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市場採買民眾聚集造成群聚感染,台北市市場處從6月1日開始,提出「市場防疫提升計畫」。
主要內容其實就是兩大重點:
「容留管制、提前收市」
「少去多買、每周兩次」
看能否降低市場群聚的風險。
#容留管制提前收市
就是縮短市場營業時間,希望來減少大家接觸時間,進而達到防疫的目的。
所以記得哦,大家不要通通搶擠在最後10分鐘進市場.....
但提前收市其實無法達到減少群聚,因為買菜需求的人是一樣的,縮短營業時間說不定只是讓市場更擠。
所以市府希望同時用「容留管制」來確保市場內的群聚密度。
不過,目前市場處的計畫,可能太過「紙上談兵」,而且為了跟其他縣市 拼速度,所以倉促提出空泛計畫。
到今天早上為止, 市場處對於如何計算容留人數和容流管制,都還沒有很明確方式,只說能靠市場管理人員「目測」「感覺」。
因為人流監控器建置困難,現在才想到市場管理,也來不及採購和建置。
只能辛苦市場自治會的人員,要他們派人在入口監測流量,若是市場內人多,就管制進入,人少就放行。
至於人多人少如何決定,就只能靠感覺。
而我們常去的露天市場、黃昏市場這類的攤集區,市場處在5處「建置即時影像系統」,供民眾上網監看。
希望民眾去這些露天市場時,先看一下即時影像,若是人多,就盡量避開。
不過也不是每個市場都有就是了~
這類的攤集區的人流實在不易控管,市場處現只能拜託警局、里長等單位現場加強宣導。
雪上加霜,讓我和很多媽媽崩潰的還有,現在由於全台物流大塞車,#多家物流公司宣布暫停北部的低溫宅配。
對於習慣用宅配購買冷凍食品的我來說,若不去市場或賣場進貨,可能就有斷炊危機了。😅😅
#少去多買每周兩次
只是市府的建議。
#容留管制提前收市
現也只能靠防疫人員的目測監控。
雖然執行不易,但是為了我們自身與家人的安全,請大家全力配合吧。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觸 口 即時影像」的推薦目錄: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鄧九雲 Joann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觸口遊客中心- 阿里山- 旅遊景點天氣觀測 - 即時影像監視器 的評價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阿里山即時影像-觸口遊客中心-2020第一屆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 的評價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嘉義路口監視器即時影像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GITHUB 的評價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嘉義路口監視器即時影像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GITHUB 的評價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觸口即時影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觸口即時影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天在吵「校正回歸」的議題,相信昨天已有很多醫學專家們紛紛跳出來解釋了。我這邊也不想引起太多的爭論。
【其它國家是否有發生類似的狀況?】
我提供一些資料參考,去年日本疫情剛開始時,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那時我們都還在爭論日本到底有沒有積極在做檢驗啊?2020/3/4那天PCR檢查件數突然暴增3835件,今年2021/2/15東京都也公告必須修正感染數、增加838人,這些都是遇到感染數極增、保健所業務量過多,對應上也有類似的塞車問題。
大家應該也有聽說身為科技大國的日本,過去在通報確診者資料竟然還在使用傳統傳真機的方式。相對地,台灣馬上就有所對應會簡化通報項目,相信很快就可以改善通報系統上的缺失。在疫情剛開始大量爆發的階段,多少會有這樣的狀況出現,從5/15開始第一天確診者出現三位數,至今其實也沒有幾天的時間而已,此波疫情來得太快太猛,剛開始多少就會遇到問題的,就算是換個黨執政也是一樣會釘爆。
