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
我記得沒錯的話
這本書我去年就在圖書館預約登記
排了好久的隊最近終於拿到手了
這本書不是要幫遊民洗白
而是告訴我們遊民也是人
他和我們大部分的人一樣有脾氣、有個性
不會因為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所以把自尊、脾氣、愛好通通拋棄
因為你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變成遊民(雖然大部分都是咎由自取,但也有例外)
大家對遊民的印象或許脫離不了「髒、臭、懶」
但你可能不知道70%的遊民都有工作
而且當你內心自忖著:「給遊民錢他們還不是拿去買酒、買菸、買檳榔」
你不知道的一面可能是,他辛苦工作了一天領了微薄的700-800元
他需要的可能也只是休息一下喝個酒慰勞自己一天的辛勞
我自己都會喝個酒慰勞自己一天帶孩子的辛苦了
為什麼當人被社會貼上等級的標籤之後,喝酒在遊民身上好像變成十惡不赦的壞事?一種懶惰不願意工作的象徵?
這本書帶我進入一個我從未進入過的世界
也教我在批判前思考一下,你批判的到底是因為違背你的價值觀,還是你看到的事實真的值得爭議?
記得之前在某社團看到某空姐控訴婆婆惡質(有鬧上新聞)不僅對她動手動腳還出言恐嚇
原本網路風向一面倒,覺得婆婆太過分
後來案情逆轉,原來惡質的是空姐媳婦,一切都是他自導自演...
事實的面向只有兩面嗎?不是婆婆對就是婆婆錯,不是媳婦可憐就是媳婦可惡?
說到底...別人的人生我們憑什麼議論紛紛?
以下節錄書中三段我特別有感的片段:
👁 #也許能多一點點的同理心...
青少年果然很難懂。
今天是國中生來參加街遊導覽。走過那麼多次,我已經非常習慣國中生心不在焉、不甘不願的被老師拖來參加導覽了。
在導覽員講解時,學生跑去車子旁邊抽菸,或學生邊走邊甩耳機,這些,導覽員看在眼裡,講起自己流浪的生命故事,也特別沒勁。
「老師,他們也許比較適合參加互動性強的活動。像我們這樣的導覽,他們可能會覺得很無聊...」
我其實也不喜歡這種兩邊都痛苦的過程。雖然站在賺票錢的立場,把未來的導覽推掉很傻,但如果都來這種非自願遊客不但浪費他們學校的預算,也會消磨導覽員的熱情,所以我忍不住拉著帶團的輔導老師到一邊說。
「不一定喔,你不要看他們這樣子...」老師指著青少年,「我一開始也覺得,他們不知道到底聽進去多少。可是回去之後,至少有一半以上,他們都會提起這一個活動。」
「看不出來耶,他們每次都很無聊的樣子。」
「他們的確看起來就是那樣,但其實帶來的學生,有很多都是來自底層的家庭。他們的爸爸媽媽就是做臨時工、開卡車,所以阿鴻之前在講他自己的故事的時候,他們就會很有共鳴。」
我回想著他們放空的眼神,與走到一旁滑手機的模樣。
「上午聽完導覽,下午我就帶他們去台北火車站募發票。他們知道為什麼要募發票、幫助誰,所以募的過程,整個眼神都不一樣了,特別活。」
「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啊。我以為他們都沒在聽...」我開始思考老師只是在安慰我的可能性。
「你不要看他們這樣,之前不是帶過台北市的學生來參加導覽嗎?而這些是新北市的孩子,家境比較辛苦,他們對這些在公園流浪的人比較有感覺。雖然看起來沒在聽,但回去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在心裡是有留下東西的。相比之下,台北市的孩子,雖然聽的時候,表現得很有禮貌、會乖乖配合,但這和他們的生活經驗有差距,還是比較疏離的。」
我想著老師帶來好幾團的學生,的確有些青少年毫不掩飾他們的無趣,也完全表現在行為上,但有些學生會保持禮貌,推派一位負責發問的人,轉移大人們的注意力,其他的,則溜去抽菸。
不想聽的,其實有認真聽,看起來認真聽的,反而覺得和他們沒關係。不論怎麼樣,學生們在這兩個小時,得到了一個長長的故事。
長長的故事不知道能留在他們心裡多少,但碰撞出一些感覺,讓他們未來在遇到街友時,也許能多一點點的同理心,並且去思考弱勢的處境。
原本我有點討厭接觸青少年,但這種抗拒,在我想著想著時,就慢慢消失了。
我喜歡這些努力讓世界更善良、更美好的工作夥伴們,也喜歡這一份雖然不富有,卻很善良、有意義的工作。
謝謝你們。
(我不喜歡劃分台北/新北/或者戰南北,我覺得就是每個家庭依照他們的能力、價值觀培養出不同的孩子。或許老師帶的孩子多,樣本數多到讓她得出這樣的結論,但不可否認的,培養孩子多點同理心總是好事...)
