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當中提到了「正念」這個詞彙,剛開始我以為是「正面思考」的不同翻譯,但在咀嚼該段文字數遍後大致可推論,「正念」與「正面思考」有些微的不同。簡單說明的話,「正念」可以比喻為樂觀,「正面思考」則是樂天,兩者看似相同,但本質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
樂觀是能夠理解自己在整體處境當中的困難,並且接受這不是項容易的挑戰,努力不見得會成功但願意不斷嘗試看看;樂天則是不管結果如何都不放棄但也不努力,反正最後成功就成功、失敗就失敗,一切聽天由命吧!
.
樂天給人感覺正面,但其實本質上完全是悲觀的,對樂天的人來說,他不在乎自己的失敗,同時也不認為自己能夠成功,因此過程中他雖不逃避但不會想要付出任何努力。
.
「正面思考」就如同樂天派一樣的思考模式,反正不管結果如何,看開就好。「正念」則是能夠將自己完全抽離,以客觀的角度去看待事件的原貌;會主動且積極去覺察自己的感受與情緒的變化,並且思考自己的感受是來自於「接受」,還是「被接受」。
.
舉例來說,開會期間主管將自己辛苦寫出來的報告直接扔進垃圾桶,並且當著所有人的面怒罵:「你寫這什麼垃圾?」;或者身邊有人不經意對你說出:「你最近也變太胖了吧?褲子感覺都快被你撐破了。」也可能是你在滑手機的時候,看見那些來自演藝圈或是時尚界的扭曲價值觀、或是暢銷書榜上的刺眼書名「三十歲前一定要完成的事」、「沒做過這些事人生就白活了」,想想自己一樣也沒達成。
.
若是正念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順利的發展完成,個體就會難以察覺自己真正的想法與感受。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當面對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狀況時,個體會無法分辨這是蓄意的傷害,還是他人對自己客觀的評價。
.
不幸的是,多數的人都會選擇接受這是客觀的評價,因而厭惡自己,例如上面的例子,若面對這些狀況時會有罪惡感、認為自己做錯事,那可能就是你的「正念」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
.
「正念」的發展是源自於成長階段中,父母或是其他接觸到自己的人,是否能夠給予正面溫和的教養原則,長期受到體罰(言語也算)、嘲諷或是被否定的孩子,正念的發展就會停止。但即便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機,正念仍然還是可以透過後天的練習來讓它重新發展的。
.
後天的練習正念,這在個體心理學中可以歸類在「課題分離」、「接納自己」這兩項當中,當我們面對類似的狀況時,可以先試著去釐清幾點
.
一) 這是誰的課題?
二) 這句話哪些是客觀事實,哪些是對方的個人評論?
三) 我可以怎麼做?
.
以第一個被主管退回報告的例子來說,將報告扔進垃圾桶中屬於主管的個人行為,他的目的可能只是要在全體同仁面前展現自己身為主管的威嚴,因此這種看似羞辱人的動作並不需要放在心上,那不是你的課題。
.
「你寫這什麼垃圾」,這句話則同時可分為客觀事實與個人言論,報告內容顯然主管不滿意,若沒有打算離職的話,得重新交出一份讓主管滿意的報告是客觀事實;「垃圾」則是主管的個人言論,同樣不需要在意。
.
在第三點中的「我可以怎麼做」,去感受自己的情緒變化,憤怒?羞愧?不甘心?無奈?悲傷?而這樣的情緒是為了什麼?因為自己認同了主管所說的話,自己交的報告是垃圾,因為自己是個廢物所以寫出來的報告也是垃圾?如果有這樣的念頭,就再回到第一點去重新練習課題分離。
.
主管的個人言論,不是你該負責的,你必須要明確釐清,哪些是你該扛且有能力解決的,哪些是不屬於你而你也沒義務解決的。重新交一份報告、重新向主管說明自己的內容、尋求其他同事協助完成原始報告不夠齊全的部分等等,這是自己的課題,是必須扛下並且也一定有辦法解決的。
.
而主管覺得你的報告是垃圾,或者你就是個垃圾,那是主管個人意志,既不是你的課題,你也不可能有辦法改變。(註:即便在重新交了一份報告後,主管表示非常滿意並且當眾誇獎你是個人才時,他的意志也不是被你改變的,而是他選擇改變自己對你的看法,你只是在這起事件當中做了你能夠做的努力。)
.
「正念」絕對不可能僅練習一次兩次就會馬上發展完成,就如同阿德勒也說過,要完全理解個體心理學,你大概需要花上你半生的時間。這不是一蹴可及,但也不是不可能做到,你必須相信自己能夠改變,並且透過練習使自己成長,即便過程中你仍然還是會一再感受到挫折,只要不放棄練習,你就會持續看見改變。
.
