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
「生兒容易養兒難」就算再怎麼用心的父母,送孩子們去上學時最希望的就是…能遇到一個好老師。
在台灣土生土長的我經歷了考考考、背背背、打打打的年代,活得不開心、一度懷疑人生、無思未來也忘了自己,當時也在心中種下決定,倘若未來有子女一定要讓他們開心快樂的學習且活著!
慶幸他們現在在法國,法國的教學環境對小孩的人權也是很重視。他們每天都開心的上學去。
而這美國老師的真實故事改編成電影,雖然只用幾分鐘講述,卻讓我省思也學習。對這電影很有興趣,分享給大家這老師的簡介與55條見解。非常欣賞也贊同第49-55點,我想也會成為我們的家規。真是相見恨晚啊!
電影《The Ron Clark story 熱血教師》
「隆‧克拉克(Ron Clark)簡介」
他說,他從沒想過要當老師。大學時代雖然有修教育學分,但純粹是為了拿助學金,好減輕父母的負擔。他熱愛旅行,到處尋求刺激。他一直覺得教書很無趣,他才不想教書。
大學畢業後,他到歐洲、日本「冒險」了兩年,終於還是回到家鄉小鎮,當起了小學老師。他很意外地發現,教書也可以是一場充滿刺激的冒險之旅。他說,這個工作會賜給他許多大好機會,去改變孩子們的一生。他不能想像有一天他會不再教書,因為他才不想放棄那麼多那麼好的機會。
他先後教過兩所小學。第一所在北卡州偏僻的鄉下,學生很弱勢,資源很缺乏,老師都不想去教,結果他把他那班教成全國知名,全班同學都獲得耶誕節前夕去白宮作客的殊榮,與克林頓總統伉儷一起唱「平安夜」。有一天他看電視,看到紐約市最貧窮的哈林區,那裡的學生更弱勢,資源更缺乏,老師更不想去教,他立刻決定搬到紐約市,找到電視節目中的那家環境奇差無比的小學,向校方毛遂自薦。結果兩年後,紐約市最難考的明星初中,考進去最多的就是他的學生。
他是美國南方人。美國南方最講究生活教養,「超基本五十五條班規」除了搞笑的那一條之外,幾乎都是他從小被祖母教出來的做人規矩。他在本書中傳授許多經驗談,分享他教書生涯的許多小故事,也分享他從自己犯過的錯誤中所學到的教訓。
他的方式往往與眾不同,但他總會詳加解釋為什麼要這樣。我們也可以從書中看到他過人的熱情,了解他的學生之所以會脫胎換骨,變得既有禮又用功,靠得並不只是一大堆規定,還有他無保留的付出與耐心。
「超基本五十五條班規」
1. 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遇到大人要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或是說『我不知道』不可以光是點點頭或是搖搖頭,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
2. 與人互動,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看著別人的眼睛。當別人在說話時,你的眼睛要一直看著他。如果旁邊有人發言,你就轉過頭去看著那一個人。
3. 別人有好表現,要替他高興─如果班上有同學贏得比賽,或是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該鼓掌恭喜他。鼓掌時應該持續三秒鐘,手掌的角度要剛好,才能拍出響亮的掌聲。(我知道這樣說很蠢,但是孩子們都愛聽這一套)
4. 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課堂進行討論時,要尊重別的同學的看法和意見。盡可能這麼說:『我同意約翰的說法,而且我還覺得……』或是『我不同意莎拉的看法。他的觀點很好,可是我認為……』或是『我認為維克多的看法很棒,他的話讓我想到……』
5. 自己有什麼好表現,不要炫耀,輸別人也不要生氣─贏得任何比賽或是有任何好的表現,都不可以炫耀。如果輸了,也不要顯露出生氣的模樣。你可以這樣說:『參加剛剛這一場比賽,真是愉快,希望將來還有機會跟你一較高下。』要不然就是說:『是很不錯的一場比賽。』要不然就什麼也別說。生氣或是說一些酸溜溜的話『我剛剛沒有盡全力,你真的沒有那麼好』之類的,只是表示你很遜而已。
