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rotonMail 事件,再談私隱與隱身
文:薯伯伯
最近 ProtonMail 涉及一宗引起極廣泛關注及討論的資訊安全事件,事緣一名法國社運人士被法國警方調查,法國警方透過歐洲刑警與瑞士警方交涉,瑞士警方向瑞士法院申請命令,要求 ProtonMail 監察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ProtonMail 如令執行。在法國警方提交給當地法庭的文件顯示,顯示了涉事者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牽然大波的原因,是因為 ProtonMail 一直標榜安全及尊重私隱,而大多數用戶是真誠地相信該公司維持「零記錄政策」(no log policy),但 ProtonMail 的公司事後指出,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記錄用戶 IP,只有在收到瑞士法院的要求,才會開始記錄用戶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不少香港人的關注及擔憂,我認為是好事,這顯示不少香港人早已脫離資安無明無知之心。正是因為了解資安對自己的重要,才會因資安事件而心生恐懼,從而作出相應的行動及策略,這是非常重大的進步。
我之前一直沒有評論 ProtonMail 事件,並非沒有看法,而是不願倉猝下結論,寧願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情況,以及等待各方回應,再給讀者建議。
我先說一下我的結論,然後再討論當中的細節及分析理據。
一,我的結論
我依然認為 Proton Technologies 是可靠的公司,而我仍然使用這家公司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作為自己最主要的電郵及 VPN 服務供應商。
(注:我以前多次介紹 ProtonMail 及 ProtonMail,每一次介紹都是用普通的連結,而非介紹人 referral 連結。讀者看完我的文章而選用該兩個服務,對我完全沒有利益,而我使用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時,也是自己付費,沒有任何形式的贊助。)
二,不同場景
這宗案件最太的爭議,是當 Proton Technologies 公司收到瑞士法院的命令時,同意開始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我們用五個不同的情況去逐一分析,當位於瑞士的 Proton 收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發出的法庭命令後,會如何應對。
Proton 公司主要有兩個服務,一是電郵,另一個是 VPN。目前涉事的是電郵的服務,但我也會討論一下他們對 VPN 的可能處理手法。
Case 1:在完全沒有法庭命令的情況下,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均不會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但要留意這是不為,而非不能,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Proton 並不會記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用戶的 IP 地址,但他們是有能力這樣做,只是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他們不會這樣做。
Case 2:假如瑞士警方拿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由於 Proton 的註冊地是瑞士,法院的命令足以迫使 Proton 開始記錄 ProtonMail 的用戶 IP 地址。
Case 3:承上,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有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但該規定不能針對 VPN 供應商,也就是瑞士註冊的 VPN 供應商,在任何情況下也沒有法律責任去記錄客戶的 IP,而 Proton 對其 VPN 用戶,是一直保護他們原來的 IP,目前沒有向第三方交出過相關數據。這次上了新聞的人,是使用 ProtonMail 電郵用家戶,而該用戶沒有使用 VPN 連接郵件服務。
