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與30年後,他們怎麼打橋牌?】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倘若當作一部虛構的政治戲劇,挺好看,劇情緊湊有趣,可以一口氣看完10集。
只是啊,劇情畫面和排場陣仗「有點虛弱」,畢竟有關我們熟悉的台灣總統府、機要、政局和媒體等,即使在90年代,場面仍寒酸了點。
(知道啦,多少跟困窘製作經費有關)
可是呢,90年代初,不是只有政治招待所,那是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狀態,酒店林立,大家都在KTV唱《愛拚才會贏》、《吻別》、《酒後的心聲》,《七匹狼》、《夢醒時分》,《向前走》也是90前後時代的歌曲。
雖有些台商前進貧困的中國賺大錢,那也是台灣瘋狂哈日時代喔,當時最熱的日劇是《東京愛情故事》。
《國際橋牌社》這部政治1990-1994年台灣政治的戲,確實很用心隱射了史實人物,也很用心揉合虛構;經過30年後,2021年的今日來對照歷史,真不好意思,我會忍不住笑出來。
隱射郝伯伯的長青部長:「我們是中華民國最後一道屏障。」
噗,笑翻,想到他年老後回去對岸「朝拜」,一面笑,又一面不忍唏噓。
哎喲,蔣偉文演隱射趙少康的政治人物,會不會太斯文太帥了?一點殺氣都沒有,我本來以為蔣偉文是演陳履安呢。😅
而隱射人物陳水扁的陳木寬,會「常去」阿才……不,《阿偉的店》喝酒,我也大笑出聲,他那麼嚴肅、沒生活品質的人。
《阿才的店》,是1992年後才開;一開始這種氣味類型的店,首先是《攤》之類,剛解嚴,集合了很多黨外人士,以媒體記者為主,包括一些電影圈和藝術家,一面聽台語歌,一面喝酒說幹話。
另外,阿扁的超人與各種cosplay都是他當選第一任市長後才開始,並非選前造勢喔。
😁
《春天的花蕊》,是一首很棒的好歌,也是1994年選舉歌曲,充滿快樂希望的一首歌,一改民進黨過去悲情形象。
#
好啦,認真說感言───
《國際橋牌社第一季》這部戲劇除了隱射李登輝的黎總統和許多政治人物,劇中重點角色充滿太多外省籍出身的人物,卻缺少當年在野黨或支持在野黨本省籍平凡人物的真實情緒(都太表面),可惜了。
#施明德這麼戲劇性的角色竟然不見了 😆
我,是不會拿預算充沛的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來和此劇比較……即使,本劇政治權謀的場景、表現都「直白」了點——
我覺得《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劇情是好看的,對,也不用快轉;第二季第一集,也很有趣,正期待著。
政治不正確嗎?
我個人是不覺得。
可是,半虛構半史實,
這題材,註定敏感。
#真心建議不要再找政治人物與名嘴客串某人
#除非他或她演自己
因為政治人物與名嘴都善變,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他或她,將變成怎樣,有的看了就想轉台。🤬
就算想描述台灣的政治故事,也請讓戲劇歸戲劇吧,其它部分,觀眾會自行體會。
#第一季看到某些人物我個人是有火氣的🤬🤬🤬
#劇組拍攝時也不知道未來局勢吧
#何必冒這種險
#吃力又不討好
我自己亂講啦,要拍出台灣的《House of Cards》,很困難;究竟要有多少史實和虛構?比例如何拿捏?
若不是拍紀錄片,還不如就當作一個有趣的政治戲劇題材,反正政治人物名字都改了,也有一堆虛構混合人物,那就是戲劇,只要好看就好。
搞不好可加上一點韓劇《請回答》系列的生活感情,更有大眾共鳴。
歌曲很重要,也買點版權吧,熱切渴望台灣戲劇發展的人,應該都會支持,這也是重要的共鳴。
#
最後說一下:
當我支持這部戲劇並購買這部戲劇的前半小時……突然想看某部外國片,發現我購買的friday影音竟未到期,然後,我就一口氣看完《國際橋牌社》第一季,好看,但是,哈哈。
😆
#期待第二季
#也期待台劇多元化
#韓國光州事件都不知拍了多少戲劇版本了
嗯,再說一次。
請不要再找政治人物和政治名嘴客串有的沒的。需要收視率或新聞,要嘛,就找宋仲基或玉澤演或三上悠亞。
至少,他媽的也打一次橋牌吧。
😇
#國際橋牌社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介紹 訪問作者:陳力航 內容簡介: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西伯...
虛構人物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綁架影帝黃晸珉 HOSTAGE:Missing Celebrity》(2021)改編自丁晟的編導、劉德華主演《解救吾先生》(2015)。與中國版差異在於,黃晸珉是以本名出演。所以這部電影的賣點昭然若揭,即在於召喚認識黃晸珉的影迷入場。
.
