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北投,早已不是秋冬限定的探索!
其實我們早在高中國文課本《裨海紀遊》,就已不分冬夏地跟著清代官員郁永河,有過「神遊」北投的經驗了👣👣
數百年前,佈滿硫磺的北投還不是泡湯勝地,而是兵家必爭的火藥庫,而後是怎麼引入洗浴文化、變成全民大澡堂的呢?
讓北投說書人,用2小時的走讀,帶你走入這本典藏百年的「活課本」,理解這片土地的生命故事,輕鬆入手北投今昔變遷!
-
#新北投溫泉古道小旅行
場次時間|09/19(日),14:00-16:00
詳細資訊|https://bit.ly/3sJg2RT
-
#與北投來自同一個都市傳說的秘境
場次時間|09/20(一)、10/17(日)
詳細資訊|https://bit.ly/3mtvqk7
-
✨感謝 北投說書人 提供精美照片
「裨海紀遊高中」的推薦目錄:
- 關於裨海紀遊高中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裨海紀遊高中 在 Sama記事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裨海紀遊高中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裨海紀遊高中 在 Re: 有沒有人知道清‧郁永河的〈北投硫穴記〉? - 看板Chinese 的評價
- 關於裨海紀遊高中 在 創意的板書之8 郁永河《裨海紀遊選北投硫穴記》Ting Hua ... 的評價
- 關於裨海紀遊高中 在 裨海紀遊原住民 - 植物百科 的評價
- 關於裨海紀遊高中 在 108學測國文-古文30《全》考前速翻- Clearnote 的評價
裨海紀遊高中 在 Sama記事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變好】
弟: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
我:讀"陌上桑"啊。
弟:對!我覺得我的國文就要變好了。
我:?
弟:國文課提到的這些,我小時候就會了。
我:...
------------------------------
高中時,我在書店找到一本樂府詩集,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古詩,陌上桑是其中一首。第一次讀陌上桑,驚艷於詩中的鮮活意象,覺得質樸的古詩非常有趣,那本樂府詩集翻了一年,陪我渡過聯考前的焦躁時光,差不多都刻在腦裡。
兩個兒子出生後,我們常把押韻的詩詞當歌謠唸著玩。年幼時他們多話又好奇,為了找話題,要一直變化花樣,當我想不出什麼新鮮玩法時,我就把記憶中古詩的鮮明圖像,加入自己的想像變成故事,講給他們聽、教他們唸。沒想到小孩的記憶力很好,這些零零碎碎的閒聊,讓古詩十九首、陌上桑、飲馬長城窟行...成了難忘記憶。
事隔十多年,陌上桑又重新從兒子的口中聽到,沒想到再次聽見它,會是高中的課文選文,沒想到可以在高中課本中,讀到這麼浪漫又充滿趣味的詩。
我猶然記得,高中時,我跟大堂哥(大堂哥是留美理科博士,跟我差了二十歲)聊天,他提到如果高中生可以讀點美好的詩或文章,應該就不會那麼排斥語文。
大堂哥已當天使許多年,物換星移,現在的高中生,可以在課堂中讀到有趣又浪漫的詩了。
無論是弟弟偶遇童年記憶中的詩,讓他有國文"變好"的錯覺,或是高中國文朝更吸引人的方向改變,這都是"變好"吧!
(查了一下高一國文課本讀什麼,世說新語選讀、項脊軒志、師說、桃花源記、老殘遊記、飲馬長城窟行、陌上桑、徐志摩詩選、琦君散文、裨海紀遊選讀、岳陽樓記,一半以上都是兒時聽過或讀過的,難怪弟弟會有國文要變好的錯覺,哈哈哈)
*兒時的詩歌時光 https://blog.xuite.net/sama01/blog?st=c&p=1&w=1804478
裨海紀遊高中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編輯推薦【解構國文課本指定閱讀:重視清代在臺灣】
如果對高中國文課所讀的《裨海紀遊》有些許印象,是否還記得文中如何描繪臺灣的地景以及對於原住民的敘述?《臺灣的想像地理》一書不但可以讓你重回國文課的回憶,更可以讓你驚呼,原來還有這麼不一樣的解讀方式!
