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則邏輯概念清晰分明的好文章❤️
喜歡星火的朋友們記得幫他的粉專按個讚呦~!
「郭文貴或許出於好意,不希望台灣成為美中對抗的前線。但我認為台灣人本身要有這個覺悟:這是避不開的未來。決定台灣未來是不是屬於中國的『決戰點』一定會到來。台灣越消極,中國越開心。中國巴不得台灣人永遠只糾結於『柯文哲到底親不親共』、『韓國瑜說多少謊』、『館長幾秒能打趴對方或被對方打趴』。越民粹越理盲越好,而不要觸及任何跟國家整體戰略有關的思考。最好就是連國家意識都不要有。
諷刺的是,就在台灣人長期成功被愚弄,消極的看待國家未來的同時,中國本身的整體崛起戰略卻已經實行了三十年。這就是共產黨。它總是想方設法讓對手陷入矛盾混亂,自己則抓住機會發展壯大。」
#水編💦
【一切都是剛剛開始 但自治區不該是結束】
郭文貴所謂的「蔡英文至少不會賣台」,是個基於『路線一致』的個人認同。而不是從台灣角度出發的評論。如果台灣人以為郭文貴對『賣台』二字的定義和本土選民一樣。就會是個很大的誤解。
郭文貴是個大中華支持者,中國國族信仰者。他曾在直播時說「台灣最好的未來就是回歸中國,但中國讓台灣完全自治。土地屬於中國,但永遠『借』給台灣,讓台灣人自由發展」。正確理解郭文貴這個人的觀念,才能精準解讀他對『誰會賣台』的定義。就我個人來看,郭這番話,其實是蔡英文試圖『無痛促統』的另一佐證。
郭文貴反台獨的立場,在他的直播中傳達過很多次。他的理想是讓台灣在中國共產黨倒台後和新中國統一,並永遠自治。所以他反對國民黨、柯文哲這些急著臣服於中共之下的賣台賊。但他也反對台灣追求正名制憲,成為一個名實相符的獨立國家。這和蔡英文維持現狀,用經濟發展模糊國家意識,然後默默把生米煮成熟飯的路線一致。所以對郭文貴來說,蔡英文總統當然沒有賣台。因為如果蔡英文是『賣台』,那他郭文貴就等於是支持『賣台』了。
郭文貴在政經關不了節目中說的「台灣自治法」。我個人完全無法認同。我認為『獨立國家意識』是台灣現在最需要、也最欠缺的東西。如果台灣人對郭文貴的說法信以為真,那就是自甘於放棄台灣生存發展的自主性及可能性。
第一:當所有的國際組織、經貿合作、協約同盟、互助往來,都是在以『國』為基礎的前題下進行時,一個『高度自治的政治實體』,有正常參與的可能嗎?無法正常參與如何發展壯大?台灣已經實質上是個『高度自治的政治實體』,台灣起飛了嗎?還是處處受限美中、屢屢被打壓、經貿協議無緣加入、把『祖國』早就泡沬的市場視為救命仙丹?