在預期上,觀眾或許會想像電影會有實境秀感。也許會想像能看見更多黃晸珉本人的私生活面向,窺視更多他真實的想法與性格(固然真實性也無法驗證)。過去黃晸珉在韓國電影當中演出不少硬漢角色,如果一部關於他本人真實形象的電影,卻還是一貫的「角色塑造」,自然無法讓觀眾信服,因為趣味應該在於「反差」。
.
舉個例子,好比黃晸珉在大銀幕上如何英勇,但現實生活卻連蟑螂都不敢殺,諸如此類的反差。無論這是不是事實,都能透過類似的差異來創造出層次。否則,如果黃晸珉在私下在戲上是同樣的人,我們何不看他扮演別人算了?
.
丁晟拍《解救吾先生》時,像是借了劉德華的「形」,他演自己就好,表現機會其實都給了王千源飾演的綁匪頭目。但在《綁架影帝黃晸珉》裡頭,反派固然搶眼,但眾星拱月的意圖更明顯,這終究是一部英雄化黃晸珉這個演員的作品。原本可以玩出的一些後設趣味,因為角色血肉的單一刻畫,使得作品更像是在幫黃晸珉這個人物做廣告。
.
當然,維護明星形象無可厚非,只是如果我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無法聲稱(雖然很可能是一種妄想)自己對黃晸珉這個演員本人有了新的認識,那有什麼意思?可以料想在起初的企劃與編劇的開始,創作者就有了錯誤的預想,畢竟每個演員都願意演出有缺陷的角色,但又有多少演員會願意讓自己的銀幕形象破滅?即便願意,經紀公司也不可能放行。
.
當電影以「影帝黃晸珉」作為一個賣點,似乎已經暗示了電影的呈現只能趨於保守。不過如果觀者完全不認識黃晸珉,或者願意將黃晸珉單純視為一個虛構的「角色」,或許對電影又會有截然不同的認知。作為一個明星被綁票的故事,本片呈現堪稱恰如其分,在節奏掌握、運鏡與動作場面的搭配,都表徵了韓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標準。
.
就是這個自己飾演自己的「噱頭」,實在不存在必要,如果不是演自己,或許黃晸珉能夠演得更「開」一點?
.
.
(圖為《綁架影帝黃晸珉》劇照。)
#綁架影帝黃晸珉
虛構人物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介紹
訪問作者:陳力航
內容簡介: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西伯利亞拘留,指的是二戰末期,蘇聯向日本開戰,戰敗後大量的日軍戰俘強制移送西伯利亞與中亞、蒙古等地,在惡劣高壓的環境中進行苦役工作,在那不毛之地導致許多人魂斷異鄉。
除了日本人,當時的臺灣人成為戰俘後,也被送往西伯利亞。臺灣人來自溫暖海島,更加不能適應北地氣候,然而,這段歷史卻被抹去、消失於臺灣人的記憶中。
本書從宜蘭男兒陳以文的生命歷程出發,透過他的經驗,回到那混亂的一九四五年,跟著他從日本本土出發,前往滿洲、西伯利亞,重新認識並補足屬於臺灣人的歷史。
作者簡介:陳力航
出身宜蘭醫藥世家,成大歷史系學士、政大臺史所碩士,現為獨立研究者,專長為日治時期臺灣史,除學術著作之外,亦有多篇歷史普及、非虛構文章刊載於網站《故事》、《黑色酒吧》、期刊《薰風》。專書部分,著有《圳流百年》(方寸,與謝金魚等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與吳亮衡等合著)。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虛構人物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介紹
訪問作者:陳力航
內容簡介: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西伯利亞拘留,指的是二戰末期,蘇聯向日本開戰,戰敗後大量的日軍戰俘強制移送西伯利亞與中亞、蒙古等地,在惡劣高壓的環境中進行苦役工作,在那不毛之地導致許多人魂斷異鄉。
除了日本人,當時的臺灣人成為戰俘後,也被送往西伯利亞。臺灣人來自溫暖海島,更加不能適應北地氣候,然而,這段歷史卻被抹去、消失於臺灣人的記憶中。
本書從宜蘭男兒陳以文的生命歷程出發,透過他的經驗,回到那混亂的一九四五年,跟著他從日本本土出發,前往滿洲、西伯利亞,重新認識並補足屬於臺灣人的歷史。
作者簡介:陳力航
出身宜蘭醫藥世家,成大歷史系學士、政大臺史所碩士,現為獨立研究者,專長為日治時期臺灣史,除學術著作之外,亦有多篇歷史普及、非虛構文章刊載於網站《故事》、《黑色酒吧》、期刊《薰風》。專書部分,著有《圳流百年》(方寸,與謝金魚等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與吳亮衡等合著)。
出版社粉絲頁: 前衛出版社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虛構人物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怒海逆風島嶼行:台海戰亂世代的故事」介紹
說書人:查理 主編
內容簡介:
《台灣航空決戰》作者最新發表
《怒海逆風島嶼行》述說民間的野史
當事人親身的口述歷史,可以補足正史的破洞,甚至揭露正史的破綻
張延廷空軍備役中將感動推薦:「見證到時光隧道內暗黑時代,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與事。」
台海不平靜的年代,留下了多少早被遺忘的小人物,他們的故事有的傳奇,有的溫馨。有的甚至會讓你毛骨悚然。他們是大時代下人生無法有太多選擇的一代,在不斷往前走的時刻,不妨停下腳步,看看這些不再被提及的小故事。鍾堅感嘆:「若沒人用筆尖紀錄下他們走過亂世的記事,他們的事蹟將很快被遺忘,甚至被當作從未發生過。」
鍾堅的新作收錄了台海戰亂世代不同社會階層人物的故事,作者通過建忠這個虛構人物的角度,回憶起許多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小人物。這些故事幾乎都有官方版本,但可能只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事實的全貌又是如何的呢?