我不會用「成功」這個詞彙來當作是一個目標或者終點,這是一輩子的進行式,你不會變得「夠好」,只會持續讓自己「越來越好」。
.
是本好書,但不是幾天就能夠消化得了的,看完容易看懂難,所以決定書籍介紹先無限期富奸。但只要有看到特別有共鳴的地方,我會分享我的想法放到粉絲頁上來,等到整本都看完後再將這些分享整理成一篇介紹文放部落格。感謝大家收看~
.
書名: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出版社:柿子文化
.
#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自我認同障礙
.
#以下業配
由於花花是全職部落客單親媽媽,團購與業配是我的主要收入來源,我的部落格沒有任何的廣告收益,只會在文末放上我自己有抽成的業配產品,若剛好有需要這項產品的話,還望能夠支持花花,謝謝大家。
.
改善睡眠品質以及提升精神體力的靈芝蛹蟲草膠囊、人蔘蛹蟲草膠囊補貨了!
.
員工旅遊回來的廠商今天已經幫我寄了上週跟他叫的數量,明天就能繼續出貨給大家囉。但因為花花銀彈有限所以每次叫貨頂多只能三五十盒這樣叫,賣完之後才能重新叫過,不想等太久的朋友手刀下訂單,最快明天就能寄給您唷~
.
這邊看完整介紹: https://reurl.cc/r84o0x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萬的網紅TEEPR 推一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LACKPINK #SISTAR #少女時代 #EXO #BTS #MAMAMOO #GFRIEND #BTOB #TWICE 💃🏻YG表示「BLACKPINK」這個名字是帶有,稍微否定粉紅色是最美顏色的意思,希望可以跟大家證明「漂亮不代表全部」 💃🏻「少女時代」團名有著「由少女們平定的時代來...
「被否定的孩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My story with the angels 天音.煌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TEEPR 推一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看板Boy-Girl - Re: [討論] 為何很多父母總是否定子女? 的評價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從小一直被否定的孩子,才會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父母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這4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很難自信起來,尤其是最後一種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回想起來才發現,自己好像不斷的被否定-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為什麼我得不到父母的認同?! 的評價
- 關於被否定的孩子 在 日本單親媽YouTuber哭訴遭遇「只有台灣人接受我」 - 姊妹淘 的評價
被否定的孩子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天去聽王意中諮商師的講座,王老師跟爸媽們聊到字醜該不該擦這件事,結果下午放回家後的瑪奇朵馬上跟我說:「馬麻,今天在學校,老師說我的字*****。」
我聽了嚇一大跳,因為用字還蠻直接的。
這次是瑪奇朵近期內被老師第二次提醒字體的事,我問瑪奇朵老師是生氣的說呢,還是平常的語氣說呢,我心想如果老師是生氣的說,小孩想必會更難過吧?
「老師是平常的口氣的說。」
「嗯!那妳會覺得自己的字*****嗎?」
「我覺得不會呀!」
「嗯,所以這種事情好像就是這樣,一樣的字拿給十個人看,每個人的感覺都會不一樣,媽媽小時候的經驗也是這樣。」
因為剛開始學寫字,所以低年級的老師會比較要求字體其實很正常的一件事,而且說實話,瑪奇朵的字確實沒有以前寫的漂亮。
可是仔細觀察,我發現她對字體的美開始有自己的感受,她在寫「她自己覺得好看的文字」,生母我覺得這樣其實很棒,所以當上次老師寫聯絡簿時,我並沒有跟她多說老師寫了什麼。
(對,她是個不擔心聯絡簿被老師寫了什麼的半文盲😂)
「那妳聽了老師的話會難過嗎?」
「不會啊!」
「喔!妳不會難過呀?為什麼不會難過?」
「因為我就修改寫的方法就好了呀!」
「哇,妳很棒欸!妳的想法很好耶,妳知道要改變方法不是生氣或難過,這樣真的很棒!」
聽到她的回答我有點驚訝,因為她是個不喜歡被否定的孩子(我想沒有孩子喜歡被否定就是)。
雖然說順著老師的期望更改自己的字體有點說不上來的感覺,但是我對瑪奇朵的轉念功力實在感到相當驚艷,畢竟如果今天角色換成是我可能玻璃心會哐啷哐啷碎滿地⋯⋯
(阿根本是媽媽太弱吧?🤣🤣🤣🤣)
#所以媽媽每天在說遇到事情找方法她是有聽進去的
#那天我在找東西她也跟我說東西沒有丟掉就不會不見
#這也是我的名言啊哈哈哈哈哈
-
爬了一下舊文,沒想到關於寫字這件事我曾經寫過三篇文章呢!雖然有些地方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樣了,但還是順便分享一下吧!
