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ce. #絕對不能錯過的東和製油系列商品!
齁齁齁,胎胎期待這團期待超級久的:「東和製油、百年油廠」!胎胎前陣子一直跟先森邀功,因為這團可是為了我家先森才開的團,結果撿到寶的是我XD 之前團茂生米的時候有提過,我是米派胎胎,我家老公是乾麵派先森(我真的是從小就不愛乾麵,幾乎只吃湯麵),但我家老公是什麼新出的乾麵他都要吃... 所以我家備有的乾糧一定就是各種乾拌麵,而且他還為了要吃東和乾拌麵直接從公司衝一小時內到家,我都不知道他怎麼會這麼愛吃乾麵,但我知道很多人也都很愛。總之,胎胎這次真的是全心為了老公開乾麵糰,結果我自己被燒到其他的產品,我最愛黑麻油、麻油薑絲薑泥,還有那三罐讓人又愛又恨的花生醬啊啊啊啊啊啊!
#這次胎胎要跟自己團下手囤些乾糧了
#老公上週已經叫我開始慢慢準備一些可能遠端在家工作的一些食物和生活備品
#今天品項有點多胎胎會分兩篇直接把介紹跟心得一起端出,有問題再發問,乾蝦!
、、、、、、、、、、、、、、、、
⭕️東和乾拌麵
◑ 口味:麻醬/蒜香辣籽/擔擔麵(半湯)/雙醬
✔️麻醬/雙醬:全素
✔️蒜辣/擔擔麵:因為有蔥蒜不算素
◑ 保存期限:一年,每包容量約122-133g(包)
◑ 製造日期:2020/3
◑ 超級建議搭配「麻油薑絲」一起吃,麻油薑絲真的超好吃!
◑ 團購價 $50/包,5包以上每包$45
#這一包麵的份量真給的很扎實,連我不吃乾麵的人真的每次都會分食老公的偷吃好幾口,但他還是吃的很飽(我們家煮乾麵一定會加一包菇菇),所以我打算要拿來當成我老公的儲備乾糧之一。
◑ 每一包都會附上辣油包自行調整辣度,辣油包不只辣還很香
#但辣油包請務必斟酌使用,我老公不能吃辣的差點要被辣死但味道非常香
每款心得胎胎每款都有跟著吃幾口,但因為我老公常常都是晚上才回來家吃飯,所以有的都是我家黃燈拍出來的麵,比較拍謝(˶‾᷄ ⁻̫ ‾᷅˵)因為我老公就是晚上回家很愛吃乾麵啊..... 先說幾個重點,以下每款廠商各提供一包試吃,但我老公說每款都要補,但他最喜歡麻醬和擔擔麵(再次提醒辣油請務必小心使用,一不小心真的會跟我老公一樣直接跑出去買冰塊XDDD)
#東和乾拌麵裡的麻醬建議使用方式:
方法1:先裝一小碗的熱水約10-20cc,先把麻醬醬料調開,然後再淋上去(這個方法最好)
方法2:麻醬包先擠好在碗底,等麵煮好之後放在湯碗蓋在麻醬上面,利用熱導開攪拌
不要偷懶等麵好了才擠在麵上想攪拌開,這樣的方式會比較難拌開,因為東和的麻醬很濃郁,放在碗底會比最後擠在麵上來的好拌開,提供給大家參考。
◑ #麻醬(乾)
超級香超經典口味!東和銷魂的第一支拌麵產品,改版再改版,我老公真的很喜歡這款,我自己也是。如果問我唯一會吃的乾麵真的就是麻醬麵,不然我真的是不大吃乾麵的人。醬料的內容就是東和自家的油品白芝麻、花生、白芝麻油混合而成的,天然研磨的花生香氣真的非常棒但又不膩,升級版還貼心附上辣油包(辣椒、白芝麻油),請務必小心使用這包油包,切記!