第二:對抗中國的統戰滲透,最重要的就是總統要帶頭,領導全民張開『意識之盾』。沒有獨立國家意識,意識之盾就無法成形。因為這是區別敵我的核心。缺少核心,中共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用各種合理的籍口滲透、侵蝕台灣的國家安全。而人民混然不覺。這正是台灣現狀。
第三:所謂的統獨爭議,其源頭就是缺乏獨立國家意識。因為多年的統獨爭議而反過來放棄國家意識,是倒果為因。台灣一步步的被統派毒素浸潤,有大半來自於中共和境內統派的操弄。不視中共為敵,不檢討本身的輕忽,卻自我放逐為中國附庸,最開心的會是中國共產黨。一向反共的郭文貴,遇到台灣問題,突然就不反共了。這背後的心態,令人莞爾。
理智的思考一下就知道,台灣與獨立國家間的距離,雖然不是近在呎尺的玫瑰,但也絶不像是郭文貴口中所說的『遠在天邊的太陽』。而人民的意識,正是最大的障礙。
第四:沒有獨立國家意識,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政府就不會有長遠的戰略思考。沒有長遠的戰略思考,不只『自治實體』永遠不會變成『國家』,經濟發展也不會紥根本土,台灣也就不會壯大。
回想一下台灣過去的西進模式,在中國刻意經營之下。台灣難道不是焚林而獵、竭澤而漁,成就了個人,但傷害了台灣未來嗎?沒有國家意識的凝聚力和約束力,人民追求個人欲望將沒有底線。最後的結果,就是核心技術的流失、基本價值的敗壞、專業尊嚴和操守的淪喪。看看台灣現在最該重操守的專業都是什麼狀況。軍職、媒體、公務、學術...哪一個不是以個人得利優先?當大環境的整體氣氛允許人民心中沒有國家,有機會誰不希望八仙過海?獨立自治是個虛假的話術,真的獨立就會形成國家。維持現狀的唯一可能,就是一邊茍安、一邊弱化到現狀被改變。而所有被迫的改變都會對台灣造成傷害,增加中國對台的掌控。
第五: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中心。這是中國要成為區域霸權的整體戰略要地。也是高度仰賴國際貿路線的中國必需控制台灣的生死門。中國少將彭光謙和姚有志曾說:「台灣如果疏遠中國,中國將永遠被鎖定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西邊。中國將會失去復甦的重要戰略空間」。中國的局勢越險峻,將越需要把台灣牢牢控制在手中。期望在中國的戰略要衝中立自治,才是忽略現實的妄想。
大中華支持者當中,親共的主張統一,剩下的都想台灣「維持現狀」,因為這是終極統一最無痛的方式。但我判斷中共高層對台灣的理解絕對在郭文貴之上。蔡英文總統執政對中國取得台灣的價值,遠遠在嘴砲的挑釁之上。中國最怕的,就是失去對台灣的掌控。當台灣真正以自由民主之姿,被國際民主陣營平等接納,持劍站在中國的對面。將對中共政權造成致命的打擊。
郭文貴或許出於好意,不希望台灣成為美中對抗的前線。但我認為台灣人本身要有這個覺悟:這是避不開的未來。決定台灣未來是不是屬於中國的『決戰點』一定會到來。台灣越消極,中國越開心。中國巴不得台灣人永遠只糾結於『柯文哲到底親不親共』、『韓國瑜說多少謊』、『館長幾秒能打趴對方或被對方打趴』。越民粹越理盲越好,而不要觸及任何跟國家整體戰略有關的思考。最好就是連國家意識都不要有。
諷刺的是,就在台灣人長期成功被愚弄,消極的看待國家未來的同時,中國本身的整體崛起戰略卻已經實行了三十年。這就是共產黨。它總是想方設法讓對手陷入矛盾混亂,自己則抓住機會發展壯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一下「劉華清」。這個人被推崇為中國海軍之父。也是中國崛起戰略的重要推手。在鄧小平致力於經濟上改革開放的時候,劉華清就預見未來的中國將會極度仰賴海洋貿易路線。劉華清為中國發展新一代的海軍軍力,確保國家未來的經濟命脈,並擬定突破第一島鏈,劍指第二島鏈的霸權藍圖。
