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評論網路文章發表】孩子偷竊說謊怎麼辦?讓父母變身偵探,找出背後的動機與解方
。
在親職教養的諮商時,多數都是這樣的劇碼:
家長氣急敗壞或無奈地:「孩子可以做的不去做,講也沒有用,都是故意的...」
親子關係很悲情,不是孩子要氣死家長,就是家長會打罵孩子
這,到底是誰逼誰?
我想,不會是孩子天生來討債,沒有這種人設
而是要求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某些事不對勁了才會這樣,是孩子的?是家長的?抑或社會化本身就錯了?
去當偵探了解事情歪掉的真相吧
。
尋找偷竊背後的需求與動機
「偷」是不敢光明正大,趁人不備時拿取。與其譴責這樣的行為欠缺道德,不如探討孩子為何這麼做的動機。
首先,刪除「孩子天生就是壞胚子」的假設。不會有人天生無故使壞,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定有原因驅使他從行為中得到好處。「偷竊」本身是不好的,大多數小孩都知道這件事。但如果明知道偷竊不好還是不顧風險,那就更值得探究背後有什麼夠強的動機了。孩子也許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做父母的就來當一回偵探,去找出行為背後的意圖與功能吧!真相只有一個,是「這麼做能滿足他什麼?」底下幾種猜測供大家參考:
。
1.環境誘惑大於意志控制。像我小時候的例子,打開抽屜就能拿錢,實在太輕而易舉,「拿幾個銅板應該不會被發現吧?」等於天天考驗孩子抵抗誘惑的能力。與其要未發育完全的孩子單憑意志力,我都建議不如「抽屜鎖起來」更簡單。
。
2.生活太無聊,拿錢找樂子。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偷的錢究竟拿來做什麼,有時候從用途可以看出「孩子想要什麼」的端倪。我發現,大部分孩子偷錢也只是想滿足當下的玩樂需求而已。這表示孩子生活無聊,玩手機、看電視可能都被限制,突然發現有錢就可以去做很多事。一個案例是偷錢去夾娃娃,一千多塊的零錢只換到一個盜版玩具。但孩子不在意這個成本,因為他要的只是玩樂過程中的刺激與成就感。另一類孩子是偷錢拿去請客,以金錢維持友誼關係。這可推論孩子原來的人際關係不好,因為沒人跟他玩而想出來這個辦法。孩子想要的是玩伴,只是方法錯了。
。
3.要起疑「太容易被抓的偷竊」。孩子若故意偷竊,通常會精益求精改善技術,以免下次再被抓。然有些孩子很奇特,偷竊被抓好像都不曉得要改進,說謊也是一戳就破,問他為何要這麼做也說不上來,簡直偷得莫名其妙。一直重複卻沒有改進的行為,通常屬「衝動行為」,此時除探求行為動機,還要另外考慮孩子是否有特殊狀態,主要是發展障礙,如注意力缺乏(無法延宕情緒滿足,當下想要就行動)、亞斯伯格特質(自我中心的想法,固執認為這是拿、不是偷)等等。發展障礙是先天性神經系統問題,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
4.來自他人的壓力。這更麻煩,這不是孩子想偷,而是逼不得已,如被威脅恐嚇、被迫繳保護費,或者是不小心闖禍要賠償對方又不敢講。這類原因除了偷竊行為,孩子在性格表現及生活態度上也會有變化,要特別留意。
。
全文連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135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們常將「心理變態」掛在口邊,卻一直不甚了解當中涵義。事實上,心理變態、心理病態、社會病態、反社會人格障礙等描述,乃形容一系列人格特質,如衝動行為、自我中心、不知悔改、缺乏同理心等。 擁有以上人格特質的人,某部份會成為危害社會的罪犯,甚至是十惡不赦的歷史罪人;同時亦有部份人能好好融入社會。究竟何謂...
衝動行為 在 積木哥哥育兒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DHD 人士經常有很多衝動行為。只要透過腦神經,我們都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會容易衝動,可是,ADHD人士一般的自我反思能力一般不錯,他們可能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裏,有的時候,更想到一些方法幫助自己。問題只是如何引導他去思考方法。
今天,職業治療師積木哥哥想跟大家分享分享
心理學孩子丨孩子的衝動行為及解決方法 ? 丨自閉症及ADHD 常見情況
https://youtu.be/sMV1ivuZGxo
衝動行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贈書直播_要讓對方感覺被愛,就要先學會關愛自己的情緒
.
