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專業
我是一名職業健康護理師,在企業裡面工作,就如同在學校工作的校護一樣。只不過我所服務的對象是成人,也就是公司裡的員工,服務的主要內容是健康促進和職業傷病的預防,諸如:腦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追蹤個案管理、孕期中及產後一年內的母性保護訪談、人因危害預防、體適能、減重活動及健康講座舉辦等。因為公司的產業特性為安規認證業,就是為安全把關、熟讀各式安全標準的工程師們。
【NG 的簡報,讓你的專業不被信任。】
從前在醫院臨床工作,做簡報的機會相對少,過往晨會報個案、讀書報告、護理衛教,就如同蔡校長所做的錯誤示範,如課本裡的章節一樣,從前言、病理機轉開始講,每頁的標題看似都比內容重要,深怕聽的人恍神,不知道自己在碎碎念哪個部分。聽眾大概也在想,還要忍耐多久才可以換下一個討論主題,或是結束會議去做常規治療。
這樣像期刊書籍一樣的簡報方式,用在民眾、公司裡的同事,是完全不通的。不僅讓人感覺無趣,注意力也容易飄走。若主題是關於疾病的衛教,他們寧可去網路 Google 看圖文並茂、標題聳動的文章,相對不願意花時間來聽、來看這樣的內容,而且最常遇到他們覺得 Google 可以取代就醫或專業。
【參加過外頭的簡報課,花俏且不實用。】
每季的安全衛生委員會,向總經理和各部門長官報告,更是我戰戰兢兢準備的重點,如同蔡校長所說,要讓自己的努力被看見,長官對於我們的真價值「有感」了,才會願意從口頭上的支持,進步到「實質」的支持:編更多的年度健康促進經費預算。
針對給長官的報告,過去我也去上過相關的簡報課程,感覺花招很多、美編排版很複雜,實際應用起來 CP 值有點低,很多看起來吸睛的效果或是圖案,都要花很細的功夫、很長的時間,卻只有一點點產出,效率很低。
而且課中所教的一些技巧,因為課堂人數眾多,練習的時間短又匆促,只能稀里呼嚕練習過去。有些現場提問的技巧,講者的回答也有些藏私,還順便廣告其他課程,讓人感覺不是很舒服。簡單說,課後很多部分仍是模糊且沒有方向。
【互動實作不藏私,助教陪你解決問題。】
新思惟的互動實作,不愧是參與過的人都說好,口碑級 Part!跟我之前去上其他課程的經驗,完全天壤之別。不瞞你說,在報名之前很緊張,因為本身的電腦能力很低,吸收運轉的速度很慢,深怕自己跟不上同學和老師的速度,在潛水瀏覽粉絲專頁文章的那些日子,得知大部分的同學都是醫師,護理師的身影相對稀少,更加深我心裡對自己沒自信的想法。
實作時段,因為選了不適合的圖片,在修改上遇到障礙,舉手之後不到一分鐘,就有貼心的助教小天使出手相救,相當有細心、耐心地幫我找出問題在哪,沒有讓我在深淵裡蒙眼找繩索的感覺,真好!
另外,一定要大大誇讚互動實作的葵花寶典,步驟清楚,只要配合圖片說明,照著步驟完成得到和上頭一樣的結果,就有種破關的成就感,不禁有一抹微笑在臉上,證明我課前的擔心很多餘。
【引導式教學,手把手教到你會!】
就如前文所述,去上外頭的課程時就有一種藏私感,一到實作,只有寫得很簡單的幾行講義和完成圖,現場示範的操作步驟雖然可錄影,但老師實際操作動作很快,邊看邊做常常會有 lag 來不及,一整個很崩潰……我不知道在座位上嘆氣幾次 ><。
新思惟的課程卻是真心想要教到你會為止,也鼓勵你做得更好、走出自己的路,每一個要注意的點都仔細地提醒強調,每個段落的最後都有重點回顧,扎實感受到備課的用心、細心,確實做到「以聽眾為出發點」的身教示範。讓我感受到「不是給他魚吃,而是教他釣魚」的真實感。
更棒的是這般引導式的教學,使我有自信地應用所學在自己的簡報裡,不會有「學了但不會應用」的困窘感。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的專業。】
在課程之中,有多次傳遞好簡報的重點講評以及修改範例,因此在課後回頭看自己之前做的簡報,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知道怎麼做可以更好。當我著手修改自己的簡報時,比對差異,很開心自己也能做到!