我並非都只會說好話,使用校正回歸的次數如果太過頻繁,肯定會讓民眾失去對於政府的信任,久而久之大家就不知道數字到底是真是假了。相信經過媒體與人民的鞭策之下,指揮中心肯定會加速改善,更能真正有效判斷台灣疫情未來的走勢。
我同意阿中部長所說的,每一位確診患者都代表一位病人,不是新台幣,並不適合用"作帳"的講法去引起對立。每一位病人都代表著一條生命,他們可能都是別人的重要親人。
事實上,很多工作上的數據都比確診數字的統計複雜上很多,像我們在半導體廠工作每天都要看一大堆Trend Chart。就我自己長期觀察了日本四波疫情的感想來說,不管是校正前還是校正後,這種250、350、450的數字,就長遠的角度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等級的。每天的確診數字從50跳到500、500跳到1500、2000跳到6000,這才是代表狀況改變了,所以我不解現在吵這些數字的意義?就以昨天第一次校正回歸後的數字,有很多粉絲團畫圖說確診數字在往下走,我並不覺得359→360→349→321這樣的趨勢有任何的意義可言,
很多時候我們都因為眼光太過於短淺,而只是被眼前的事物受困著。倘若我們可以站在更高一點的角度看,把眼光拉高,以長遠的方向看來,要如何把台灣的疫情數字更快速地收斂,避免走向其它國家那種每天上千上萬的可怕數字,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不是拘泥於差個幾十人的小數字上。
很多國家都預演給我們看那麼多次了,上天已經給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可以準備更充足的物資,現在輪到台灣必須來打這一仗了,台灣人是該收心好好共同面對這場戰役了。那些存心想內鬥的人拜託發揮點人類所該有的良知,別什麼都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若每天都只在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兄弟姊妹爭來爭去,那一點意思都沒有,那麼愛爭就去跟外面的人爭!大家可不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它重新歸零!非得爭到大家都生病了才甘心嗎?別忘了我們目前手頭上的疫苗數量好像還很不足耶!
【日本的疫情走向如何?】
日本政府發令差不多快滿一個月的第三次緊急事態宣言,看起來...越來越不緊急了!每天的確診數字依舊是在5千上下,實施的範圍越擴越大,連非在本島的沖繩縣都在5/21被列入了。這"做做樣子"、"一點都不緊急"的事態宣言,看來還會繼續下去,菅内閣支持率持續往下掉至31%。
下午我有看了一下渋谷大十字路口跟台北西門町的即時影像相互比較,東京都政府派著好幾台車子上面掛著注意「N501Y變種病毒」的警示看板,但渋谷街上的人潮卻全都跑出來了,真的完全都不像"緊急事態"該有的樣子了,很明顯地,日本人對防疫已經感到疲乏。
從圖表的數據可以知道東京都目前依舊以N501Y變種病毒的感染占多數,E484K南非變種病毒也占了一定比例,從來型的武漢病毒反而占少數,更令人擔憂的是印度型變異株有往上升的趨勢。日本國內疫苗接種慮是否能跟上雙突變、三突變變種病毒進入社區感染的速度,也是讓人相當擔心的。
【學習英國達成70%的接種率】
沒想到去年被各國封鎖、拒絕入境的英國,現在反而要成為日本學的對象了。英國甚至在2021/1/8還出現最高單日接近7萬確診的數字,但由圖表可以知道隨後疫苗快速大量接種,英國至今已完成第一回疫苗的接種率已達71.2%,完成第二回疫苗的接種率達41.1%,再加上實施封城的手段之下,已逐漸把單日確診數字給壓下來了,最近大家在電視上應該也有看到英國很多地區陸續解封的好消息。
可以振奮人心的應該就是整體疫苗接種率拉高之後,確實是有效的。即使AZ疫苗僅有70%的防護效果(Pfizer跟Moderna具有90%以上的防護力),但英國主要也是打AZ跟Pfizer疫苗為主,若各國也能持續讓60%~70%人民有抗體,那病毒傳播速度應可逐步減緩。
【日本施打疫苗的狀況】
日本從2/17就開始醫護人員與老年人的疫苗接種,主要是以Pfizer疫苗為主,但截至目前為止,竟然僅有3點多、不到4%的接種率,是全球國裕國最慢的接種比率。
日本人民大概也已經看得出來,唯有疫苗的接種才能救日本了,很難再去指望政府能有所作為。令人不解的是,日本爭取到的疫苗數量已足夠讓1.26億人口施打,更是擁有Pfizer跟Moderna這兩款全世界最想要的疫苗,但民眾卻不願意施打,讓日本這個公衛大國落得疫情失控的下場。甚至有新聞報導指出,神戶市一家接種中心,因為配送上的疏失,疫苗解凍後並沒有在2小時內稀釋施打完,導致960隻疫苗整批報銷,只能丟進垃圾桶。(台灣民眾應該覺得有夠浪費的,可不可以多分一些給我們?)
