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的軟體業不強? ]
我寫這樣的文章,或許會冒犯很多軟體業的前輩,因為我並不是從這個領域出身的,對於某些狀況的理解可能有所謬誤。我也不過開了一個小公司,卻膽敢對前輩的公司指指點點。但我身處於這個產業當中,我很期待這個產業可以茁壯,所以非關心這個問題不可。我也很期待我的文章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得到前輩的指教,甚至一起構思如何開創新局。
台灣的軟體產業強不強? 就2019的政府統計數據來說,台灣的軟體產業總產值為三千八百億(資訊服務業936億,程式設計業2867億),資訊電子製造業的產值是七點二兆。從市值來比較,半導體製造業最大的公司台積電市值11.75兆,資訊服務業最大的公司精誠資訊市值222億,相差了五百二十八倍。台灣程式設計業最大的公司是訊連,市值是94億,是台積電的一千兩百五十分之一大。軟體公司不大是因為行業特性的關係嗎? 肯定不是,全世界最大的軟體公司是微軟,市值是1.63兆美金,是台積電的四倍。從這樣的數據看起來,說台灣的軟體業不強應該是個客觀的事實。
為什麼用市值的高低來衡量公司強不強呢? 一、這是公開可查的資訊,調查比較容易,資訊也比較容易驗證。相較之下,新創公司的估值就是個非常難查證的神祕數字。二、市值對一個公司經營者來說,代表了公司可支配的資源。公司經營的核心關鍵,在於獲取資源,還有資源的交換、轉換。有越多的資源,就可以做越多的事情。一個市值高,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P/E ratio)高的公司比較可以去併購一個本益比低的公司,倒過來做,很困難。三、我才疏學淺,沒有真的學過怎麼評比軟體公司,姑且先用這個標準來立論。
從國際大廠競相在台設立研發中心,擴大攬才規模就可以知道,台灣明明就有很多優秀的程式設計人才,為什麼軟體業不強呢 ? 我分享自己身處軟體業,觀察到的台灣軟體業的幾個現象。
1. 台灣市場對於軟體及服務定價過低,而且人才過度充沛。從需求面來說,因為定價低,所以客戶很喜歡要求廠商客製化。從供給面來說,因為台灣有足夠的人才,所以可以接受客戶各式各樣客製化的要求。這是軟體業最慘的一種賺錢方式,也就是不斷地接客製化的專案。客製化的專案賺錢是線性的,公司要多賺錢,一定得要多請工程師,因此公司很難長到很大的規模。相對來說,投資人比較不喜歡這樣勞力密集的公司。以精誠為例,2019年稅後淨利18億,目前市值222億,本益比是12,而台積電的本益比是34,微軟的本益比則是37。高度客製化的要求讓台灣的軟體市場非常破碎。我舉醫療資訊系統為例。台灣的醫療資訊系統市場非常的畸形,醫院通常都是用自己寫的醫療資訊系統。台大、長庚都是如此,榮總體系的醫院甚至都還不是用同一套系統,台北榮總、台中榮總、高雄榮總都各自寫了一套。醫院都自幹了,廠商有甚麼生存空間? 為什麼醫院可以自己寫呢? 因為台灣有太多CP值高的工程師了。美國的醫療資訊市場完全是個不同的樣貌,基本上是被兩家巨型公司Cerner以及Epic瓜分。台灣的診所資訊系統市場是另外一種畸形。診所不會想要自己請工程師來寫資訊系統,但是也不想付太多錢。診所的資訊系統一年只收費兩萬多元。這價格實在是誇張到一種欲哭無淚的境界。所以西醫資訊系統的市場大概養了三個比較大的公司,牙醫資訊系統的市場大概也養了三個比較大的公司。因為可以賺的錢實在是不多,所以這些公司也都不大,資本額最大的大概是五千萬,小的大概是五百萬。能賺的錢不多,程式的設計自然也很難跟得上時代,所以,診間的程式都還停留在十幾年前Visual Basic 寫出來的藍底白字的版本。講到這裡,我的感想真的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2. 軟體的包裝跟行銷、以及授權談判都至為關鍵。因為台灣的軟體市場實在是不怎麼妙,也很少公司有產品銷售到海外市場的經驗,所以產品設計、行銷、以及商業開發的人才都不多,於是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做不出很強的產品,所以只能透過高度客製化的服務來滿足客戶,就了就完全喪失做出可以行銷世界的產品的能力了。台灣可能有足夠的工程師一起做出一套很強的產品,偏偏這些工程師都是一個一個地在幫個別的客戶做客製化服務。
