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慘痛悲劇 蘇貞昌
林佳龍下台負責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4月2日撞上從邊坡滑落的工程車,造成出軌重大傷亡。導致49人身亡200人輕重傷慘劇,肇事工程車所屬的「義祥工業社」及「義程營造」負責人李義祥遭爆違法兼任「東新營造」工地主任。國民黨團今(5)上午召開記者會,首先對於罹難及受傷的國人致上最沉痛的哀悼與慰問,同時會以國民黨團名義【捐贈100萬元】到花蓮、台東縣政府「社會救助專戶」,幫助罹難家屬與傷者度過難關。本周三(7日)交通委員會中,國民黨團將提案組成「事故調閱小組」,要求交通部台鐵局將近5年包括義祥工業社在內,所有外包工程合約提出檢視。最後,國民黨團提出10大疑點,要求行政院、交通部在一周內向國人說明,嚴正要求交通部長林佳龍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蘇貞昌院長也必須道歉下台,蔡英文總統必須公開在國人面前道歉。
總召費鴻泰表示,這是一件令國人悲痛事故,在召開記者會前半小時前,黨團到台鐵搜尋行車事故月報表,最後更新在1月,換句話說,台鐵局長變成代理之後就沒再更新,從這小事就知道螺絲都鬆了;無論是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和交通部長林佳龍,都不是路人甲,更不是無辜的第三者,他們都是當事人,現在林佳龍一副好像慈悲救難英雄,實際上「義祥工業社」是否有借牌標案的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關鍵因素?林佳龍必須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
費鴻泰指出,台鐵局在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內部幕僚就開始計畫將責任甩鍋給包商,那是否也同時開始幫交通部推卸責任?降低行政院的責任?費鴻泰指出,蘇貞昌擔任院長之後,許多專案會議都不召開,該核定的案子不核定,連原本應由行政院組成的「台鐵總體檢專案小組」,最後丟給台鐵局自己處理,如此震驚國際、全國哀痛的悲劇,國民黨團再次堅決地要求【蘇貞昌道歉、下台,林佳龍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台鐵內部有人爆料,事故發生第一時間,竟然有幕僚在倡議把責任都往監造商推,降低台鐵負評,沒血沒淚到這種程度,第一時間想到的居然是甩鍋,這還有人性嗎?這是什麼樣的文化?已經不是「官僚殺人」可以形容,這些責任都該追究到底。鄭麗文指出,在副總統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期,發生「普悠瑪翻車事故」,曾經要成立行政院層級的「台鐵總體檢專案小組」,蘇貞昌上任後卻不聞不問,這份小組就這樣不再運作、沒有下文,體檢報告找專家來寫了洋洋灑灑幾百頁,行政院卻不核定,這件事蔡總統知道嗎?
鄭麗文進一步指出,有車輛專家提醒,出事的工程車不可能空停在邊坡上,非常有可能有人正在操作,然後發生意外導致事故,這點應該調查清楚;此外,不能僅調查「義祥工業社」,所有連帶責任都要查清楚,不該有縮小範圍、企圖切割甩鍋,否則令人難以接受。交通部、台鐵如果有做好監督施工單位邊坡改善,不必犧牲這麼多寶貴性命。鄭麗文痛陳,蘇貞昌上任後大大小小人事案都要經過他,台鐵局長懸缺3個月,是不是因為蘇跟林佳龍的宿怨,所以遲遲不核定林佳龍送來的人事案?蘇貞昌欠國人交代,國民黨團要求林佳龍必須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蘇貞昌必須下台負起政治責任。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太魯閣號悲劇,就是政府殺人事件,親手拆散了49個家庭,國民黨團在事故發生之後,找出10大疑點:一、工程車手煞車是否拉起?二、施工範圍為何不設護欄?三、施工交通維持計畫是否落實?四、工程延宕誰該負責?五、2020年底應該完成的邊坡監測系統,全數完成嗎?六、東新營造投標只差底價3%,是否因為使用「最低標」而出事?七、台鐵局總體檢報告行政院未核定,是否有內情?八、台鐵局3個月沒局長,是否蘇貞昌與林佳龍之間派系鬥爭下的結果導致?九、包商違法兼任工地主任,誰該負責?十、工地工程投標廠商被列入黑名單,竟然可以投標,誰在包庇、護航?