態度比較重要
https://www.facebook.com/1234517329957422/posts/1518074241601728/?d=n
決定不擦作業的背後真相
https://www.facebook.com/589583178/posts/10155917693743179/?d=n
到底要遵守筆順還是不遵守筆順
https://www.facebook.com/1234517329957422/posts/2586653361410472/?d=n
#首圖是我們家每天睡覺前有如戰場的現場😌
被否定的孩子 在 My story with the angels 天音.煌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擴大療癒三階光能集體療癒Day1 療癒能量已傳遞完成
『卸載否定與負面信念,恢復純淨與和諧,我們都是值得被愛的孩子。』
第一天的療癒中,我感受到許多愛的匱乏,源自於我們的內在小孩曾經感受到不被愛。
被否定,沒有被滿足渴望,甚至被要求不要奢望,小小心靈中的苗也被扼殺。
這些對於愛的匱乏,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積累成一種行為模式或是自帶濾鏡的感受。
有的人不斷尋求他人認同,對自己沒有自信,感到自卑與不安。
有的人則在金錢財富上出了問題,因為他感受不到他自己值得被愛,值得擁有所想要的事物,值得被滿足,不敢接受他人的好意與到來的豐盛。
有的人不斷陷入自我批判的漩渦中,不論擁有再多成就或財富,仍感覺不足,自己不夠好。
在此刻,我們願意接受療癒,意即我們願意去看見這些不被愛的自己,願意開始勇敢去愛自己。
今天的療癒,我們卸除那些過往舊有的陳舊記憶與情緒,準備換上新的實相,轉化這些匱乏。
觀音上師建議我們可以靜下來,去看看曾經自己不被滿足,被否定,覺得自己不夠好...等的那些重大事件。
當你回想起來仍舊有情緒時,那便意味著那些事件的創傷與匱乏,著實在無意識中影響著你的選擇與感受。
若你注意觀察,你會發現自己在某些模式中反覆循環,某些事情不斷在你人生中一再出現。
這些事件並不是刻意要為難你,而是你正在這之中學習靈魂愛的課題。
藉由觀想或是自由書寫,回顧那段曾受傷的時光,你可以對當時沒有被滿足的自己,在你的觀想中給予他當時渴望的物品,並感受他滿足的笑意。
你可以擁抱那被否定的孩子,告訴他,你很棒,你值得被愛,去感受那份愛的暖流在你的心中迴盪。
當你願意開始愛這些內在小孩,那些過往的你。
你會發現與憶起,那曾經有著純真之愛的自己,你有著無數的夢想,有著滿滿的好奇心,有著良善的心,有著無限的可能性,那是你靈魂最初的設計,是你真正的模樣。
你會開始意識到你存在於此的本身,就是愛的一環。
試著將你的雙手溫柔交疊在胸口,對著自己說:「我願意開始愛我自己,我願意轉化愛的匱乏,我會將焦點都放在愛的人事物上。」
你也可以觀想粉紅光在心輪綻放,或是邀請守護天使擁抱著你。
記得,不論你是什麼模樣,不論你年紀多大,不論你是什麼身分。
在神的眼中,你永遠是祂最摯愛最珍貴的孩子💗
➤小提醒:
今天療癒結束後特別口渴,大家也要記得多喝水喔!
