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金鐘獎資深演員 #龍劭華 猝逝,身後經醫界了解他長達12年受糖尿病所苦,長期服藥卻未回診,可能併發三高慢性病,腦部基底循環不好,突然倒下且沒有呼吸心跳,有可能是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肺栓塞或基底動脈阻塞。
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的「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顯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達11%,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30萬人,其中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每十個患者中會有一個是年輕人,糖尿病患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男性患者佔的比例較高。
因第二型糖尿病與遺傳、長期高澱粉的飲食及肥胖有關,本身醣類代謝較差加上肥胖及不健康的飲食,使身體對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反應下降,因而使血糖居高不下。
美國Geisinger健康醫療中心近年針對糖尿病導入食療衛教,提到:「健康的飲食、運動,絕對是預防糖尿病的不二法門,而且有助於調節血糖。」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也指出,初期血糖偏高尚未成為糖尿病前期時,在這個階段若能做好良好的飲食控制,便能大幅降低進入糖尿病病程的情況。若是已經確定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更需要做好飲食控制,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
擔心父母或是自己得面對這個「國病」?!今天就幫大家整理5種飲食法預防糖尿病!
📢想要控制血糖,就要先瞭解為什麼會高血糖?
我們所攝取的澱粉、糖等碳水化合物(醣類)進入體內後會經由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會由小腸絨毛吸收到血液中稱之為”血糖”, 胰島素會使血糖進入細胞提供能量給器官運作,而過多的血糖會儲存成肝醣或脂肪,提供未來能量所需。
當我們血液中葡萄糖突然快速增加,身體也會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來降低血糖,長期下來,細胞會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造成儲存血糖的效率降低,而這樣的現象稱之為”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使血糖居高不下,當空腹血糖大於100mg/dl,這樣的現象稱之為”高血糖”,空腹血糖大於126mg/dl就是患有糖尿病。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提醒大家,若不重視血糖的穩定,使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的情況,會使身體中器官受損,導致許多併發症的產生,像是心血管疾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以及腎臟病變等等。
💬小編簡單說:
血糖快速上升下降→細胞儲存血糖的效率下降→形成”胰島素阻抗”
當空腹血糖在100mg/dl~125mg/dl之間為糖尿病前期,也就是所謂的”高血糖”;當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就是”糖尿病”
所以”胰島素阻抗是糖尿病前期的症狀”。
要怎麼吃才能成功控制血糖呢?幫大家整理以下6種飲食法,都對改善糖尿病及高血糖有幫助!
㊙【均衡飲食】
‼飲食重點:每天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避免過多熱量堆積,均衡飲食建議三大營養素的比例為醣類55%、蛋白質20%、油脂25%。
✔優點:穩定血糖、減少微量營養素缺乏的問題、避免過多熱量堆積及慢性病的發生
#好食課營養師團隊 告訴大家,膳食纖維會增加食物在胃停留的時間,提升我們的飽足感,且能拉長腸道消化吸收的時間,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有益於血糖穩定。
㊙【#減醣飲食】
‼飲食重點:將碳水比例控制在45%以下,以低GI全榖雜糧類澱粉為主,減少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葡萄糖儲存成脂肪的機率。
1.不碰精製糖類食物
含精製糖的食物需要嚴格限制,避免精製糖使血糖快速提升,增加脂肪堆積的機會。
2. 降低碳水化合物(醣類)攝取
減醣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來源減少,胰島素便不會大量分泌,身體較不易囤積脂肪,同時可以增加身體脂肪的運用及代謝。
3. 適量蛋白質
減少飲食中的醣類後,需要提升飲食中蛋白質及油脂的比例,充足的蛋白質攝取,能幫助維持身體的肌肉量,並減少身體分解肌肉作為能量來源的機會。
4. 烹調用好油
減醣飲食攝取油脂的比例較一般飲食更高,因此選擇好油,才能減少大量油脂攝取可能增加的疾病風險。
🉐降血糖效果:未精製的全榖雜糧能有效避免血糖快速升高,且將醣類比例降低,避免血液中有過多的血糖。
✔優點:穩定血糖、幫助瘦身、預防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
㊙【#地中海飲食】
‼飲食重點
1. 每餐都有新鮮蔬菜,營養均衡:蔬果中富含植化素,是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來源,能預防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
