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田編:請新北市政府尊重民眾意見,停止「土城行政園區」會議!】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新北市政府擬在明天(6月8日)上午9:30進行「變更土城都市計畫(機關用地、停車場用地、公園用地為行政園區特定專用區、住宅區、商業區)」案之都市計畫委員會協商。綠黨感到震驚並強烈抗議。
捷運萬大線改變設計捨直取彎,佔用土城公園的計畫仍在爭議中,土城居民,尤其是土城國小家長非常反對,因為土城地區將損失已經少有的公園綠地,變更後的路線使軌道侵入國小上空,營運期間將永久影響學童的學習環境。
更有甚者,新北市政府擬定所謂「行政園區」,將包括土城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警察局土城分局、衛生所及藝文中心等5個公家機構用地納入,成為新的開發計畫,將公共財產讓售給財團開發,美其名為TOD,其實是出賣全民擁有的珍貴土地,圖取短期金錢利益。
包括土城在地社團及綠黨在內多個團體,反對新北市政府為短視近利的開發計畫修訂新北市的都市計畫。本案需經過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及都市計畫修訂。市民及社團高度關注。
因為疫情嚴峻,全國許多重要的會議暫時延期,研討會多改為線上舉辦。我們非常驚訝新北市政府卻選在此刻開會,刻意排除公民參與,實屬不當。本黨要求停止本次會議。
__
加入志工》 t.ly/actW
成為黨員》 t.ly/b00g
線上捐款》 t.ly/QXY5
#捐款綠黨可以抵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的網紅蘇泓欽新北市議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長,時間過的很快,你的任期已經過了一年半了,今天是我第三次質詢市長,記得去年6月在第一次總質詢時,我就肯定市長及市府團隊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一年過去了,新北市政府可以說是六都中唯一「沒有政治口水,只有市政建設」的團隊,深受市民的肯定。 一、民調顯示市民肯定市長 (一)、居高不下的支持度 去...
變更土城都市計畫 在 黃永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變更土城都市計畫(配合捷運萬大-中和一樹林線第一期路線)(部分工業區、農業區、保護區、人行步道用地為捷運系統用地)主要計畫案
變更土城都市計畫 在 蘇泓欽新北市議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市長,時間過的很快,你的任期已經過了一年半了,今天是我第三次質詢市長,記得去年6月在第一次總質詢時,我就肯定市長及市府團隊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一年過去了,新北市政府可以說是六都中唯一「沒有政治口水,只有市政建設」的團隊,深受市民的肯定。
一、民調顯示市民肯定市長
(一)、居高不下的支持度
去年四月有家媒體針對六都及全台縣市長做了一次民調,當時市長才剛剛就任,民調滿意度排在中段班,到了去年十月,市長的滿意度已躍升為六都第二,全台22縣市長中排名第7,成績超越歷屆台北縣長及新北市長。
今年在疫情期間,多家媒體針對六都及各縣市長防疫工作進行滿意度評比,侯市長也都是居領先地位,六月間遠見雜誌公布了2020五星市長的名單,侯市長不但成為第一位名列五星市長的新北市長,而且還排名全台第一。
遠見雜誌的五星級縣市長評比已有25年歷史,有其公信力,過去台北縣長或新北市長,並沒有人獲此殊榮,這項殊榮其實是新北市民對市長施政成績的肯定。
(二)、 行政中立實事求是的市長
市長,就我的觀察,你的施政滿意度之所以一直受到市民的肯定,施政績效當然是主要因素,但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這一年多來,市長從來不噴政治口水,即使有媒體問到敏感的政治問題,市長總是輕描淡寫的回應,因為政治口水早已讓民眾厭惡,市民要的就是一位實事求是、努力工作的市長,這點侯市長做到了。
市長雖然是國民黨籍,但在推動市政工作時,却沒有任何政黨色彩,所以從各媒體所做的民調交叉分析中,可以看到,市長不但泛藍的支持者的大幅肯定,也獲得泛綠支持者的普遍認同。
(三)、 「堅持做事 市民第一」才是勝者
最近的政治風暴,只能說是應驗了一句話,就是「民意如流水 水能載舟,亦可覆舟」。所以唯有「堅持做事 市民第一」的市長,才是市民需要的市長,也才能獲市民的肯定。
二、從施政報告書看市長施政
(一)、 報告書內容較一年前豐富
「安居樂業」是市長競選主軸,也是許給市民的願景,市府給議會的施政報告內容,也以此分門別類,去年4月第一本施政報告,有74頁,除了報告半年的施政績效外,多半都在闡述未來的施政計畫;去年10月第二次定期大會時,市長的施政報告書已增加到100頁,因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市長領導的市府團隊,已有施政成果顯現,所以施政報告內容也較第一次豐富;本次大會市長的施政報告又增加到117頁,比一年前足足增加了43頁,內容也更為豐富,我在閱讀了報告書內容後,認為市長領導的團隊,這一年來在各個施政領域,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這點是值得肯定。