衷心感謝蔡校長及欣宇醫師,針對我們每位同學實際遇到的問題及困境,在課程中「因材施教」地回答,特別是蔡校長分享過去做行政工作的簡報,績效表現和檢討改進的內容,其呈現的方式提供了我很好的參考,確實符合我所需要改善的方向。
當自己先說出問題和缺失,又講出接下來執行的因應計畫,確實較能讓老闆知道我們是有備而來,而不是只找出問題而已,畢竟老闆雇用我這個角色,不是製造問題而是來解決問題的,甚至是減少問題的人。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是公司裡的職護,或是專門做特約的職護,這個課程真的很有幫助。
「護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要是護理人都聽過南丁格爾的這句訓言。我們在三段五級的前線,更需要透過好簡報,兼顧科學與藝術美感,珍惜每一次簡報的機會,讓民眾或是企業主看見我們的真價值!
猶疑了好幾個月來上課,就像其他同學分享的一樣,真是相見恨晚,也覺得幸好我下定決心來了。之前看很多同學分享,來參與課程就可以感受到「賓至如歸」;從課前提問收集同學問題、個別回答修改,到課中協助電腦 / 網路,以及提供溫熱好喝的咖啡,再至課後作業修改回饋。是的!我都體會到了,真的絲毫不假、真心不騙。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適合對象
【住院醫師】常要報告 case presentation、M&M conference、journal reading……等。
【主治醫師】scientific presentation、poster/e-poster、行政簡報、品管圈、實證……等。
【實習醫師】需要報 case、報 journal、PBL……等。越早來學,對你人生產生的效用越大。
【醫護人員】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物理師、治療師、心理師……等。
【研究人員】專兼任教師、研究員、研究生、博士生…等。
【相關人士】任何對醫學簡報主題有興趣者。
㊙ 【名額有限】最多專業人士肯定的醫學簡報課程。
「老師們會在告訴你製作方式後,還會以色彩分析、觀眾心理分析、觀眾閱讀直覺、場地現實等等不同層面切入做講解,並且在相同內容的簡報,以傳統 slide 與修改後 slide 比較,讓同學們以觀眾角度親身體驗兩者的差異,即便心底一開始有疑惑,也會被老師非常專業的解說說服。」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護理讀書報告怎麼寫」的推薦目錄:
護理讀書報告怎麼寫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專業
我是一名職業健康護理師,在企業裡面工作,就如同在學校工作的校護一樣。只不過我所服務的對象是成人,也就是公司裡的員工,服務的主要內容是健康促進和職業傷病的預防,諸如:腦心血管疾病中高風險追蹤個案管理、孕期中及產後一年內的母性保護訪談、人因危害預防、體適能、減重活動及健康講座舉辦等。因為公司的產業特性為安規認證業,就是為安全把關、熟讀各式安全標準的工程師們。
【NG 的簡報,讓你的專業不被信任。】