陳玉珍指出,台鐵去年花了1549萬元找1450網軍始祖「春露」公司做大內宣,台鐵花了很多金錢去做宣傳,但沒用心去做保障安全的事,平常蘇貞昌很會耍嘴皮很會反駁,實際上一堆會議沒開,「食安」、「治安」、「毒品」的會報都不開,連老百姓基本的安居樂業都做不到,49個破碎家庭豈止是林佳龍下台就算是負起責任,國民黨團呼籲蘇貞昌,勇敢地站出來承擔自己的政治責任吧!
藍委洪孟楷表示,太魯閣號事故,就是「官僚殺人、怠惰殺人」,週三交通委會國民黨團會「要求成立調閱小組」,要求台鐵將近5年「義祥工業社」所得標的工程合約全部提出,釐清其中是否有人謀不臧、包庇,同時檢視合約內容攸關SOP部分是否確實落實?洪孟楷指出,若交通部、台鐵局乃至於義祥工業社都有按照施工SOP施工,意外根本不會發生,因此,調閱小組成立後,也會特別針對「行車安全邊坡安全維護工程」所有合約一併檢視。洪孟楷呼籲交通委員會不分藍綠,一定要共同組成調閱小組,好好檢視,同時也要求台鐵局在一周內將現在進行中相關「行車安全邊坡安全」工程,是否有施做安全維護工作,提出報告。
洪孟楷指出,在民眾所提供的畫面中顯示,李義祥在事故發生當下,和一群疑似工人的不明人士出現在事故現場,這不禁讓人懷疑,根本不是李義祥在接受檢方偵訊時說自己一人前往檢視工地,根本就是有預謀地「趕班加工」,台鐵不是對外宣稱清明連假禁止施工?為何李義祥卻和一群疑似工人在事故第一時間出現?媒體還報導,甚至還有負責監造的「聯合大地」勞安員也在現場,倘若屬實,李義祥根本就是「趕班加工」,相關施工廠商包括「東新營造」、設計監造公司「聯合大地」、發包單位台鐵局,全都必須負起相關責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
螺絲工廠 工作內容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直很想觀看日本電視神劇《半澤直樹》,可惜多年前錯過機會後,一直沒有時間。過去數天在myTV SUPER內觀看了共10集的《半澤直樹 2》,實在非常精彩,亦可讓我們學習很多做人處世的智慧。
《半澤直樹2》為日本社會斷症 - 林兆彬
當今最受歡迎的日劇《半澤直樹》第二季終於播映完畢,今季共十集的故事改編自小說《失落一代的反擊》與《銀翼的伊卡洛斯》,亦被稱為「東京中央證券篇」和「帝國航空篇」。半澤直樹的對手已經不單純是職場上司,要「土下座」道歉的,竟然包括政府高官和政黨高層。今季的「下剋上」劇情依然是非常熱血,繼續代替觀眾說出平時在職場上不敢說的心聲,而今季對政客的指罵,就如《CHANGE》和《民王》般浪漫卻天真的理想主義。結局或許太超現實,但仍無損整體的高評價。
我沒有帶著特別高期望去觀看《半澤直樹》第二季,因為過去七年間看過太多TBS電視台改編自《半澤直樹》小說作者池井戶潤的作品,包括《羅斯福遊戲》、《下町火箭》、《陸王》等等,甚至TBS電視台還模仿《半澤直樹》劇集風格製作了原創劇《小巨人》,那些熱血劇情、誇張對白和超大頭拍攝手法,七年前開創先河的獨特風格,如今都已經不再新鮮。
不過,第二季頭四集的「東京中央證券篇」實在令我喜出望外,我認為它是兩季共四個篇章之中最精彩的一篇,因為它描述了被銀行行長貶到子公司、失去「座右銘」的半澤直樹怎樣重新爬起來戰鬥,就像失去了超能力的超級英雄重新振作打敗怪獸一樣,更點出了《半澤直樹》的中心思想和哲學。
池井戶潤似乎有「螺絲情意結」,經常用「螺絲」去講故事。半澤直樹的父親經營螺絲工廠,但因為大和田(香川照之 飾)當年拒絕融資,導致半澤的父親自殺,令半澤立志要成為銀行家,運用金融力量去幫助社會上努力拼搏的人。社會、企業、飛機等等都是由無數螺絲支撐著,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每粒螺絲的價值,這就是半澤直樹的正義觀。而池井戶潤的另一作品《七個會議》則講述一間大企業隱瞞螺絲造假的弊案,由小職員挺身揭露,批判腐敗的日本企業文化。
比起第一季集中討論日本職場文化,第二季的內容更豐富,說教圍繞日本企業文化問題、職場品格哲學、甚至對政治世界的批判。第二季第四集是充滿金句的一集,半澤對下屬森山(賀來賢人 飾)說:「我有三個信念,第一,對正確的事情要承認它是正確的。第二,組織和社會的常識必須一致。第三,腳踏實地誠懇做事的人應該要獲得正當評價。」