Case 4:當美國警方透過美國法院發出命令,要求位於瑞士的公司交出客戶資料,就必須要得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批準。而 Proton 不能單方面與美國的 FISA 法庭(外國情報監視法庭)合作,否則即屬違反瑞士法律。
Case 5:即使有瑞士法院的命令,ProtonMail 也只能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而不能突破其 AES-256 加密,亦不能查看到客戶的電郵的主體文本內容,但要注意的是,電郵的 metadata,包括發送人的電郵地址、電郵主題,則不屬加密的部份。
Case 6:歐盟區內的法院向瑞士法院提出申請,獲批的機會較大。
Case 7:極權國家向瑞士法院提出批出命令,獲批的機會較小。
三,討論
當 ProtonMail 配合瑞士法院命令,記錄並交出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有不少人來信,想我建議一些「更為安全」的電郵服務。但任何公司均會受其註冊地的司法管轄,例如另一間著名的安全郵箱服務供應商是 Tutanota,註冊地是德國,同樣會受德國法律規管。
承接 Case 3 的情況,如果用戶在連接 ProtonMail 服務時,有同時使用 ProtonVPN,即使瑞士法院同時向兩間公司發出命令要求記錄客戶 IP,但由於相關規定只適用於 Mail,而不能套用在 VPN 上,所以 Mail 要記錄 IP,但 VPN 則不會記錄,最終也就是無法得知使用者的 IP。
ProtonMail 本身亦有提供 TOR 版本的 ProtonMail(https://protonmail.com/tor),那就是連技術上也難以記錄用戶 IP 地址。
四,私隱與匿名
我發覺不少用戶混淆了私隱與匿名的概念,兩者看似相關,在實際執行時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坊間經常有人把「保護私隱」及「隱藏身份」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說法,也是危險的說法。要做到完全不留任何個人痕迹的「隱身」,不只牽涉極度複雜的操作,加上淵博的學識,還有非常考驗耐力及堅忍力。
舉個例子,有人頻密更換電話卡,以為使用「太空卡」就能隱藏自己身份,但卻把多張「太空卡」輪流放入同一部手提電話使用,當中也包括與自己有關連的電話卡,那麼其他電話卡就不算是匿名了。又或者用家本身很小心,把不同的太空卡放在不同手機,卻經常把太空機與自己常用的手機同時打開,出雙入對,那也做不到真正的匿名。
我曾經聽過有人跟我說買了「太空卡」,追問之下才知對方居然認為使用「沒有個人登記的八達通購買自由鳥」就當是「太空卡」,我就覺得非常不安。
我撰寫的資安文章,一直強調的是私隱,而非隱身。隱身是極為複雜的操作,對於大部份讀者而言,必須覺察自己不能輕易隱身的技術現實。有關隱身的討論,請參看:〈零基資安訓練營(九):如果要完全隱藏網上身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185283
五,防患
使用網上服務時,必須清楚明瞭自己的需要以及其服務的限制。以 ProtonMail 的為例,分三種情況去講:
A. 電郵內容文本:如果電郵用家只是想把電郵文本的內容加密,使用 ProtonMail 很合適。
B. 隱藏 IP:如果電郵用家想隱藏自己的 IP,每次連接 ProtonMail 時就應該使用 ProtonVPN,又或是使用 TOR 的登入點,但可能還是有其他蛛絲馬跡能查看到當時人的真實身份。
C. 電郵標題:這項資料未能加密,敏感資料不應寫在電郵標題。
六,尾聲
如果是要防止電郵內容被偷窺,收件及寄件雙方均使用 ProtonMail 是很合適的做法。以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情況來看,ProtonMail 提供了其 IP 地址,卻沒有(亦不能)提交其加密的電郵文本內容。
收尾再重申我的結論:我目前仍然認為 ProtonMail 是安全的電郵供應商,而我的電郵地址上就是自己的名字,我清楚知道自己要求的是電郵文本內容加密,而非隱藏自己的身份。
如果要保持高度匿名,那就要使用 TOR、VPN,上網地點也要非常講究,必須經常轉換上網地點,像斯諾登在發佈 NSA 大規模監控公民的消息時,就是開車去搜尋 Wi-Fi 訊號,每次上網十多分鐘就要停下來。
ProtonMail 事件引起多人關注,而從不少讀者及朋友的反應來看,不只是關注,更引起不安。我很樂見這種不安,我相信這種不安其實是好事,這代表大眾更為注重資訊保安,早已脫離盲目相信安全無事的時代。不過在注意安全的同時,更要明白自己想保護的是甚麼類型的數據。遠離無知,保持警惕,但不過度恐慌,才能更掌握人民的科技優勢。