從前在醫院臨床工作,做簡報的機會相對少,過往晨會報個案、讀書報告、護理衛教,就如同蔡校長所做的錯誤示範,如課本裡的章節一樣,從前言、病理機轉開始講,每頁的標題看似都比內容重要,深怕聽的人恍神,不知道自己在碎碎念哪個部分。聽眾大概也在想,還要忍耐多久才可以換下一個討論主題,或是結束會議去做常規治療。
這樣像期刊書籍一樣的簡報方式,用在民眾、公司裡的同事,是完全不通的。不僅讓人感覺無趣,注意力也容易飄走。若主題是關於疾病的衛教,他們寧可去網路 Google 看圖文並茂、標題聳動的文章,相對不願意花時間來聽、來看這樣的內容,而且最常遇到他們覺得 Google 可以取代就醫或專業。
【參加過外頭的簡報課,花俏且不實用。】
每季的安全衛生委員會,向總經理和各部門長官報告,更是我戰戰兢兢準備的重點,如同蔡校長所說,要讓自己的努力被看見,長官對於我們的真價值「有感」了,才會願意從口頭上的支持,進步到「實質」的支持:編更多的年度健康促進經費預算。
針對給長官的報告,過去我也去上過相關的簡報課程,感覺花招很多、美編排版很複雜,實際應用起來 CP 值有點低,很多看起來吸睛的效果或是圖案,都要花很細的功夫、很長的時間,卻只有一點點產出,效率很低。
而且課中所教的一些技巧,因為課堂人數眾多,練習的時間短又匆促,只能稀里呼嚕練習過去。有些現場提問的技巧,講者的回答也有些藏私,還順便廣告其他課程,讓人感覺不是很舒服。簡單說,課後很多部分仍是模糊且沒有方向。
【互動實作不藏私,助教陪你解決問題。】
新思惟的互動實作,不愧是參與過的人都說好,口碑級 Part!跟我之前去上其他課程的經驗,完全天壤之別。不瞞你說,在報名之前很緊張,因為本身的電腦能力很低,吸收運轉的速度很慢,深怕自己跟不上同學和老師的速度,在潛水瀏覽粉絲專頁文章的那些日子,得知大部分的同學都是醫師,護理師的身影相對稀少,更加深我心裡對自己沒自信的想法。
實作時段,因為選了不適合的圖片,在修改上遇到障礙,舉手之後不到一分鐘,就有貼心的助教小天使出手相救,相當有細心、耐心地幫我找出問題在哪,沒有讓我在深淵裡蒙眼找繩索的感覺,真好!
另外,一定要大大誇讚互動實作的葵花寶典,步驟清楚,只要配合圖片說明,照著步驟完成得到和上頭一樣的結果,就有種破關的成就感,不禁有一抹微笑在臉上,證明我課前的擔心很多餘。
【引導式教學,手把手教到你會!】
就如前文所述,去上外頭的課程時就有一種藏私感,一到實作,只有寫得很簡單的幾行講義和完成圖,現場示範的操作步驟雖然可錄影,但老師實際操作動作很快,邊看邊做常常會有 lag 來不及,一整個很崩潰……我不知道在座位上嘆氣幾次 ><。
新思惟的課程卻是真心想要教到你會為止,也鼓勵你做得更好、走出自己的路,每一個要注意的點都仔細地提醒強調,每個段落的最後都有重點回顧,扎實感受到備課的用心、細心,確實做到「以聽眾為出發點」的身教示範。讓我感受到「不是給他魚吃,而是教他釣魚」的真實感。
更棒的是這般引導式的教學,使我有自信地應用所學在自己的簡報裡,不會有「學了但不會應用」的困窘感。
【有信心應用所學,提升自己的專業。】
在課程之中,有多次傳遞好簡報的重點講評以及修改範例,因此在課後回頭看自己之前做的簡報,就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知道怎麼做可以更好。當我著手修改自己的簡報時,比對差異,很開心自己也能做到!