本書的作者鄧津華起先只是因為對自己從中國河南移居至臺灣的家族史感到興趣,最後這個主題掛在心頭不去,演變成她博士論文的主要課題。
在這本書中,作者大膽打破了過往對於清廷治理臺灣的想像,主張清朝實質上是一個「帝國」的政體,並且使用大量的素材,包括文人的遊記以及視覺性的材料(如地圖),來佐證清政權如何建構臺灣等「邊疆」地區的「想像地理」,以建立政權上的權威與穩定性,使得臺灣從原本的「彈丸之地」一路躍升為清帝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鄧津華更認為當今臺灣國際地位曖昧不明,是由於沒有面對清領時期的「殖民遺緒」,導致現今的臺灣始終無法成功解殖並走到「後殖民」的階段。這本書不但透過歷史及文學回應當代問題,並且提出一個全新的觀點好讓我們能夠重新檢視過去,對於臺灣讀者而言,或許更能重新思考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的過去以及未來的可能性。──蔡曉林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灰熊☞http://bit.ly/2LpkZJm
▎博客來☞http://bit.ly/2J79F6J
▎讀冊☞http://bit.ly/2LpUmUP
裨海紀遊高中 在 創意的板書之8 郁永河《裨海紀遊選北投硫穴記》Ting Hua ... 的推薦與評價
創意的板書之8 郁永河《裨海紀遊選北投硫穴記》Ting Hua老師分享. ... <看更多>
裨海紀遊高中 在 裨海紀遊原住民 - 植物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在這場演講中,楊南郡特別著重於《裨海紀遊》對平埔族風俗與早期臺灣交通工具的描寫,他首先介紹郁永河遇到的第一支原住民族─西拉雅族,並以自己的西拉雅族血統自豪, ... ... <看更多>
裨海紀遊高中 在 Re: 有沒有人知道清‧郁永河的〈北投硫穴記〉? - 看板Chinese 的推薦與評價
我不曉得高中課本是錄了哪些文字,不過所謂的〈北投硫穴記〉
應該是從《裨海紀遊》節錄出來的。這在中研院的臺灣文獻資料庫裡面可以檢索到,
或者去圖書館找臺灣銀行過去出版的臺灣文獻從刊,裡面有收《裨海紀遊》
或許是這一段,姑且參考看看。
五月朔,張大來告屋成。
初二日,余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
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行十許里,有茅廬凡二十間,皆依山面湖
,在茂草中,張大為余築也。余為區畫,以設大鑊者二,貯硫土者六,處夫役者七,為庖者
二,余與王君、顧君暨臧獲共處者三;為就地勢,故錯綜散置,向背不一。張大云:『此地
高山四繞,周廣百餘里,中為平原,惟一溪流水,麻少翁等三社,緣溪而居。甲戌四月,地
動不休,番人怖恐,相率徙去,俄陷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指淺處猶有竹樹梢出水面,
三社舊址可識。滄桑之變,信有之乎?既坐定,聞飛湍倒峽聲,有崩崖轉石之勢;意必有千
尋瀑流,近在左右,晝夜轟耳不輟;覓之累日,不可得見。
- 24 -
初五日,王君從海岸馳至,果得冶器七十二事及大鑊一具,餘其問之水濱矣。
又數日,各社土官悉至;曰八里分、麻少翁、內北頭、外北頭、雞洲山、大洞山、小
雞籠、大雞籠、金包里、南港、瓦烈、擺折、里末、武溜灣、雷里、荖厘、繡朗、巴琅泵(音
畔)、奇武卒、答答攸、里族、房仔嶼、麻里折口等二十三社,皆淡水總社統之,其土官有
正副頭目之分。飲以薄酒,食以糖丸,又各給布丈餘,皆忻然去。復給布眾番易土,凡布
七尺,易土一筐,衡之可得二百七八十觔。明日,眾番男婦相繼以莽葛載土至,土黃黑不一
,色質沉重,有光芒,以指撚之,颯颯有聲者佳,反是則劣。煉法:槌碎如粉,日曝極乾,
鑊中先入油十餘觔,徐入乾土,以大竹為十字架,兩人各持一端攪之;土中硫得油自出,油
土相融,又頻頻加土加油,至於滿鑊;約入土八九百觔,油則視土之優劣為多寡。工人時時
以鐵鍬取汁,瀝突旁察之,過則添土,不及則增油。油過不及,皆能損硫;土既優,用油適
當,一鑊可得淨硫四五百觔,否或一二百觔乃至數十觔。關鍵處雖在油,而工人視火候,似
亦有微權也。余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廬後山麓間。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
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社,呼社人為導。轉東行半里,入茅棘中,勁茅高丈餘,兩手排
之,側體而入,炎日薄茅上,暑氣蒸鎌,覺悶甚。草下一徑,逶迤僅容蛇伏。顧君濟勝有具
,與導人行,輒前;余與從者後,五步之內,已各不相見,慮或相失,各聽呼應聲為近遠。
約行二三里,渡兩小溪,皆
- 25 -
而涉。復入深林中,林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老藤纏結其上,若汹龍環繞,風過葉落,
有大如掌者。又有巨木裂土而出,兩葉始櫱,已大十圍,導人謂楠也。楠之始生,已具全體