擴大療癒三階光能將依照每個人靈魂的最高善去運作,你可以在今天有空的時間靜坐,並意念去接受煌語傳遞的擴大療癒三階光能療癒能量,也可以就照平日作息即可。
療癒能量傳遞期間(9/9週一~9/19週四),請多喝水,讓水協助你去釋放清理出來的能量與情緒,並多覺察自己的想法與狀態。
或許你會在這段期間感受到一些舊有的事件或情緒湧現,看到某些想法致使自己不斷重播某些行為,都表示療癒正在進行著。
若沒有特別感受也沒關係,一切都會按照大家的最高福祉運作的。
因此次設定的療癒主題是『轉化愛的匱乏,看見自身價值。』
很可能你會在這段期間,想起許多不被愛與接受的回憶。
不過,請記得你已經長大,不再是無助的孩子,你有能力去愛自己,有能力去選擇自己的人生,有能力去面對他人的批判。
或許也會在這段期間再次面臨挑戰,感受到金錢或愛的匱乏。
請記得,這一次勇敢面對它,選擇與你以往逃避或慣性思維不同的選擇,雖然過程會辛苦與難受。
但你正宛如一位面對怪物的勇者,堅定的意志是你銳利的劍,勇敢的愛則是無敵的盾,當你擊敗這些恐懼後,你會發現你的生命開始轉變。
你可以做到,相信自己。
感謝大家的參加,願此次擴大療癒三階光能集體療癒為你以及你心愛的人們帶來幸福與平安。
(圖片為網路擷取)
被否定的孩子 在 TEEPR 推一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BLACKPINK #SISTAR #少女時代 #EXO #BTS #MAMAMOO #GFRIEND #BTOB #TWICE
💃🏻YG表示「BLACKPINK」這個名字是帶有,稍微否定粉紅色是最美顏色的意思,希望可以跟大家證明「漂亮不代表全部」
💃🏻「少女時代」團名有著「由少女們平定的時代來了」的涵義
只是以前她們上節目時有說過
💃🏻EXO這個團名是從「太陽系外行星」 (exoplanet) 這一個英文單字來的
有著「從未知星球來的新星」的寓意
0:00 Intro 開場
0:39 BLACKPINK
02:15 SISTAR
03:04 東方神起
04:28 少女時代
05:31 EXO
06:05 防彈少年團
06:53 MAMAMOO
07:57 GFRIEND
08:52 BTOB
09:40 TWICE
YG表示「BLACKPINK」這個名字是帶有,稍微否定粉紅色是最美顏色的意思,希望可以跟大家證明「漂亮不代表全部」。最後一個候補名字就是핑크펑크 (Pink Punk) 啦!但後來好像因為YG覺得這名字有點流氓的感覺
所以沒採用。
SISTAR團名的意思是想和大明星成為好姊妹Star與Sister這兩個單字的結合,搜尋下來發現幾乎每個國家都有「Siastar」,但她們又很愛這個發音,後來發現把前面的a去掉感覺唸起來也差不多,所以就這個定案了!
「東方神起」這個團名是「東方之神興起」的意思,一開始出道時大家覺得這團名似乎有點俗氣,就連他們自己團員也這麼認為,原本是五個人的男子團體,他們原先候補的團名有「食傳鯨」、「五臟六腑」和「東方不敗」
「少女時代」團名有著「由少女們平定的時代來了」的涵義,只是以前她們上節目時有說過,當初她們聽到這團名之後,好幾個團員都哭了。和原本的名字比起來,少女時代真的好太多了,因為原先候補的團名有여자단체팀 (女子大團隊、女子團體隊) 和슈퍼걸스 (Super Girls),第一個聽起來很像什麼體操隊,意義超級不明。
EXO這個團名是從「太陽系外行星」 (exoplanet) 這一個英文單字來的,有著「從未知星球來的新星」的寓意,但他們在成立初期的團名是叫「M1」和「M2」,分別為韓國籍成員和中國籍成員的組合,最後決定合併在一起才確定了EXO這名字。
「防彈少年團」的團名有著「阻擋像子彈般的時代偏見和壓迫,守護我們的音樂和價值的團體」,加上「不安於現狀,朝著夢想不斷成長的青春」的意思。15年上節目《野蠻TV》曾被問到有2個候補名字。第一個是빅키즈 (Big Kids、大孩子) ,因為公司名字叫BIGHIT,另一個則是영네이션 (0NATION、零國度、Young Nation、年輕世代)
「MAMAMOO」她們的團名「MAMA」是指不分國家種族的嬰兒第一個學會的詞彙「MOO」則是小baby牙牙學語的擬生詞,組合起來有著希望可以跨越國籍、性別,並帶來原始和本能的音樂。她們也是有候補團名,第一個候補團叫와와걸스 (Wa Wa Girls),再來是「160」,相信不少粉絲一定會覺得很貼切,因為4名團員的平均身高就是160公分。
GFRIEND這麼令人心動的團名之前,她們也是有幾個讓人疑惑的候補,像是허그허그 (Hug Hug、抱抱) 和가디언엔젤 (Guardian Ange、守護天使) ,抱抱這個團名是挺特別,但感覺沒有什麼重點,至於守護天使的話,雖然天使也很符合小女友們的感覺,可是又覺得沒什麼戀愛感。
BTOB的團名完整是指「Born To Beat」,有著為節奏而生,充滿對音樂的希望、決心和抱負的意思,希望可以用音樂給世界帶來衝擊。以前成員陸星材就在《家師父一體》裡說過,就是要成為可以代表整個國家的團體,沒想到因為這樣的願景,就有人提說那乾脆叫「阿里郎 (아리랑) 」好了。
TWICE這個團名是JYP本人取的,有著希望大家可以透過耳朵和眼睛,獲得雙重的感動的意思!不過最初的名字應該叫做「6Mix (SixMix)」,認真來說不能算是候補團名,6Mix本來是要在2014年推出的6人女團,原本的成員不是這9兔。
-----------------------------------------------------------------------------------------------------
Facebook【TEEPR推一波】粉絲專頁
👉https://reurl.cc/8G0oX4
推一波官方IG 追起來
👉https://reurl.cc/avGrdQ
官方哔哩哔哩(bilibili)帳號:
BF-TEEPR推一波
👉https://reurl.cc/Agb4le

被否定的孩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洛基最新一集!