👁 #那些層層疊疊的偏見
在流浪體驗營的心得發表會上,體驗營學員們的夜宿經歷,讓我想了很久。
街友導師香菜,晚上帶著學員們體驗露宿街頭。
香菜老師怕兩個女學員睡覺被夜襲、偷摸,於是和組員們沒有選擇進入艋舺公園,反而是睡在附近的走廊下。
但一到晚上時,社區的巡守隊卻出來趕他們,請他們去睡艋舺公園,不要睡在走廊。
「抱歉,我們在進行遊民體驗。我們只睡一天,不會一直待著。我怕他們兩個女生睡在公園很危險,會被偷襲,所以才睡在這邊。」
不過,社區巡守隊的大嬸並沒有因此放過他們。
「你們不是要體驗街友嗎?女街友本來就會被偷襲、被偷摸。你都來參加了,這不是體驗嗎?」
社區巡守隊的大嬸堅持要把女學員趕進公園。
沒想到,地上的女學員一聽到這句話,竟然也同意了。
她想著,對啊,我是自願來參加街友體驗營的,我好像應該為我的決定負責。
但事後回想起來,女學員卻發現巡守隊大嬸的話有多扭曲,邏輯有多錯誤。
為什麼女街友就應該被偷襲、被偷摸?而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在沒有妨礙他人的狀況下,擁有選擇睡在哪裡的自由?
這社會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對待,但好像只要套在街友身上,就突然合理了。例如,基本工資低於最低薪資的舉牌零工,大家都會覺得街友有工作做,而人家肯用你就不錯了,少在那邊抱怨。
我也曾遇到里長對我說,為什麼要在社區內蓋街友自立中心。街友去睡河堤、睡橋下就很舒服了。
里長說著這些話的同時,他背後還掛著「佛心」兩個書法大字。
香菜老師不斷向巡守隊表示,他們等一下就走了,但巡守隊卻不斷跳針,要他們不要睡在這裡。
女學員被盧到不行最後開口對他們說:「我們的工作人員要來了,所以我們等一下就會走了。」巡守隊員像是突然清醒般聽到,然後走了。
明明說的是同樣一句話,但卻會因為說的人不同,而決定會不會被聽見。
香菜老師那一組流浪體驗的內容原本是舉牌,但因為陰錯陽差,機會沒了,他們只好改去撿資源回收。
他們非常辛苦的撿了一天的資源回收,卻只賺到少少的一百多塊。
其中,有一個學員說:「我平常很喜歡喝星巴克的拿鐵,每天都要來一杯。參加體驗前,被朋友說:『就不要看到你參加遊民體驗,還喝星巴克。』可是撿了一整天的資源回收,那些時間累積的空虛感,讓我真的好想喝拿鐵,而我身上只有一百多塊
。我選擇不吃午餐,用環保杯去星巴克買了一杯拿鐵。」
在摧殘靈魂的勞動環境下,風吹日曬雨淋,被無視、被榨乾,卻只賺了少少的一點錢,你會想到的真的不是「我要存錢」,而是好好的慰勞、補償自己,對自己好一點。
大家都說街友是因為個性懶惰,不會思考未來,所以才會窮,但有趣的是,體驗營的參與學員,有的是學生、老師、設計師,有的甚至是單位主管,他們的生活忙碌,且充滿對社會的熱忱。這些學員們的個性,一點也不符合「個性懶惰,不會思考未來」但在這麼有競爭力的八位參與者中,竟有將近八成的人,都花光主辦單位發的一百元儲值卡,有的甚至還花到變負的。
事實上,很多情況下的貧窮是來自收入不足。
在一個月只能賺不到五千元的狀況下,就算你的個性好到跟聖母一樣,也很難儲蓄。
(雖然社工描述的角度有點偏頗,畢竟這些人因為知道這是體驗而選擇花光資產,不代表若他們知道未來的自己一無所有還會選擇揮霍,但上述的描述不也是一種人性?
