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畏寒系列】薑唔止越老越辣!
#你夠不夠薑?
#薑的學問實在太多
#要寫食薑101嗎
不同的薑不同功效
說起薑,你可能只會想到薑就一定是溫熱,其實這不過只適用在我們最常用來驅寒的生薑,原來薑在不同的「歲數」也會有不一樣的功效和屬性,味道也不同!其實除了一般大大舊的肉薑外,還有小黃薑,也是生薑的一種,但顏色較深而且薑味較濃,不少老一輩都喜歡以小黃薑煲薑茶。
嫩薑﹣即是我們平常會吃到的子薑,皮的顏色仍然偏白,帶紫紅的皮,辣味較輕,而且多汁,有開胃醒肺的功效,主要作為行水及消水腫,屬性微溫,因此多在夏日時吃醃製的子薑來醒胃。
生薑﹣是我們最常用到的薑,也被稱為粉薑,是比嫩薑較老的薑。主要功效是暖胃止嘔、發汗散寒,舒緩風寒感冒、脾胃虛寒、及暖宮。至於薑皮則可利水消腫。
老薑﹣待薑老化後才採掘的就是老薑,由於薑肉纖維化,相對較多渣,皮呈灰土色,但薑愈老的辣味就愈濃,屬性為熱,驅寒的功效特別強,最可令身體提升體溫和代謝。
薑母﹣當老薑繼續生長不採掘的話,明年就會有新子薑在旁長出,這時候的薑就是薑母。薑母屬性溫,同樣有驅風散寒的作用,對調經止痛及活血化瘀特別有用,所以台灣人傾向以薑母入饌調經。
Heal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inger
You probably just think of warmth when it comes to ginger. But actually, ginger of different ‘ages’ have different taste, effects and nature. Aside from the usual ginger you see, there is also small turmeric which is a type of raw ginger. They are darker in color and have a stronger flavor, a lot of people like to make ginger tea with that.
Tender ginger- this ginger’s skin is still quite white. Those with hint of purplish red skin will be spicier and juicier. Has healing effect of stimulating appetite, helps to promote fluid circulation and reduce water retention. They are slightly warm in nature and usually pickled in the summer time as an appetitive.
Raw ginger- this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ginger and it’s slightly more aged than tender ginger. It can warm the stomach and relieve vomiting, promote perspiration and dispel cold. Helps to relieve cold-wind flu, weak and asthenic spleen and stomach, and warm the uterus. The ginger skin can promote diuresis and relieve water retention.
Aged ginger- this ginger is harvested after its been aged. The meat has more fiber and the skin is darker brown in color. The older the ginger the spicier it is and it is hot in nature. It has a stronger effect to dispel cold and helps to increase body temperature and metabolism.
Ginger mother- if you let aged ginger continue to grow without harvesting, new ginger root will grow on the side of it and this is now a ginger mother. Ginger mother is warm in nature, can also dispel wind and cold.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relieving menstrual pain and promotes blood circulation to relieve bruising. It is commonly used in Taiwan as a way to regulate menstruat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辣自製- #辣椒油』 『老婆你真的要做那麼簡單的辣椒油嗎?』老劉一臉存疑 『有什麼不可以,因為我想做你喜歡吃的口水雞呀!』我可是認真的 🙋🏻所以我們的下一集就會有完整口水雞的做法! 生活中有些東西因為取得方便,所以我們都不想自己動手做了。 買辣椒油多方便啊! 超市、賣場選擇性又多,哪需要自...
薑的學問實在太多 在 阿嬌生活廚房lifekit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辣自製- #辣椒油』
『老婆你真的要做那麼簡單的辣椒油嗎?』老劉一臉存疑
『有什麼不可以,因為我想做你喜歡吃的口水雞呀!』我可是認真的
🙋🏻所以我們的下一集就會有完整口水雞的做法!
生活中有些東西因為取得方便,所以我們都不想自己動手做了。
買辣椒油多方便啊!
