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自蘋果日報)
目前勞動市場上,青年失業率仍高於全體失業率。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六月失業人口中,有近三千人因不滿意工作而離職;此外,去年國內四百六十萬名的青年勞工,平均年所得不到五十四萬元,倒退回十四年前的水準。部分應屆畢業生甚至在應徵不到正職工作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先以短期兼職維生。
資策會中壢中心表示,在競爭市場下,主管根本沒空當保母。因此,部分新鮮人未必專業'能力不足,而是對職場現實的理解度太低,導致穩定性的缺乏。
現年二十五歲的宜達,當完兵後,就順利進入建材業擔任建材設計與製圖的工作。機械系畢業的他,畢業後雖然無法發揮本科系的長才,但由於機械系課程的概念能運用在職務上,讓他很快就能在工作上得心應手。
一段時間後,企圖心、積極、好勝心強的宜達,卻漸漸對工作內容提不起興趣了,他希望能朝著一直都很喜歡的資訊與電腦領域發展,並學習一身專業技術。於是在朋友的口碑推薦下,他來到資策會中壢中心參加「網路工程師養成班」。由於承擔了部份的家中的經濟壓力,宜達在母親的支持下,抱著破釜沉舟的態度,每天戰戰兢兢投入課程,就是期盼結業後能立即進入嚮往的企業任職。
提及師資,宜達讚不絕口。他指出,這裡的老師不僅學經歷豐富,而且還會關注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況,調整課程、主動輔導。他也很感謝班導楊宏文老師,他說:「楊老師不僅教學經驗豐富,也是這裡的結業的大學長。此外,他非常替學生找想,甚至每天在Facebook上分享學長姐應徵、學習、工作的經驗!」宜達住在龍潭,仍堅持半年住宿,就是為了能節省通勤時間,抓緊機會和同學們複習、討論的機會。
即將結業的宜達充滿自信表示,對自己未來求職與就業更有信心,也希望不辜負自己與家人的期盼。他說:「若重頭來過,我依然會選擇資策會中壢中心!」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