◑ #蒜香辣籽(乾)
這包蒜香辣籽走的是嗆辣路線,我老公個人是又愛用恨,一邊吃一邊喝冰水,但又一直跟我喊:「真的很香,而且他們家麵條真的很好吃!」可以吃辣的人這包真的非常非常可以,裡面的椒麻包真心沒在跟大家客氣,都是使用天然香料調製(辣椒、花椒、白芝麻油、洋蔥絲、蒜片)。另外混合的純釀醬油包,一剪開真的就是會飄出香味,但像我老公不吃辣的人,真的是吃了一口都會崩潰,胎胎建議你還是買擔擔麵款,因為辣油可以直接不放,切一堆蔥花加進去保證你愛死~
◑ 擔擔麵(半湯、新口味)
我老公就是差點被這包辣油辣死,吃了兩口後就直接衝去超商買冰塊XD 我哪知道那一小包的辣油這麼辣嘛,但不加就沒事啦,因為我想說聞起來真的很香,光醬包就有四種分開(有醬油包、麻醬包、脫水蔥花、椒麻辣油),這款辣度可自行調整,完成能用椒麻辣油包來增加香氣,也可以完全不加(我猜我老公應該加個1/3包就可以,但我加了一整包XD)這款吃法我們只有吃乾拌麵式,湯麵款我要等這次跟團才能試試~
◑ 雙醬(乾、新口味)
這款式結合麻醬跟醡醬一起的口味,香氣濃郁、味道也很夠味。醡醬包多了一種鹹甜味讓麻醬更升級,坦白說這款就是可滿足了對乾拌麵的香氣慾望,味道層次多又豐富。但我老公還是愛經典麻醬跟擔擔麵這兩款,我應該會個買五包這兩款,愛乾麵的人真的不要錯過東和的麵,連我不愛乾麵的都覺得他們家的麵條真心好吃,而且份量真的給的超!級!足!夠!
⭕️東和麻油薑絲/薑泥(#胎胎個人無敵大推)
◑ 保存期限:1年(開封後盡快食用)
◑ 製造日期:2020/2
◑ 無使用防腐劑、香料、化學添加物,#素食可用
◑ #麻油薑絲
使用純正麻油 + 手工脆口薑絲,可以用於拌菜或作配飯小菜,超級唰口。用來煎蛋、炒雞肉、做麻油麵線、炒三杯,超省時又道地,味道香到不行,胎胎連用炊飯鍋煮都會加入麻油薑絲或薑泥,直接跟米飯和配料拌勻,超級喜歡又好吃~
◑ #麻油薑泥
這款真的就如廠商說的,是入菜神秘技!胎胎個人是非常喜歡黑麻油的人,無論日本、韓國、台灣,每種品牌我都會想試,因為我娘最厲害的拿手菜之一就是三杯雞,所以我超級喜歡。像是麻油薑絲或薑泥,我最常挖一匙加入高麗菜或是我當天想煮的炊飯裡,超級香入口又有濃濃的麻油香,還有辣辣的老薑香氣,除了秋冬必備之外,麻油類的產品在我們家的是一年四季的必備品。重點是,#冰過冷藏後完全不會難挖或結塊,下一篇胎胎爆爆爆爆爆愛的花生醬也是,都是一開始就很好開啟,就算是薑泥,冷藏過後再取出使用,依舊輕鬆挖取。(#這次照片裡其實我都是忍著不敢吃完為了要拍給大家看,不然我們家早就吃完了啊啊啊啊~)
⭕️東和黑麻油
◑ 容量:250ml/500ml
◑ 製造日期:2020/2
◑ 保存期限: 2年
◑ 深信冷壓初榨的工藝制法是唯一好油的保證,東和製油工廠仍然是圈餅一個一個慢慢手工製作
◑ 台灣芝麻香氣比起泰國芝麻較為不同,台灣的味道比較清香,柔和持久。胎胎自己很愛黑麻油,日本九鬼的一樣是愛,但東和這款也不賴,除了容量更大之外,兩款相比較之下,九鬼芳醇直接聞味道比較重帶香,東和的是濃中帶柔,這真的是直接用鼻子直接開罐相比較之下的味道。用在料理上我覺得都讚,大家可以試試,畢竟麻油這東西我真的太常買,有新的選擇交換一起吃對我來說絕對是開心事~
#請接續公告第二篇胎胎同步一起發文了
#因為東和這次的食品我真的非常喜歡不想漏掉任何一樣(除了苦茶油XD)
———————————————
▼ 東和製油系列食品
・開團連結: c4v4rj.1shop.tw/l621s5
・開團日期:20200316~20200322 23:59截止
・轉帳日期:3 / 23 pm11:59 前完成轉帳匯款
・出貨時間:4 / 8 依照訂單順序開始出貨
・運費相關:全團訂單滿 $3000 免運
★ 此團為免用發票店家
................
================
💟客服聯絡方式
客服點選右下方訊息按鈕
客服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7:00
賴記 冷 壓 初 榨 苦茶油 在 李悅 Yue L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在有機店小小採購了一番,
雅麻仁籽油、冷壓初榨橄欖油、打精力湯的有機蔬菜、原色藜麥、植物性大豆胜肽等⋯幫自己採買吃進肚子裡的健康食材其實是很雀躍的,可能是安心,也可能是身體有所回應,比買一個名牌還開心ㄟ,是年紀變大的關係嗎?🤪
雖然我並不是所有食材都會買有機,一般家常菜或水果其實只要用流水沖洗個10~12分鐘也是很ok的,但有些比較容易殘留農藥的蔬菜水果,或者要打精力湯、需要大量補充才能得到卻難以天天備料的營養攝取,比如蛋白胜肽、黑芝麻粉、青汁等等,我就會選擇有機超市購買。
另外,我也非常建議如果要自己煮,一定要選「好油」!所謂好油,就是經得起高溫不會超過發煙點對身體好的油,比如苦茶油、酪梨油,冷壓初榨橄欖油則冷拌、水煮使用,平常烹飪也不太用大火,都是以中小火慢煮,比較不破壞食物中的養分。我是覺得如果要自己煮,也買了天然食材,買一瓶好的油絕對是值得的!