這也說明為什麼某些領基本薪資的人,卻滿身名牌行頭;但某些月薪/年薪百萬的人,衣著不講究個性也勤儉,心理上的匱乏與否是否直接表現在物質的享受上?)
👁 #體會到的不只是流浪
老實說,我不是那麼喜歡辦體驗營的,因為很麻煩,可能會有很多突發狀況要處理。
例如,體驗營導師丟下學生,自己回家睡覺。學員抱怨工作人員不重視學員安危。學員抱怨有人一直拍照,很煩,有經過他同意嗎?學員抱怨掃地有什麼好體驗的,很無聊。學員不吃飯,然後又說體力不支、老師剝削學員之類的。
因此,這次的體驗營我並沒有參與很多,只負責開場與小打雜。
體驗營結束後,我問起秘書長,成果發表會還好嗎?卻聽到了讓我很意外的故事。
「你還記得那個國小的妹妹嗎?」
我回想了一下,黑色及肩短髮,白白的皮膚,很可愛,但也很令人擔心到底禁不禁得起流浪。
「她還是特地跟學校請病假來參加的。」
「請病假?!」
「對呀,原本禮拜五要上課,可是她媽媽希望女兒可以體驗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她爸爸原本很反對,幹嘛要讓女兒請假去做這種事。她也不太想來寧願在學校跟同學玩。」
「可是活動開始前,她的態度看起來好好的,不太像非自願耶?」
「對呀,她想來都來了,就好好體驗。他們那一組抽到去東門賣《大誌》。她心想,天啊,為什麼是東門?因為她讀東門國小。去那邊賣《大誌》,一定會被發現。」
「怕賣雜誌很丟臉嗎?」
「不是,因為她是請病假來的,會被老師、同學發現說謊。而且還賣雜誌,做奇怪的事」
天啊,國小應該是最重視同儕眼光的年紀了吧?!當然會害怕自己和同學不一樣。這的確壓力非常大。
「她就在想要不要退出,但後來想老天爺都這樣安排了,於是繼續參加。」
我開始佩服這個勇敢的女孩了。
「但一開始真的很尷尬啊。她的同學們迎面朝她走過來,可是同學沒有認出她。她發現同學會避開她的眼睛,刻意假裝沒看到地走過去。
她上台發表心得時提到,她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她發現平常在學校的時候,她的同學會跟她那麼好,是因為她身上穿的的那一件制服。他們的身分是同學,所以今天沒穿制服的時候,他們就會認不出來。同學們會跟她當朋友,是因為那層關係。所以她的感想是,以後她認為是對的事情,就會去做,不需要顧慮其他人的眼光。因為他們會注意你,是因為你們是朋友,而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事」
「天啊,國小五年級講這種話?她的媽媽應該很驕傲吧。」
「對啊,她的媽媽眼眶含淚,非常以她為傲。不過媽媽的壓力原本很大,萬一來參加營隊出了什麼事或不好,怎麼跟孩子的爸爸,還有孩子交代。」
「媽媽真的不得了呢。」