🔑 【超務實長清單整理:Do not make it easy!(2021年9月更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578887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評論標題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篇是關於 #高端 下 #關鍵字廣告 的幾個想法,我儘量客觀地表達。
首先,下面這張圖是我在Google查詢關鍵字 『高端』所跳出來的搜尋結果頁,第一個結果,是『下了關鍵字廣告』的自由時報的新聞。
我假設這個廣告主,不是自由時報本身,如果是,那真的有點不合常理,媒體的新聞權重本來就高,關鍵字廣告下在新聞類型,效果非常不好,因為新聞在搜尋引擎是比較有短期的曝光效果,時間過了反而比一般網頁結果還差。
這個廣告主應該就是高端本身。
我們使用關鍵字廣告,一般來說要做SEO也就是搜尋引擎的排名優化,或者做導流,前者廣告目的地會是公司官網,後者通常是促銷活動網頁。
下在新聞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希望憑藉媒體的可信度,而不是公司自己自吹自擂,在下圖這個例子中,這則新聞標題中,還有提到張上淳,可信度更高。
第二個目的,是希望把正面新聞排名拉高,擠掉負面新聞,特別是最近因為網紅「4X貓」也在接種完高端疫苗2週後到診所檢驗抗體一事(是否保護力不足這個不多評論,畢竟統計差異/第一劑等等很多可以攻防)讓很多人存疑。
當然這種操作是非常短期,有立即需求才做的。我的朋友公關先生說,他的客戶群跟我們廣告公司不同,蠻多特別跑來調整形象、處理公關危機的類型,這就是類似的例子。
學習到了嗎?請按個讚。
讚多的話,晚點會針對高端在網路上的輿情寫篇分析文。
也歡迎藍蛆與1450前來觀光。
評論標題例子 在 黃幼鳴皮膚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金曲獎 剛落幕,你喜愛的歌手或創作人得獎了嗎?
其實不管得獎與否,光是這些音樂人投入莫大的努力與熱情,為我們帶來這麼美妙的音樂,就值得我們為他們鼓勵與喝采!
但就在前幾天台大政治系教授一席關於 #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得主「 ?te 壞特」的評論,卻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該文所配的圖示寫著聳動的標題:「準外科醫生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你放心給她開刀嗎?」,文中也提到「斜槓文化鼓吹腳踏數條船,也許增加生存機會,成為卓越之士恐成夢想」。
其實對於台大教授發表這樣的言論,我蠻吃驚的,因為我的台大同學裡專才很多,但同時擅長多個領域的通才也不少,更不用說世界各地我認識的許多頂尖人才。有跟我一樣是皮膚科醫師卻也是得獎詩人的,有牙醫師同時也是管弦樂團成員的,有人同時拿下物理學跟醫學學位,有復健科醫師同時也是街舞高手,有耳鼻喉科醫師同時是職業DJ,多到我數不清的例子,遑論醫學之外,世界上多的是專精兩個領域以上的通才。
我想那位教授會有這種想法,想必是忽略了幾件事:
▶️ 沒有勇氣去嘗試,當然一切都是「不可能」
▶️ 探索自己的興趣所在需要多方嘗試與時間
▶️ 對事物的興趣和熱情決定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 專才或斜槓沒有孰優孰劣
▶️ 在各領域能走到頂尖的人,其實有很多共同特質
▶️ 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成功」與「卓越」的定義
就拿我來說,我是個興趣很多的皮膚科醫師,我看一般皮膚問題,也看小兒皮膚病,我處理醫學美容的問題,也談保養品,工作之餘我把健身當作興趣,甚至還鼓起勇氣去比賽。如果我聽信了別人說「這不可能啦,不要浪費時間,好好工作就好」,因此畫地自限,那我可能就無法看到我現在所看到的美好風景,享受在不同領域中有所成就的快樂。
你也有在多個領域都表現出色的朋友嗎? 還是你自己就是通才呢? 也跟我分享你對這個新聞事件的看法吧!
photo credit:金曲 GMA
越L'excellence #酒糟肌救星 #鷹眼醫師 #你想要的我都懂
評論標題例子 在 有沒有流行文化改變社會的例子?】... - The News Lens 關鍵 ... 的推薦與評價
先前那樣受爭議的心得文+聳動標題就免了吧。 6 年 举报. 張凌逸, profile picture. 張凌逸. 好文. 6 年 举报. 查看更多评论… 公共主页赞过的公共主页. ... <看更多>
評論標題例子 在 8_【YY 中文技巧一分鐘】(卷二)議論文寫例子小技巧! 的推薦與評價
DSE中文卷二寫作技巧|議論文常犯錯誤!呢幾種錯誤足以被評卷員扣哂印象分!!|Snapask Live 好學唔學學人做文青. Snapask Hong Ko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