2. 選擇非精製的澱粉類:適量全榖根莖雜糧,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保留澱粉類食物本身富含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能夠使排便順暢,使代謝廢物不堆積在腸道中。
3. 每週至少攝取2-3次的魚肉: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飽和脂肪含量較低,對心血管較沒有負擔。
4. 用好油:以橄欖油及堅果作為主要油脂來源,不飽和脂肪酸較高,且富含ω−3脂肪酸,屬於抗氧化營養素,對心血管有保護的作用。
5. 少吃紅肉及甜點: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及甜點中的反式脂肪皆屬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需要注意吃的頻率,一週最多一次,同時減少甜點的精緻糖攝取,穩定血糖。
🉐降血糖效果:整體飲食法可降低胰島素阻抗為主因,大量蔬果、全穀類為低GI食物,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動。
✔優點:穩定血糖、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楊斯涵營養師 指出,地中海飲食可有效降低糖化血色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得舒飲食】
‼飲食重點:低鈉、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有效降低血壓。
1. 選擇好澱粉:好澱粉就是「非精緻」的澱粉,建議一天至少一餐選擇地瓜、燕麥、全麥吐司、糙米飯、南瓜,或五穀飯等富含纖維質及鉀的粗食,可幫助降低血壓。
2. 天天5蔬果:蔬果中富含維生素、植化素、礦物質(鉀、鎂、鈣)。
3. 白肉取代紅肉:選擇雞肉、魚肉,取代豬肉、牛肉等紅肉,減少飽和脂肪酸。
4. 每天2杯低脂奶類:補充鈣質、蛋白質。
5. 吃堅果好油:多方攝取不飽和脂肪酸,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血糖效果:全榖雜糧類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膳食纖維也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延緩血糖上升。
✔優點:降低血壓、血脂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大家有發現嗎?上面四種飲食法都有共同特色!
澱粉類以”全榖雜糧”為主,不食用精製加功過的碳水,來穩定血糖。
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來延緩血糖上升及降低胰島素阻抗。
”不飽和脂肪的好油脂”,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最近也開始有一些醫師、營養師提倡”彩虹飲食法”,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什麼是彩虹飲食法!
㊙【#彩虹飲食法】
‼飲食重點:將蔬果分為紅、橙黃、綠、藍紫、白色、咖啡色、黑色等7種顏色,強調每日需攝取上述顏色中的5種以上蔬果,每種約一個拳頭大小的份量,而且每餐蔬果份量約80%,剩下的20%以全榖雜糧、蛋白質、油脂為主,不同的蔬果裡面含有的植化素不同,不同的植化素也有不一樣的功效及抗氧化能力,蔬果中的膳食纖維也被證實有助於降低胰島素阻抗的發生,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纖維更能有改善腸道菌相、延緩醣類的吸收。
🉐降血糖效果: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降低胰島素阻抗發生,延緩醣類吸收。
優點:多方攝取不同的植化素,達到抗氧化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可以吃【#生酮飲食】嗎?
‼飲食重點:生酮飲食法主要是嚴格控制碳水的比例,大量提高油脂的攝取,讓身體逐漸以消耗脂肪做為能量來源。
✔優點:短時間可以減緩高血糖症狀,
❌缺點:醫界普遍認為,生酮飲食會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過低,甚至導致昏迷;而為了燃燒脂肪產生酮體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酮酸,過多的酮酸會導致血酸濃度上升,並且造成腎臟負擔等副作用。採用此種飲食法需要考慮可能引起的風險。
📢#史考特醫師 分享4個”逆轉胰島素阻抗”的訣竅給大家:
1.斷絕精製澱粉
✔吃原型食物、優質澱粉、豆子、地瓜、芋頭、糙米
2.改變進食順序
✔先吃蔬菜→喝湯→吃肉→吃澱粉
3.用168斷食法
✔168斷食降低熱量、降低胰島素阻抗
4.搭配運動
✔運動燃燒掉多餘的葡萄糖、脂肪
注意:糖尿病患在進行任何飲食治療前應先諮詢醫師營養師意見以避免嚴重副作用產生。並且勿自行斷藥,以免延誤病情。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
簡單的分享⮫讓更多朋友認識減醣
隨手的按讚👍給予我們溫暖的支持💕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90的網紅林林夫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我的頭好痛、好暈...噁~」 從掛急診🏥的電腦斷層掃描、心電圖、X光、抽血檢驗、止痛針、止暈針... 到神經內科診斷的頸因性頭痛😖... 再到中醫的📍針灸、🔥熱敷、⚡電療、貼膏藥... 醫師認為的原因都是😵我過度疲勞、肌肉太緊繃、壓迫頸椎神經,但看似對症下藥的處方💊,...