「她的媽媽也很妙。她媽媽說,自己其實是很愛面子的人,不跟別人求助。她以前一直不懂那些人怎麼可以拉下臉皮,到處跟人借錢,但經過這次的體驗營,她終於懂了。人在貧窮的時候,為了孩子,什麼都做得出來。她是學校的家長會成員,對東門超熟。在東門附近賣《大誌》,一定會遇到朋友,結果,還真的遇到了,但在她和朋友對上眼的那一瞬間,她原本猶豫到底要不要過去打招呼,還是要假裝沒看到。她的朋友也很尷尬,看到她在路邊賣東西。不過,一秒過後,她就做出結論了,《大誌》沒賣出去,就沒有錢吃飯。她可以餓,但孩子不能餓,於是,她立刻走向朋友,跟朋友打招呼,說:『嗨,怎麼沒認出來啊?!』接著叫朋友一定要買《大誌》,而且還叫朋友的朋友一起買,那一天,他們一共賣了二十八本。」
「一天賣二十八本?!」
以一個初次銷售的《大誌》販售員來說,這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謝謝體驗營的工作人員與志工們,還有願意冒險總是被罵傻子的參加者。你們體會到的,不只是流浪。
等將來花花再大一點
我想帶她去參加這些有意義的體驗活動,不限於街友體驗,這個世界很大,需要了解的人很多
而培養開闊的胸襟,首先就是要接受這個世界上太多人與你不同,每個人每天面臨的選擇也不同
像海納百川那樣,當你看得多、體會得多,胸襟就能大一點、氣度高一點
人生是否就會不那麼計較而感到快樂?
#好書推薦 #你不伸手她會在這裡躺多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周我們要來談美國宇宙無敵超級大的紓困方案。 我們川貴人不久前才宣布,希望美國在4月12日復活節,也就是我們節目播出的10天後,全面恢復經濟活動!還要讓美國各地的教堂都被信眾給塞滿。 這讓我馬上聯想到南韓的新天地教會,印度的聚眾祈禱喝牛尿,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傳教士集會,果然川普的復活節說,馬上就成...
請病假 被罵 在 I am J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生存法則⑧ 不能請的病假】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15.html
歯学部五年級那年冬天,流感橫行,課業與醫院實習事務繁重,許多同學紛紛中標。我們學校和醫院的規定是,只要被判定是流感,就必須二話不說打包行囊立刻回家,自己關在家裡自主隔離七天,禁止出現在學校醫院。
「哇!立馬有七天的假耶!」當初我也是這麼想的。但不知不覺淺移默化中,我竟然變成了全力避免自己生病的養生保健狂熱者XD
就是不想要請病假!!!