在台美都在模糊戰略的階段,中國充分利用了模糊的好處,成為自己壯大的養份。在歐美都禁止向中國出售武器的前提下,中國就是有辦法以『商業、民用』的理由,從德國那裏輸入了先進的柴油引擎。最後,讓中國的柴油潛艇得以用『絶氣推進』的技術大幅增加了「續航力」和「匿蹤性」。這只是無數個例子中的一個。國家戰略是可以跨越一整個世代的戰略思考。沒有國家意識的自治區,是不會發展出這種戰略的。台灣有中國這種對手,根本沒有消極和畏縮的餘地。不論政府或人民,都應該要有這種胸襟和見識。
好不容易,台灣開創新局的情勢逐漸成形。當今的中國,處境堪慮。新疆、香港引起國際關注;一帶一路逐漸被識破;對美貿易戰看不到盡頭;經濟泡沫破滅在即;國際大廠陸續抽腿;活摘器官的反人類罪成立;馬格尼斯基人權問責法震動高層;習進平的健康和政權搖搖欲墜。在所有的發展中,最能讓中國北京政府感到安慰的,就是對台灣的掌握了吧。
這是我笑看中國現況的唯一苦澀。
號稱自由民主燈塔的台灣,民間氣氛還是持續忽視國際情勢、中國真相、和台灣現實。自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台灣民意逐漸偏統的趨勢從未改變。而且還都重複同一套的模式:因為其他人更舔中,所以民進黨的『不設防友中』就成了『台灣最抗中』。
就在蔡英文總統用作弊贏得初選之後;就在她打壓獨派收編小黨之後;就在她修改了公投法限縮直接民權之後、就在她透過大法官任命掌握了釋憲權之後、就在她說台灣抵抗中國武統只能撐24小時之後;就在她說「對中國抱有警覺,但不必有敵意之後」。台灣明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一字排開沒有任何一個真正抗中反共的選項;沒有任何一個捍衛民主自由價值的選項;沒有任何一個俱有獨立國家格局的選項。這應該是習進平在內憂外患中少數讓他覺得可堪告慰的喜事。
我很好奇。長期支持民進黨的本土選民,時至今日還期待這個黨什麼。當正名制憲、獨立建國、民主自由、抗中保台這些台灣最核心的價值,都被現在這個民進黨破壞、抛棄、利用、被權與利污染變質之後,民主自由人,還在期待它什麼?
我個人期待看到台灣民主自由人的數量夠多、意志能夠展現。在2020把無心以國家格局發展台灣,只圖個人權位的卑劣政客全都送進蒸騰的民意烈焔之中徹底埋葬。真正的國家領袖將會在民意之火中誕生,而火光會在黑暗中照亮台灣的未來。
「謙和格局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吳祥輝 Brian W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謙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謙和】開價35~38萬坪,格局規劃2~4房 - 台南公廁地圖 的評價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寶佳的謙和案有人去看了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宜蘭謙和實價登錄的推薦,PTT、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宜蘭謙和實價登錄的推薦,PTT、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敦斐謙和mobile01評價首購買房貸款自住房價公設比格局圖 ... 的評價
- 關於謙和格局圖 在 第一次看家配圖就上手二工怎麼看? A/C是什麼?|平面圖|格局圖 的評價
謙和格局圖 在 無限期支持陳水扁總統,台灣加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載自陳水扁總統
[三顧茅廬的故事]-羅文嘉談阿扁市長的用人哲學(節錄)
「若我是他們,會跳脫傳統思維,何必一定找自己人,看看在地民間社會有沒有條件合適,具進步意識,也能務實辦事的人。」