話不多說,就讓我們進入最新的一集,
與前幾集不同,隨著輕快的流行音樂,我們來到了...一間酒吧。
我們看到穿著便服的TVA獵人C-20以及Sylvie(也就是洛基的女版變體)閒聊,
此時Sylvie突然問了一句:
「有幾個人在防衛時間守護者?」
我們這才發現事情不對勁,畫面一切換,看到真正的Sylvie利用魔法侵入C-20的腦袋,
最後終於問出找到時間守護者的方式:TVA總部的金色電梯。
這時再接到上一集的結尾,Sylvie的傳送門原來是直接回到TVA總部,
在爆揍了幾個時間衛士之後,洛基也跟著回到總部。
這時Sylvie還試圖迷惑洛基,想當然耳,徒勞無功。
於是,兩人暫時休戰,前往附近的小鎮尋找能夠重啟時間平板的電源。
不用懷疑,散步時間當然也是更多小倆口吵架的時機
“slow down” to "and don’t call me Variant”
其實這裡有個拍攝巧思,
洛基在此處稱Sylvie為「變體」,因為對於洛基來說,他自己是唯一正版,Sylvie則是山寨,
但是講完這句話之後,鏡頭馬上切到兩人的背面,
洛基穿著的TVA夾克上寫著...
變體。
無論是哪一個版本的洛基,其實都帶著極大的不安全感,
強調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卻沒辦法不透過別人的濾鏡來看待自己。
在我們的洛基指著Sylvie說是變體的同時,
自己卻也是B-15獵人所稱的"cosmic mistake",一個脫軌離開了命運道路的宇宙錯誤
不過,他還沒有意會到的是,做為一個變體並不是件壞事
與其說洛基是個宇宙的錯誤,他更像是宇宙賦予的全新機會。
這裡我得先解釋一下Sylvie到底是什麼人,
但MCU中我們所見到的Sylvie,明顯就是洛基的變體,不是從什麼平行宇宙來的,
那麼,一定有人想問「那為什麼她會從男生變成女生?」
啊...這又可以回到我上一集提過的「跨性別寓言」了,
Sylvie在這裡就與洛基說她從小就成為了一個變體,受到TVA追捕。
所以她很有可能是還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在實驗變形術的時候,
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這樣女性的自我認同
當然也就脫離自己在「神聖時間線」的設定,為了維持自己想要的樣貌,從此被TVA追殺。
她在這裡還說
"That’s not my name anymore… I’m Sylvie now”
也更進一步證實這點。
之前也談過幾次,洛基的性別設定是「流動」的,在小說中也說自己無論身為男女都非常自在。
而...容我大膽地說,這就是這個影集用非常輕柔的手法談論性別認同,
畢竟,Sylvie就是在尋求對於自己最真實的故事,
TVA也就代表著不容改變的傳統價值,
一再要求「神聖的時間線不容牴觸」,就像在說「你這樣會造成社會混亂」「我要怎麼教小孩」,
或者是像洛基這樣沒那麼明顯的質疑,覺得她只不過是個改過名子的洛基而已。
“oh so you changed your name, brilliant”
就如社會否定那些突破框架的人為自己創造的新故事。
看來這寓言非常成功,
因為我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那群美國白人肥宅Youtuber憤怒地用同樣的標題和縮圖,
作影片哭喊迪士尼愛政治正確的影片。
(真的是有一整群人都在做這件事,而且訂閱數還不少,千萬不要去找)
兩人走到了一棟小屋前,Sylvie直接把劍掏出來,一腳把門踹開,
卻直接被其中的老婦實質意義上的轟出去,
洛基笑了笑Sylvie的粗魯行為,換他上場,看到房裡的照片,
巧妙變形成為她的丈夫,卻遭到跟Sylvie同樣的下場。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明顯看出,Sylvie雖然是個洛基變體,但是兩人個性相差甚遠,
你甚至可以說她跟一開始的索爾比較相像,魯莽、強硬,沒有洛基的狡詐氣息與優雅詞藻。
就連她手持的大刀跟洛基的匕首也有這樣的對比。
而這應該也跟他們不同的成長背景有關,
像是Sylvie在這集另一個橋段有提到,她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了,也沒有什麼母親的回憶,
