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觀光運輸、活化經濟就業」
#挺國旅 #撐場站 #顧台灣
今早歐珀與 立法委員 陳亭妃 、 立法委員 莊競程 以及旅行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 張永成、台灣觀光協會聯合總會理事⾧ 余紫菱、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遴選秘書長 蘇冠霖、桃園市國際機場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詹成吉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相關政策適度調整。
去年交通部推出「安心旅遊」補助方案補貼逾新台幣94.3億元,粗估帶動1,842萬人次出遊,創造逾674億元產值(資料引述觀光局),乘數效果逾7.1倍,約佔三倍券效益(1,349億)的47%,可見觀光產業是帶動內需經濟的引擎。
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國內經濟活動面臨更嚴重的考驗,尤其服務業大受打擊,根據勞動部公布最新的無薪假數據,住宿及餐飲業、包含旅行業的支援服務業、批發零售業的無薪假,在警戒期間居高不下,而疫情未完全緩解,什麼時候恢復過往水準仍是未知,包含旅行業的支援服務業無薪假人數還看不到下降趨勢。觀光串連各類型服務業,整體承受的衝擊難以想像。
如果以幾個觀光重鎮的遊客人數來看,從四月疫情爆發,台灣各地觀光遊憩景點的遊客人數可說雪崩下滑至觸底,雖然七月旅客人數略為回升,但與去年同期的旅遊人次相比仍相差甚遠,顯然還沒脫離困境。
經歷全國三級警戒兩個多月,近日國內疫情再度遇到亂流,干擾了中央及地方政府振興經濟的計劃。從逐漸開始回升的遊客人數恐受衝擊,將減緩旅遊相關產業及以內需經濟復原的速度。因此,我們呼籲,面對疫情新常態,政府應考慮防疫與經濟齊頭並進。應該透過重新檢討相關紓困與振興措施,讓產業在危機中升級,讓國人安心旅遊、放心消費。
#觀光旅遊持續紓困
觀光業已經撐了超過一年半,儘管已經執行了4波紓困,還是慘澹經營。雖政府已承諾七月底紓困截止後再給相關從業人員每人一萬元的補貼,但在疫情反覆與邊境封鎖下,除了設法振興,也應考慮延續補助,擴大編列紓困預算,好讓旅遊業在國境開放後能重啟爐灶。
去年國內疫情穩定,國旅未中斷,雖無法打平國際旅遊歸零的巨大損失,但至少業者能夠嘗試轉型,往精緻化路線緩緩前行,但今年連國旅都欲振乏力,如果旅遊業者不論體質好壞淘汰殆盡,等到國門開啟,就算是Agoda全球十大熱搜旅遊景點第一名,也不可能做到「在地驕傲,世界知道」,透過觀光向世界訴說台灣的故事。
#場站設施持續紓困
對於還不能放鬆管制的邊境,相關補助也要持續支援,而配合緩步解封,交通場站的薪資、營運、租金相關紓困補貼,應該從長計議,以延長、加大的原則,縝密規劃,幫助受困已久的產業,撐住我們的國門、交通樞紐。
我在6月11日時曾在紓困4.0預算審查時提出,應該將現有針對受衝擊的機場商業服務設施員工每月薪資補貼,由40%提升至50%,並且將現有基本維運費用補貼從30%提升到40%。對於這些商業服務設施來說,從停團、停航以來,營業額下降的幅度到九成都可能是常態,就算每個月補貼40%,也代表著每個月要虧五成,一年半下來恐怕已經難以支撐。所以在紓困5.0內,我們的國門還需要持續、足夠的支持。
高速公路的部分,因應疫情三級警戒,高速公路局於5月31日將服務區權利金依營業額及來客數下滑比例計算抵扣,加油站則按同期月份總發油量下降率,按比例酌減月租金,但到6月端午連假,服務區賣場直接停業。即便現在疫情趨緩,有條件放寬,也不能大意,人潮仍未恢復,因此呼籲國道休息區、省道休息站的租金,依據各站營運狀況的不同,應該秉持延長、加大的原則,持續補貼至少到明年6月,營業衰退紓困也要從寬認定。
許多客運站、轉運站則是在地方政府的土地上經營,紓困減租也有賴地方的規劃,我們希望中央單位帶頭減租,也能帶動地方政府和私部門,這將更廣泛幫助到受疫情衝擊的交通運輸產業和場站的商業服務設施。
雙鐵的部分,我們肯定目前對場站服務設施的減租、緩繳方案,但是在方案期限後,目前最多是到年底,是不是還有完善規劃,希望也能盡速研議、盡力爭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東部地區有許多國有閒置空間,從廢棄的眷村到荒廢的公務機關全都雜草叢生,儼然成為治安跟景觀的包袱。這些閒置空間應予以活化,而對不處分的空間,要積極對外招商、承租,甚至優先考量供公共使用,比如社區有空間的需求或地方政府有公共用途規劃,包含綠美化或社區活動中心,讓它成為地方的資產。即便國產署未來另有...