超市、賣場選擇性又多,哪需要自己做,多麻煩。
是這麼說沒錯,但是市售的成分總是讓我覺得不是太安心,而且口味又眾多,所以每次買辣椒油總是要花上許多時間。站著將一字排開的各種品牌辣椒油,在手裡翻來覆去,成分表讀了又讀、看了又看。
最終還是會買到一個自己也不是太滿意的味道。
-
因為這個原因,也因為家人喜歡我自己做的辣椒油味道,所以再忙也要做給老爺、少爺品嚐(其實我家只有舌尖被寵壞的少爺,沒有老爺啦)。XD
這個辣椒油食譜,其實我選擇了一個我覺得在香料上比較簡單的味道,而香料也儘可能用上一些,我們較為常用的,意思就是你買了這些香料比較不浪費,因為這些香料也很適合用在其他料理上。
也許你跟我一樣是很喜歡收集香料的人(我的廚房香料比我的香水實在是多太多了),所以我的這個食譜裡的香料或許你打開櫥櫃根本就隨手可以取得。
-
至於做法其實就一點訣。
也沒太大的學問,但是就是要一點油溫的經驗。
這辣椒油當你把辣椒碎片以及一些香料就定位之後,最大的技巧便是淋油時的溫度。
辣椒油是利用油溫去控制辣椒碎片以及香料所釋放的香氣,所以那油溫就是在燒滾之後,再回溫一下,然後再做淋油的動作,藉由油溫淋上辣椒碎片以及香料時,而使得迸出香氣將香料熟成釋放香味。
而這油溫過與不及都會左右辣椒油最後的香氣表現。(過頭會焦了便苦了,但是熱度不夠香氣也就不足),所以我剛剛說的回溫一下,就變得是種經驗了,如果要說個油溫數字大概就是180~190度。(有溫度計的人也可以測量一下)。
不過可千萬別因為你身邊沒有溫度計就放棄了,真的就是燒熱之後回溫一下。(笑)
-
做好的辣椒油可以運用的料理實在很多,從蔬菜到肉類以及海鮮、魚類甚至麵點,沒有不合適的只要你敢吃辣,保證你一定可以廣泛運用。
家中老劉和兒子都喜歡辣椒油的口味,所以我只要在料理淋了辣椒油,基本上那天的晚餐一定就是電鍋朝底,白飯清空。
找個時間給自己做個辣椒油的機會,你會發現跟你買來的味道截然不同,『真的很像餐廳的口味喔』這句話是老劉給的讚美。
-
『辣椒油 食譜』
200cc植物油、2片老薑、2片月桂葉、1個八角、30g碎辣椒片 、5g五香粉、30g白芝麻、5g花椒粒(也可以用花椒粉,但是會比較麻一點,就自行選擇,不加也ok)
做法:
1. 200cc的植物油+老薑+月桂葉+八角,煮至薑變色微微捲起。
2. 將四川辣椒碎片+五香粉+四川花椒(粉)+白芝麻,放入一個耐熱的碗中。
3. 薑燒熱後的油,稍微回溫後淋至碗中,拌勻。
4. 隔夜再將八角、月桂葉、薑片、花椒粒取出,放置一夜之後更為入味。
❤花椒粒的部分可以取出或不取出,依照個人口感,也可以直接加花椒粉,但如果怕麻的人就省略。
❤做好之後的辣椒油,我建議放在冰箱儲存,這樣可以使用大約6個月。
(不過我相信我的這個食譜份量並沒有很多,應該很快就會吃完了XD)
❤還有我知道這粉絲頁裡有很多的人不太吃太辣,因為老劉雖然喜歡吃辣但也不能太辣,所以我在食譜上選擇了有香氣,但其實不辣的辣椒油比例,這個辣度是真的不會讓你不舒服的。
🙋🏻下一集會有完整『口水雞』的做法喔!

薑的學問實在太多 在 你夠不夠薑-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我畏寒系列】薑唔止越老越辣! #你夠不夠薑? #薑的學問實在太多 · #要寫食薑101嗎… See more.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