3. 講起台灣軟體創業成功的案例,真的是少得可憐,所以投資人興趣也不是很大。我跟資工的人討論起台灣軟體創業成功的案例,趨勢科技總是第一個被提起。趨勢科技的市值是兩千四百億台幣,是亞洲最大的純軟體公司。可是,趨勢科技是在美國洛杉磯創立,總部在日本,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公司啊。訊連就真的是台灣土生土長的軟體公司了,但跟趨勢比起來實在是小非常多,而且創業也是二十四年前的事情了。過去這二十年來,台灣的軟體創業出現了非常大的斷層,在二十世紀末網路科技快速崛起時,曾經有過資迅人以及網勁這兩個公司。資迅人像是煙火一般,快速崛起也快速殞落,曾經從英特爾、高盛、花旗等大公司募集將近七億元的資金,卻在創業六年後跟著網路泡沫化一起消失了。網勁沒有這麼絢麗的歷史,也撐得比較久一些,但終究在2014年也停止營運。軟體創業成功的例子不多的狀況下,投資人對這個產業自然不會有太大的興趣。這又成了另一個惡性循環,投資人不願意支持,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組建頂尖的團隊來做產品研發,當然也產生不了成功的公司。別誤會,我不是在怪投資人。我現在也開始逐漸換位思考,想像一下如果我是投資人,我敢不敢投台灣的軟體公司。說實話,我自己會很猶豫。如果台灣軟體新創成功案例很多的話,那投資人真的沒甚麼好猶豫的。這是現實。
4. 台灣政府對於推動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好像還不是很夠力。政府想要幫忙軟體業已經很久了,民國六十八年的時候就成立了一個資訊工業策進會,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資策會。資策會對於推動台灣軟體產業發展似乎成效不彰,當然也受到了各界批評。比如說曾任資策會副執行長的王可言砲轟資策會的酬庸文化,說資策會裡的領導人普遍缺乏帶領台灣軟體服務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力發展的熱忱。或是義美的高志明總經理批評資策會壟斷政府資源,優先掌握政府軟體專案的資訊,與民爭利。我對於資策會的這些批評因為沒有第一手的經驗和資訊,不確定該如何看待。但是資策會的員工有一千八百人,遠超過除了精誠(員工人數三千)之外其他的軟體公司,這件事情我真的想不透。如果資策會對於推動台灣軟體產業的發展不夠力的話,那就不要再投入那麼多的資源在這了吧,可以想點別的辦法呀。資策會裡面許多的軟體工程師釋出之後,多創立一些公司,或許還更能帶動軟體產業的發展。經濟部工業局為了推動軟體產業發展,也曾經規劃”軟體工業五年計畫”,這個計畫總共執行了兩期,從1993到2002年,這個計畫獎勵性質多過補助,但對於推動軟體公司上市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精業於1995年上市,凌群、友立、資通於2001年上市,昱泉於2002年上市。這對於軟體業來說似乎是個輝煌的年代。但,時至今日,在台灣軟體公司的市值還是遠遠低於電子製造業。
