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農漁民 民進黨已成臺灣最大菜蟲
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競選總部總幹事張嘉郡、發言人周柏吟以及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江啟臣、韓國瑜競選總部發言人陳宜民,於今(21)日共同召開「救救農漁民,民進黨已成臺灣最大菜蟲」記者會,痛批民進黨農業政策失靈,上自中央,下至地方政府失能,都是造成菜價低迷,外銷無門,傷害農漁民的兇手;並指出民進黨為協助雲林、高雄等農漁從業人口高的地區選情,寧可用抹黑、抹紅等手段推諉卸責,也不願好好面對農漁民面臨的困境。
江啟臣細數民進黨政府的「農業幹話」,包括蔡英文總統曾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問「下一個崩盤的是哪一種水果」;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說過令人哭笑不得的「農業幹話」更是不可勝數,被問到如何防範冬天禽流感的威脅時,他說「冬天不要養禽」;鳳梨農拜託他協助外銷,他竟要農民「自己先找外銷訂單」;823水災重創中南部農產區,結果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卻說農損不到0.1%。現在高麗菜價崩跌,陳吉仲竟然還說「價格不會血本無歸」睜眼說瞎話,甚至連高麗菜都錯認為是短期葉菜類,說出「一年可收 6 、 7 次」這種沒有專業的話。
江啟臣強調,這些話不僅足以凸顯蔡英文政府的農委會,不僅對農業外行和無知,更無法解決農漁民的困境,民進黨上自蔡英文總統,下至地方政府首長都怠忽職守,也沒有真正任用專業,不斷傷害農民,才是真正害慘農民的「菜蟲」。
陳宜民表示,虱目魚是台南與高雄重要的水產,馬政府執政時與對岸有契作,還可維持每台斤45元的穩定價格,但是民進黨執政後外銷市場萎縮,造成這兩年虱目魚價格波動很大,漁民苦不堪言。此外,民進黨上台後成立台農發公司要幫農民外銷農產品,結果是自己搞外銷、農民沒外銷,根本與民爭利。
他進一步補充說,此次韓國瑜點出臺灣農漁業的外銷困境,也強調要拿掉「意識形態」的框架,可透過品種改良、加工技術升級、完整的行銷包裝以及先進的保鮮、冷藏技術,把台灣生產的優質農漁產品,賣到全世界有需求的地方。當前這股「韓流」究竟是寒流還是暖流,農漁民感受最深,最後也將反映在選票上。
張嘉郡指出,民進黨無心做事、無心農民的解決問題,只想把自己的責任推給韓國瑜跟張榮味。今年823水災重創中南部農產區,民進黨政府反應慢半拍,事後也只會講幹話跟平抑菜價讓農民吃土。她表示,823水災雲林縣同樣受災慘重,但是行政院公布第一波災損補助區時卻遺漏雲林,反應同樣慢半拍。此外,對於民進黨政府開放進口農產品,進口稅收好收滿,卻讓本土農產品價格崩盤的狀況,張嘉郡說,今年由於氣候關係產值下降,每一分地產量約減1/3,而臺灣每年蒜頭產量約5萬噸,總需求量約5萬3千噸,臺灣在WTO協定臺灣蒜頭進口配額年3,520噸正好補需求量不足,但政府去年卻進口2萬8千噸,今年的1~2月又進口6,571噸,為了收9億關稅,造成了今日的蒜農血本無歸。民進黨執政後,諸如以上的錯誤政策難以計數,地方政府的忽視與農委會的不專業影響下,農民真的苦不堪言。
周柏吟指出,民進黨每次選舉,除了傾盡全力抹黑對手的招數外,提不出任何解決問題的做法。像之前民進黨抹紅韓國瑜,說他在擔任北農董事長期間進口中國大陸蔬果,吳音寧則無。但是簡單的邏輯是,韓國瑜期間有人要進口是因為那時候臺灣的價格好,進口有錢賺,反觀現在臺灣蔬果價格低落,當然沒有人要進口。
周柏吟引用農委會的數據指出,民進黨為抹紅對手,以兩岸簽訂ECFA後,農產貿易更趨活絡的結果來影射韓國瑜照顧「中國農民」;污名化張麗善要將農產品透過麥寮港銷往大陸的構想。但在國民黨執政時期,臺灣對於中國大陸的農產品是貿易順差,自ECFA早收清單生效後,至105年五月底政黨輪替為止,兩岸農產品貿易,臺灣年年順差,三年半的時間為臺灣對中國大陸順差約新臺幣52億2千萬元;但政黨輪替後,兩岸蔬果貿易臺灣對中國大陸呈現大幅逆差,105年六月到今年8月為止,兩年多的時間,卻讓臺灣對中國大陸農產品貿易逆差達約新台幣43億5千6百萬元,進口比出口還多,一來一往之下相差約95億8千萬新台幣。他質疑,民進黨用抹黑、抹紅的方式打選戰已非第一次,但數字會說話,周柏吟強調,全民一起關注救救農漁民,拒絕政府謠言。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