6. 如果別人問你問題,你也要回問他問題─如果有人問你一個問題,你也應該回問他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你這一個週末愉快嗎?』你不應該只回答愉不愉快,還要回問他,舉例來說:我:『你這一個週末愉快嗎?』你:『很愉快,我和我的家人去逛街買東西。你呢?你這個週末愉快嗎?讓別人知道你也一樣很關心他,這是基本禮貌。
7. 打噴嚏、咳嗽都要說對不起─咳嗽、打噴嚏或是打嗝時,得體的作法是別過頭去,並用整個手掌掩口,然後你應該說一聲對不起。
8. 不可以有不禮貌的小動作─不要用砸嘴或是翻白眼等類似的動作表示輕蔑。
9. 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每次我送你什麼獎品,你一定要說謝謝。如果你在收掉獎品三秒鐘之內沒有說謝謝,我會把送你的東西收回來。因為不表示感謝是沒有藉口可以通融的。
10. 接到獎品和禮物,不可以嫌棄─有人送你東西時,絕對不要嫌棄禮物,也不要暗示你不領情,侮辱送禮的人。
11. 用小小的貼心,為別人製造驚喜─隨時為別人做一些小小的貼心的服務,帶給別人一個小驚喜,每個月至少一次。
12. 改同學考卷時要謹慎─偶而我會讓學生互相改考卷,為同學打分數時,如果你打錯分數,不管是打太高或是打太低,多給的或是少給的分數將由你自己的分數扣除。在別人的考卷上只能打「×」,以及答錯的題數。
13. 全班一起唸課文時,要看著正在唸的一字一句─我們在課堂上一起讀課文時,你的眼睛一定要看著課文的一字一句。如果我叫你一人把課文讀下去,你一定要知道我們讀到哪裡,立刻接下去讀。
14. 以完整的句子回答所有的問題─用紙筆作答回答所有的問題,都應該以完整的句子回答。舉例來說,如果題目是:「俄羅斯的首都在哪裡?」應該答:「俄羅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此外,與別人對話時,以完整的句子回答也很重要,因為那是表示尊重。譬如,如果有人問:「你還好嗎?」你不應該只說:「很好」,你應該說:「我很好,謝謝。你呢?」
15. 不要主動討獎品─學年中我會不時的發獎品,鼓勵學生在操行或是學業各方面的優良表現。可是,如果你開口主動要獎品,我就不會給。開口問表現良好有沒有獎品是很沒有禮貌的。你努力作個好學生,應該是為了你自己好,而不是為了要獎品。
16. 每天都要做完作業─每個學生每天都要交每一科目的家庭作業,沒有例外。
17. 換科目的時候,動作要快、要安靜、要守秩序─課堂上,交完一科要換別科時,換的過程要迅速、安靜、有秩序。大家應該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從一本課本換到另外一本,連帶所有的家庭作業及必要的教材都準備好,轉換的時間不應該超過時秒鐘,我們則以七秒鐘為目標。
18. 做什麼事都要有條理─做什麼事都要盡可能有條不紊。
19. 老師在指定作業的時候,不要叫苦─當我指派家庭作業時,不要抱怨。抱怨將導致家庭作業份量加倍。
20. 別的老師來代課,也要守班規─代課老師來代課時,你們要和我在的時候一樣遵守班規。
21. 課堂上發言或起身,應該講規矩─要遵守某些課堂禮儀。為了專心、有條理、有效率,要遵守下列規矩:A、未經許可,不要離開你的座位。例外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用問老師,快去洗手間或是醫護室。B、不要發言,除非是:1.你有舉手,我也叫了你的名字。2.我問你問題,你回答。3.在下課或是午餐時間。4.老師說你可以說話的時候,例如分組時間。
22. 不可以上課上一半,起身去倒水─你可以帶一瓶開水放在桌上。我在上課時不可以問可不可以去倒水,你甚至於可以放吃的東西在桌上,只要別人沒看到,我也聽不到你吃東西的聲音。
23. 見到每個老師,都要說某某老師好─快速記住學校中其他老師的名字,並這樣打招呼:「葛蘭姆老師早」或「歐堤茲老師好,老師今天穿得很漂亮。」(全班排隊進行時,照例是不准說話,所以也不可以和老師打招呼,如果是下課時間、上下學途中、幫老師跑腿、外出辦事或換教室時,你就應該跟老師打招呼。
24. 注意洗手間的衛生,把身邊的病原減到最少─如廁後要沖水和洗手,使用公共廁所的話,洗手前要先拿一張紙巾,洗完手後要拿紙巾關水龍頭,再取另外一張紙巾擦乾雙手,絕對不要用乾淨的手去碰別人髒手碰過的地方。