五年級那場流感大流行,眼看班上同學一個個病倒,學年主任集合整個年級的學生到階梯教室。那時我們整個年級被分散到各個科見習,都是小組小組活動,很少有這樣的大集合。因此面對這樣罕見的指令,大家議論紛紛。是不是有什麼重要政策要發表呢?還是發生了什麼驚動記者大事呢?坐在階梯教室的大家窸窸窣窣。
學年主任教授大人像炫風一般的降臨教室,後面跟著兩排小人物氣勢非凡。
「今年我們這屆流感請病假的同學特別多,得到了上層的關注。天氣很冷大家要注意保暖。更重要的是,請大家務必要重新省視一次自己的生活方式。要記得,自我健康管理也是我們身為醫師的重要工作和專業。」教授嚴肅的說出這些話。
那時我心想,What!!!??? 生病夠可憐了,還要被暗指生活不夠嚴謹沒有做到自我保護,沒有身為醫師的自覺,會傳染給病人非常沒有職業道德。這太沒有同情心了吧,是人都會生病啊。
但後來我知道我錯了。這是一個很落後的想法。是人都會生病沒錯,但是很多小感冒和發燒,是可以靠著日常良好生活習慣去預防的。只是看你有沒有花心思在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
「健康管理も仕事のうち。」(自身的健康管理也是工作的一環)這是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寫給Panasonic新進社員的書裡,第一章就提到的大重點。
是怎麼樣意識到請病假是多惹人厭的舉動呢?讓我們來聽聽大家的說法。
五年級開始在醫院見習,那是我第一次接觸臨床,也是我慢慢熟悉醫院工作模式的起點。每天我們七早八早就進醫院,做些基本的清潔工作,或是開病例報告會議。之後開啟一整天的臨床見習,下診之後做Lab或是追著指導老師交報告,晚上持續練習臨床技巧,唸書準備口試,一直到深夜。這樣的生活壓力很大,但是為了要撐過這一年的醫院見習地獄,每個人都拼了老命讓自己不要倒下。
《場景1》
某天和好友A在碎嘴最近多累睡得多不夠,A突然暴走大罵起男友。「你知道嗎?那個人居然又發燒了!今年不知道已經發燒多少次了耶。他就是這樣,出入公眾場合不戴口罩,回家都不馬上洗手漱口,打電動打到在沙發上睡覺,盡是吃一些垃圾食物。一天到晚身體不舒服,又發燒請假帶給同事困擾,真的是很沒有身為社會人士的自覺耶。」我正為發燒還被罵的人感到同情的時候,A馬上就接了一句。
「只有笨蛋才會一天到晚生病。連這些自我管理都做不到」
《場景2》
一個連假結束,大家懶洋洋的聚集在口腔外科門診區,同學K撐著枴杖一跛一跛的走進來,腳上包著大石膏。大家驚呼是發生什麼事了? K說他上個週末去滑雪,不小心摔斷腿。
在醫院見習跟診的那一所整年,幾乎沒有記憶有坐著跟診過。加上在口腔外科的Program,要連續跟刀六七個小時是家常便飯。K打著石膏撐著枴杖,還是硬著頭皮跟診。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根本沒辦法跟刀,所以原本排他當助手的刀都要由其他同學替補。
一開始,大家對他是很有同理心的。腳斷掉光是每天生活自理上就會面對很多困難,更何況是還要應付緊湊的醫院生活。但是漸漸的,他原本的工作要其他組員替代,跟診的時候好像可以比較輕鬆,跟刀的輪班表直接跳過他,大家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
「也太狡猾了吧,剛好在這時候受傷,每天都可以坐著而且還不用進刀房,真好欸。」
「以後要當牙醫師的人,居然還去玩這麼瘋把自己腿弄斷,有沒有專業人士的自覺啊?」
「他不知道這樣會給大家添很多麻煩嗎?」
《場景3》
日本的牙科助理是有國家考試認證的,她們叫做歯科衛生士。她們很專業,但也是非常恐怖的一個集團XD 我們菜鳥都超怕她們的,但是呢,偷聽他們狠毒的對話黑暗精彩的八卦,也是我們在醫院見習時的樂趣之一:P
有天經過牙助休息室,聽到人前乖巧可愛的牙助E用她一貫嗲嗲聲說:「唉呀學姐怎麼今年又中標了呢?她不是每年都有打流感疫苗嗎?」其他牙助補充,對啊學姐好像今年還特別小心呢!怎麼會這樣? 接著E就甜甜的說:「沒關係啦,說不定學姐現在正在家看她最喜歡的韓劇,看得正起勁兒呢。這個禮拜她的工作都我來就好了,生活管理不徹底的人我們要給她們多一點支持喔。」
看著E的笑容,我背脊發涼。
就這樣經歷了很多衝擊性的場景之後,我慢慢明瞭日本人對於自我管理的重視性。當你因為自我管理不佳,生了病,請了假,影響到公事,帶給別人麻煩,別人絕對會在心裡幫你打一個叉叉。
然而,自我管理不是只有保持不生病的狀態而已。在真的進到大醫院工作之後,我對自我管理的意義和方法又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悟。這篇莫名的也就寫了超長,繼續待下篇跟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哇哇哇這個系列不知不覺也寫到這麼多篇了!最近想要整理一下雜草叢生的Blogspot,不過又覺得這個站受限好多又不美,想要好好整理我的文章,放在一個容易閱讀的地方,但又很懶XD 真是苦惱呀!
