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
文 / 蔣勳
小時候很愛畫畫,記得最早是漫畫,葉宏甲的「諸葛四郎」之類。
小學數學課本有練習簿,一頁六格,剛好拿來畫連環圖。自己編故事,自己做繪本。
初中時候已經不畫漫畫了,迷上好萊塢電影,就畫了不少明星照片。家居附近有一殘障人,開一寫真館,用碳精筆替人畫像。他寫真能力好,畫得很真實,許多人死了親人長輩,只有小照片,就交給他畫成大幅的遺容像,掛在家裡祭拜。
我每天跑去看,他在一張兩寸人像照片上,打了格子,按照格子比例放大,可以畫成大約兩個A4紙大的肖像,和照片一模一樣。我每天看他畫,如何打格子,如何勾輪廓,如何用棉花擦陰影。回到家就找出明星照片,照樣打格子,處理陰影。奧黛麗赫本,費雯麗,洛赫遜都畫過。畫好以後,拿到照相館翻拍,把原照片和翻拍畫的照片一起給同學看,他們分不出來,我就很得意。
那位殘障畫師是我啟蒙的老師吧,一直很懷念他,蜷曲的雙腿,坐在輪椅上,安安靜靜用碳粉處理畫面。
高中時讀很多存在主義,開始寫詩,變成文青,也就用同樣寫實的方法畫卡繆、齊克果,畫美國詩人佛洛斯特。畫在筆記本上,用鉛筆、原子筆,隨意速寫,也不打格子了。畫完用膠帶貼在書桌前,太破爛陳舊了,就揉了丟在字紙簍。
我於繪畫也許只是這樣可有可無吧?
媽媽先祖是遜清貴族家庭,她常轉述家中長輩說革命時的事。砸碎的官窯瓷器,搶走的翡翠扁簪,燒成灰的一箱一箱的善本書。那些故事都與我無關,但或許讓我每每看到別人沾沾自喜新得的一個花梨木紙鎮,也為他高興,卻也覺得莫名的深沈的悲哀吧?
藝術於我竟是可有可無嗎?
大學以後在台北故宮上課,看書法,看長卷,看燒成片段的「富春山居」,看東京大火後留著餘燼的「寒食帖」,還是從心裡覺得荒涼。
斤斤計較藝術,會不會讀不懂「快雪時晴」,寥寥可數二十幾個字,不過是南朝文人醒來熱淚盈眶的一場夢,似真似假。
不只南朝就要過去,大唐繁華也一再複製臨摹,那是一場永遠醒不過來的一場夢吧。
「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提筆寫宋晏幾道的句子,知道繁華若夢,飛雨落花,在路上有緣點頭相遇,同行同遊,也就珍惜罷了。
六月在上海佳士得的個展,人潮洶湧,卻一直想忘了那熱鬧。十月在台北的個展,十一月在池上穀倉有「蔣勳私房畫展」,展出自己有點捨不得放手的作品,但是,當然遲早都要放手的。那是吳問卿最後燒「富春山居」的秘密心事嗎?
要謝謝谷浩宇一直熱心促成這一年的展覽,謝謝懷民賜序,謝謝二旭的設計。
2018-8-28日白露將屆
蔣勳於加拿大Sunshine Coast島
費雯麗奧黛麗赫本 在 蔣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
小時候很愛畫畫,記得最早是漫畫,葉宏甲的「諸葛四郎」之類。
小學數學課本有練習簿,一頁六格,剛好拿來畫連環圖。自己編故事,自己做繪本。
初中時候已經不畫漫畫了,迷上好萊塢電影,就畫了不少明星照片。家居附近有一殘障人,開一寫真館,用碳精筆替人畫像。他寫真能力好,畫得很真實,許多人死了親人長輩,只有小照片,就交給他畫成大幅的遺容像,掛在家裡祭拜。
我每天跑去看,他在一張兩寸人像照片上,打了格子,按照格子比例放大,可以畫成大約兩個A4紙大的肖像,和照片一模一樣。我每天看他畫,如何打格子,如何勾輪廓,如何用棉花擦陰影。回到家就找出明星照片,照樣打格子,處理陰影。奧黛麗赫本,費雯麗,洛赫遜都畫過。畫好以後,拿到照相館翻拍,把原照片和翻拍畫的照片一起給同學看,他們分不出來,我就很得意。
那位殘障畫師是我啟蒙的老師吧,一直很懷念他,蜷曲的雙腿,坐在輪椅上,安安靜靜用碳粉處理畫面。
高中時讀很多存在主義,開始寫詩,變成文青,也就用同樣寫實的方法畫卡繆、齊克果,畫美國詩人佛洛斯特。畫在筆記本上,用鉛筆、原子筆,隨意速寫,也不打格子了。畫完用膠帶貼在書桌前,太破爛陳舊了,就揉了丟在字紙簍。
我於繪畫也許只是這樣可有可無吧?