25. 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學校會有訪客來參觀,如果來參觀我們班級,我會派兩個學生去外面迎接,負責迎接的學生會拿著歡迎某某先生或是某某女士光臨的牌子。來賓到達時這兩個學生要和他們握手,介紹自己的名字,並歡迎他們的到來。兩位學生帶來賓簡單參觀大樓的設施,再帶來賓至教室。
26. 不要幫同學佔位子─在校內的公用場所,不要幫要好的同學佔位子。如果有同學想要坐下,就讓他坐。不要排拒任何人。全校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間要尊重,要親切。
27. 同學受罰的時候,不要看著他─不管是我或是任何其他一位老師在責罰某名同學時,都不可以盯著那一位同學看。如果是你惹麻煩挨罵,你也不希望別人看著你,所以別在同學挨罵時盯著他看。如果你正在被我罵,也請不要生那些看著你的同學的氣,請告訴我,讓我來處理。
28. 對作業有問題,可以打電話來我家,我沒接的話,你可以留言,但只要留一次就夠了─如果你有家庭作業的問題,你可以打電話給我。如果我不在家,可以這樣留言:「克拉克老師您好,我是誰誰誰。我的什麼什麼作業有問題要請教您,可能的話請你在幾點幾點前打電話給我。謝謝。」不必要一直留言14次。
29. 用餐的基本禮儀─用餐時有一些禮儀是一定要遵守的,我稱之為「用餐禮儀ABC」。
30. 吃完飯,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用餐完必要自行清理。要清潔桌面,確定沒有留下垃圾在地面或是附近。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為自己製造的垃圾負責,確定沒有亂丟,這很重要。
31. 接受別人的服務要惜福─你在餐廳、旅館等場合所受到的服務,你要懂得感恩惜福。
32. 坐校車或公車,都要坐好,別打擾到司機─坐校車或公車,都要坐好,別打擾到司機─搭公車或是校車時,總是面朝前方坐著。絕對不要轉頭和其他學生交談,不要把任何東西伸出窗外,不要離開座位走來走去。下車時,一定要和司機說謝謝。
33. 認識新朋友,要記住對方的名字─到校外進行戶外教學時,我們會遇見不同的人,當我介紹你們認識這些人時,你們要記住對方的名字大家離去時,一定要握手道謝,記得要稱呼對方。
34. 吃自助餐,或與人同桌,取菜不可以貪多─有機會讓你拿東西吃時,不論是吃到飽的自助餐還是班上有人請客,絕對不要貪多拼命多拿。不只是因為吃不完會浪費,也因為如果你沒有留下足夠別人吃的份量,是很失禮的行為。
35. 別人掉東西,請彎身去幫他撿─不論我們是在校內,還是出去做校外教學,如果有人掉了東西,請幫忙撿起來,並物歸原主。即使物主比較靠近掉東西的位置,你還是要彎腰幫忙撿,這樣才顯得有教養。
36. 進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請幫他扶住門─如果你走進一扇門,有人在你後面,你要幫他扶住門。如果門是用拉的,你就拉開門,但自己先不進去,扶著門在旁,禮讓另一個人先行,自己再進去。如果門是用推的,你自己就先進去,然後幫後面的人扶住門。
37. 別人碰撞到你,不管你有沒有錯,都要說對不起─如果有人撞倒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對不起。」
38. 進行校外教學時,無論是到哪一個公共場所,都要安安靜靜─當我們舉辦校外教學時,進任何場所都不可以講話。大家就悄悄地進去,安靜到沒人注意到我們的存在。無論是電影院、教堂、劇院或任何人群聚集的場所,都是用這一條班規。
39. 去參觀別人的地方,要不吝於讚美─進行校外參訪時,不妨讚美一下我們正在參觀的地方。譬如:如果參觀的是別人的家,讚美她家的窗簾很漂亮,聽起來就會讓人覺得很窩心。有客人來家中,主人多少會有一點不自在,你的讚美可以讓主人放輕鬆。此外,如果我們在參觀博物館或歌劇院等場所,稱讚建築很有格調或是跟導遊說整個設施很棒,都是一種禮貌。