,歲久則堅,終不加大,蓋與竹嵴同理。樹上禽聲萬態,耳所創聞,目不得視其狀。涼風襲
肌,幾忘炎暑。復越峻啬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
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渡。更進二三里,林
木忽斷,始見前山。又陟一小巔,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
,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風至,硫氣甚惡。更進半里,草木
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
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
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
熱氣鼓之耳。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
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左旁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還就深林小憩
,循舊路返。衣染硫氣,累日不散。始悟向之倒峽崩崖,轟耳不輟者,是硫穴沸聲也。為賦
二律:『造化鍾奇構,崇岡湧沸泉;怒雷翻地軸,毒霧撼崖巔;碧澗松長槁,丹山草欲燃;
蓬瀛遙在望,煮石迓神仙』。『五月行人少,西陲有火山;孰知泉沸處?遂使履行難;落粉
銷危石,流黃漬篆斑;轟
- 26 -
聲傳十里,不是響潺湲』。人言此地水土害人,染疾多殆,臺郡諸公言之審矣。余初未之
信;居無何,奴子病矣,諸給役者十且病九矣!乃至庖人亦病,執爨無人。而王君水底餘生
,復染危痢,水漿不入;晝夜七八十行,漸至流溢枕席間。余一榻之側,病者環繞,但聞呻
吟與寒噤聲,若唱和不輟,恨無越人術,安得遍藥之?乃以一舶悉歸之。而顧君又以他事赴
省,獨余不可去,與一病僕俱。時時督番兒,課匠役,往來烈日下與深草茂林中,日不少休
。而一二社棍,又百計暗撓之。余既不識侏離語,與人言,人又不解余旨,口耳並廢,直同
聾啞。是余一身,且有兼病,尚得以不病傲人乎?以余觀之:山川不殊中土,鬼物未見有徵
,然而人輒病者,特以深山大澤尚在洪荒,草木晦蔽,人跡無幾,瘴癘所積,入人肺腸,故
人至即病,千人一症,理固然也。余體素弱,十年善病,恆以參朮代饔飧,猶苦不支。自臺
郡至此,計觸暑行二十日,兼馳凡四晝夜,涉大小溪九十有六;若深溝巨壑,峻啬陡崖,馳
下如覆、仰上如削者,蓋不可勝數。平原一望,罔非茂草,勁者覆頂,弱者蔽肩,車馳其中
,如在地底,草梢割面破項,蚊蚋蒼蠅吮咂肌體,如飢鷹餓虎,撲逐不去。炎日又曝之,項
背欲裂,已極人世勞瘁。既至,草廬中,四壁陶瓦,悉茅為之,四面風入如射,臥恆見天。
青草上榻,旋拔旋生。雨至,室中如洪流,一雨過,屐而升榻者凡十日。蟬琴蚓笛,時沸榻
下,階前潮汐時至。出戶,草沒肩,古木樛結,不可名狀;惡竹叢生其間,咫尺不能見物。
蝮蛇癭項者,夜閣
- 27 -
閣鳴枕畔,有時鼾聲如牛,力可吞鹿;小蛇逐人,疾如飛矢,戶閾之外,暮不敢出。海風
怒號,萬籟響答,林谷震撼,屋榻欲傾。夜半猿啼,如鬼哭聲,一燈熒熒,與鬼病垂危者聯
榻共處。以視子卿絕塞、信國沮洳為何如?柳子厚云:『播州非人所居』;令子厚知有此境
,視播州天上矣。余至之夜,有漁人結寮港南者,與余居遙隔一水,纍布藉枕而臥;夜半,
矢從外入,穿枕上布二十八扎,幸不傷腦,猶在夢鄉,而一矢又入,遂貫其臂,同侶逐賊不
獲,視其矢,則土番射鹿物也。又有社人被殺於途,皆數日間事。余草廬在無人之境,時見
茂草中有番人出入,莫察所從來;深夜勁矢,寧無戒心?若此地者,蓋在在危機,刻刻死亡
矣!余身非金石,力不勝鼷鼠;況以斑白之年,高堂有母,寧遂忘臨履之戒,以久處危亡之
地乎?良以剛毅之性,有進無退,謀人謀己,務期克濟;況生平歷險遭艱,奚止一事?今老
矣!肯以一念之恧,事半中輟,嗒然遂失其故我耶?且病者去矣,而不病者又以畏病畏危去
,將誰與竣所事?與其今日早去,何如前日不來?疇其能余迫?今既來矣,遑惜其他?心志
素定,神氣自正,匪直山鬼降心,二豎且遠避百舍。且余固以嗜遊來,余嘗謂:『探奇攬勝
者,毋畏惡趣;遊不險不奇,趣不惡不快』。太白登華山,恨不攜謝朓驚人句,搔首問天;
昌黎登華嶽絕頂,痛哭投書與家人別,華陰令百計取之,迺得下,皆以嗜遊癖者也。余雖不
敢仰希前哲,然茲行所歷,當令昌黎、太白增羨。況蓬萊在望,弱水可掬,藉令祖龍、漢武
聞之,不將褰裳恐後乎
- 28 -
?(以下有「雖然驕語誇人,豈情也哉」?十字,疑為後人評詞,誤入正文)
- 29 -
※ 引述《brando (brando)》之銘言:
: 如題,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完整資料
: 我想知道裡面有沒有對於溫泉的描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1.58.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