媽媽先祖是遜清貴族家庭,她常轉述家中長輩說革命時的事。砸碎的官窯瓷器,搶走的翡翠扁簪,燒成灰的一箱一箱的善本書。那些故事都與我無關,但或許讓我每每看到別人沾沾自喜新得的一個花梨木紙鎮,也為他高興,卻也覺得莫名的深沉的悲哀吧?
藝術於我竟是可有可無嗎?
大學以後在台北故宮上課,看書法,看長卷,看燒成片段的〈富春山居〉,看東京大火後留著餘燼的〈寒食帖〉,還是從心裡覺得荒涼。
斤斤計較藝術,會不會讀不懂〈快雪時晴〉,寥寥可數二十幾個字,不過是南朝文人醒來熱淚盈眶的一場夢,似真似假。
不只南朝就要過去,大唐繁華也一再複製臨摹,那是一場永遠醒不過來的一場夢吧。
「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提筆寫宋晏幾道的句子,知道繁華若夢,飛雨落花,在路上有緣點頭相遇,同行同遊,也就珍惜罷了。
六月在上海佳士得的個展,人潮洶湧,卻一直想忘了那熱鬧。十月在台北的個展,十一月在池上穀倉有「蔣勳私房畫展」,展出自己有點捨不得放手的作品,但是,當然遲早都要放手的。那是吳問卿最後燒〈富春山居〉的秘密心事嗎?
要謝謝谷浩宇一直熱心促成這一年的展覽,謝謝懷民賜序,謝謝二旭的設計。
2018-8-28日白露將屆
蔣勳於加拿大Sunshine Coast島
--------------------------------
天地有大美 | 蔣勳個展
展期:2018年10月14日(日) 至12月16日(日)
開幕:2018年10月14日(日) 下午三時至六時
地點:谷公館畫廊(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號4樓之2)
費雯麗奧黛麗赫本 在 蔣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
小時候很愛畫畫,記得最早是漫畫,葉宏甲的「諸葛四郎」之類。
小學數學課本有練習簿,一頁六格,剛好拿來畫連環圖。自己編故事,自己做繪本。
初中時候已經不畫漫畫了,迷上好萊塢電影,就畫了不少明星照片。家居附近有一殘障人,開一寫真館,用碳精筆替人畫像。他寫真能力好,畫得很真實,許多人死了親人長輩,只有小照片,就交給他畫成大幅的遺容像,掛在家裡祭拜。
我每天跑去看,他在一張兩寸人像照片上,打了格子,按照格子比例放大,可以畫成大約兩個A4紙大的肖像,和照片一模一樣。我每天看他畫,如何打格子,如何勾輪廓,如何用棉花擦陰影。回到家就找出明星照片,照樣打格子,處理陰影。奧黛麗赫本,費雯麗,洛赫遜都畫過。畫好以後,拿到照相館翻拍,把原照片和翻拍畫的照片一起給同學看,他們分不出來,我就很得意。
那位殘障畫師是我啟蒙的老師吧,一直很懷念他,蜷曲的雙腿,坐在輪椅上,安安靜靜用碳粉處理畫面。
高中時讀很多存在主義,開始寫詩,變成文青,也就用同樣寫實的方法畫卡繆、齊克果,畫美國詩人佛洛斯特。畫在筆記本上,用鉛筆、原子筆,隨意速寫,也不打格子了。畫完用膠帶貼在書桌前,太破爛陳舊了,就揉了丟在字紙簍。
我於繪畫也許只是這樣可有可無吧?