一點好油、1:1的蛋白質和蔬菜、加上微量優質澱粉(如糙米、五穀飯),然後我五點後不太吃澱粉,以上綜合了中醫及營養學的建議,也會額外補充些保健食品,基本上我就這樣吃,不僅安心,營養有飽足感,還能健康瘦身呢!重點就是不偏某一方(如過肉或只吃菜沒有攝取蛋白質),也不過食,過猶不及,再好的食材都一樣。
然後即便是外食族,我也很推薦賴宇凡 - Sara的健康自己來不升血糖飲食原則,先吃蛋白質(蛋、肉、堅果、豆類)再吃飯或菜,避免長期血糖震盪引起疾病,有興趣可以自行了解細節喔!
以上也是常被問的飲食問題,分享給你們~晚安。
補充:
精力湯的食譜在此👉🏻 https://youtu.be/hrCwZiyLPss
#我的生活小週記
賴記 冷 壓 初 榨 苦茶油 在 我家在阿爾卑斯山Alpenleb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得之前有人問過我都吃哪一種油?
我的回答是每一種油吃完我就會換另外一種,像葵花油、玉米杯芽油、Omega3油,蔬菜油、葡萄籽油。
至於必備的有香油、橄欖油跟南瓜子油、還有核桃油。
豬油、奶油我也常用,看一看我用的油種類還真不少。
至於台灣目前的食油問題看看專家怎麼為我們解說。。文章有些長。。但是都是有心人為我們收集的智慧,值得思考之後找到適合自己健康的方法阿~
沒想到什麼也沒貼,只是公布食品安全權威文長安老師要上節目的訊息,居然九小時內有4000多的觸及率、近280個讚與30幾則留言。
大家熱烈捧場,內心過意不去,只好埋頭整理出文字檔,聽過的人能回味,沒聽過的人長知識,透過這波食用油風暴,正確認識食用油的特性,改變自己超級糟糕的用油習慣。
一罐油用到底,觀念超錯誤
天底下沒有一種油脂是完美的,每一種都有缺點與優點,如果家裡只使用一罐油,或一種油,或是只認定一個品牌的油,本身就是超級錯誤的觀念,偏偏有很多家庭皆是如此。
食物和人一樣,每一種都有優點與缺點,所以一直鼓吹飲食多樣化且均衡,就是抓優點、補缺點,提升營養的利用率。
為什麼有那麼多進口油?
台灣只有兩家沙拉油廠,先說沙拉油的製成:黃豆磨成粉,經過溶劑萃取,再經脫除溶劑、脫酸、脫色、脫臭、脫膠、脫臘等多重程序後,才能製出沙拉油。
由於每一個過程都要一個巨大的設備,所以資本額超過二十億元,沙拉油廠由國內食品大廠集資興建,一家為台中的中聯油脂,一家是台南的大統益,若非其中股東,想要進入油品市場實屬不易,想要有優勢,就必須去找更便宜的油。
便宜的油仰賴進口油,便宜的進口油說穿了就是來自基因改造原料所製成的油,棉籽油、玉米油、芥花油等大量進入台灣市場,加上我們自己生產的沙拉油也使用基因改造黃豆,市面上摻和油全是基因改造的油,但沒有任何標示清楚,這是比大統事件更嚴重,卻沒有人重視的問題。
低價油就是基改原料的油脂
基因改造的油是溶劑萃取出來的油,專家認為只有蛋白質有問題,油脂對人體沒有影響,所以政府規定油脂不必標示基改,只有豆腐豆漿需標示,但科技日新月異,誰知道明天專家又會說出什麼論調?
由於只有基改的油脂才能進入台灣低價市場來競爭,因此才出現了棉籽油,棉籽油有棉酚,對男性的精蟲有殺傷力,所以從前用來做為男人的避孕藥,但去除棉酚並不難,就是油中加水持續一段時間,便可脫除。
日前棉酚爆出未檢出與不得檢出的爭議,都是在於儀器精密度的不同,如同上次毒澱粉事件,關廟麵在新加坡被檢出,但在台灣沒有是一樣的道理。
銅葉綠素到底有沒有營養?