有人問: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其實人才很多,只是現在的政治系統封閉,近親繁殖嚴重,自然人才就看不見、也進不去。
拼著命想進去的,很多只是鑽營之徒或平庸之輩,真正的頂尖人才,是要三顧茅廬、登壇拜將而來。
現在的領導者,多半無此格局氣度,以為聽話就好用、忠誠比才華更重要,久而久之,有能力者不願靠近,有專長者寧可旁觀,沒事何必沾惹一身腥。
我接觸過的政治領導人中,阿扁的領導哲學與能力,無可否認仍是首屈一指,不管你喜歡與否,他在這方面就是有此本事,才能在群雄並起的年代、脫穎而出。
因為已事隔二十幾年,我可分享一些故事,提供有志者參考,願意求進步者或可從中得到智慧。
扁重視人才,且不限一方來源,94年第一次民選市長,他從三足鼎立中突圍獲勝,知道必須用四年時間擴大基礎,同時把市政工作列為首要,這些都要靠更多不同專業人才。
當時捷運工程問題最嚴重,扁從各方資訊中,決定邀請當時高工局長歐晉德出任,我代表他到歐家中拜訪,可惜歐當時留任中央意願強,此事未成。後來找到也是高工局出身的林陵三擔任。扁很清楚知道,選舉時捷運是政治議題,選舉完就是專業議題,所以就是要找工程背景的人才。
同樣社福領域也是ㄧ樣,選前的政策白皮書都是由長期在社運耕耘的曹愛蘭負責,選後照理應該由她擔任社會局長,但是因為改革色彩強烈,擔心當時官僚體系反彈,扁想另覓其他合適人選。也是多方打聽,後來決定找當時內政部社會司長白秀雄,這次也是由我去拜訪,結果白客氣婉拒。我回報後,扁想了想說:你再去跑一趟,說我們想請他出任常務副市長。後來,白秀雄在市府四年任期,謙和認真,恪盡職守。
但是社會局長人選還是沒解決,扁一心要找最好的人才,他當時的信念,人才就是要去挖。突然,他提起一個人:你們覺得陳菊如何?陳菊長期從事人權工作,也關心婦女權益,確是合適人選,但當時她已離開台北、落腳高雄發展。
記得,我和小馬兩人搭夜車到高雄,專程帶上扁的誠摯邀請,陳菊深受感動,答應北上。很多年後,陳菊終於有機會回到高雄服務,歷史果然不是直線進行。
財政局長邀請林全,林全與扁只有一面之緣,扁是一位認真的候選人,他用半年時間,一共上了19堂市政課程,林全是其中一場講師。選舉結果揭曉後,扁邀林全到辦公室,林很坦率說:「我選舉沒投給你耶。」扁笑笑說:「那沒關係,我是要麻煩你把台北市的財政問題做好,那跟你是否投給我沒關係。」
林全不僅一直幫扁工作,後來甚至成為小英第一任行政院長,有人批評小英用人所謂老藍男。其實藍或綠豈是重點,對有足夠自信的領導者來說,只有兩個字:人才而已。
民政局長扁用了陳哲男,當時有人認為他是國民黨出身,與民進黨形象不符,扁認為民政是第一線服務工作,要用熟悉地方事務的幹才。後來,陳哲男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全面推動戶政改革,用了很多極具創意又有效率的方法,讓被詬病幾十年的政府服務態度、效率,完全改頭換面,這項改革成果一直到今天仍維持。
其他各局處人選,每一個邀請,都是一段故事。
綠、柯若能學當年扁的氣度與精神,像獵人頭公司一樣,務實去找類似人才,那怕霸業不圖、危樓會倒,怕的是小家子氣,閉門造車、近親繁殖,保得了一時,保不了長久。
謙和格局圖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載自陳水扁總統
[三顧茅廬的故事]-羅文嘉談阿扁市長的用人哲學(節錄)
「若我是他們,會跳脫傳統思維,何必一定找自己人,看看在地民間社會有沒有條件合適,具進步意識,也能務實辦事的人。」
有人問: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其實人才很多,只是現在的政治系統封閉,近親繁殖嚴重,自然人才就看不見、也進不去。
拼著命想進去的,很多只是鑽營之徒或平庸之輩,真正的頂尖人才,是要三顧茅廬、登壇拜將而來。
現在的領導者,多半無此格局氣度,以為聽話就好用、忠誠比才華更重要,久而久之,有能力者不願靠近,有專長者寧可旁觀,沒事何必沾惹一身腥。