那台灣的軟體業,要怎樣才能變強呢? 我覺得要期待整個生態系都變好,大家一起成功是緣木求魚。我覺得有一家新創公司非常成功之後,就有機會打破我上述的種種惡性循環。我這樣想的原因是,我認為這跟拓荒一樣,要期待一片荒野全被整成好走的步道,不如期待一個拓荒者走出一條路讓大家跟。一個新創公司獲得巨大成功之後,這個公司的人才帶著成功的經驗再去創造或是協助其他的公司,像是當年PayPal mafia一樣。有了幾個公司成功之後,投資人對於軟體業有信心了,比較願意做早期高風險的投資,進一步提高軟體新創公司成功的機會。這樣就會有正向循環了。
不過問題回來了,軟體新創公司該怎麼得到巨大的成功呢? 我要給答案資格還不夠,因為我的公司還沒有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我的策略是這樣的:
1) 挑戰困難的問題,因為消費的根本在於花錢解結問題,問題越大越困難,客戶越是願意花錢去解決這個問題。困難的問題不見得一定很大,但是需要有能力的人花心思才有辦法好好解決。困難的問題本身就造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競爭壁壘。
2) 組成頂尖的團隊。困難的問題,只有頂尖的人才才能解決。我無時無刻不在想人才的問題。遇到好的人才,我一定是用盡所有辦法,死纏爛打的也要請他加入團隊。我曾經等過兩年,才說服了一個非常稀有的人才全職加入團隊。雲象的人才素質非常高,絕對不輸台灣頂尖的大公司,這是連之前在聯發科擔任高級主管的同仁都認同的。因為我們有了很強的團隊,我們才有辦法挑戰一些世界級的問題。比如說骨髓抹片的AI分類計數,或是超高解析度(目前記錄是六億兩千五百萬畫素)影像的AI計算。
3) 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資人。或許是我運氣好,也或許是我選擇得很嚴格,我找到了充分認同我對於公司發展方向的規劃,並且充分信任我,支持我的投資人。雲象股票的價格,雖然跟美國以及日本相比還是有一段落差,但是就台灣的新創而言是很高的,要找到願意投資我們的投資人並不簡單。但是一旦找到了,我們的合作非常的愉快,雲象也不斷地締造佳績。這是非常好的正向循環。
4) 學習和學界以及政府合作。因為台灣的投資氛圍不好,軟體新創公司必須要想盡辦法從各處或獲取資源。我為了人才的培育以及獲得,曾經到成大去教了AI。這讓我有機會介紹雲象給還沒有畢業的同學認識,在他們被大公司搶走前,吸引他們來雲象實習。我兩年前播的種,現在竟然收成了,有一位我當年教過的同學,到台大資工念完碩士之後,到雲象任職。我很開心,因為他是同一批面試的候選人裡面表現最好的。我覺得這是學界跟業界合作一個非常好的示範。我也還在嘗試在學界找到兼任的教職,持續這樣的合作模式。政府其實一直都在推動產業發展,雖然有些政策可能不見得合適,但只要能得到些許的支持,對公司的發展都會很有幫助。我們得到經濟部技術處以及台北市產發局的補助之後,計畫執行單位還協助連結其他的資源,這對公司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因為這些資源並不是我們平常接觸的到的,也為了我們帶來了新的效益。
以上,是我回顧雲象發展至今,覺得對我們來說有用的策略。我們還在持續努力當中,期許雲象能成為台灣軟體創業成功的典範之一,為台灣軟體業的發展盡一份心力。台灣的軟體產業環境好,裡面所有的公司才會跟著一起好。我很希望,在未來,台灣的軟體人才畢業後的第一志願,是台灣的軟體公司!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國產疫苗方面 目前的高端還有還沒通過EUA的聯亞 新北市府對於這兩款國產疫苗 將來要施打的流程是什麼樣子的看法跟規劃 你完全會同意他們的施打 還是你會要求他們符合國際標準 這個事情到目前為止沒人講清楚過 第一個 我們沒有人反對國家擁有國產疫苗的生產 這個是我們的大前提 因為這個是一個可長可久的 我...