【我的生存法則① 序】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4/08/blog-post_27.html
【我的生存法則 ②年功序列】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9.html
【我的生存法則③ 努力是理所當然】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4/12/blog-post_20.html
【我的生存法則④ 後輩力(上)】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20.html
【我的生存法則⑤ 後輩力(下)】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5/04/blog-post_29.html
【我的生存法則⑥ 做好每件小事】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5/10/blog-post_5.html
【我的生存法則⑦ 當個溫暖的人】
http://iamjujuju.blogspot.tw/2016/12/blog-post.html
請病假 被罵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周我們要來談美國宇宙無敵超級大的紓困方案。
我們川貴人不久前才宣布,希望美國在4月12日復活節,也就是我們節目播出的10天後,全面恢復經濟活動!還要讓美國各地的教堂都被信眾給塞滿。
這讓我馬上聯想到南韓的新天地教會,印度的聚眾祈禱喝牛尿,馬來西亞的穆斯林傳教士集會,果然川普的復活節說,馬上就成為笑柄!
川普講這話的時候,美國才剛成為全球第一個確診數突破10萬的國家,超越中國和義大利,這時候喊話復活節全面復工,大家全都昏倒。許多專家都要他看看數據和科學,但你們是今天才認識川普?他如果看數據跟科學,我們也不用看他一個七十多歲的堂堂總統跟17歲的環保少女互罵了。
不過川普心急也是可以理解的啦,因為截至3月21日的這一週,全美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一口氣飆上328萬人,改寫史上新高!這個數字在一個星期以前是28.1萬,一個星期就暴漲了12倍,還把2009年(66.5萬人)和1982年(69.5萬人)兩次經濟大衰退的歷史紀錄遠遠甩在後頭,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為什麼提到失業率大家那麼害怕,要知道失業的人一定會看緊荷包不願意花錢,就算還沒失業的人,看到別人失業也會怕,一樣看緊荷包不願意花錢,大家都不花錢的結果,餐廳誰去吃,旅館誰去住,結果就是餐廳旅館都裁員,整個經濟馬上就進入惡性循環。
這是為什麼平常打的你死我活的美國兩黨,這次了不起了,合作意願空前,這個金額高達2.2兆美元(66兆台幣)的美國史上最大紓困案,規模相當美國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兩黨只打了一個星期。真是民主國家的典範啊!