日本也將通過Moderna與AZ兩種疫苗的緊急使用許可,接下來就只看日本民眾是否能夠提高接種配合度,以及日本政府宣誓大規模疫苗接種,是否真能徹底執行?
--
【前面的路或許還很艱難,但我們應當攜手面對!】
我的資訊大多數是從長期接觸日本的疫情新聞而來,但真的覺得台灣似乎很少有媒體會去整理報導病毒跟疫苗相關的研究,轉了好幾個電視台幾乎都是打打鬧鬧或者車禍的負面新聞,不然就是不同政黨之間在各說各話、相互攻訐、引起恐慌與對立。我們選出來的立法委員跟議員是不是都不用做事情,只要一直上節目吵架給大家看這樣就可以了呢?
期待透過此次疫情的經驗,可以幫助台灣醫界能對新冠病毒有更多的研究數據分析,更能知道如何幫助染疫的患者恢復健康。與其在那邊討論「校正回歸」數字的真假問題,不如把重點放在下週的陽性率或R0值這些指標的走勢是否有往下降一點吧!
我們其實應該更想透過醫療數據統計,了解英國變種病毒株到底對於台灣國人的健康影響程度是如何?像是今天5/23記者會當中,張上淳教授就有報告4/15以後的2795名個案當中,有270人屬於嚴重肺炎(9.7%);單看60歲以上是佔了37%,重症病患比例為18%。(本次萬華行動史有很多中高年齡層,甚至很多也都是慢性患者,因此這部分的疾病嚴重度跟先前的認知有些不太一樣) 若以整體3680個案來說,嚴重肺炎占了6.2%,有2.6%接近或已到呼吸衰竭程度,有66例使用呼吸器、2例使用葉克膜。
日本有著很好的醫療科學技術分析,也有著足夠劑量的疫苗,但人民疫苗接種配合意願低,政府也無法推出強而有力的防疫對策,對人民太過度的行動自由而束手無策。台灣在防疫政策上有積極對應的執行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長時間盡心盡力地想替全民守護,天才IT大臣唐鳳也懂得將數位科技快速地運用在防疫上,卻總是被自家人的政治內鬥而自找了一堆非必要的麻煩,在疫苗取得上也受到國際政治的打壓。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要面對的難題,最終的結果搞不好真得要回歸到「適者生存」。對國家防疫有益的,我們再去做。網路上很多會混亂您內心的,只為了某些人政治利益的,我們要小心不要成為落入有心人士的幫兇。把眼光拉高,讓視野跳脫台灣這個小地方,記取各個國家的教訓。來想想看,怎樣才是對台灣長遠疫情來說,是比較有幫助的呢?