鎂葉綠素能行光合作用,能讓細胞修復還原,是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但缺點是極不穩定,所以無法添加在食品上,因為不穩定,顏色會變來變去,而銅葉綠色非常安定,但身體不需要。
雖然添加在油脂中的銅葉綠素,在每日可接受的飲食攝取量(ADI)中是沒有太大影響,因為你不會猛喝油,但請注意,單一不可能超量,但很多單一都超量就不太好,身體每日忍受的極限是一百五十種添加物。
動物?植物?油脂區分大錯誤
油脂應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低來分類,即使是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也不一定是豬油等動物油。
認識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表油脂皆是清清如水,如:沙拉油、玉米油、葵花油、芥花油等。
油脂有很多地方沒有吃飽,所以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而沒吃飽的地方叫雙鍵,若在高溫發煙點的情況下,雙鍵會斷掉,氧進入便產生自由基,所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會產生很多自由基,很容易致癌,而且酸價會提高。
酸價高的油不一定是壞油
不過很多人以為酸價高就是壞油,其實橄欖油、茶油、苦茶油、麻油等油酸價也很高,但上述皆是冷壓非溶劑萃取的油,雖有許多游離脂肪酸,但不經高溫作用,沒有自由基不會致癌,因此用酸價來判斷油脂好壞只限於用溶劑萃取,清清如水的黃色油,沙拉油,葵花油等。
但若把橄欖油等當做油炸油使用,反而把好油變成壞油,炒菜則沒關係。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缺點是不耐熱,高溫易致癌;優點是清清如水,不易堆積在血管裡,產生慢性病,沙拉油、玉米油等皆是。雖說這類油不適宜油炸,但精煉技術進步,發煙點提高,家庭使用亦可。
科學方法教你要不要換油?
文長安教大家用科學方法來決定要不要換油:
見炸油變黑變黏了,或是加熱時冒出很多泡泡,就表示應該換油了,但文長安傳授另一種更科學的方法,就是新油買來,第一次使用,先用溫度計測量它冒煙的溫度,若油炸多次之後發現,冒煙點的溫度突然降低20度,就表示該油已經裂變了,該換油了。
認識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就是吃的飽飽的就走不動了,連火燒房子都走不動,所以很耐熱,不容易斷裂,不容易產生自由基就不容易致癌,問題是在常溫下是固體的,所以在血管裡容易堆積而造成心血管疾病,如:豬油、牛油、雞油、奶油等。
然而飽和脂肪酸高的油,並不是只有動物油,棕櫚油和椰子油也是飽和脂肪酸高的油。
另外還有一種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油,一是人工的氫化油,二是自然界反芻動物的油(牛啦)。氫化是使液體油脂變固體,但氫化過程便產生反式脂肪酸,它的特性是擴張,所以會造成血管堵塞,不過反式脂肪酸也有好處,是對稱的,所以安定性好,味道也比較好,例如蛋塔好香,不過少吃一點更好。
認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是完全相反的,而介於兩者之間就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代表性油脂為橄欖油、苦茶油、茶油與芝麻油等。
吃油也要有均衡概念
不管什麼油都有問題,吃油時不可以一個家庭一罐油吃到底,而應該準備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三種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吃的是三分之一強,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吃的是三分之一弱,飽和脂肪酸就是三分之一。
均衡多樣化會產生互補,要有正確的觀念,即善知識。
身體有兩種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可把膽固醇帶出體外,低密度則把膽固醇留在體內。
吃橄欖油就健康嗎?
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把好的和壞的膽固醇都降低,飽和脂肪酸可把好的和壞的都升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把好的不變,壞的降低,所以一直鼓吹要多吃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於是大家都跑去吃橄欖油,但橄欖油的多元與飽和脂肪酸卻比較少,高不成,低不就,不要有偏差的想法。
而且橄欖油有綠色的也有黃色,前者是冷壓初榨,很昂貴,後者是用溶劑去萃取橄欖渣的油,所以是清清如水,比較便宜的油。
吃豬油就比較好嗎?
這陣子大家都改吃動物油,尤其是豬油,是順式脂肪,但豬油在常溫常壓下一定是固體,但若買到的瓶裝或罐裝豬油是液體時,就要注意這種油因為原料亂七八糟,所以要加乳化劑,要加磷酸鹽除臭除色。另一種要注意的是白油,利用科技分離出飽和脂肪,並賣給食品廠,讓糕餅變得更酥,建議要吃油,就不要吃分離的。
加水煉豬油?廚房大爆炸
有媒體教民眾自己在家煉豬油,要在水中煉油才不會產生毒素,其實是無稽之談。用水煉油,油會爆炸,又容易壞,若怕油溫太高產生毒素,炒菜時先在炒鍋裡加此水,看水在鍋裡跳動,再加油加菜去炒,溫度可降低五、六十度,不怕高溫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