這次美國紓困案共分三項
第一項是83億美金(2490億台幣) 是抗疫直接支出。
以台灣做例子,就是給抗疫指揮中心及所有相關的醫療體系有足夠的經費去買防護衣、器材、加緊研發疫苗等等
第二項 是補貼民眾去做測試。
讓中小企業員工能延長有薪病假,讓員工可以請假去照顧親人跟被停課的小孩。這部分要花多少錢,不知道。不是我不知道,是美國政府還沒算出來。
第三項占了一兆美金(30兆台幣),但又分成兩部分,對個人紓困及對企業紓困
個人的部分主要分兩種
A失業津貼因為這波疫情而丟掉飯碗的人,包括自雇者和自由工作者,每人每週可以領600美元失業津貼(18000台幣)。看疫情狀況延長,最多可領到六個月。
B消費金:這是政府直接發錢給你。只要個人年收入低於7萬5千美元(約225萬台幣),每人可以獲得1200美元津貼,(相當3萬6千台幣),如果是有小孩的家庭,每個孩子還可以額外獲得500美元(15000台幣)。但年收入超過9萬9千美元(297萬台幣),很抱歉,沒你的份兒
我們再來看給企業的部分: 其中的5000億美元(15兆台幣)要花在救助疫情直接打擊的產業,光是航空業和貨運業就可能要花上750億美元(2.25兆台幣), 另外有4250億美元(12.75兆台幣)是用來貸款大大小小企業讓他們應急。
這麼大金額,各國政府看到流口水,真是豪氣,只有美國這種大戶才發得出來。但很多專家跳出來說,不行啦!說這紓困方案(一)太小(二)太慢(三)不持久。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規模太小。
兩兆美元看起來宇宙超級無敵大,但很多專家已經說了,如果要防止企業大規模倒閉裁員,方案規模必須是現在的四到五倍才夠。而個人消費金1200美元對美國的物價來說,恐怕連塞牙縫都不夠,這錢只有我以前在紐約房租的一半,租了睡房就沒客廳,有了客廳就不能要廚房!要廚房你就沒廁所,我看留著廁所好了,浴缸鋪一鋪可能可以睡吧?問題是這錢只夠付一個月,下個月連浴缸都沒得睡。
再看第二個,到位太慢。
美國小企業管理局行政長官Karen Mills表示,根據他們的統計,美國小企業手上的現金,平均只夠撐26天,用光現金的時候就死定了,能在26天內拿到政府貸款嗎?沒人說的準。
至於個人消費金的發放速度,還要看你有沒有銀行帳戶。美國國稅局IRS會把錢直接存進納稅人報稅用的銀行戶頭,或是透過郵寄方式寄出支票。
不過根據聯準會數據,2018年全美共有5500萬人沒有銀行帳戶,或完全沒在使用銀行服務,幾乎等於五分之一的人口。沒關係,還有支票這個選項,但等一張支票少說要等一兩週,最久恐怕要耗上四個月。
根據理財網站GOBankingRates數據,2019年有69%、將近七成的美國人存款低於1000美元,也就是3萬台幣,有45%的受訪者銀行帳戶裡沒有半毛錢,收到錢以前,那是要這些火燒屁股的「日光族」去吃土嗎?
最後看第三個,效果不持久。
疫情哪時候結束,沒人知道,只能確定美國的疫情高峰根本還沒到,不少公衛專家都看壞,美國直到夏天都無法控制疫情,甚至一整年都必須實施隔離措施,但這個紓困包頂多只能撐三個月。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警告,美國失業率恐怕很快飆升到20%,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失業,這還可能是樂觀數據。很多專家己經不是拿2009金融危機做比較,而是直接跳到1930年代的經濟蕭條,那次的大蕭條失業率是從1929年的3.2%,逐漸爬升到了1933年的25%。
我知道,聽起來真的滿嚇人的,所以你能怪川貴人急著讓大家回教堂祈禱嗎?
最後幫大家複習一下,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
#復活節復工 #失業創新高 #史上最大紓困 #大撒幣時代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3yz_65NTgA/hqdefault.jpg)
請病假 被罵 在 請假這件事好困難- 工作板 的推薦與評價
... 前陣子和老闆談過離職但又被挽留下來,畢竟裸辭這件事對自己也很傷, ... 頓挨罵但如果請假去面試把貨擺爛在那邊老闆一定也會打過來罵人但是不請 ... ... <看更多>
請病假 被罵 在 爆料公社- 現在的公司規定是病到快死了才能請病假是嗎?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工作過的公司,其中一家我當帶班,我底下人員請病假還有請喪假,我大部分假卡來我就簽! 可是我的主管就狂罵我,說我太容易給假, 人員管理不當,明明人員就沒辦法 ... ... <看更多>
請病假 被罵 在 [新聞] 請病假遭主管霸凌!引發重憂鬱「一度輕-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