祝福台灣下個禮拜的疫情能日趨減緩。盡可能地就少外出、少外食、少接觸他人,或許我們幫不少什麼大忙,但能夠減少醫療上的任何負擔就是最好的幫助,小小的力量也可能是大大的幫助。
--
✅ 免出門!免運費!大阪王將煎餃團購中
https://bit.ly/2QAqX1y
✅ 台塑集團UV-C紫外光空氣除菌機推薦
https://bit.ly/2QFZ2Nl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七天到貨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鄧九雲 Joann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小時候過年時,家裡總會有一大盆銀柳。我以為那是假花,每經過一次,就會用手指頭撚一粒小花苞下來。現在就算我知道那不是假的了,看到時還是會忍不住掐一掐那綿綿的觸感。即便已經三十好幾了,每次進麵包店,我還是得努力克制住想用手指戳麵包的衝動。
⠀
若要尋找一個身體部位代表全部的我們,我會說「手指」。指尖是一切經驗的起點,記憶從指頭一點點累積上來。
⠀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們並肩前行,手臂不時輕輕相碰,指尖相撞。他試探性地用手指勾一下你的手指,你沒有反抗,他牽起了你,只是鬆鬆握著。像成千上萬在路上行走的情侶那般,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但這一刻對你意義重大,你的身體在被牽著後,手臂變得又麻又軟,眼前的路人都在笑,世界從來沒有那麼順眼過。你想要有一個人愛你,連睡著都能牽著你的手。比起接吻與其它,那更溫柔、迷茫,更地久天長。
⠀
「Gisele不喜歡這個世界,她知道這世界不喜歡她。第一次墜入愛裡,只持續了十三秒。火車煞車,他們的手碰觸到對方,她就再也沒有見到他。她的記憶失去了一些碎片。她只記得他的手。在Gisele的生命中,經歷了五個男人。每天晚上,她會看著他們的手⋯」《Kiss & Cry》
⠀
沒有人會想碰觸一個不渴望的東西。比利時電影導演賈柯凡多梅爾(Jaco VAN DORMAEL)和編舞家蜜雪兒安德梅(Michèle Anne DE MEY),是從餐桌上開始發展這個超級靈感——“Neno Dace”。為了看自己的臉,我們還需要一面鏡子,手指是我們最了解的身體部位,而且手指跳舞的大小範圍非常符合攝影鏡頭的拍攝。他們2011年的作品《Kiss & Cry》一推出就造成轟動,已累積超過三百場的演出。
⠀
親吻與眼淚創作群,特別關注柔軟的痛處,他們非常清楚——重的東西,得輕輕說。所以絕對不能忽略作品裡,那少量精簡旁白的慧黠與幽默。《Kiss & Cry》是一個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而這次來台的作品《指尖上的幸福人生》則是關於七次「愚笨的死亡」。原劇名為《Cold Blood》,冷血,正是企圖用一種低溫的方式,處理生命無聲的終結。
⠀
「必然死、可疑死、猛烈死、臨床死、猙獰死、緩慢死、過早死與詐死。還有笨死。
死亡經歷過,就沒那麼恐怖。你心想,他是溫柔的,平靜的,有點像睡著的貓。」《指尖上的幸福》
⠀
現場的攝影機順著軌道,將舞台上舞者手部特寫投影在舞台的銀幕上,他們相遇時害羞,相戀時調情,短暫不捨地擁抱著,隨著燈光轉變而繾綣難捨。手指輕轉著迷你方向盤,穿梭在幾朵花中,一片沙灘,以及各種擬真的娃娃屋裡,順著攝影機拍攝出各種不同的角度,觀眾同時見證著魔幻的過程,卻不像知道魔術手法那樣令人失落。反之,被眼前的想像與創意,徹底轟出了日常界線。
⠀
托馬斯·岡齊格(Thomas Gunzig)的文本裡,死亡不過是個萬花筒。飛機墜落時剛好去上廁所而死,吞嚥下胸罩扣而死,自動洗車忘了關窗而死,或是為了一包過期的馬鈴薯泥而死。主創者使用簡單的物件——水、棉花、煙霧、聖誕節的仙女燈,透過攝影鏡頭建構出如夢似幻的場景。讓手指繞著鋼管旋轉,或是套上頂針,圍上蕾絲,大跳雙人舞。光影一變,場景一換,一下成了開車的男人,一下又是迷路的女人,還有機會成為庫柏力克的太空漫遊者。有一晌,你甚至差點忘記那只不過是兩根手指。
⠀
手指跳舞,當然不是新發明。在默劇的訓練裡,演員對每一根手指的控制度練習不少於軀幹。就連寫實表演中,看一個演員有沒有入戲,就是看他的手。當你極度憤怒與悲傷的時候,雙手絕對不會是鬆的。雖然手上沒有五官,但十四跟指骨與五十九條肌肉,表達情緒絕對能夠超越臉部表情。那預留了一層想像的空間,「想像」是除了看見以外,還會有一塊自我的「投射」,我稱那為每個人的敏感地帶,或是種種刺點。