觀光產值計算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此美麗的農田地景,怎麼忍心破壞?農地不只是直接生產糧食,興大特聘教授柳婉郁計算,一畝水田創造的生態系服務,價值500萬!而田園地景可發展的觀光產值與品牌魅力,更是值錢,一旦覆蓋光電板,就全被湮滅。
「歐盟對農民補貼時,不是說『農民好窮好弱勢,我們要幫助他們』,而是『我們生活環境需要農業和農村,必須給他們合理報酬』。」
柳婉郁指出,歐盟的人民願意為了更健康的自產糧食、更豐富的生態環境,以及保存農村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資產,而把納稅錢用來回饋給農村和農民,讓他們的所得跟得上其他行業。
https://www.newsmarket.com.tw/solar-invasion/ch09/
來聽記者現場分享農村面臨的光電危機!
時間:8/21(五) 19:00-21:00
名額:網路報名30位、現場報名10位
地點:呷米蔬食餐廳三樓,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9號(近228公園)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KDhvDR2G7ETE7oN9
發起單位:上下游新聞市集News & Market
《台北場》共同主辦:呷米蔬食餐廳
《光電侵農大調查》專題:
https://www.newsmarket.com.tw/solar-invasion/
舉著乾淨能源的大旗,光電板進駐農田取代了農作物,濕地、埤塘、造林地⋯爭議一一爆開。《上下游》歷時一年,鎖定光電入侵農地最嚴重的屏東、台南,進行地毯式田野調查,實地探勘將近兩百個案場,直擊農地種電四大亂象,從農地變更直接離農、神秘黑數660裂解農地、假種田案場廢墟,都市農業區大幅淪陷,有心務農者被驅離,連水雉也失去家園。
地面型光電爭議四起,有八成都蓋在農地上,政府能源轉型之路已然走歪。農地種電勢如失速列車,變色面積至少七百公頃,還有兩千公頃在審核中,連美麗花東都拉警報。再不及時阻擋,不論淺山平原,我們熟悉的農村景緻,都將面目全非。
放任地面型光電爭議持續,不僅綠能會被污名化,更會拖慢期程。台電以躉購電價保證收購20年,這費用是全民買單,民眾絕不樂見稅金被拿去消滅農地。綠能的宗旨是環境永續,而非犧牲土地短視近利。分享會將由調查記者現身說法,還原現場,邀請各位一同來關心、共同阻擋農地流失。
.