所以,在她那條時間線之中,她可能反而是比較受寵愛的那個孩子,
被奧丁暗中視為王位繼承人的第一人選,才養成了這種個性。
而她還有提到魔法是自學的,
代表她從小是受到戰士訓練,這點也可以從她跟TVA的打鬥看出來。
由此可推斷,那個時間線也許也出現了一個行徑跟個性跟我們熟知的洛基比較相像的索爾變體
說實在話,我還蠻想看到那個版本的索爾的。
兩人在對話中才得知所有人都已經跑去搭方舟,試圖離開這個星球。
要搭上方舟,就得先上火車,但是就跟所有末日電影演的一樣,
只有最有錢的人才買得到車票。
兩人偽裝成警衛和囚犯蒙混上車。
當然,坐好了之後,又恢復這影集招牌的坐著聊天橋段,
洛基表示自己的魔法是母親,芙麗嘉女王所教的,
他在談到母親的時候,大概是這幾集以來第一次真正軟化,
談到母親,洛基不再能繼續維持自己滿不在乎的面具,
因為芙麗嘉是唯一真正理解他的人,
當然,對於我們的變體洛基來說,他的母親還沒死,
但是在命運的道路上,芙麗嘉的死已經是注定的結果了,
而且還是被洛基自己害死。
在漫威的《洛基》小說之中,芙麗嘉這樣說過:
「我知道這是什麼感覺,我知道那種渴求,我知道它並不會消散,只會愈發壯大」
對於洛基來說,他一生幾乎都是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
不斷地向外尋求陽光,卻只看到陰影逐漸蔓延。
奧丁想要一個充滿力量、剛強的兒子,
不注重洛基能言善道的天賦,更是阻止他進一步跟母親學習"女人的"魔法,
因此,洛基的天分,就逐漸轉成一種防禦機制以及詭計,
他不停地惡作劇與謀略,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將他視為異類。
不過,只有母親芙麗嘉能夠看破這個詭計
因為只有她願意拋開這些外來的框架,看見真正的洛基
洛基對於幻術會有如此高度的掌握,其實也反映著其他人看待他,以及他看待自己的態度,
對他來說,他這個人一向都是透過別人的反射呈現在世上,
就像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提出的「鏡中自我」理論,
「我不是我以為的我,我也不是你以為的我,我是我以為你以為的我」
雖然說這本身並不是壞事,
鏡中自我其實不是一個負面現象,而是每個社會化的人都必經的過程。
但是洛基已經把這個過程如此內化,只能從別人的眼光斷定自己的價值。
在他的大半人生之中,洛基一直不是洛基,
而是索爾的弟弟、奧丁的兒子、勞菲的兒子、薩諾斯的手下,
在到了TVA之後,更看見命運直接指派給他最殘酷的身分:一個反派。
洛基一生注定不是自己故事的英雄。
我們的洛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黑暗世界》洛基所承受的創傷,
但是,透過時間劇院播放的影片,他依然獲得同樣的啟示:
他不能繼續扮演別人為他定義的角色,
因為那位能看見真正洛基的母親,已經走了,
如果他繼續扮演著這位反派,那就真的再沒有人能夠,或是願意理解他了。
“she was the kind of person you’d want to believe in you”
不知不覺之中,兩人就聊到了愛情
當然,做為一個穿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怎麼能夠不提到愛呢?
自然而然地提到彼此的戀情,
Sylvie談到了他與一個郵差的遠距離戀愛,
該不會是...史丹李?
不是啦,應該只是一個敷衍洛基的故事。
也反問了洛基是不是跟某個公主...或是王子有情愫,
洛基回答"a bit of both actually”。
你以為我提到跟那本洛基小說中與一名地球男人的戀愛史,都只是我又在那邊腦補嗎?
不要太驚訝,身為混沌之神,為什麼要遵守世俗的規則?
進入過場畫面,切回火車後,Sylvie已經趴在桌上睡著了,
此時洛基卻大方地在車廂中央與眾人唱歌,還換回自己原本的衣服。
雖然洛基號稱自己是享樂主義,但是我們從沒看過如此陽光的洛基,
看來這個變體已經愈來愈脫離本體了。
而且,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當然是要慶祝一下的啊!
(去看上一集解析這個象徵)
在唱完之後,洛基豪邁地摔杯子,說:
“Another!”
這當然是在致敬索爾在《雷神索爾》第一集說的”Another!”