40. 全校師生開會的時候,不要講話─ 全校集會時,不要說話,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試圖吸引別班朋友的注意。我們所呈現出來的格調就是自愛、自重。
41. 接電話時的言談要得體─ 當你在家接電話時,一定要應答得體。
42. 一趟校外教學結束,要謝謝所有隨行的老師和家長─ 校外參訪結束時,你們一定要握一握我的手以及每一位隨行老師或是家長的手,要說謝謝我們花時間帶你們出來,要說你很高興有這次參訪的機會。我關心不是我自己是否被感謝,我要教你們的是在有人撥出時間和精力為你付出時,你要適當的表示感恩。
43. 搭乘電扶梯時,要站右邊,讓趕時間的人走左邊─ 進行校外參訪時,要進電扶梯時,大家要靠右邊站,讓趕時間的人從左邊通行。當我們要進入升降梯、地鐵、進出口時,都要先等裡面的人出來,我們才進去。
44. 列隊行進時不要說話─ 排隊時要排成一列,距離前面同學兩、三呎(七、八十公分),雙手垂兩側。面朝前,絕對不要說話。
45. 不可以插隊;但看到別人插隊不可以大呼小叫,讓老師知道就好─ 絕對不要插隊。如果有人在你前面插隊,不要說什麼或是做什麼,就讓那個人插隊,但是一定要讓我知道,我會處理的。如果你打抱不平,可能會惹上麻煩,那不值得。請你以同樣的方式來處理同學之間的所有紛爭,在你解決任何問題之前來找我。
46. 看電影時不可以說話─ 到電影院看電影時,無論如何都不要說話,我不管電影有多好看,也不管你要告訴旁邊的人什麼事情,連悄悄話都不行!不可以把腳伸到前面的椅子上。如果要吃東西,必須儘可能不出聲音。如果買了一包糖果想在看電影的時候吃,你要在開演前就打開包裝,因為看電影看到一半時打開糖果袋,是會吵到別人的。看電影時開著行動電話或是呼叫器,也很失禮。
47. 不可以帶「多力多滋」來學校─ 不要帶零嘴「多力多滋」到學校。這一條是本班一個小小特色。
48. 有誰欺負你,讓老師知道─ 如果有任何同學找你的麻煩,讓我知道。我是你的老師,我本來就應該保護你,照顧你,我不會讓學校裡了的任何人欺負你或是讓你覺得不舒服。相對的,我要求你不要自己處理,讓我來處置這個學生。
49. 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堅持─ 捍衛你的信念,如果你全心全意相信自己的方向沒有錯,就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退縮。
50. 要樂觀,要享受人生─ 要積極的去享受人生。有些煩惱是很不值得的。看事情要看清輕重大小,要專注生命中美好的那一面。
51. 別讓將來有遺憾─ 生活要抱著「別讓將來有遺憾」的態度。如果你想做什麼,那就去做!絕對別讓恐懼、疑慮或其他阻擋你。如果你想追求什麼,就全心去追求。是你想做的,就努力去做,沒真做到絕不放棄。如果你有什麼夢想,你就要竭盡所能去實現,直到夢想成真。
52. 從錯誤中學習,繼續向前邁進─ 你是會犯錯的,請接受這個事實。你要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
53. 不管如何,一定要誠實─ 無論什麼情況,一定要誠實。你做錯了事,最好對我坦白承認,因為我欣賞誠實的人,常會因為你的誠實而選擇不給予任何懲罰。
54. 抓住今天─ 把握今天。今天是不能重來的,所以不要浪費它。生命是由特別的時刻所組成的,許多時刻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我們把警戒心拋到腦後,先行動再說,抓住這一天。
55.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最好、最好的人─ 在你能力範圍之內,做一個最棒、最棒的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奧美蒂的日文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次重點 ご馳走する|ごちそうする|gochisousuru 請客、款待 ます型 ご馳走する⇉ご馳走します 四種常用的動詞變化 和ます型的轉換 ご馳走して 請客(接續) ご馳走した⇉ご馳走しました 請過客了(過去) ご馳走しない⇉ご馳走しません 不請客(否定) ご馳走すれば 請客...