「診所資訊系統」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台灣his系統廠商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台灣his系統廠商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醫療資訊系統有哪些 :: 疫苗施打地圖 的評價
- 關於診所資訊系統 在 兆銀資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評價
診所資訊系統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國產疫苗方面
目前的高端還有還沒通過EUA的聯亞
新北市府對於這兩款國產疫苗
將來要施打的流程是什麼樣子的看法跟規劃
你完全會同意他們的施打
還是你會要求他們符合國際標準
這個事情到目前為止沒人講清楚過
第一個
我們沒有人反對國家擁有國產疫苗的生產
這個是我們的大前提
因為這個是一個可長可久的
我們怕的是你在發展過程中
不開大門走大路
結果你想要求快或是有別的目的
中間還有牽涉到很多的市場傳聞
在這些情況下
國人到底有沒有信心下
你硬去做一個這樣的事情
基本上我們擔心跟不接受是這樣
第二個因為國產疫苗未來國際的流通裡面
疫苗護照看起來勢必會是
各國之間的一個共識性很高
你不能打了國產疫苗以後又出不了國
那會很慘
所以你一定要有國際標準
國際認證才來處理
第三個施打疫苗有自願性
你不可以告訴國人
你只有這種疫苗可以打
如果你這三個都做到了
甚至你說我還沒有國際接軌
我經過所有的檢測都合格合法的
麻煩要給國人正確的資訊
我全世界看到一個最複雜的預約體系
就是還要先意願調查
還做民調有沒有開玩笑
還告訴大家
我們全國你看我已經突破1100萬的
意願調查說要打疫苗
我實在不曉得該怎麼說
我身為公務人員聽到這個我一點開心都沒有
這1100多萬國內莫德納只剩下50幾萬
AZ不曉得哪時候還要進來剩下沒多少
你告訴我現在有1千多萬施打疫苗
目的是什麼 我不懂
就是如果我現在到診所
到醫院掛個號就可以打
這1千多萬都預約好他要打
國人一定開心
我們這樣講高端
現在的狀況是有很多的行為
不符合我們以為的EUA
我們一般來講緊急使用授權
是你授權了然後才開始生產
但現在這一批的高端的疫苗裡面有很多
陳時中也承認了
是在EUA通過之前就生產
民眾應該要明白說
你現在要打這第一波
26.8萬左右(26.5萬劑)的疫苗
是在通過審查EUA之前就先生產了
那你自己要判斷這合不合邏輯
就是你市面上有藥品或是有食物
在通過檢驗之前它就生產好擺在那邊
那你覺得這個東西是合理
你死也要打或者是你覺得等等喔
這26.5萬(劑)竟然比EUA還要早
我要再思考一下
我覺得這個東西呢
是民眾要思考的
那我再往下推你是少數
第一個你講陳時中現在已經令出不行
糟糕
第二個你還給他四大建議不能有私心
要有邏輯要承擔要到位
那現在疫情趨緩了
你覺得這四個建議還用的上嗎
還有上次以前講的令出不行
這個狀況還是一樣嗎
還是一樣
我還是希望因為他是全國的最高指揮官
包括最近要打第二劑的預約 對
我們的第二劑包括第一輪
就是七十五歲以上的長輩打的是AZ
第二輪是六十五到七十四歲以上的長輩
打的是莫德納
可是他允許七十五歲以上的部分長輩
回來打莫德納
所以我們先來從六十五歲長輩來講
以新北市來講就接近快五十萬四十幾萬
三十四加十四多大概四十九萬人
這四十九萬人都是之前打過第一劑的
那如果我們去回看一下
因為第二劑它是有時效性的
它會控制它的藥效最好的效果是在哪時候
像AZ就是8到12周
那有人AZ可以8到12周
莫德納是6周 莫德納是 對
甚至最早的時候莫德納甚至4周就要開始打了
這個就很重要
這就牽涉到第二劑的安排
所以最近第二劑的安排
如果各位來看這大概是第二次由南而北
我特別強調由南而北
很多縣市長跳出來說
我不接受你們的預約系統我要自己造冊
對因為來不及
所以有人就講說
出問題
所以有些人又開始再講了
這一段時間部長你連你自己同黨的縣市長
也開始對你有意見了
我們還是希望在防疫的作為有一個指揮中心
可以很清楚的告訴國人可以怎麼做
我想這是一個正常的運作體系
所以當我那時候在談那一段
我真的看到一個怎麼會一提出微解封以後
沒有一個人滿意
然後縣市長各位應該隔天看得出來
只有剩下一個直轄市不小心說他要微解封
被罵了一天以後趕快改過來
所以就可以知道那不是單一縣市
這個很多人都說你們是不是在串聯
這個絕對不是串聯
那這個就代表是危機
所以當時我其實是
真的是為國家的一個發展好
因為我們總希望疫情在控制的過程中
那個指揮體系還是不能亂
因為畢竟他還是指揮官
因為我們在這個賦給這個指揮官的權力是非常大
真的非常大
只是很可惜
中央我那時候在看他們的時候
當一個部會一個部會出來報告
我最常講因為畢竟在這個這個組織待久
跨部會的橫向聯繫
是在防疫中央要統籌很重要的一環