衷心感謝蔡校長及欣宇醫師,針對我們每位同學實際遇到的問題及困境,在課程中「因材施教」地回答,特別是蔡校長分享過去做行政工作的簡報,績效表現和檢討改進的內容,其呈現的方式提供了我很好的參考,確實符合我所需要改善的方向。
當自己先說出問題和缺失,又講出接下來執行的因應計畫,確實較能讓老闆知道我們是有備而來,而不是只找出問題而已,畢竟老闆雇用我這個角色,不是製造問題而是來解決問題的,甚至是減少問題的人。
【護理人的真心推薦】
如果您也跟我一樣是公司裡的職護,或是專門做特約的職護,這個課程真的很有幫助。
「護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只要是護理人都聽過南丁格爾的這句訓言。我們在三段五級的前線,更需要透過好簡報,兼顧科學與藝術美感,珍惜每一次簡報的機會,讓民眾或是企業主看見我們的真價值!
猶疑了好幾個月來上課,就像其他同學分享的一樣,真是相見恨晚,也覺得幸好我下定決心來了。之前看很多同學分享,來參與課程就可以感受到「賓至如歸」;從課前提問收集同學問題、個別回答修改,到課中協助電腦 / 網路,以及提供溫熱好喝的咖啡,再至課後作業修改回饋。是的!我都體會到了,真的絲毫不假、真心不騙。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適合對象
【住院醫師】常要報告 case presentation、M&M conference、journal reading……等。
【主治醫師】scientific presentation、poster/e-poster、行政簡報、品管圈、實證……等。
【實習醫師】需要報 case、報 journal、PBL……等。越早來學,對你人生產生的效用越大。
【醫護人員】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物理師、治療師、心理師……等。
【研究人員】專兼任教師、研究員、研究生、博士生…等。
【相關人士】任何對醫學簡報主題有興趣者。
㊙ 【名額有限】最多專業人士肯定的醫學簡報課程。
「老師們會在告訴你製作方式後,還會以色彩分析、觀眾心理分析、觀眾閱讀直覺、場地現實等等不同層面切入做講解,並且在相同內容的簡報,以傳統 slide 與修改後 slide 比較,讓同學們以觀眾角度親身體驗兩者的差異,即便心底一開始有疑惑,也會被老師非常專業的解說說服。」
㊙ 今年夏天唯一梯次,立刻搶一席!
🔹 9/19(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護理讀書報告怎麼寫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取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
*********************************
各位朋友,晚安:
「身為父母,需要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如何說出內心需要協助的想法,不管是外在的或是內在的需求。」
過去傳統的教育,讓長輩很難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所以常常進行曖昧溝通,拐彎繞路地暗示自己的「想要」。有些甚至動輒使用責罵的方式,讓成年子女或老年配偶疲於奔命。
所以我跟銀髮族相處的時候,會很誠懇地說明表達的重要性。直接、清楚、具體,有「愛」也要說出來,親子在人生最後一段相伴,少點遺憾多點愛。
摘文是我很常被問到的問題,剛好早上朋友也在留言處提問,所以我把這一篇找出來回應。真要執行,也不一定容易,也許用勁巧妙,也要幾個月才能生效。
祝願您,能重視心理健康,養腦練心長智慧!
*********************************
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怎麼辦?
【文/ 蔡佳芬】
「○○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
「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
「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
「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
「醫生,真的很抱歉。我想帶她來,但是她都不肯。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掛自己的號,先來跟妳討論。」
高女士不停點頭、拜託,急得淚都要飆出來了。
上面這種情景,每個月總是會重複好幾次地出現在我的診間,我相信有不少的精神科醫師門診也有類似的經驗。
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
依照法規,醫師不能對於未曾親自診察的病患,給予診斷或是開立藥物。看著那些痛苦的家屬,我心裡雖然能了解,卻無法違規來協助。畢竟看病不能隔空抓藥,或是單憑想像。
之前有不少報章雜誌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勸病患就醫呢?