請客課文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澄清唬爆米花教室-314雙流空戰與道德的勇氣】 #福編
3月14日 是歐美的白色情人節,2021.3.14那天福編本來想寫的歷史文章其實是福編心中真正的空軍節,3.14雙流空戰紀念日。但每一提指頭(現在打鍵盤不拿筆)就嚎啕大哭不能自己。因為那天的先烈,每個都是天之驕子,家世好,面容俊,卻為正義與國家選擇上天必死之路。直到3月14日最後一小時才突然決定改成寫1988.3.14赤瓜礁海戰。雖然那是中共海軍打的,但至少不是讓人一直哭一直哭的中華民族烈士日,而是輝煌勝利日。
1940年9月13日壁山空戰,國軍空軍一如往常攔截進入四川盆地轟炸陪都重慶的日本機隊,卻首次遭遇零式機,遭到0:13(或24,因有11架重創)的大敗,13架遭擊落,11架被重創。國軍充分體認到日本裝備與我方的嚴重差異。幸而四川盆地馬上進入霧季(通常為10-4月),故日軍對我後方基地的轟炸隨之停止。
但到了1941年3月14日,四川盆地卻意外提早放晴,日軍遂再度派出機隊轟炸視野良好的次核心成都市。國軍空軍明知敵強我弱,仍視死如歸,以殘存的蘇聯援助但過時之兩大隊I-15戰機 31架分三編隊上前攔截,然而一如預料,日零式機在纏鬥中輕易耍弄國軍戰機,國軍總領隊黃新瑞大隊長很快頭部中彈殉難,二領隊副大隊長岑澤鎏接著也以身報國,數十分鐘內三領隊周靈虛中隊長步上忠烈之路、其他還有任賢、林垣、江東勝、袁芳炳、陳鵬揚等5位飛將軍陣亡。國軍當天又被擊落10架,重傷7架。國軍空軍至此幾乎可說付之一炬。直到陳納德將軍帶來那群理由不一的美國大男孩與P-38戰機後,中國的天空才稍微復晴。
雙流空戰是絕對的慘敗,但真正的意義是在壁山空戰後,陳納德將軍的援助抵達前,空軍先烈明知敵我裝備差異懸殊,但為了護衛國家與百姓,發揮道德的勇氣,毅然赴死的一戰。
所以在我心中,3.14才是真正的空軍節,因為那天證明了中國空軍與中華民族的道德勇氣。
#中華民國萬歲
(福編心中一直記得每個字的高中課文,有三篇,分別是正氣歌並序、黃花崗烈士事略序,最後就是羅家倫的 道德的勇氣)
**********附錄 道德的勇氣
要建立新人生觀,第一必須養成道德的勇氣(moral courage)。
道德的勇氣是和通常所謂勇(bravery)有區別的。通常所謂勇不免偏重體力的勇,或是血氣的勇;而道德的勇氣,乃是人生精神力量最好的表現,「匹夫之勇」與「好勇鬥狠」的勇,那能相提並論?
什麼是道德的勇氣?要知道什麼是道德的勇氣,就要先知道什麼不是道德的勇氣。第一、衝動不屬於道德的勇氣。衝動的行為是感情的,不是理智的;是一時的,不是持久的。他不曾經過周密的考慮,審慎的計畫,所以不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的表現是暴烈(violence),暴烈是與堅毅(tenacity)成反比例的。暴烈愈甚,堅毅愈差。細察社會運動的現象,歷歷不爽。第二、虛矯也不屬於道德的勇氣。虛矯的人,絕不能成大事。所謂「舉趾高,心不固矣。」我們所要的不是這一套,我們所要的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對事非經實在考慮以後,絕不輕易接受,而一經接受,就要咬緊牙根,以全力幹到底。他所有的勇氣,都是經內心鍛鍊過的力量,以有程序的方式表現出來的。舉一例來說明罷,我有一次在美國費勒菲亞(Philadelphia)城,看一齣英國文學家君格瓦特爾(John Drinkwater)的歷史名劇,叫做林肯(Abraham Lincoln)。當林肯被共和黨推為候選大總統的時候,該黨代表團來見他,並且說明因為民主黨內部的分裂,共和黨的候選人是一定當選的。他聽到這個消息,沉默半晌,方才答應。等代表團走了以後,他又一聲不響的凝視壁上掛的一幅美國地圖。看了許久,他嚴肅地獨自跪在地圖前面祈禱。我看完以後,非常感動,回到寄住的人家來,半夜不能睡覺。心裡想假如一般中國人聽到自己能當選為大總統的消息,豈不要眉飛色舞,立刻去請客開跳舞會嗎?中國名劇牡丹亭中,寫一位教書先生陳最良科舉中了,口裡念道:「先師孔夫子,猶未見周公,老夫陳最良,得見聖天子,豈偶然哉!豈偶然哉!」於是高興得滿地打滾。但是林肯知道可以當選大總統的時候,就感覺到國家重大的責任落在他雙肩上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一件可快樂的事,凝視國家的地圖,繼之以跪下來祈禱。這是何等相反的寫照!