就好像我們跨局處在地方縣市政府一樣
那時候們就感受到
中央的跨部會橫向聯繫是完全有問題的
那我們就會發現說
那時候的領導統御
怎麼會用這個方式在統整一個團隊
所以才會說
剛剛我特別提到要令出必行的原因就在這裡
你不要看大家怎麼從南到北各縣市都說不行
我沒辦法幫忙什麼老人家叫里長去上網預約
因為預約回來
你幫他預約我跟你講
高雄有里長說他一天搞了一百多個老人
因為你幫他預約完手機拿來預約
那有些人搞不好跟王世堅一樣用智障型手機
你這個怎麼預約不是智慧型手機
然後預約完了那個手機帶回去了
老人家收到通知
他有時候還不太會看
你送那個通知如果是APP的通知
第一個沒有裝APP
第二個APP打開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那中央就是在冷氣房裡面
IT大臣唐鳳說好好好所有人都去登記
結果地方政府知道說
你這樣一弄下去六十五歲以上老人
他可能聽地下電台很嗨
但是你叫他用智慧型手機註冊
會有很大的lost
所以大家不約而同沒有串連喔
不是說侯友宜打電話給陳其邁說
邁邁啊很暖是不是來我們一起抗拒中央吧
不是 是真的做不了
你即使叫區長叫里長 你做不到
那個人力不夠
所以才會推翻中央的要求
但是陳時中感覺現在已經被打臉打習慣了
就是牙一咬忍一忍就過去了
可是這個很麻煩啦
直播主題:
理工科背景的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也是這次疫情中主要負責對中央說實話的角色,今天來談談這一波疫情中,中央跟新北的關係到底怎麼樣,有幫上忙嗎? ft.新北副市長劉和然
直播日期:0802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aFk7LKAvoQ&t=1s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診所資訊系統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者會精華
00:00 北農專案2.0快篩結果
01:18 跨縣市疫調未來改善作法
03:35 疫調案例
媒體提問
06:23 北農攤商進出,是否有嚴格方式證明陰性?
08:00 萬大國小快篩點為何快篩人數不多?
09:11 醫護人員加班快篩,是否超過工時?
09:40 北農攤商抱怨還需造冊才打疫苗?議員質疑名單會不會是「好心肝」事件翻版?
10:14 北市批發市場專案疫苗施打情形
10:33 北市有其他群聚感染事件正在發生嗎?
12:37 昨天與CDC會議討論「跨縣市疫調系統」後續如何處理?(市長回應)
14:16 議員質疑為何衛福部系統沒有北市疫調資訊?
15:10 振興醫院的違規狀況?
16:27 畜產公司部分移工無證件,最後施打狀況?
17:49 未來線上預約施打疫苗系統,能否標注診所持有的疫苗廠牌?(蔡副市長回應)
18:47 基隆市長批評北市疫調不力?
19:56 家屬陳情質疑為何士林護理之家沒有通報確診?衛生局沒有說明?
打假新聞專區
20:52 為何成立「打假新聞專區」環節
21:36 街友確診 相關新聞澄清
25:53 北農 相關新聞澄清
28:12 疫調平台 新聞澄清
29:02 北農 相關新聞補充澄清
29:57 長照機構 未完成接種相關新聞澄清

診所資訊系統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北市啟動第二階段網路預約打疫苗,預約系統也進行改版,有238家醫院診所,以及時段可以選擇,上午8點開放80歲以上的長者,無論是否設籍台北市都能預約,不過網路操作對長者們而言,仍然很吃力。而新北市第二階段只開放到82歲到84歲的長者,對急著想打疫苗的長者們,恐怕會有跨區移動的疑慮。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121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診所資訊系統 在 兆銀資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惠心婦產科診所引進兆銀資訊「智慧型多媒體觸控分流叫號看板系統」. 兆銀資訊不斷在整合技術上投入研發,開發多項自有產品,如「數位電子看板系統」、 ... ... <看更多>
診所資訊系統 在 醫療資訊系統有哪些 :: 疫苗施打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可施打的疫苗為「Moderna」下方幫各位整理疫苗預約資訊、電話等相關資訊整理:院... 【基隆市】正光診所AstraZeneca 疫苗預約. 位於基隆市七堵區的正光診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