⠀
在劇場結合即時影像演出,這十年也成為許多舞台劇導演趨之若鶩的一種形式。但對我來說,形式不該成為作品的主旋律,否則觀眾看完戲只會記得現場的執行技術,以及對各種計算過的編排讚不絕口。除非導演在「形式」本身,有渴望探討與思辨的重點,譬如討論影像與現場在「時間」處理上的變異,或是刻意為觀眾製造出多從的觀賞「距離」,進而鼓勵其用不同面向思考所要傳達的主題,例如:「真實」與「重述」。近年來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大概就屬2019年TIFA邀請的作品,米洛勞的《重述:街角的兇殺案》,這戲充分體現了「不再臨摹世界的樣貌,而探討再現真實本身」(呼應了根特宣言的第一條。)
⠀
編舞家蜜雪兒安德梅非常會使用音樂。當觀眾一半的注意力都放在歎為觀止的視覺效果,另一半在觀察舞台上複雜操的機制,音樂讓他們不會脫軌。導演在訪談中說到,這樣的作品裡,每個人都必須從頭開始學習自己的職業,這是電影攝影,但又不是電影;這是舞蹈,但只能用手跳。在他邁入一個有些使不上力的年紀時,卻得開始學新東西。然而《指尖上的幸福人生》是無法像電影那樣保存下來,它轉瞬即逝,只有在觀眾在場的時候才存在。八十分鐘的演出,沒有一刻不驚奇。你熟悉眼前所有的單一物件,但絕對沒有看過這樣的表演。
⠀
「開始時,你不知道是一個開始。開始時,你不知道已經開始了。開始時,我們不知道夢原來是夢。開始時,我們並不知道,這一切究竟能持續多久。」《Kiss & Cry》
⠀
每次死亡都是一個驚喜。我一直想到一句法文諺語“La petite mort “,翻成「小小的死亡」,為性高潮的隱喻。在極度歡愉之後,我們小小的一部分也會跟著消亡。觀賞《指尖上的幸福人生》宛如這樣一場完美的新陳代謝。生命的荒誕,在最後擦出了溫度,大幕落下,血被加溫。散場時,就用指尖輕輕勾起同伴的手指,想著沒死又能看一齣好戲的感覺,還真棒。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 衛武營戲劇院:
2021/04/02 (五) 19:30
2021/04/03 (六) 14:30
2021/04/04 (日) 14:30
. 台中國家歌劇院:
2021/04/09 (五) 19:30
2021/04/10 (六) 14:30
2021/04/11 (日) 14:30
官網資訊:
https://wenk.in/wwy07qukt
購票資訊:
https://wenk.in/wwy07ZlDH
《Kiss & Cry》:https://reurl.cc/R62yaG
《Cold Blood》:https://reurl.cc/9ZW7oX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coldblood
#高雄衛武營
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阿里山即時影像-觸口遊客中心-2020第一屆阿里山神木下馬拉松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拍攝日期:2020/11/22(日) 觸口 遊客中心 即時影像 這裡看 https://www.ali-nsa.net/zh-tw/live-camera/1拍攝地點:【 觸口 遊客中心】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 ... ... <看更多>
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觸口即時影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觸口即時影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sony577也提到健康網》戴隱眼游泳易罹結膜炎醫:不得已最好用日拋2022/05/08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是 ... ... <看更多>
觸 口 即時影像 在 觸口遊客中心- 阿里山- 旅遊景點天氣觀測 - 即時影像監視器 的推薦與評價
本站收錄台灣各地旅遊景點、縣市市區道路、省道快速道路、國道高速公路等閉路電視攝影機(CCTV)即時影像,免費提供民眾查看路況及天氣資訊。因應武漢肺炎防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