀況,好事接二連三的發生,還是累,因為憂心隨時可能從雲端掉到地獄。
還有一種「職場成功者症候群」,職場上一路順風,攀上頂峰,回到家忽然覺得妻子索然無味,於是越來越不想回家。
書裡有太多的人與事,我們都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我,或者我認識的某人嗎?
許皓宜還說了一個與讀者拉近距離的故事,關於她的母親。
她的母親終於在三十六歲考上公務員,日復一日的核對發票金額是否與帳表相符,看起來是一份普通不過的工作,有時候回家後還要挑燈夜戰,她看著母親興致盎然的臉,忍不住問:「這工作不是很無聊嗎?」
母親說不會啊,不但不無聊,她甚至是喜歡的,喜歡這份工作可以依自己的步調進行,也喜歡從中找出更有效率的方法來完成工作。
母親具現了一個真理,無論工作或生活,人都要看請楚自己的渴望和現實,不是被別人,而是要「被自己看見」。拖延、受迫害、焦慮、逃避……,所有的累,背後可能都有我們不想面對的心理因素。
雖然有時候過度詮釋了,但一本給普通人讀的心理書,我們還是非常需要。
#能被這樣的人評論是我的榮幸
#母親的故事在《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第8話:換工作也不能解決的問題
博客來 goo.gl/Nts2Ml
誠品 goo.gl/gZnl0M
金石堂 goo.gl/NZzCQl
#過度詮釋也要記得有修正的彈性😛
#歡迎大家和我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