我們有太多在戰亂中逝去的人物,但那些倖存而與驚險擦肩而過的人卻應該被人遺忘?每一則故事都是有血有淚,每一則故事都代表了一個生命的歷程。有些看了會覺得怎麼會如此造化弄人,但有時候又讓你覺得人生的奇妙之處實在多有。看完了這些小故事,你會對那些年代有不同於以往的觀點也說不定。
作者出自軍眷家庭,加上有機會與許多曾參與台海戰事的老兵接觸,因此耳濡目染之下,累積了許多被大時代所淹沒的逸事。這些不見得是什麼驚世大發現,也不會是什麼歷史大發掘。他們就跟我們一樣的凡人,只是他們歷經過有血有淚的日子與生活,這一切都值得在我們的世代繼續述說下去。
首部曲 怒海航行
述說海上驚悸的故事,其中包括國境極南太平島發展史,以及高雄港發生過的兩則風雲紀錄。
二部曲 逆風飛行
收錄於空中驚魂有關的故事,內容以新竹寡婦村為開端,闡述兩岸對戰期間不為人知的空軍眷村的獨有記憶。
三部曲 島嶼慢行
非讀不可的故事,從台籍譯員與荷蘭戰俘的奇遇開始,闡述主角親身經歷或見證的大時代小故事。
作者簡介:鍾堅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國防學士班總導師。
軍事著作包括《台灣航空決戰:美日二次大戰中的第三者戰場》(燎原出版)、《驚濤駭浪中戰備航行》、《爆心零時》。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虛構人物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介紹
訪問作者:皮國立
內容簡介:
如何寫歷史?最強的實作力!
第一本以臺灣及華文視角,
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
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
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用通俗筆調詮釋高深的史學方法,
將人文素養轉化成執行實務的基本功。
讓史家的技藝,貼近真實生活,
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實作和訓練,
應用於文史系所、中學新課綱,
甚至職場、學術江湖、生命態度,
一般人都能受用的實務史學方法。
非虛構的閱讀與寫作,有核心,有步驟,
解決問題,提升思考力,
改變看世界的眼光。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不只是技巧與方法,更是一種真切的日常態度與精神!
本書從「個人的歷史經驗」與「近代歷史人物的經驗」兩者出發,以歷史學者的閱讀和寫作技藝為主,用實際的情境案例,搭配歷史人物的經歷,來為讀者闡釋史家的閱讀、寫作和日常生活、心靈與思考等方方面面的故事,讓讀者讀過後能習得方法並有實際的收穫,進而增強寫作力,並將閱讀融入自己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
作者簡介:皮國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
著有《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中醫抗菌史:近代中西醫的博弈》、《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等專書,並合編《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藥品、疾病與社會》等論集。另有學術論文、專書篇章等70餘篇。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虛構人物意思 在 [問題] 只要很多人拜,普通人或虛構角色也可成神? - 看板soul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上面有人說虛構人物也可成神,讓我想到之前做的筆記
當作是我的心得吧...
與靈溝通的真相-意識反映?
緣起:
隨著各地文化交流頻繁時,可以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與靈界交流的時候,為什麼中國人看
到的是東方的鬼,神,佛, 外國人看到的是惡魔,天使,上帝,聖母? 每種說法都有人言之鑿
鑿深信不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而如果自己是對的,那對方就一定是錯的.這就是宗教糾紛
的起源.