媽媽先祖是遜清貴族家庭,她常轉述家中長輩說革命時的事。砸碎的官窯瓷器,搶走的翡翠扁簪,燒成灰的一箱一箱的善本書。那些故事都與我無關,但或許讓我每每看到別人沾沾自喜新得的一個花梨木紙鎮,也為他高興,卻也覺得莫名的深沉的悲哀吧?
藝術於我竟是可有可無嗎?
大學以後在台北故宮上課,看書法,看長卷,看燒成片段的〈富春山居〉,看東京大火後留著餘燼的〈寒食帖〉,還是從心裡覺得荒涼。
斤斤計較藝術,會不會讀不懂〈快雪時晴〉,寥寥可數二十幾個字,不過是南朝文人醒來熱淚盈眶的一場夢,似真似假。
不只南朝就要過去,大唐繁華也一再複製臨摹,那是一場永遠醒不過來的一場夢吧。
「相尋夢裡路,飛雨落花中」,提筆寫宋晏幾道的句子,知道繁華若夢,飛雨落花,在路上有緣點頭相遇,同行同遊,也就珍惜罷了。
六月在上海佳士得的個展,人潮洶湧,卻一直想忘了那熱鬧。十月在台北的個展,十一月在池上穀倉有「蔣勳私房畫展」,展出自己有點捨不得放手的作品,但是,當然遲早都要放手的。那是吳問卿最後燒〈富春山居〉的秘密心事嗎?
要謝謝谷浩宇一直熱心促成這一年的展覽,謝謝懷民賜序,謝謝二旭的設計。
2018-8-28日白露將屆
蔣勳於加拿大Sunshine Coast島
-\-\-\-\-\-\-\-\-\-\-\-\-\-\-\-\-\-\-\-\-\-\-\-\-\-\-\-\-\-\-\-\
天地有大美 | 蔣勳個展
展期:2018年10月14日(日) 至12月16日(日)
開幕:2018年10月14日(日) 下午三時至六時
地點:谷公館畫廊(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號4樓之2)
費雯麗奧黛麗赫本 在 四季線上4gtv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看經典】風華絕代女神推薦#費雯麗#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最具代表性的經典電影▷ https://www.4gtv.tv/movie?type=78 現在就到四季線上,回顧女神迷人的經典作品! ... <看更多>
費雯麗奧黛麗赫本 在 盛世美顏超越奧黛麗赫本卻留不住摯愛?她便是輝煌一時的 ... 的推薦與評價

请观看我的频道更新消息。 订阅我: https://lihi.cc/2ch5a 眾所周知, 奧黛麗赫本 與 費雯麗 皆是黃金時代璀璨奪目的好萊塢女星,都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 ... ... <看更多>
費雯麗奧黛麗赫本 在 [討論] 奧黛麗·赫本的知名度? -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覺得很奇怪的是幾乎沒有人沒聽過奧黛麗·赫本
就算你不是很喜歡看電影
你要找個沒聽過她的人恐怕不容易
(大概民國80之後比較多吧)
可是怪就怪在她是個女人
而且還不是美國人
我的意思是縱觀現在好萊烏生態
男星對女星還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不管是片酬還是電影的主演
男星擁有絕對的優勢
美國人就更不用講了
你不是美國人要再好萊烏發光發熱
進入A咖
就算你是歐洲人也不容易
幾乎所有大咖都是美國人
我想在奧黛麗·赫本的年代這兩點差距應該有增無減
可是她的知名度還是遠超過當代任何男(女)星
同年代的男明星到今天恐怕沒幾個人認得(電影愛好者除外)
這種效應
應該空前絕後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125.63
大概1950-65 左右最活躍吧
不過我記得赫本是比利時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