以上這一幕在為日本社會斷症。或許日本有太多迂腐守舊的公司,公司內的常識比社會上的常識和法律更重要。職員就像古代的武士,而公司就像藩國,日本舊企業的終身僱用制,導致員工離職就像武士脫藩完蛋,自然產生了一種集體價值觀:為了藩國的利益,不惜犧牲武士的生命和社會的常識。鼓吹「忠誠」,硬幣另一面即是「互相包庇」。半澤直樹一直在問觀眾:工作其實是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的生活、客人的利益、公司的利益、抑或是為了社會整體?這幾方面的衝突,正正是劇集好看的原因。
金融力量是一把劍,半澤直樹希望用它來幫助人和社企(社會和國家只是其次),而大和田等奸角就只是為了私利和上位。「帝國航空篇」其實出現了銀行和社會之間利益的對立,銀行放棄債務或許對社會是好事,但半澤直樹仍不怕強權,堅持金融業的理想,堅持「借錢必須還錢」的原則去捍衛公司利益,揭露政治腐敗只是順便。半澤為了追求自己的原則,一向會不擇手段,包括違規犯法,而今季最大的看點是半澤直樹和大和田的多次合作,寫得相當有趣。政治沒有永遠的敵人,有時候為了更重要的目的,往往需要和你討厭的人合作。
最後,關於有沒有第三季的問題,短期內當然不太可能,因為原著小說系列最新出版的是2019年的第5本《阿萊基諾與小丑》(アルルカンと道化師),回溯至半澤在東京中央銀行大阪西分行的故事,而並非講述半澤怎樣爭奪銀行銀長一職。難怪TBS電視台也公開表示目前並不考慮製作續篇,所以粉絲們只能重溫池井戶潤的舊作品吧!
原文:關鍵評論網
#政治 #職場 #商業
螺絲工廠 工作內容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作記事◎陳昌遠
3
你已經知道了
知道了明日的工作為何
而後天的,往後的
所有表上的流程的等待的
不及待的
都已經知道了
每一顆螺絲都是被知道的
都必將被鎖入
對應的螺孔,螺紋與鑽床
也是知道其固定的硬度與扭力
或者耗電量,需索的電源中
每一條金屬線都必將
纏繞彼此,輸送已知道的
最大輸出,以及光熱,是電
抵達每一個接點
每一個接點,都是知道了
都必將受焊於極致之上
端與端之間是寂寞而單調的語言
是知道了
是固定的路通往
固定的方向與地點
是確知用途的器械或者
具備功用且必須有所作用的
種種部件,微小且粗略
零碎亦可替代的方便
這些,都已經知道了。
--
◎作者簡介
陳昌遠
一九八三年生,高雄人,曾獲時報文學新詩評審獎,楊牧詩獎。做過十年的報紙印刷技術員。到臺北工作後,發現精神勞動比身體勞動的危害更大,有時會夢到自己還在工廠。以ID:sea35在ptt_poem板長大。
--
◎小編宇路賞析
作者長期身為一個印刷廠工人,後又轉換跑道到台北工作,陳昌遠的《工作記事》這本詩集是他從工作中的各種細節,以及前往和離開工作的路上所得到的靈感及體悟的結集。詩集中,每一首詩只有編號,沒有題目,一方面讓人聯想到如羅智成的《黑色鑲金》、《寶寶之書》等詩集的編排方式,另一方面,編號體式也很符合「記事」的概念。
編號3的這首詩,以第二人稱「你已經知道了」開頭,但全詩只出現過這一個「你」,我認為是別有用心的。詩裡大概可分為四種「知道」:第一是「時間(流程表)」,其次為「位置」,第三為「方向」,第四為「功能」。在工廠的運作邏輯中,這四種要素是每一個人、每一個物件,都必須是確定的、被知道的,每一個工人像是一座巨大機器中的一個零件,要在固定的時間,在某個固定的位置,前往某個固定的方向,發揮固定的作用。
為了減低生產成本,現代化工業發展出了「福特主義」的生產方式,而在這種模式下的生產工人,和他的工作(勞動行為)產生了異化。在這首詩開頭的「你」,或許就代表著這個工人自身與他的工作異化,變成了一個異己的對象存在(當然,這也可能只是我多餘的猜測)。
詩中重複著「(已經)知道的(了)」、「固定的」,以及許多的排比句型,就如同千遍一律的工作,不斷重複著某種節奏,造成的效果與詩所要表達的內容合成一氣,是這首詩的高明之處。
--