另外,民間信仰中,最常降靈的孫悟空,三太子,濟公等等,有些是小說中的虛構人物,有些是
真有其人,但表現的形式卻十分制式化,好像孫悟空上身就該怎樣怎樣,三太子上身就該怎
樣怎樣?
這點也很讓人疑惑,說全都是假的,其確有其信驗之處,說都是真的,其確有不可思議的地方
.到底事實的真相到底為何?是否有一種統一的理論可以說明這些現象?
筆者因此提出一個設想,基於不同物種,不同次元,不同存在方式之間,由於彼此的差異太大
,大到無法直接溝通,甚至無法學習彼此的語言.那該如何交流?
我假設換個立場,若以仙佛對人類溝通來講,就比做是人類跟螞蟻溝通好了.讓我們思考一
下,要如何跟螞蟻溝通.
首先第一個問題,螞蟻是用化學氣味來溝通.所以人類必須
1.找出特定化學氣味.
2.學習氣味如何運用.
3.並用種種方式解讀螞蟻回饋的訊息.
然而這也僅僅是達成最基本的可溝通狀態.接下來還有更棘手的問題..文化差異.
各種文化上的差異也可能無法用對方的方式描述出來,比如要如何解釋汽車這種概念給螞
蟻理解?
這樣的話,較為可行的方式便是: 意識反映.
何謂意識反映?
假定A為發言者,B為收聽者, 也就是將A方想要講一句話,便將這句話的意思抽象化, 投射
到B方文化中相對應的抽象概念, 再由B方來解讀此抽象概念在B方意識中相對應的具體概
念為何
而經由意識反映的結果便是:不僅對話的內容經過轉化,連對方的形象與場景等等整個過程
也是經過轉化的.轉化的結果取決於解讀者的文化認同或是意識水平.
所以解讀者的文化認同或環境若是佛教傾向,則會進入佛教式的場景,可能是菩薩或是佛祖
對他傳授經典.這整個場景都是經過解讀者的意識去轉化出來,也因此可能原發信者是同樣
也具有慈愛博愛的大能者,某些特質符合佛祖的精神,因此在解讀者的意識中,他便反映為
佛祖的形象,講出的話都是佛經式的經文.
而宮廟中也是同樣..若是發言者比較屬於活潑純真的,則被轉換成三太子,若是跳脫不羈,
武力高強,則被轉換成孫悟空,若是幽默慈愛,則被轉換成濟公.
你說他不是真的濟公,可它也具有同樣特質,同樣能力高強又慈愛.又如何不是濟公呢?
意識反映就是這種方式,優點是顯而易見的,他可以超越文化差異,超越種族差異.但他的缺
點也同樣明顯..就是不明確.
對同一個訊息,100個解讀者就會有100種解讀方式.這種方式只能保證訊息的大概意涵,並
不能精確的溝通.
抽象化與具象化?
抽象化,即是將具體的東西或概念化約為較抽象的概念,
例如: MAZDA3 轎車 -> 轎車 > 石油驅動車 > 四輪車 > 載人工具 > 運輸工具 > 可搭載
物品+行動+容器 +快+不需人力
具象化則相反,將抽象的概念收束為更具體的東西,具象化時則會依照解讀者對抽象概念中
隱含的種種子概念來對應.
若B解讀者認為A為孫悟空
可搭載物品+行動+容器 +快+不需人力 > 觔斗雲
若B解讀者認為A為天使
可搭載物品+行動+容器 +快+不需人力 > 天使拱衛之飛行馬車
因此將概念抽象化,在發送給解讀者,雖然可以達成溝通的目的,但是依照解讀者的文化背
景不同,可能將相同的抽象概念具象為完全不同的東西.
舉例:
1. A方說:"對做出有益團體的行為,會增進自己與群體的整體利益,將提升自己在團體中的
地位,獲得更大利益.而危害團體者反之."
2. A將之轉化為抽象概念
3. B接收此一抽象概念
4. B從自己的文化認同中具體出此抽象概念
若B為佛教徒: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若B為基督徒: 善者入天國,惡者入地獄
若B為道教徒: 證得三千功即待詔飛升,無功果者終不得大道.
若B為無神論: 利人者利己,害人者害己.
如何泯除文化差異造成的訊息誤差?
-> 盡量了解解讀者之文化背景 (佛,道,儒,民俗)
-> 盡量理解發言者在解讀者眼中形象所表示的代表型
(EX:濟公,三太子,關公各自代表的意涵),這有助於理解發言者的立場
-> 將解讀者所描述的訊息再次抽象化
-> 試著抽象化與具象化到足夠解讀,但需淡化文化背景的影響..
不明之處暫時放著,不以相符者就順理成章套入自己的概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218.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