《台北場》時間:8/21(五) 19:00-21:00
《台北場》名額:網路報名30位、現場報名10位
《台北場》地點:呷米蔬食餐廳三樓,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9號(近228公園)
報名費用:免費
發起單位:上下游新聞市集News & Market
《台北場》共同主辦:呷米蔬食餐廳
觀光產值計算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回顧:2018年高雄市長辯論-看看哪些實現了?】
2018年市長選舉的辯論,兩位候選人拿出完全不同作風,當時,好過日團隊全程觀看,簡要整理辯論交鋒重點,特別是民主進步黨陳其邁候選人,與中國國民黨韓國瑜候選人的政策差異和施政願景,提供讀者參考。
現在回顧,各位可看看韓國瑜當選後哪些政見有實現? 而陳其邁落選後,他在中央也持續推動了部分政策,都列在表中。以下,直接整理分類回顧當時的辯論。
#各項產業政策方面
不論是陳其邁的「#營利事業產值增一兆」或韓國瑜的「#高雄發大財」,首要問題仍是產業發展與經濟轉型政策。
在交叉詰問中,陳其邁特別詢問韓國瑜漁業、石化業發展問題。 對於陳其邁提出「中芸、汕尾」漁港問題,韓國瑜表示這麼細節的問題不用知道,有漁業局長。然而因韓戶籍在林園,卻不知此二漁港泥沙淤積等問題,而被再度質疑住的地方都搞不清楚,似乎呼應了韓在選舉中不懂高雄路名與物產的表現。
而對於石化業發展與總公司南移問題,韓國瑜也沒有正面回答,只表示產業細節不清楚,但要繼續推動「太平島海域挖石油」政策,似乎也再次證實對高雄產業面的無知。
陳其邁在申論中,強調橋頭科學園區、亞洲新灣區、會展產業、海空雙港發展、捷運延伸等已規劃進行的政策。
而韓國瑜的產業政策,似乎全聚焦於觀光,他詰問陳其邁,高雄觀光衰退,住房率減少61%(實際上是減少5%),觀光業苦不堪言,請問陳其邁如何解決?陳其邁則強調「歡迎全世界,包含中國觀光客」,並表示高雄去年住宿138萬(實際僅計12家觀光旅館就有163萬),超過台中與桃園總和。 並表示要透過海空雙港,強化四小時航程圈、郵輪母港推動港區觀光;透過國道十號、台86延伸推動山區觀光,並透過觀光推動委員會,宣傳預算倍增,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並設立地方創生基金,來發展特色商圈。
韓國瑜在後續發問與詢答中,仍然主打觀光產業,強調愛河沿岸要發展愛情產業鏈並強調法國已經在設計「旅館摩天輪」,連洗澡都可以,還可以很快拆卸、水力發電。但實際上,這是2015舊聞,從未有結構計算與細部設計,且法國媒體當時就已評論表明不可行,韓國瑜顯然只看得懂中文翻譯。另外,韓國瑜強調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帶五個學生來到愛河,說韓國瑜「真是天才」。不過,隨即遭到院長本人否認。
#文化政策部分
陳其邁特別強調,韓國瑜政策白皮書缺乏文化政策,並表示高雄發展文化藝術有成,駁二年旅客超過500萬,春天藝術節舉辦多年吸引超過60萬觀眾,衛武營開幕季最貴票券也全部完售,證明高雄文化風氣興盛,接著詢問韓國瑜對於文化政策與衛武營的營運想法?
韓國瑜對文化的回答,似乎仍侷限「發大財」層次,表示「我當然懂文創產業」。並表示發展衛武營,必須要認明一位「英文好的文化局局長」,打造文創產業鍊,並重提中英文教育的重要,由於韓國瑜並未提出其他政策,因此可推斷,韓國瑜認為「會講英文」是發展文創產業的唯一關鍵。對此,陳其邁只指出,衛武營的主管單位為文化部,而不是文化局,質疑韓國瑜只提「會講英文的文化局長」似乎並未回答問題。
另外,韓國瑜並舉電影後製,與電競這兩點當作發展例子,由於這兩者都是近十年才在高雄從無到有發展起來,韓國瑜似乎再次肯定高雄市府的發展方向。
#城市財政方面