血管栓塞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Z疫苗引起的栓塞該如何治療?我應該在打 AZ 之前吃 Aspirin 預防嗎?
我想打疫苗,但要打哪一種?如果只有 AZ 可以打,又怕遇到栓塞問題,該怎麼辦。
根據刊登在 JAMA Cardiol 的文章,專家們彙整目前最新的證據與專家意見,以及目前我們對 VITT (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的了解。
目前的觀察 VITT 可能與 PF4 抗體形成有關,是一種"免疫"相關反應,他不是過敏、也不是出血,反而是血管栓塞🚨。
既然知道可能原因是什麼,要對症下藥就有線索了,因為與免疫有關,所以熟悉的類固醇、免疫球蛋白 (IVIG) 再度登場,因為也是栓塞,所以非 heparin 的抗凝血劑,也被列在其中。
早期會使用 Argatroban (沒用過)、Bivalirudin (沒用過),但現在有了 DOACs,除非不適合使用,不然是個很好的選擇 (可取得性高、使用方便、藥物動力學穩定)。
🧏🏻至於 Aspirin 的都市傳說,因為機轉八桿子打不著,有點台(合)大醫(醬)科(料)的概念,自然是並不建議!
預防跟治療都不建議!🙅🏻♂️Clopidogrel 也是~
資料來源: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0, 2021. https://bit.ly/3DdPrkP
血管栓塞是什麼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新梯次】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開放報名囉!
⠀
無資源、沒經費,只透過電腦搜尋資料庫文獻,有可能靠自己成功產出論文嗎?
⠀
有的,meta-analysis 就是你的首選。因為 meta-analysis 論文容易寫、容易發,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不需要 IRB 且免收案!
⠀
然而,即使想寫 meta-analysis 論文,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又要如何算出這些數據?
⠀
新思惟理解大家的困境,以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帶您用一天的時間高效率學習,從論文規劃到文章架構,從文獻搜尋到統計圖表,課堂上通通告訴您。最受好評的互動實作,更帶領您直接在自己的電腦,親手跑出統計、完成高品質的 meta-analysis 圖表!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五成以上,名額有限請把握。)
⠀
👨🏫 堅強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已發表多篇 meta-analysis 論文,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已發表多篇 meta-analysis 論文,並組成研究團隊。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
🗣️ 學員課後心得
⠀
「以前也上過大大小小統計相關課程,本以為會像其他課程會一樣讓人頭昏腦脹,沒想到竟如夢初醒、茅塞頓開,非常感謝新思惟安排這樣的課程,讓同學能夠依循一定的脈絡,一步一步踏上寫出自己第一篇 meta-analysis 的路。」
⠀
「講師除了介紹一篇統合分析論文中,所運用的各種統計名詞與意義外,更是帶領著學員們手把手,將 raw data 逐步繪製成能夠投稿的 SCI 等級圖表。當看到一張張統計圖表在自己的螢幕中出現時,心中的那分悸動真的是無以言喻啊!」
⠀
🎖 近期學員快訊
⠀
▪ 張博智與張庭瑋醫師團隊,關於內視鏡袖狀胃切除手術,使用不同尺寸探條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 楊政群醫師團隊,關於植入性胎盤患者以子宮動脈栓塞術減少手術出血之統合分析,獲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刊登!
▪ 葉人豪醫師團隊,關於食道靜脈曲張結紮後使用短效血管收縮劑之統合分析,獲 Science Progress 刊登!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現在投資自己,將來 PubMed 上有你。
血管栓塞是什麼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我的頭好痛、好暈...噁~」
從掛急診🏥的電腦斷層掃描、心電圖、X光、抽血檢驗、止痛針、止暈針...
到神經內科診斷的頸因性頭痛😖...
再到中醫的📍針灸、🔥熱敷、⚡電療、貼膏藥...
醫師認為的原因都是😵我過度疲勞、肌肉太緊繃、壓迫頸椎神經,但看似對症下藥的處方💊,搞了一兩個禮拜,我依然除了躺著沒事之外,其他什麼姿勢都是又頭痛、又頭暈,沒半點好轉的跡象😭,直到我去找了神醫......