美術編輯: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工作記事 #陳昌遠 #sea35 #資本主義 #工廠 #勞動 #異化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24.html
螺絲工廠 工作內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啊,啟點文化迎接了一位新的同事。這位同事呢,主要是幫我做一些內容的撰稿,還有影片的編導工作。
在啟點文化的工作形態裡,因為我們都是知識型的工作;所以我常常會跟我的同事說:「今天你加入啟點,我要的是你的『腦袋』,而千萬不要只把你的『手腳』放進來。」
這一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去發揮他獨特的想法;讓啟點文化因為他的加入,成為一個更好的生態圈,而不是成為一個工廠的螺絲釘。
同樣的話跟同樣的概念,我也跟我們的這一位新同事分享。然而在過去,我們的工作模式裡,大家其實是蠻自由的。
對於啟點文化的老朋友,你可能就會知道,如果呢你平常在上班時刻,沒有先預約,直接殺到教室,可能教室裡是沒有人的。
而啟點文化還是一樣運作得很好,它原因就是呢,因為我要的是大家的「腦袋」嘛!我何必一定要把大家的時間跟空間,鎖在某個特定的物理環境裡,這是沒有意義的。
可是呢,這一次我們新同事的加入,就讓我開始調整了這件事。所謂調整的部分哦,也不是讓大家從此以後,就來朝九晚五。
而是呢,用一個階段性的、有計劃的、朝向特定目的的,讓大家固定的到辦公室報到。怎麼說呢?
因為我相信啊,任何人要嵌入啟點文化的這個生態圈,他最需要具備的,並不是知道我們的組織規章跟制度。
反而是要讓自己在最短的時間裡,讓自己知道這個生態圈,是怎麼運作的。打個比方喔,就像你在地球,你一定知道有「萬有引力」。
所以呢,當你在高樓層的時候,千萬不要輕易的往下跳,這個就叫做物理規則,這也就叫做地球這個生態圈的規則之一。
我想任何環境,只要它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能夠孕育萬物的生態圈;無論是大還是小,它都有這些生態圈的規則。
這些規則並不是像工業時代裡,每個人來當個小螺絲釘,只要你能夠弄清楚書面上的組織規章,並且照著做就可以的。
一個生態圈它是有機的,也就是它會變化的。就像是我們有四季,每個不同的季節,植物、動物,還有微生物的運作方法,都會有一些不同。
所以言歸正傳,隨著我們這一位新同事的加入,我們用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剛剛前面所提到的,我們設定了一個時間的區段,讓大家在這一段時間裡,固定的進辦公室。
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以最實際的互動交流跟相處裡面,讓新成員可以知道,啟點文化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而可以怎麼樣嵌入這樣的生態系統。
這就讓我想到,在史丹佛大學的一位學者,史考特.威爾特斯,他做的一個實驗。他那時候做了一個實驗哦,他找三組人。
而這三組人呢,請他們在各自不同的條件下,去聽加拿大的國歌。其中第一組,讓他們邊聽、邊默念歌詞。
而第二組,讓他們一邊聽加拿大的國歌,一起大聲唱;而讓第三組人,每個人戴上耳機,而且根據不同的節奏,邊聽、邊唱國歌。
這三組各自做完他們的規定之後,最後讓他們每一個參與者去選擇,是不是要一個人獨享接受實驗的費用,還是呢,讓小組裡面的每個成員,去平分這個實驗費用。
結果就發現喔,第一組「邊聽邊默念歌詞」,跟第三組「帶上耳機,而且根據不同的節奏邊聽邊唱」的這兩組人;他們並沒有明顯的要跟別人分享,或者是自己獨佔的偏好。
但是呢,第二組「曾經跟大家一起唱國歌」的那一組,在這一組的成員,幾乎全部都傾向,把這一筆錢平分給每一個人。
所以你會發現喔,只光意識到自己跟別人,做同樣的行為的時候,就比較容易產生合作的關係。
我記得呢,在先前的「一天提一點」裡,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關於呢,到底是要「遠距工作」比較好,還是呢「固定到一個辦公場域」比較好?