回到劇情上,洛基行為引人側目,
最終被車上的警察yeet出車窗,Sylvie也急忙跳車,畢竟時間平板還在洛基身上,
狼狽地起身之後,才發現平板已經壞了。
不過這也有可能是洛基的騙術,
在《雷神索爾》之中有看過他掏出冰霜巨人的武器,
所以他的東西應該不是藏在跟現實世界實際有接觸的地方,平板照理來說也不會碎裂成那樣,
他有可能只是想要從Sylvie身上得到更多資訊,才這樣騙她。
but hey, that’s just a theory, A TV THEORY
光就預告來看,他們應該是真的被困在這裡啦,只是這個劇讓我變得有點太神經兮兮。
洛基這時靈機一動,想到透過方舟逃命,
但是Sylvie說方舟在神聖時間線上無論如何都會被摧毀。
當然,洛基身為洛基,反答了一句:
“Never had us on it”
於是,兩人就帶著這最後的希望,趕往方舟,試圖劫船。
在路途中,沒錯,又是兩人心靈交談的時間囉~
Sylvie解釋了她心靈控制的原理,
說遇到比較頑強的人的時候,需要動用對方以前的記憶來製造場景,
此時也不經意地提到她得用C-20為TVA工作之前的記憶。
什麼? 在加入TVA以前?
TVA的組織與全體成員不都是時間管理員所憑空變出來的嗎?
洛基當然馬上停下來追問,
這才知道,原來TVA的員工全都是時間罪犯,
被抹除記憶成為拉到總部,而不是被時間守護者憑空創造。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上一集C-20會驚恐地說 "It’s real”
還說"I want to go home”,
當然,她指的家並不是TVA,而是地球,她原本只是個平凡的女子。
基本上,TVA是一個由罪犯兼奴隸掌管、運作的監獄
(Thor Ragnarok Grandmaster slave joke)
同時,這也能解釋Mobius為什麼那麼喜歡水上摩托車了,
他很有可能是來自90年代的加州衝浪男子,喜歡抽大麻,不停地說wow
等一下...這不就是Owen Wilson本人嗎?
所以,我們在第二集看到莫比斯不記得自己留下的水痕,
還有懷疑法官跟其他的分析師交情甚好,
可能都是因為他在辦案的過程不小心想起真正的過去,而再次被抹除記憶。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一切的大陰謀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時間守護者」(如果時間守護者真的存在的話)要用鐵腕統治時間線?
為什麼要抓這麼多人來洗腦、奴化?
除了我上一部影片有提過的推論,
也就是時間守護者可能是因為人們先否決自己的自由意志,
兩手一攤接受命運宰割,才憑空而誕生的勢力以外,
這,當然很有可能跟漫威另一個薩諾斯等級的大反派,征服者康有關。
想想看,征服者康就是在各個時空亂竄,確保自己在唯一的時間線之中統治一切,
而在漫畫中協助他進行邪惡計畫的愛人是誰?
正是Renslayer,也就是這影集之中的法官,只有她號稱見過時間守護者,
而且又剛好坐在長得很像征服者康的雕像底下,
這是不是太明顯一點啦,我需要更困難的一點阿漫威!!
康很有可能就是透過她來維持整個TVA的秩序。
或者其實沒那麼複雜,Renslayer自己本身就是個大反派啦,
還記得在汪達幻視的時後所有人都不覺得阿嘉莎是真正的幕後黑手嗎?

被否定的孩子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被否定的孩子 在 從小一直被否定的孩子,才會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父母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從小一直 被否定的孩子,才會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父母的肯定。 #孩子教育#正確的引導孩子陪伴孩子# 家長必讀#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生家庭#家庭教育#重男 ... ... <看更多>
被否定的孩子 在 這4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很難自信起來,尤其是最後一種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伴隨著媽媽日積月累的否定和打擊,齊明月經常認為自己很糟糕,什麼事都做不好。父母的打擊,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不配被愛,也不配快樂,最終收穫的是一個自卑 ... ... <看更多>
被否定的孩子 在 看板Boy-Girl - Re: [討論] 為何很多父母總是否定子女?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qmqmqm ()》之銘言:
: 我很想瞭解這層心理作用, 這在很多家庭並不少見, 也無關年紀
: 會po在男女版, 是想瞭解男女對將來可能對象家庭的影響考量
: 我說說我主管的例子, 我主管已經是個很優秀努力的人
: 外商經理, 取法國妻子, 在歐洲還有台北生活
: 聽來簡直人生勝利組, 但他從不講他家人
: 今年主管父親走了, 主管很崩潰, 不是難過, 而是只有恨
: 他父親到死前還是不認同他的努力與成就, 從小就是各種打壓
: (不管各種學經歷上的成就, 永遠無視)
: 然而在走之前, 也沒有和解, 也不是難過到哭
: 主管(4x歲) 其實努力這一輩子, 只想獲得父母認同而已, 然而他終究得不到認同
: 而是他爸用盡最後的力氣, 罵他到哭, 整個感覺只有恨
: 他法國老婆安慰不要再跟家人往來, 免得孩子成長將來受影響
: 要他狠心跟家裡切斷關係
: 但不要以為他們是什麼菁英家庭, 主管父母皆極其平凡
: 講台語, 住老公寓, 不是什麼公教醫師, 就很一般的中產階級, 也沒啥經濟問題
: 但就是那種傳統習慣, 對子女用損的用罵的, 從小到大都沒有改掉
: 且無意識一直做一直做, 但自己脾氣又很差老了生一堆病的家人
: 就這樣搞掉了自己的一生, 健康, 還有子女的感情, 留下只有恨也沒有和解
: 但跟別人聊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 跟年紀無關, 也沒有金錢問題
: 更沒什麼連續劇的劇情, 就是永遠不認同子女, 最終漸行漸遠, 更甚者像這樣
: 究竟是為什麼? 這是什麼心理作用機制?