以下,我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對這類的長輩有幫助。
■ 方法一:順水推舟
有時,我們正面勸說無效,就必須要找一些順水推舟的機會。
因為老化的關係,長輩不免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實就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點。
舉例來說,憂鬱症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欲差、體重下降或者是失眠、多夢等現象。我們可以順著病人的抱怨,建議他們:「這種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去看看醫生,說不定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又或「我們可以聽聽看醫師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促進胃口,改善身體的健康,讓自己睡得好一點。」
再舉例來說,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會出現胸悶、心悸,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手抖、冒冷汗,覺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這樣的症狀。
當長輩向你抱怨這些不舒服時,我們就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
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達成一半的目標。
記得進入診間時,要向醫師打個暗號,套好招。有經驗的醫師,一聽到陪伴者開的頭,就會有默契的點點頭,順勢安撫第一次來看診的長輩。
另一方面,醫師也會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因為對初診的個案來說,身體方面的檢查,也是鑑別診斷所必要的項目。
■ 方法二:買一送一
有許多親友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都會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也就是向長輩表示:「我也睡不好,我有點緊張,不敢一個人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你陪我。」
這個方法是成功率不錯的一個招式。一方面可以讓長輩覺得並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另一方面,也可以營造出看精神科沒什麼大不了。
時常,我在門診聽到的對話是:「我今天沒有要看喔,我是陪他來的。他說一個人不敢來,所以我才答應跟他一起來。」
對於比較不容易建立關係的病患,有時候我會先對親友進行問診的動作,並且讓他在一旁聆聽。在過程中,親友就可以把相關的症狀述說一遍。
這過程有點像是網路上所謂鄉民常見的起手式,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如何如何如何,但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透過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先暖身,等到時機成熟,醫師會鼓吹長輩:「既然都來了,就順便看一下。」或「排隊排了這麼久,等了好幾十分鐘,不看很可惜。」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藉由這個過程,先消除長輩心中對於精神科或是精神治療的一些誤解。
舉例來說,很多長輩認為憂鬱症的藥就是會上癮,或者認為藥物就是會傷肝、傷腎。親友可以藉機詢問醫師這些問題,好讓醫師有機會說明清楚。
之前某個病患天生就只有一個腎臟,於是非常擔心服用的藥物會有腎毒性,因此明明已經嚴重失眠,卻還是不敢就醫。恰巧她陪同另外一個親友來就診,聽到對方問我:「這個藥物會不會傷腎?」
我首先向對方說明:「腎臟功能可以透過抽血或是尿液檢驗來確保,還有就是現在的藥物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可以選擇,可以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避免比較有風險的副作用。藥物的盒子裡也都有一張說明書,裡面其實有詳細記載;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人,這個藥可不可以使用、要不要減量使用、有什麼禁忌,都會寫在上面。如果還擔心的話,可以到藥局窗口去做藥物諮詢。」
聽到這些說明之後,那位原本站在親戚、朋友身後的長輩突然說:「醫生,我也想加號,我也要看診。」
■ 方法三:假傳聖旨
現在各地都有每年一度的老人健康檢查,這檢查時常都是熱門的項目。
現在的老人健康檢查內容,其實包含了兩個精神科的基本項目,一個是老年憂鬱症的篩檢,另外一個是失智症的篩檢。當然,也有一些自費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勸說長輩,以關心他、維護他身體健康為理由,先進行一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