其實這樣的思維,在最近這20年是有很明顯的變化。這些高科技公司、這些網路公司,他們也慢慢的傾向於,讓大家固定進辦公室辦公。
為什麼呢?並不是要限制大家上、下班的時間,而是要讓大家創造出這種「共同感」。
其實如果一個團體跟環境,要能夠讓所有的成員,去嵌入這樣的生態圈裡,去為這個生態圈的美好跟變化,還有它的前進做點事;那麼它幾乎有一個必定的條件,就是要讓大家能夠在一起啊!
其實呢,一個公司或一個團隊要能夠成功,就像是一個生態圈,要能夠生生不息,它一定要具備有基因的多樣性。
也就是說當你的工司或團隊,都是同一種人擠在這裡;這樣的狀況,其實是很危險的。
因為一群「同溫層」的人聚合在一起,他是沒有辦法去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大家的想法太一致了,所以所有的選擇跟行為的策略,也會傾向於很一致。
然而要能夠讓各自不同領域、不同個性、不同專長的人,要能夠集中在一起,那麼,我們能不能去創造出一些共同的任務?
除了那個大方向讓公司好之外,我們能不能創造出一些,大家可以一起來的地方。所以囉,說千萬不要小看「做同樣的事」。
當你跟一個團隊有一個共同的聚焦,也有一個共同的物理,跟心理空間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發揮自己的獨特,才不會導致於自我感覺良好,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所以如果進一步想,如果你想要跟一個人有更好的合作,千萬不要怕麻煩別人;也就是創造出,你跟他之間一些「共同要解決」的問題、共同的任務。
我想這會是「合作」的一個重要的開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在7月21號有一門課程,叫「寫作小學堂」。
如果你想要在文字表達的層面,有所精進的話,那麼這一門課,如同啟點文化一路以來堅持的傳統;我們會帶著你直指核心的去理解,什麼叫做寫作、什麼叫做文字的表達?
我想回到你身上,不管你是不是要成為一個寫作者,或者是單純的只是想要發展寫作的興趣;那麼凡是回到本質跟關鍵,它可以幫助你,不管在面對各種任務,還是個人需求的時候,達到一個美好的平衡。
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在7月21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螺絲工廠 工作內容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經濟循環區、205遷廠後土地應盡快訂開發方向
陳麗娜議員今(一)日在都市計畫委員會質詢時,要求盡快釐清大林蒲遷村後經濟循環專區屬性及進駐產業是否為石化業、高雄市國土計畫研擬作業應加快、DC21及205兵工廠遷廠後用地如何使用應有方向。高雄市副市長、都委會主委李四川答詢表示,經濟循環專區要引進任何產業都要符合相關規定,希望以低污染高科技產業為主;205遷廠代辦工程略有落後,遷廠後土地會做通盤檢討;都發局長表示高雄市國土計畫將在5月3日做期末報告,明年5月公告。
陳麗娜議員表示,大林蒲遷村是因需地機關經濟部在2016年提出成立「循環經濟專區」計劃,這個專區可能會從大林蒲地區延伸至南星計劃區,未來還可能進一步向外填海造地。然而「循環經濟專區」到底要引進哪些產業?大社工業區土地降編後石化廠將面臨關廠命運,他們會不會遷到循環經濟專區?這些問題都沒有具體交代,讓已經受臨海工業區800根煙囪威脅的小港市民憂心忡忡。
李四川表示,經濟部確實朝「循環經濟專區」方向提計畫,但都委會要等行政院正式核定後才能展開都市計畫變更討論作業。但無論未來要引進任何產業,都必須符合環保法規等相關規定,也希望引進的是低污染、高科技產業。
全國國土計畫將在民國111年5月實施,高雄市國土計畫必須在109年5月公告實施。有感於國土計畫攸關高雄未來百年發展,陳麗娜從第二屆第六次大會開始,連續提6次質詢、辦兩場公聽會,但都發局目前卻只辦過兩場座談會,進度令人心急。陳麗娜希望都發局盡快提出版本,包括螺絲產業專區是不是在特農區?臨時登記工廠如何處理?相關規畫都應盡快和市民、業者進行對話。
DC21在馬英九總統時間要推自由經濟示範區,後來自經區沒有下文,但都委會在102年6月4日公告「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及細部計畫變更案」,將原先的重工業土地變更為特定經貿核心專用區、特定文化休閒專用區、港埠商業區等,仍持續推動開發工作。然而「多功能經貿園區計畫」雖完成變更,包括台塑、台肥、中石化及國產署而205兵工廠也在進行遷廠,未來要朝哪些方向開發?
李四川表示,205遷廠很多由市府代辦,目前工程確有延誤,土地將於遷廠後進行通盤檢討,確定開發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