道德的勇氣是要經過長期的鍛鍊纔會養成的。但是要養成道德的勇氣,必定要有兩個先決的條件:第一是天性的敦厚,第二是體魄的雄健。就第一個條件說,一個人有無作為,先要看他的天性是否敦厚。不要說看人是否能擔當國家大事,就是我們結交朋友,也要先認定他天性是敦厚還是涼薄,才可以判斷他能不能共患難。凡對自己的親屬都刻薄寡恩的人,是絕不會對朋友篤厚忠誠的。自然這樣的人,也絕不會對於國家特別維護,特別愛戴的;所以古來許多政治家用人的標準,是寧取笨重,而不取小巧。倒是鄉間的農夫,看來雖是愚笨,卻很淳樸誠懇,到患難的時候講朋友;祗有那戴尖頂小帽,口齒伶俐,舉動漂亮的人,雖然一時討人喜歡,卻除了做「小官僚」,做「洋行小鬼」而外,別無可靠之處。就第二個條件說,則體力與膽量關係,實在密切極了。二者之間,繫數極大。體力好的人不一定膽子大;體力差的人,卻常常易於膽子小。一遇危難,倉皇失措,往往是體力虛弱,不能支持的結果。左傳形容鄭國的小駟上陣,是「張脈奮興,陰血周作,進退不可,周旋不能。」所以把戰事弄糟了;用他們駕戰車上陣的國王,也就誤在這些馬的身上。馬猶如此,人豈不然。我相信膽子是可以練得大的,但是體魄是膽子的基本。擔當大事的人可以少得了它嗎?
具備這兩個先決條件,然後才可以談到如何修養道德的勇氣。修養就是把原來的質素加以有意識的鍛鍊。孟子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是對於修養工作最好的說明。從這種修養鍛鍊之中,才可以養成一種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沮,黃河決於側而神不驚。」的從容態度;修養到了這個地步,道德的勇氣才可以說是完成。但是有什麼具體的辦法,來從事於這種修養呢?
(一)知識的陶鎔 真正道德的勇氣,是從知識裡面產生出來的,因為經過知識的磨鍊而產生的道德的勇氣,才是有意識的,而不是專恃直覺的。固然「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這還是指本性的、直覺的方面而言。在現代人事複雜的社會裡,一定要經過知識的陶鎔,才能真正辨別是非,才能樹立「知識的深信」(intellectual conviction)。知識的深信,是一切勇氣的來源,唯有經過嚴格知識的訓練的人,才能發為有系統、有計畫、有遠見的行動。他不是不知道打算盤,祗是把他算盤看透了!
(二)生活的素養 僅有知識的陶鎔還不夠,必須更有生活的素養。西洋的哲學家把簡單的生活和高超的思想(simple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聯在一起說,實在很有道理。沒有簡單的生活,高超的思想是不能充分發揮的。社會上有些壞人,並不是他們自己甘心要壞的,乃是他的生活享受的標準,一時降不下來,以致心有所蔽而行有所虧。那占有慾(possesive instinct)的作祟,更是一個重大原因。明末李自成破北京的時候,有兩個大臣相約殉國,兩個人說好了,一個正辭別回家,這位主人送客出門,客還沒有走,就問自己的佣人餵了豬沒有。那位客人聽了,就長嘆一聲,斷定他這位朋友不會殉國。他的理由是世間豈有豬都捨不得而肯自己殉國之理,後來果然如此。中國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貪官死去,閻王審問他的時候:「你太貪了,來生罰你變狗。」他求閻王道:「求閻王罰我變母狗,不要變公狗。」閻王說:「你這人真沒有出息,罰你變狗你還要變母狗,這是什麼道理?」他說:「我是讀過禮記的。禮記上說:臨財母狗得,臨難母狗免,所以我要變母狗。」原來他把原文的「毋苟」二字讀成「母狗」,以為既可得財,又可免難。這雖是一個笑話,卻是對於「心有所蔽」而不能抑制占有慾者一個最好形容。須知一個人的行動,必須心無所蔽,然後在最後關頭,方可發揮他的偉大。這種偉大就是得之於平日生活修養之中的。
(三)意志的鍛鍊 普通的生活是感覺的生活(life of senses),是屬於聲色香味的生活,而不是意志的生活(life of will)。意志的生活,是另一種境界,祗有特立獨行的人才能過得了的。他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操行,所以「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沮」他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所以悠悠之口,不足以動搖他的信念。他能以最大的決心,去貫徹他的主張。他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他不但「不挾長,不挾貴」,而在這個年頭,更能不挾群眾,而且也不為群眾所挾。他是堅強的,不是脆弱的。所以他的遭遇愈困難,而他的精神愈奮發,意志愈堅強,體力愈充盈,生活愈緊張。凡是脆弱的人,最後都是要失敗的。辛亥革命的時候,民立報的一位編輯徐血兒,以二十歲左右的青年,做了七血編,慷慨激昂,風動一時。等到二次革命失敗,他便以為天下事不可為了,終日花天酒地,吐血而死,成為真正的「血兒」。這就是意志薄弱,缺乏修養的結果。至於曾國藩一生卻是一個堅強意志的表現。他辛辛苦苦,接連幹了十幾年,雖然最初因軍事敗衄要自殺兩次,但是他後來知道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唯有以堅強的意志去征服困難,才有辦法。所以絕不灰心,繼續幹下去。等到他做到了「韌」的功夫,他才有成就。