在城市財政方面,韓國瑜猛攻「高雄負債3000億、人均負債9萬多、舉債上限只剩500億」等議題,並認為城市舉債完全不是投資。
陳其邁則強調高雄有龐大的資產(1.2兆),負債/資產比台積電還低。並強調縣市合併後,高雄土地比台北大十倍,必須弭平城鄉差距,且中央補助少了818億統籌分配款,對於推動轉型不利,且過去稅金到台北,污染在高雄,強調高雄人的痛,韓國瑜都不了解。
面對財政問題如何解決,韓國瑜強調要推動萬商雲集發展經濟,同時在辯論中也提到太平島挖石油等政策,希望一舉解決高雄負債問題,不過,並未提到壽山挖寶等其他政策細節。陳其邁則強調招商與預算控管,要在4年內再次達成預算平衡目標(近期僅有陳其邁代理市長任內,以及2017年達成預算平衡與盈餘目標)。
#醫療長照社福方面
針對醫師背景的陳其邁,韓國瑜連打兩項公衛醫療議題,首先詢問陳其邁對於毒品防治的做法。陳其邁則回答高雄已成立全台第一個毒防局,並強調身為醫師經驗,必須強化戒癮等醫療介入與強制治療,也強調學校教育與社區防治工作,掃蕩毒品氾濫的夜店等政策,此題較未顯火花。
接著,韓國瑜在質疑陳其邁「一通電話護士訪視」的政策,認為增加基層護理負擔。陳其邁聽到此題立即露出笑容,表示「難怪你會把觀光醫療與重症醫療搞混,還提出癌症掛牌價政策」。並表示社區醫療已經在推動,目前已有1966專線的電話服務,重點是針對就醫困難的失能老人,推動資源連結、整合型的居家醫療服務,並要結合社區型長照據點改善照護品質。陳其邁並強調,目前長照培訓每年訓練1100多人,但投入市場的人太少,他會透過增加給付,改善待遇等方式,來持續推動長照。
#意識形態與台中兩國關係問題
韓國瑜近期一席「當選後禁止意識形態」遊行說法,引起激辯,韓也隨即改口表示要「道德勸說」。針對此項爭議,陳其邁質疑,要如何「界定什麼是政治,什麼是經濟」,並暗諷韓國瑜在年改等議題上站在反改革一邊,是否會延續過去威權作法。甚至,金馬獎上台灣導演發言,遭到中國言論管制切斷轉撥,用傾國之力打壓言論自由的狀況,是否可能發生?
韓國瑜表示,陳其邁不也是反對有意識形態的紅衫軍,並表示陳一直說他是「獨裁者、軍國主義」,這些都是陳扣的帽子。韓國瑜進一步詢問,大陸(根據文義,此處推估為中國)市場佔台灣40%,怎麼可能完全放棄40%市場?並再次強調他的政策很簡單,就是「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
對此,陳其邁表示台灣中國本來就有往來,支持繼續以開放態度和世界各個國家來往,並沒有放棄市場之事。話鋒一轉,陳其邁反問他支持「廢除刑法一百條」時韓國瑜在哪裡,並表示韓國瑜把國安三法越修越嚴(韓國瑜曾於23年前質疑中共間諜來台介入選舉)。並強調台灣、中國政治體制不同,對政治文化的共識不同,質疑韓國瑜的政策,是否就是92共識。
韓國瑜則表示,雖然他一直不講意識形態,但被問了還是要在意識形態表態,表示他支持92共識,並認為92共識就是「一中各表」,認為可以維持台灣與中國的和平。
#未來願景
在願景方面,陳其邁提出,若當市長,高雄營利事業銷售額要從4.5兆成長為5.5兆。實際查閱數字,高雄營利事業銷售額從2016年的4兆1290億,成長為2017年的4兆5146億元,成長率9.34%,為六都第一。以此成長率,四年達成5.5兆產值並不困難。陳其邁則表示,要加強招商引資,開闢橋頭等產業園區,引入4.6萬工作機會來完成。對此,韓國瑜表示,怎麼不是6.5兆、7.5兆,對此目標並無特別意見。
韓國瑜先前便提出「十年人口500萬的」願景,並表示不是靠生育、也不是靠人口移入,而是要讓「萬商雲集」,重現以往「嘉義、雲林、屏東」人口移入高雄的榮景。誠然,雲林人口68.7萬人、嘉義縣市人口77.6萬人,屏東人口82.7萬人,完全掏空這三縣市人口移入高雄,高雄人口剛好能超過500萬,達到506萬。
但針對詳細細節(譬如如何讓四縣市人口歸零,完全移入高雄),韓國瑜完全沒有回答預算、政策、規劃等質疑,僅批評陳其邁「想都不敢想」,表示要「勇敢訂這個目標」,迴避了政策論述。