: 各位在看對象的時候, 會怎麼考慮對方家庭呢?
就台灣父母起手式啊:
「我這是激將法。」
你看台灣家裡有新生兒的就懂了,去探望人家小朋友還被耳提面命不能說好話稱讚寶寶:
「不能說『好棒都不哭』,小孩之後會一直哭」
「不能說好乖,會難帶」
「不能說可愛,要說醜」
整個文化就是負能量爆棚,而且完全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重點是人家帶著好意來祝賀還要被你怪罪「講錯話」害你小孩難帶?這種神邏輯偏偏台灣
一大堆。
一個從出生就要被羞辱被損的生命要如何培養自信我也是不懂?
台灣父母就是典型拿「恨鐵不成鋼」當理由,也不想想你要煉鋼也要爐溫夠,你家裡給的
是什麼資源?
整天拿自家子女比這家比那家,怎麼不見你們拿自身條件比人家父母?只敢用「歹竹出好
筍」這種垃圾話自慰,根本是痴心妄想!
本人就是從小考98分還要被打兩下的實例。模範生獎狀可以因為賴個床被當頭撕毀(我當
時才8歲)……
直到近幾年我媽才向我懺悔,他也不懂我已經超乖又優秀到爆表,他幹嘛還每天打罵我,
結論是他們期望太高。
長大以後當然發現只會念書的人生完全沒屁用,文憑跟獎狀完全沒讓我比較快樂或比較富
裕。在台灣的期間因為從事補教,從4到16歲學生我都帶過,也理所當然看盡台灣這種病
態教養文化。
台灣父母核心價值觀就是「我把你養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要感激我、回報我」
講得好像小孩是自己選擇生在這個家受這種待遇,生你我很偉大(明明是為了滿足自己性
慾或價值觀)、養你不是我責任是我額外給你的(????)
所以你不能拿自己跟勝文比『爸比為什麼我們家都沒有買鋼琴?』「我們家裡有電子琴啊
」(幹這哏好老)
勝文還沒進幼稚園名下就有田產是他會投胎,我有供你吃穿,就是對你恩重如山了。
物質不用給小孩多好,但情感索求可以無上限,這就是典型台灣父母!
而且這種惡性循環搞到最後其實感覺根本窮人限定。
家庭環境越不好的,越容易衍生出那種望子成龍的虛幻期待,絲毫不在乎孩子面對那種資
源不平等的競爭,壓力有多大?勝算有多小?
認識洋人以後發現,所謂「謙虛」根本史上最噁假道學,負作用就是根本不給予肯定,搞
到台灣小孩自我表達跟認同都出問題,就是典型台灣價值觀。
當然,這種扭曲文化也不是台灣限定,基本上東亞都中同一套,但是原po舉的那種無謂幹
譙的父母真的是台灣最美風景。
日本人雖然也有這種可悲的價值觀,但他們文化強調自省跟自我要求,所以父母對自己的
付出也很盡力;反觀台灣父母就是標準「寬以待己、嚴以律兒」,非常不可思議的可以忽
略自己沒盡責的部份,但兒女要是表現不如他們的意就是不孝、對不起父母。
仔細想想台灣人這種自私也是沒公德心的由來,反正什麼事情要求別人就對了,自己怎麼
做都可以。
體系用威權教育他們,他們就用不可質疑的威權對付子女,我是你爸/媽我最大,你都要
順我意聽我的。
做得好也不能讚美表揚,小孩會得意忘形,會被小孩踩到頭上;當然也不能承認子女是對
的我才是錯的。
否定子女儼然是他們鞏固自己地位的唯一方式。一面要求子女表現成就超過自己,一面不
能讓子女太囂張,不然就不會聽話了。
最後整批人被訓練成奴,就是來自這種噁心的教養方式不誇張。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22.41.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522689048.A.765.html
哇,原來看到洋人就起乩的肖欸真的存在哦?
我們在聊養小孩餒~ 你要不要去旁邊自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