沒有人天生會當爸媽,我們都是有了孩子才開始學習怎麼做爸媽的。買了產品還有說明書來教我們如何用,生下孩子卻沒有任何使用手冊來告訴我們要怎麼教。同時,我們又深受著原生家庭的影響,面對孩子的事情,內心湧出莫名的焦慮。
孩子寫功課的字歪七扭八,唸他「字很醜、你很不專心、有夠糟糕。」
孩子在外頭哭鬧,大吼「吵死了、只會哭、再哭我就打下去囉。」
孩子對我們不耐煩,一巴掌打下去「你這是什麼態度!」
有了情緒,打了他、吼了他,可能會感到後悔與自責,於是對孩子講道理:「我這是為了你好。」指責他:「要不是你惹我生氣,我會打你嗎?」或者,生完氣之後,假裝沒事發生呢?!如果我們只是責怪他人或選擇暫時遺忘,沒有鼓起勇氣來面對這些錯誤與情緒,同樣的狀況只會不斷地重蹈覆轍、一再重演。
我發現,這一切由情緒所引發的衝動行為,只是在發洩內心的不滿罷了,並沒有真正的在教導孩子,反而可能讓孩子的內心承受了莫大的傷害,造成他心中的冰山與陰影,影響著他的未來。
我們會生氣,吼他、罵他、唸他,是因為擔心、煩惱或希望能教好孩子。有這些感受與想法,當然是因為愛他,然而,我們對他所展現的姿態與行為,是不是真的有讓他感受到被愛呢?
如果希望在教養孩子的當下,能讓他依然感受到被愛,我們就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然而,我們認識自己的情緒嗎?我們允許自己生氣嗎?允許自己自責嗎?允許自己後悔嗎?從小養成的情緒習慣,倘若都是被指責的、被否定的、被忽略的,我們很有可能會用相同的方式來回應自己與應對孩子。
如果我們希望在衝突之下,能讓孩子有被愛的感受,就要先學會用關愛的方式來應對自我的情緒。因為,要接納有情緒的孩子,要先接納有情緒的自己。
.
本文摘自
《#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不說教的情商課,讓親子都被好好理解
.
作者:澤爸(魏瑋志)
.
討論議題:
■ 我們會生氣,吼他、罵他、唸他,是因為擔心、煩惱或希望能教好孩子。有這些感受與想法,當然是因為愛他?
■ 如何接納自己的情緒?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衝動行為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們常將「心理變態」掛在口邊,卻一直不甚了解當中涵義。事實上,心理變態、心理病態、社會病態、反社會人格障礙等描述,乃形容一系列人格特質,如衝動行為、自我中心、不知悔改、缺乏同理心等。
擁有以上人格特質的人,某部份會成為危害社會的罪犯,甚至是十惡不赦的歷史罪人;同時亦有部份人能好好融入社會。究竟何謂心理病態?難道有些人生而注定成為惡魔?
收聽更多:
【*CUPodcast】#19 邪惡的科學之一:可愛得想吃掉他?
https://youtu.be/CQGM75inUxg
【*CUPodcast】#18 屠殺 200 萬人 興建一個共產烏托邦
https://youtu.be/3YYdOmZxv-8
【*CUPodcast】#17 愈唱愈強壯:唱歌能紓壓的科學
https://youtu.be/0Pv3g-nl55M
*CUP Media Podcast 可於 Spotify、SoundCloud 及 iTunes Podcast 收聽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0zq9LpH4Lw4WCvhR22ZLe?si=JuCfsNstTa6ka-7yuvHVGw
SoundCloud: soundcloud.com/cupmediahk/
iTunes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cup-media-podcast/id1493758335?l=en&i=1000478002964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goo.gl/4ZetJ5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t.me/cupmedia
? WhatsApp ? bit.ly/2XdWXq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S6Jh5JIq1A/hqdefault.jpg)
衝動行為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聽花媽說說話』播出時間:每週二晚上8:00,敬請訂閱影響力
【自我覺察是第一線,讓孩子看到自己、聽到自己!】
本集簡介:ADHD的孩子與亞斯伯格的孩子在症狀上的不同,改正他們行為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
先讓孩子學會自我覺察,瞭解行為的後果,漸漸的才能進行到自我控制、自我監控…
一系列的ADHD探討就到今天休診囉!下周將開始進行亞斯伯格的問診時間~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聽花媽說說話:http://seepower.tv/author/guest_05/
關於卓惠珠:
人稱花媽的卓惠珠,台灣媒體稱她為亞斯教母,育有一子一女。其中大兒子在國小時確診為輕度自閉、難以區分為高功能自閉或亞斯柏格症。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卓惠珠受到親人、ASD家長和特教老師,以及各方專業人員的協助,所以決定盡自己所能,回饋ASD族群。不僅出版四本自閉症相關書籍、辦理上千場輕度自閉相關課程,每年更受到各級學校邀約演講150場以上。為「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FB & Blog版主。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愛奇藝站:http://tw.iqiyi.com/u/1269595541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2nUx_VIf-s/hqdefault.jpg)
衝動行為 在 衝動行為-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這9個孩子的#衝動行為 你中了幾個? 有研究發現,3歲後孩子如果自我控制能力愈差,到成人時期愈容易出現健康及經濟上的危機。別小看孩子「愛插嘴」及「個性太急」的 ... ... <看更多>
衝動行為 在 心理學孩子丨孩子的衝動行為及解決方法? 丨自閉症及ADHD ... 的推薦與評價
ADHD #ADD #專注力不足孩子衝動的原因ADHD這是跟反應抑制機制有關。反應抑制是甚麼? 反應抑制就是指的是我們主動去壓抑、中斷或延遲反應的能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