#結論
從策略上來比較,韓國瑜強調「高雄又老又窮」是事實,表示堅持要「發大財」的一貫政策,認為陳其邁政策細節雖多,但人民只要馬上可賺錢,認為陳其邁講的大家聽不懂。韓國瑜表示,雖然自己對許多政策並不了解,也沒有實施方法,但他可以任命其他懂的人,並強調陳其邁「不是問我怎麼做?」,應該要回過頭問陳其邁。並批評陳其邁「想都不敢想」,要「勇敢定目標」。
陳其邁則強調,反駁「高雄又老又窮」的說法,強調高雄轉型不易和現在成果,並坦承高雄面對的問題,強調要招商引資,照顧青年,並提出各層面策略與概估數據以資佐證。針對慶富案,陳其邁表示,要追查到底,地方絕不護短,中央追查到高層。並批評韓國瑜的政策就是再次引進92共識,又是馬英九633口號式的翻版,並強調在辯論中詢問的政策細節,韓國瑜均未回答。認為「你要當市長的不能不懂啊」,並暗諷韓國瑜應該回去好好問幕僚。
持平而論,我們還是要肯定兩位候選人展現君子風度,辯論呈現上也各有優點。
從結果來看,陳其邁贏在有較佳的政策規劃、詳細實行步驟、執政準備、也涵蓋了較廣的產業和較深刻的技術面。韓國瑜則贏在數字都能喊得比較大,政策更為抽象、陽光,勇於想像和訂較高目標。兩者可說各有特色,各執勝場。
簡而言之,韓國瑜話豪洨、陳其邁講政策,誰優誰劣,最後選民作出了判斷,也的確在之後後悔,再次用選票做出了「罷免」的決定。
下一次,真的就不能再亂選了!
觀光產值計算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東部地區有許多國有閒置空間,從廢棄的眷村到荒廢的公務機關全都雜草叢生,儼然成為治安跟景觀的包袱。這些閒置空間應予以活化,而對不處分的空間,要積極對外招商、承租,甚至優先考量供公共使用,比如社區有空間的需求或地方政府有公共用途規劃,包含綠美化或社區活動中心,讓它成為地方的資產。即便國產署未來另有規劃,至少現階段也應該尊重地方的需求,順應民意,放寬相關審核標準。提供書面資料。
署長:閒置的營舍只有部分是由國產署掌管,而最近正清查公用財產,大面積閒置空間都會要求收來由國產署處理。會協助撥用土地讓地方政府取得管理權供公共建設使用。另外,針對沒有要做處分及撥用的土地,會協助地方做綠美化規劃。
▶有關綠美化部分,尤其是鄉鎮公所層級的,因為本身的自有財源不足,不一定有辦法做綠美化,國產署不應任由雜草叢生,否則恐造成登革熱的發生。
署長:事實上國產署也有在做環境的清理,也有開放由民間認養進行綠美化。
▶花蓮赤柯山由林務局解編耕地移交給國產署的過程中國產署卻不接收,影響到農民承租的權益。自2007 年行政院政策要專案處理也曾函示財政部用輔導的方式來協助農民土地承租。目前卻只有 3 件個案申請通過,已影響到地方整個產業以及觀光發展。
署長:102 年底才完成林務局林班地的解編,103 年開始做變更編定分割,要等完成這些程序以後,才移交給國產署辦理放租。已與林務局、縣政府跟地方公所組成專案小組,這 100 筆土地會在今年底以前完成放租。
▶國有地放租注意事項中,農耕地對外放租租金的計價模式,過去是以中間等則計算,如果是旱地的話,用甘藷代金來計價,如果是水田,用稻米代金計價。東部地區旱地的租金 1 公頃八千多,水田是七千,依照耕地放租的標準,有灌溉、有水源的地方比旱地還要便宜。赤科山就是屬於旱地的範圍,另外,在花蓮產值龐大的西瓜,也都是以旱地的收租標準計算,務必重新提出一個公平合理的計價方式。

觀光產值計算 在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他山之石】 有人計算過NHK大河劇帶動的 ... 的推薦與評價
【他山之石】 有人計算過NHK大河劇帶動的觀光產值嗎? 文化乃觀光之本,我們的眼中依然只有中國客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