(四)臨危的訓練 一個偉大的領袖和他的偉大的人格,祗有到臨危的時候,才容易表現出來。世界上那一個偉大的人物,不是經過多少的危險困難,不為所屈,而後能夠產生的?俗語說:「老和尚成佛,要千修百鍊。」修鍊的時候,是很苦的。時而水火,時而刀兵,時而美女,一件一件的來逼迫他、引誘他。要他不為所屈,不為所動,而後可以成佛。這種傳說,很可以形容一個偉大人物的產生。從前全國人對於委員長蔣先生還不能有深刻的認識,等到西安事變發生,他在極度危險的環境當中,依然保持他的尊嚴和氣度,然後大家才都能真正認識他、信仰他、崇拜他。甚至連反對他的人也都受了感動,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了。因為在這樣九死一生的危險時機,他的偉大的人格和精神,都充分的表現出來。中國人常說:「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張睢陽臨刑前說:「南八,男兒死耳,不為不義屈。」這種臨危的精神,是不因為他死而毀滅的。黃黎洲先生在他的補歷代史表序上有一段文章說:「元之亡也,危素趨報恩寺,將入井中。僧大梓云:『國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國之史也。』素是以不死。後修元史,不聞素有一詞贊。及明之亡,朝之任史事者眾矣,顧獨藉一萬季野以留之,不亦可慨也夫!」這段沉痛的文字,豈僅指危素而言,也同時是為錢謙益輩而發,要知不能臨危不變的人,必定是怯者、是懦夫。祗有強者才不怕危險,不但不怕危險,而且愛危險,因為在危險當中,才能完成他人格充分的發揮。
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偉大的人物,如文天祥、史可法等,是可以積極表現道德的勇氣的。(****以下特別重要,福編作夢時還會夢到)十年以前,我和蔣先生閒談。我說,我們在開國的時候,何必多提倡亡國成仁的人物,和文天祥、史可法諸位呢?蔣先生沉默了一會,他說:「文天祥不可以成敗論,其百折不回,從容就義的精神,真是偉大!」我想文天祥的人格、行為,及其留下的教訓,現在很有重新認識的必要。他最初不見用於亂世,等到大局不可收拾的時候,才帶新兵兩萬入衛,元朝伯顏丞相兵薄臨安,宋朝又逼他做使臣去「講解」。他以抗爭不屈而被拘留。他的隨從義士杜滸等設計使他逃出,準備在真州起兩淮之兵,又遭心懷疑貳的驕兵悍將所扼,幾乎性命不保,逃至揚州,旋逃通州。路遇伏兵,飢餓得不能走了;杜滸等募兩個樵夫,把他裝在挑土的竹籃中抬出,航海到溫州起兵;轉到汀州、漳州,經廣東梅州而進兵規復江西。漢奸吳浚來說降他,他把吳浚殺了。江西的會昌、雩都、興國、撫州、吉安和廬陵的東固鎮都有他的戰績。他的聲勢,一度振於贛北和鄂南。兵敗了,妻子都失陷了,他又重新逃回到汀州,再在閩、粵之間起兵;又由海豐、南嶔打出來,在五坡嶺被執。自殺不死,路過廬陵家鄉絕死不食;解到燕京,元人起初待以上賓之禮說降他,以丞相的地位引誘他,他總是不屈,要求元朝殺他。若是不殺他,他逃出來,還是要起兵的。元朝也為這個理由,把他殺了。他在獄中除了作正氣歌之外,還集杜詩二百首,這是何等的鎮靜!何等的從容!他就刑時候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幾句話,不獨留下千秋萬世的光鋩,也是他一生修養成功的「道德的勇氣」充分表現。他本來生活是很豪華的,經國難舉兵以後,一變其生活的故態。他的行為,有兩件特別可注意的事。第一是他常是打敗仗而絕不灰心。當然他是文人,兵又是烏合之眾的義兵,打敗仗是意想得到的。但是常打勝仗,間有失敗而不灰心還容易;常打敗仗而還不灰心,實在更困難。這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第二是他常逃。他逃了好幾次;但是他逃了不是去偷生苟活,他逃了還是去舉兵抗戰的。這種百折不回的精神,是表現什麼一種勇氣?做事祗要是對的,成敗有什麼關係?「若夫成功則天也」,也是他最後引以自慰的一句話。文天祥出來太晚了!文天祥太少了!若是當時人人都能如此,元朝豈能亡宋?所以文天祥不但是志士仁人,而且是民族對外抗戰的模範人物!