🤢卡爾:「醫生我真的很不舒服...」
👨⚕神醫:「(把脈)你這是風寒啊!所以畏寒冒冷汗,這邊痛嘛、這邊脹嘛、這邊又暈又想吐嘛!」
話說完隨即來個三點放血🩸,說也奇怪,前一秒還暈到人生跑馬燈像🎠旋轉木馬般出現,這一秒卻突然緩解,接著再來個從天靈蓋到腳底板的全身針灸,我彷彿看見了一道救贖的光芒☄~
🤔那我前兩個禮拜是在哈囉......
🎙「EP31-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宮廷劇中了風寒的娘娘臥床不起不是裝病,都是真的!」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3NjE6X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qmOAn3
✅KKBOX Podcast:https://reurl.cc/Gdoy5v
✅SoundOn:https://sndn.link/00ff77/KYzzcR
✅Spotify:https://reurl.cc/Q7jA5q
✅Listen Notes:https://reurl.cc/zbMRp0
🖥YouTube頻道影音版:https://youtu.be/9r_urWfKwoE
#風寒不是感冒
#但我寧可我只是感冒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r_urWfKwoE/hqdefault.jpg)
血管栓塞是什麼 在 啾c物理治療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 前情提要
1:56 前置動作-骨盆復位
2:18 脊椎的伸展
3:18 前側筋膜伸展
4:49 胸椎旋轉拉伸
6:01 大腿與腰部筋膜放鬆
7:33 大腿與脊椎拉伸
久坐其實會加劇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靜脈屈張、肺栓塞、肥胖、慢性腎臟病、等等疾病的發生。
但好消息是,只要我們能打斷這累積的過程,就能消除久坐造成的危害哦!
每天揪你一起做運動
我是揪C物理治療師
LINE@:https://lin.ee/cnTFuVt
FB:https://www.facebook.com/JuicePT
下方是推薦影片
有興趣的點擊網址觀看哦:
訓練無法突破,有可能是你的肋骨外翻了喔
https://youtu.be/-H75tY3fYAw
別再抬頭挺胸,正確的『縮肚長高』站姿,讓你不再因久站而腰痠。
https://youtu.be/OwESSKODNRo
天氣超好出大景,最簡單的百岳,新手也可以輕鬆征服的合歡山。
https://youtu.be/6N1LfWYnaFs
走路是怎麼走成假胯寬的?什麼運動適合假胯寬的人做呢?
https://youtu.be/sAwx6yYLQvQ
五十肩第三期能做什麼運動?重建肩胛肱骨節律會很難嗎?
https://youtu.be/SOVJ3vUBqmA
五十肩能逆轉嗎?五十肩確診的三個症狀,你中了幾個?
https://youtu.be/6NcdyoYtkQs
【拇指外翻】拇趾外翻會有什麼前兆?居然跟『它』沒力有關?
https://youtu.be/x2LFB3Rv9E8
睡前拉筋十分鐘,睡個好覺比什麼都重要。
https://youtu.be/vdIugUHKGWg
脖子會往前伸的人一定要看,這部影片能讓你的頸椎再撐500年。
https://youtu.be/pY4AVIQ1VY4
玉山我來啦,這可能是最難爬的山,有人花了兩年也爬不上去。
https://youtu.be/292uNJ9klds
別再碎碎念了,我頭好痛怎麼辦?
https://youtu.be/8r7wCuAh2dM
Vlog #1 今天放風出去玩,順便上點課。
https://youtu.be/DkUb25XBDYk
肩膀健康,生活好便利,準備一條彈力帶,來鬆開角度受限的肩膀吧
https://youtu.be/-7p4awI21FI
在家用彈力帶就能完成的髖關節鬆動術,促進關節組織液循環,保持下肢的彈性與活力。
https://youtu.be/JAsXfFOjs2A
一碰就痛,為什麼足底筋膜炎這麼難好?除了放鬆,足弓的力氣也能訓練,想知道要怎麼在家訓練足弓的肌肉嗎?
