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說了英國白人拉惹時代與原始交錯的樣貌.英式典雅與雨林秘境是砂拉越吸引我的起點之一,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吸引我的關鍵字就是【邊界】(border)
砂拉越位在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上,上面有馬來西亞兩個州.汶萊以及印尼加里曼丹三個國家,在這樣有廣大面積的土地上,邊界就成為一種略帶神秘又未知吸引我探訪的亮點,因為這種一腳踏過去就是另外一個國家的領土,這種事是身為島民的我們很難有的體驗
我以前當校長的西連小鎮其實就離印尼邊界不遠,開車半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邊境小鎮打必祿(Tebedu) , 我2019年更新的《全新增訂版-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這本在還沒疫情以前算暢銷書,但疫情之後本來已經更新的2020版無法發行,期待世界和平疫情退散的那一天,我再更新最新的內容給大家) 就介紹過位在打必祿的邊境動植物園(KLB Garden)
而另一個方向通往印尼邊境的路上,有個兼具休閒.養生與高爾夫球與私人度假別墅區的婆羅洲高原 (Borneo Highlands) 裡面有個馬印邊界的地標,是所有到這裡的人都一定會拍照打卡的地方,因為一腳印尼一腳馬來西亞百照不厭啊!
照片的那片雲海就是廣大的世界之肺之一的熱帶雨林,這張照片還是我多年前剛當完校長回台灣出版的書《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的封底照片呢
因為在邊界的生活經驗, 其實後來我念博士班時,許多paper還有上課的回饋都給了我很多靈感跟幫助,我自己幾年前也特別講過一次【馬印邊界-馬來西亞與印尼的文化異同】這種題目, 不過按照慣例非常冷門,所以聽過的人很少,哈哈~~ 真的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好好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這三張照片就是婆羅洲高原上拍的
#關於邊界還有很多有趣的事
#下次有機會聊聊汶萊吧
📖📖📖
🔜舊書這裡買 :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 http://bit.ly/1qsiuuD
🔜買書去
《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
◎═博客來:https://bit.ly/2Z1SF8o
◎═誠品:https://bit.ly/2DuATDq
◎═金石堂:https://bit.ly/3gUOEsC
◎═讀冊:https://bit.ly/32PscfC
✔️新馬大眾書店可購買
https://reurl.cc/ygrDp8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的推薦目錄: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作者粉絲頁: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Mary's World Vision
出版社粉絲頁: 八旗文化gūsa
(主持人全部節目,都整理在YouTube頻道)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 在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Luna's World Vis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每次演講馬來西亞主題,最後被問最多問題的還是我當獨中校長時的點點滴滴,好多年前出版過《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這本書時,一開始也很想好好分享當校長的點滴,順便介紹大部分人很陌生的婆羅洲東馬風光, 但最後出版社還是以市場考量,覺得可能還不成氣候的讓大家買書看我的校長生活跟東馬風光,最後,還是在書的後面放上一些吉隆坡跟新加坡的東西
但是後來根據讀者的回饋,大家還是想看校長的內容的, 其實一樣的情形在後來也是, 原訂題目不管是什麼,不論是上廣播還是去演講,都會用比預期還長的時間來敘述大家對於我校長這份工作的好奇,現在終於有機會要用兩小時講個夠了~~ 大家千萬別錯過這次機會,因為馬來西亞主題的公開演講,真的很需要大家實際支持,之後才會有其他機會讓我分享擅長的東南亞主題的內容, 連108課綱的歷史課本,都大量的加入東南亞以及華人移民的東西了,現在已經長大的大人們,再不開始認識東南亞真的要打屁屁了啦
十月份有幾場馬來西亞新書宣傳的活動,請大家用力支持
➤❖ 【桃園場】10/17 (六) 1400-1530 @ 桃園市新住民文化會館
▊ 馬華下的日常步調:封爵.信仰與通婚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Qr74gjMkyZWrfF9p9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43008113635506
══════ 。
➤❖ 【台北場】10/21 (三) 1910-2110 @ 雅痞書店 / 收費活動
▊ 誤闖叢林的校長:我在馬來西亞的校長日常
報名連結:https://bit.ly/3d2EndI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70419659783648/
❖ 本場活動可購買網路收看,可10天內不限次數重複收看。
══════ 。
➤❖ 【桃園場】10/31 (六) 1400-1700 @ 望見書間
▊ 望見馬來西亞美食:肉骨茶品嘗
══════
照片是10年前在當校長時,被客家電視台拍攝紀錄片,我很年輕的時候就被拍了一支紀錄片,根據導演的說法是,那會是人生很好的一份禮物,真的是這樣沒錯呢~~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pSChZeCJcs/hqdefault.jpg)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介紹
訪問作者:發光小魚
內容簡介:
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秉持著「看電視長知識」的心情,
請隨著《後宮甄嬛傳》、《步步驚心》、
《宮鎖心玉》、《還珠格格》等清宮劇的情節,
跟我們一起步入紫禁城,體驗北京的傳奇與詩意。
喜愛歷史、文化與深度旅遊的你,一定要帶著這本書造訪或重遊北京!
當你親臨紫禁城,面對宮闕重重的東、西六宮,回想嬪妃們華麗卻又禁錮的深宮生活,宮牆延伸,沒有盡頭,她們抬起頭看到的天空,只是一方天地,「宮鬥」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你也會知道《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之所以動不動就能翻牆逃出宮,原來是因為她住的「漱芳齋」就在出宮的大門「神武門」旁邊。
在欣賞雕刻得活靈活現的「九龍壁」時,你會發現原來這作品本就帶點紀念康熙年間「九子奪嫡」的慘烈。
此外,你將更為驚訝清宮劇戲中人物琅琅上口的詩詞,原來有許多都是出自傳奇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之手。
甩開一成不變,讓本書用不同以往的旅遊方式,帶你更貼近北京!
作者介紹:瑪杜莎
是一位常常被誤認為教跳舞或教英文的歷史老師。平常喜歡把旅行及戲劇電影貫穿在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及人文關懷精神,這是她認為一位歷史老師該教給學生的東西。
除了教學之外,還領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印度身體彩繪」及特約外語領隊執照。目前持續在馬來西亞「詩華日報」撰寫旅遊美食專欄,並擔任電台節目「看電影學歷史」固定來賓。已出版暢銷書《旅遊達人──行遍天下的109個do & don’t》、《瑪杜莎豔遇鮮境》、《樂活、慢活、愛生活──健康原味生活的501種方式》、《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個人旅行──吉隆坡》。
作者介紹:發光小魚
文學博士、助理教授、專業貓奴。目前於大學任教,教授文學與旅行相關課程,專業是中國古典文學,卻也喜愛各國經典。喜愛深度文史旅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嬉遊之中反省自己,讓旅行不再只是走馬看花。
著作:《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英國珍藏玩法──跟著珍‧奧斯汀品味英格蘭》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rzVCOUzQ0/hqdefault.jpg)
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_Tlcyo-8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