必須有準備殉國成仁的精神,才能做建國開基的事業。進一步說,若是真有準備殉國成仁的精神,一定能完成建國開基的事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
福編想到3Q陳柏惟和他的僕從們,整天談著天方夜譚的話題,吹噓暴虎馮河的勇氣,大概是就學時課本即使還有這篇課文,八成也用這是中國課文不是「台灣」課文的理由說服自己不去讀吧。一個吹噓自己能1打35,然後先動手卻馬上被老人打敗,寄望這種人搞什麼建國開基事業,還是算了吧。
#請大家一起刪Q
#澄清唬夥伴會為道德的勇氣繼續堅持
#我們沒有800壯士但50小編與板手沒那麼容易屈服或收買
#本是人生勝利組的空軍先烈連命都敢搏
#我們打打字爆爆肝又算甚麼
#空軍軍歌是最多大陸人也認同的中華民國軍歌
#空軍軍歌藝術成分非常高
請客課文 在 柴女阿美的大城小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阿嬤走得有多前面。
我爸爸沒有兄弟,只有兩個妹妹。那年代的台灣,就算不明說,身為媳婦的我媽,心裡自然是默默承受著生兒子壓力,不論是社會給的,或是自己給的。
媽媽說,懷我妹時,醫生看了超音波宣布是女生。他牽著我,從敦化北路的長庚醫院走路回家,腦子一片空白,眼淚無聲流下來。
當年五歲的我,沒有察覺到媽媽的心情,經過7-11,還白目地吵著要喝思樂冰。(我媽當下的心理陰影面積到底是多大,每個細節都記得那麼清楚。)
生完後,阿嬤到醫院探望。第一句話就是叫兒子去結紮。
「兩個孩子就夠了。」
就這一句話,輕輕地把媳婦生男的壓力鬆開。
三十幾年前,我們家的除夕夜,就已經是曾祖父、阿公、阿嬤、我家、大姑姑一家、和小姑姑一家一起過的了。
從來就沒有什麼已婚女兒除夕不能回家的問題。
******
晚年在榮總進進出出,有時很快出院,有時一住幾個星期。
住院住到變常客,阿嬤好像也不覺得苦,或者苦,但努力撐下去,認真地活著。就算住院,儀容也不能馬虎,請專門為病人服務的師傅來病房洗頭吹頭。頭髮造型完,塗上唇膏,笑嘻嘻地讓我為他照一張相。
告別式的時候,榮總七一病房的兩個年輕護理師竟然也出現在會場,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阿嬤很小就被送到阿公家當童養媳。五十幾歲才去讀補校學寫字,朋友們追瓊瑤連續劇,他一個人在家抄課文,讀廖輝英的小說。
「今天我要請客,建隆去付錢,不要給我出。去礁溪洗溫泉,住飯店,吃飯也是春梅請客。還有過年素美買很多菜,水果跟伴手禮送親戚。我都沒有在管事,只有在顧身體,一輩子現在最享受。」
翻開阿嬤的日記,最後一年的過年,他這樣寫著。
******
我從小就很愛吃雞捲。出國以後,只要看到餐廳菜單上有,就一定會點。
「我的小孩竟然不喜歡,真是不懂吃!」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吃過阿嬤做的雞捲。」妹妹說。
請客課文 在 奧美蒂的日文筆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次重點
ご馳走する|ごちそうする|gochisousuru
請客、款待
ます型
ご馳走する⇉ご馳走します
四種常用的動詞變化
和ます型的轉換
ご馳走して
請客(接續)
ご馳走した⇉ご馳走しました
請過客了(過去)
ご馳走しない⇉ご馳走しません
不請客(否定)
ご馳走すれば
請客的話(假設)
💬影片勘誤
例句(1)客人に料理を馳走する。
料理平假名為 りょうり喔!
📚課程介紹📚
👩🏻💻Amazingtalker線上家教
http://user13719.psee.io/EM4J7
👩🏻🏫Gogovisor線上特別講座
https://pse.is/CY5M6
▶️訂閱頻道
https://goo.gl/q6iUfT
📝日文筆記部落格
https://armitagejp.blogspot.com/
👥日文筆記臉書社團
https://goo.gl/3U3FeG
👩🏻🎓關於奧美蒂...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畢業
透過自學考取日本語能力試驗N1證書
經營Youtube頻道「奧美蒂的日文筆記」
分享經驗並提供自學管道與素材
背景音樂:http://www.bensound.com/
#日文 #日語 #教學 #動詞變化 #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