https://youtu.be/9bwMrxQMb_g
一碰就痛!足底筋膜炎真的好惱人,為什麼我會得足底筋膜炎?除了上醫院,其實在家裡做一些簡單的足跟矯正運動,也可以加速它的康復唷。
https://youtu.be/Lxt6G_-zJmc
今天挑戰用八分鐘,用滾筒完整的放鬆你的下半身;從此之後,家裡的滾筒不再只是個占空間的裝飾品了。
https://youtu.be/T5FaG9OZnCk
每天五分鐘,跟我一起做全世界最好的脊椎運動,保護脊椎不受傷,輕鬆快活一世人。
https://youtu.be/xE5y8Lw4wy0
你知道骨盆前移會害你瘦不下來嗎?如果你也有骨盆前移的困擾,快來跟我一起做運動。正確的體態加上運動,就是減肥的最佳配方唷。
https://youtu.be/-lVP9lbSYxI
躺著也能訓練核心的動作,輕鬆到會不小心睡著?骨盆前傾和臀肌失憶症有難分難捨的關係,幫你找回臀肌的記憶
https://youtu.be/TbixyhnVB1I
是翹臀還是骨盆前傾?超簡易3秒評估,別再把骨盆前傾誤當成翹臀囉。下交叉症候群簡易拉筋法,教你搶救歪斜的骨盆。(上集)
https://youtu.be/SPjIcD_8Bwc
核心強等於內力強?今天來做超簡單的核心運動,讓你能穩定身體,提高運動效率。
https://youtu.be/9ePFzKtrRl0
呼吸法真的存在,這些問題只要善用呼吸,就能解決,這部影片讓你五分鐘知道三大呼吸法的應用。
https://youtu.be/683LeSVDBCw
韓式歐巴跟美式浩克的肩膀有什麼不一樣呢?有什麼運動是可以有效改善圓肩呢?物理治療師啾c帶你練出韓式歐巴的肩線!
https://youtu.be/5JR8kiH1G4o
腰酸背痛,可能是你『胸椎活動度不足』喔! 物理治療師讓你六分鐘學會如何評估和解決腰酸背痛。
https://youtu.be/h6886T-9xW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borst0Nai8/hqdefault.jpg)
血管栓塞是什麼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腦中風 #必背口訣 #手腳無力、全身僵硬,是不是腦中風?就靠今天教大家這句口訣判斷!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平均每四十幾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聽起來真的很可怕!不過中風也是可以預防跟控制的!不賣關子,影片點下去,培樺宜婷報你知! 🔜🔜 #分享給需要的人和長輩知道
#神經嗨嗨台語影片系列 是神經很有事團隊為了,以台語為母語,及大齡族群製作的系列影片,我們希望透過「全台語解說,大字幕,放慢解說速度」這些細節的調整,將重要的身心健康價值,傳遞給需要的長輩和您,期待你的支持!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懷疑中風時,應該要做什麼?
🔸什麼症狀需要趕緊就醫!
🔸懷疑中風需要紀錄的事情!
🔸腦中風最常出現的症狀?
#影片大綱
🔸腦中風類型:分為出血型及栓塞型。
🔸腦中風口訣 —「嘴歪口吃手腳軟,時間記下送醫院」。
▫嘴歪: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口吃:口齒不清、無法表達或無法理解。
▫手腳軟:單側手無力或無法抬起。
▫時間記下儘速送醫:1-3其中一項症狀發生即須記下發作時間,並立刻送醫,把握黃金時期勿拖延。
🔸 預防腦中風
▫控制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臟病,按時服用藥物、回診及定期健康檢查。
▫注意身體保暖。
▫減少抽菸、喝酒頻率。
主講 :賴宜婷。王培樺
內容腳本 :賴宜婷。王培樺
導演:汪雅惠。 汪俐彣
後製剪輯: 汪俐彣。謝劭玟Festiva Hsieh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鄭淳予醫師 #台語 #神經嗨嗨 #神經科 #腦神經科 #中風 #臉歪嘴斜 #手腳痲 #微笑困難 #答非所問 #手腳無力 #走路不穩 #複視 #偏頭痛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頻道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CoBVFHaIcY/hqdefault.jpg)
血管栓塞是什麼 在 【十點不一樣】輕忽這五種..."靜脈血栓"找上門病情重恐截肢或 ... 的推薦與評價
陳文茜腳趾變灰腫脹!盧秀燕腳傷清出血塊!腳掌顏色暗藏心血管.腎臟疾病!腳腫像麵龜恐下肢靜脈栓塞!看鞋底磨損知痠痛!2招禪柔運動讓腳血液暢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