通常這些檢查結束之後,都會寄送一份檢查的報告單或者是書面的資料到家裡,裡面會標示紅色的字,是表示需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是建議個案到大型醫療院所,接受下一波的診察治療。
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長輩是因為接受老人身體健康檢查之後,拿著這份報告到門診來諮詢的。
又或是親朋好友可以婉轉地利用幫忙長輩解讀報告的機會,試著說:「上面寫說你要到大醫院去做仔細檢查。」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長輩就醫。
■ 方法四:轉轉遇見愛
許多長輩平日患有身體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攝護腺肥大等等,長年都在內科或是家庭醫學科的醫師門診進行追蹤。他們多半與原來的慢性病主治醫師,保持著長久且良好的信任關係。
當長輩出現精神或者是身心方面的困擾,但是又不願意前往精神科就醫時,可以拜託這些與長輩有良好醫病關係的醫生們幫忙,請他們協助轉診,成功率會比親戚、朋友勸說,來得更高一些。
許多前來老年精神科門診就醫的銀髮族朋友們常常告訴我:「是某醫師大力推薦我來看妳。」還說其實這位醫師已經勸他來看我很多次了。他想到醫師非常的關心他,又講了這麼多次,覺得不來,好像說不過去,才鼓起勇氣到精神科門診來就醫。
我非常感謝這些內、外科醫師。他們平日一定是對自己的老病人觀察得非常仔細,看出對方可能有精神科方面的困擾,才會不停勸說,因為他們希望病人能得到更專業的治療。
■ 方法五:名人效應
長輩不去看精神科,有許多的成分都是因為汙名化的關係。
但隨著時代改變,長輩也會接觸到許多國內外新聞,因此,我不得不說,明星效應還是挺有影響力的。
我時常在演講中提到,以英國王子哈利為例,他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中,承認自己在母親離世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有憂鬱症的困擾。他在接受了許多年的精神科治療之後,才慢慢地走出來。後來,哈利王子現身說法,鼓勵與他有相關困擾的人勇於求助,勇於接受治療。
像這樣一個不愁吃穿的皇家貴族,也會遭遇到人生各種無常的打擊,但是他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哈利王子告訴大家,憂鬱症並不可恥,那是一種疾病,而疾病是可以治療的。
■ 方法六:實話巧說
長輩對於醫學名詞或是疾病的理解,常受到個人教育程度或是文化背景的影響,而有些自己的堅持與解讀。
在協助他們看診時,我建議盡量使用他們能接受的觀念與名詞。在不說謊的原則下,巧妙地說明,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
舉例來說,有些長輩不能接受自己要去看「失智症」,卻能接受自己是「腦退化,記憶不好」,而接受治療,就可以「顧腦」。
長輩無法理解「血管性失智症」,但能接受「腦部小中風,需要治療」。他們不容易想像「抗憂鬱劑」的藥理、原理,卻能接受「調整腦部內分泌」的觀念。所以,我們應當多加嘗試不同的說法,找到長輩能接受的方式,協助他們就醫,或是接受適當的治療。
為了減少長輩到精神科就醫的障礙,精神醫學界也做了許多努力。
有些醫院故意不用「精神科」三字,而改成「身心科」。有些醫療院所則是開立老年精神科門診,強調「老年」兩字,表示是為長輩設立。另外,也有醫療院所開設睡眠特別門診、記憶特別門診、失智特別門診等。在大型的醫院裡,也設有「整合門診」,裡面包含與精神科整合的門診。
建議在掛號看診前,先向各地方的醫療院所詢問,是否有上述的服務。
除了這些拐著彎的善意,真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是我們能正視每個人的心理健康需求,了解精神醫學也是醫學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完全的健康包括身心靈全面向,也不再以尋求精神科協助為忌諱。
不忽視、不歧視,看精神科不需要解釋。
.
以上文字取自
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教你照顧長輩,不心力交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156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改為線上直播_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護理讀書報告怎麼寫 在 護理報告寫作指導- 寫一份報告,最初的困難應該是『訂題目 ... 的推薦與評價
(有一個方法^^找到一篇五年內的最新的,看看他後面的參考資料~~只要五年內,全把他找出來,很有用的唷!) 7.基本上讀書報告跟個案報告結合在一起,那個案 ... ... <看更多>
護理讀書報告怎麼寫 在 個案報告寫作版面設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個案 報告 寫作版面設定 ... 【山姆大叔急診魂#20】全台最難的 護理 研究所開箱│不要想不開就輕易入坑│沒人拿槍逼你讀研究所│ 護理 職涯發展. ... <看更多>
護理讀書報告怎麼寫 在 誰可以幫幫我... - 課程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護理系在實習中,我第一次做讀書報告,我想有人可以幫助我,我要做兩份讀書報告禮拜一就要教了....,我的讀書報告組題舌癌跟導尿管相關泌尿道感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