(二)、 施政成果數字會說話
在本次施政報告中,我看到了許多數據,和一年前相比,印證了過去一年來,市府團隊確實有努力在做事。
以公共托育為例,去年4月的施政報告中,新北市公托中心有60處,托育總量為1萬4千293人;當時市府承諾到109年度,公托總量要達到1萬6千310人,但在本次大會施政報告書中,公托中心已有72處,總量已達到1萬7千610人,已超過預期目標。不過在這邊要提醒市長,情理法要兼顧,唯有如此,才不會讓業者鋌而走險,化整為零,再次非法傾倒廢棄物。
其他在托老中心方面、辦理都市更新及都計變更等等都有顯著的成果;尤其被視為「新北都市之瘤」的五股垃圾山,30多年來沒人敢碰,但侯市長不但碰了,而且對不願納管的近百家違建工廠及建物,執行了強制拆除,雖然得罪了少數人,却獲得大多數市民的肯定。
(三)、 建設速度讓市民有感覺
這一年來各項建設,都讓市民有感覺,像是三鶯大橋改建,第一期今年4月如期完工,第二期也如期施工、捷運三鶯線執行進度從去年28%,增加到目前38%、環狀線業已通車以及土城醫院竣工啟用等等,希望未來兩年半的任期,市長及市府團隊能繼續加油。
三、市長強、團隊強 市民之福
侯市長是位有魄力的市長,在你的領導下,市府團隊的戰鬥力當然不在話下,一年多來,隊伍雖然做了部分調整,但執行力並未受到影響,就我與各局處長接觸,市府每位首長在各司其職上,確實都非常專業、踏實且有衝勁,這也是市長各項政策,都能落實執行的重要原因。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一點,市府是一個團隊,各位首長除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外,在橫向連繫上也非常重要。當然首長與首長間的連繫基本問題不大,但局處內的科長、股長或承辦人,如果存有本位主義,恐怕就非市民之福了,希望市長能多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變更土城都市計畫 在 By 數位天空- 配合遷移土地變更都市計畫需加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配合遷移土地 變更都市計畫 需加速/ 數位天空新聞 土城 報導】 俗稱 土城 變電所的板橋一次變電所預計109年完成遷移,台電方面表示,將會釋放出2.1公頃的 ... ... <看更多>
變更土城都市計畫 在 北土城交流道有譜116年通車啟用 T-NEWS聯播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北市 土城都市計畫 ,將會投入171億元經費,規劃包含了司法園區以及北 土城 交流道,目前進度辦理區段徵收中。預計最快在116年,北 土城 交流道就能完工 ... ... <看更多>
變更土城都市計畫 在 [新聞] 桃園鐵路地下化3大站都市計畫過關全線8 - 看板Railway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6985554
2023-02-21 15:55 聯合報/ 記者
鄭國樑/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鐵路地下化3大站都市計畫過關 全線8站盼加快發包
桃園市都市發展局表示,內政部都委會今天審議通過桃園鐵路地下化桃園、內壢與中壢車
站站區都市計畫變更案,市民關心的車站改建將正式啟動,市府也同步盤點鐵路沿線資源
,重新定位園道功能,期望擴大鐵路地下化效益,引導沿線土地發展,加速邁向都市縫合
、共榮目標。
都發局指出,為配合鐵路地下化建設計畫,沿線工程用地變更已於110年發布實施和設計
,內政部都委會今天通過的桃園、內壢與中壢站都計變更案,可讓三個既有車站站區範圍
更完整,且變更為高強度多元化使用的車站專用區,由交通部鐵道局、臺鐵局分別改建為
具地標性門戶意象的車站及多功能開發大樓。
同時為加速各站設計開發,市府今年2月起,改採都市設計及交通影響評估聯席審查,可
大幅增加行政效率。此外,市府正同步盤點車站周邊資源及現況,整合車站設計與周邊交
通網路,重新思考沿線工業區轉型及園道定位,以擴大鐵路地下化效益,完成都市縫合、
打通道路瓶頸、建構人本步行環境的城市。
都發局表示,將繼續爭取完成臺鐵桃園、內壢車站站區周邊閒置或低度利用的土地檢討變
更,展開中壢車站都市更新,創造車站周邊再生動能。如今鐵路地下化8個車站的都市計
畫和路線都已經定線完成,接下來就是看交通部對各車站的設計、發包作業是否也都能夠
加速完成,讓鐵路地下化在118年可以達到桃園、內壢、中壢三個主要車站通車,119年全
線通車。
桃園鐵路地下化3大站都市計畫過關。記者鄭國樑/翻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69.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76973770.A.3E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