我接觸過的政治領導人中,阿扁的領導哲學與能力,無可否認仍是首屈一指,不管你喜歡與否,他在這方面就是有此本事,才能在群雄並起的年代、脫穎而出。
因為已事隔二十幾年,我可分享一些故事,提供有志者參考,願意求進步者或可從中得到智慧。
扁重視人才,且不限一方來源,94年第一次民選市長,他從三足鼎立中突圍獲勝,知道必須用四年時間擴大基礎,同時把市政工作列為首要,這些都要靠更多不同專業人才。
當時捷運工程問題最嚴重,扁從各方資訊中,決定邀請當時高工局長歐晉德出任,我代表他到歐家中拜訪,可惜歐當時留任中央意願強,此事未成。後來找到也是高工局出身的林陵三擔任。扁很清楚知道,選舉時捷運是政治議題,選舉完就是專業議題,所以就是要找工程背景的人才。
同樣社福領域也是ㄧ樣,選前的政策白皮書都是由長期在社運耕耘的曹愛蘭負責,選後照理應該由她擔任社會局長,但是因為改革色彩強烈,擔心當時官僚體系反彈,扁想另覓其他合適人選。也是多方打聽,後來決定找當時內政部社會司長白秀雄,這次也是由我去拜訪,結果白客氣婉拒。我回報後,扁想了想說:你再去跑一趟,說我們想請他出任常務副市長。後來,白秀雄在市府四年任期,謙和認真,恪盡職守。
但是社會局長人選還是沒解決,扁一心要找最好的人才,他當時的信念,人才就是要去挖。突然,他提起一個人:你們覺得陳菊如何?陳菊長期從事人權工作,也關心婦女權益,確是合適人選,但當時她已離開台北、落腳高雄發展。
記得,我和小馬兩人搭夜車到高雄,專程帶上扁的誠摯邀請,陳菊深受感動,答應北上。很多年後,陳菊終於有機會回到高雄服務,歷史果然不是直線進行。
財政局長邀請林全,林全與扁只有一面之緣,扁是一位認真的候選人,他用半年時間,一共上了19堂市政課程,林全是其中一場講師。選舉結果揭曉後,扁邀林全到辦公室,林很坦率說:「我選舉沒投給你耶。」扁笑笑說:「那沒關係,我是要麻煩你把台北市的財政問題做好,那跟你是否投給我沒關係。」
林全不僅一直幫扁工作,後來甚至成為小英第一任行政院長,有人批評小英用人所謂老藍男。其實藍或綠豈是重點,對有足夠自信的領導者來說,只有兩個字:人才而已。
民政局長扁用了陳哲男,當時有人認為他是國民黨出身,與民進黨形象不符,扁認為民政是第一線服務工作,要用熟悉地方事務的幹才。後來,陳哲男在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全面推動戶政改革,用了很多極具創意又有效率的方法,讓被詬病幾十年的政府服務態度、效率,完全改頭換面,這項改革成果一直到今天仍維持。
其他各局處人選,每一個邀請,都是一段故事。
綠、柯若能學當年扁的氣度與精神,像獵人頭公司一樣,務實去找類似人才,那怕霸業不圖、危樓會倒,怕的是小家子氣,閉門造車、近親繁殖,保得了一時,保不了長久。
謙和格局圖 在 【謙和】開價35~38萬坪,格局規劃2~4房 - 台南公廁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謙和】開價35~38萬坪,格局規劃2~4房. 591為您提供:「謙和」位於宜蘭縣宜蘭市,基地面積1918坪、建蔽率37.65%,...以下為附近已成交,且型態、屋齡或均價相似的建案/ ... ... <看更多>
謙和格局圖 在 寶佳的謙和案有人去看了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格局 跟公設都沒話說只有隔間牆說是用磚造讓我們有點卻步廚房也不給客變不知道這麼大的建商跟接待中心網路爬了一下文寶佳品質有口皆悲不知道大家看的 ... ... <看更多>
謙和格局圖 在 謙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謙和. 2d. 【佳友謙和】挺您! 千金買房,萬金買鄰! ... 圓夢成家專案『謙和』挺自住精裝三房,收藏保值趁現在! ... 文藝環繞X 完美格局X 優質地段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