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新聞台] NEW JAGUAR E-PACE耀眼登場
#小編:源自英倫工藝的零死角美學
有著Baby Jaguar的別名, Jaguar E-PACE承襲F-TYPE的迷人身形與源自賽道的性能底蘊,共譜Jaguar獨樹一格的跑車型compact SUV新定義。New Jaguar E-PACE於9/29(今)日耀眼上市,為台灣市場帶來全新的頂級英倫美學工藝之作,集尖端科技、豐沛動力與現代奢華的完美結合,成就品味人士的絕倫之選。New Jaguar E-PACE導入P200 R-Dynamic S與P250 R-Dynamic SE 雙車型,建議售價分別為新台幣206萬與225萬元起,即刻入主即享6年原廠保養方案。
New Jaguar E-PACE承襲F-TYPE優雅動人的身型,雙車型統一標配R-Dynamic專屬內裝外觀套件,列為選用配備的黑色外觀套件,包含一系列亮黑色塗裝於水箱護罩框飾、前方進氣口框飾、葉子版造型通風口、窗框、車尾車型銘牌、品牌徽飾等妝點,前、後照明系統同步升級搭載LED燈組,車尾燈更具備動態指示方向燈,選配升級的高解析度頭燈組具備ADB自動遠光調適功能,可自動評估行駛時的前方路況,主動調節燈組內各別LED燈具的照明程度,全面提升夜間照明效能,大幅增加夜間行車安全。
New Jaguar E-PACE車身尺碼為長4,395mm x 寬2,088mm x 高1,648mm,軸距2,681mm,在緊湊的車身尺碼下仍保有後座舒適的乘坐空間與494公升的置物空間,後座椅背亦可40:20:40傾倒,強化空間機能靈活運用。腳踢式感應電動尾門則同樣列為標準配備,增加日常生活的實用便利性。
New Jaguar E-PACE雙車型統一搭載Ingenium 2.0L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並首次搭載MHEV 48V輕油電混合動力系統,透過車輛行駛時的動能回收輔助車輛起步時的加速力道與減少引擎耗能,進而提升燃油效率。雙車型動力配置分別提供200PS、320Nm與249PS、365Nm的最大動力輸出,搭配JaguarDrive SelectorTM 9速手自排變速系統與智慧型四輪傳動系統。
全新的PTA底盤(Premium Transverse Architecture)利用高壓鍛造鋁合金技術強化車身剛性與加強避震座剛性,在不降低車輛靈活性的情況下提供更佳的舒適性與車輛對地面路感回饋,並可減少行進崎嶇路面時的方向盤震動與改善油門反應。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能主動偵測路況後即時分配前、後軸扭力,營造車輛最佳循跡能力,TVbB煞車控制扭力轉換系統則於車輛過彎時提供內側輪各別的煞車力道,藉以提升車輛靈敏性。跑車化個人設定可於賽道模式之下調整包含引擎、變速箱、方向盤的多種反饋,滿足不同路況及駕馭需求,而針對追求操駕需求的消費者,亦可選配Adaptive Dynamics主動動態控制系統升級電子避震器,選配後將與跑車化個人設定整合並可進一步針對避震系統有舒適、賽道兩段式的調整功能,在New Jaguar E-PACE先進MHEV複合動力、優異車身結構與尖端底盤科技結合下,為車主提供高度的行車安全與駕駛樂趣。
#JAGUAR #E #PACE #BabyJaguar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This is 林布蘭」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 林布蘭,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 ...
華豐營造統編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狂人新聞台] 極致的豪華典範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
#小編:唯有 MAYBACH 能夠突破 MAYBACH
延續追求完美的品牌精神,Mercedes-Maybach 體現德國最高等級的造車工藝,造就自 2015 年推出今的Mercedes-Maybach S-Class 旗艦車款,在全世界銷售逾 60,000 輛,無疑成為殿堂級豪華轎車的最佳代名詞。全新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 於本月 3 日在台上市,建議售價新台幣1,132萬元起。預計最快於今年十月到港、開始交車。全新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 共提供 10種銀粉漆、 5 種特殊漆可選;而極致奢華的象徵莫過於識別度極高的 MAYBACH 雙色車漆,由專職工匠費時一週手工噴塗,使色塊間精準接合,將採全球限量生產供應 10 種 MAYBACH專屬雙色車漆。
由於軸距相較於全新 S-Class 長軸版又加長了180mm來到 5,469 mm 的修長車身,無論是選擇寬闊的沙發式三人座椅,或是頭等艙式獨立雙後座,結合禮車套件,還可將具備多重支撐充氣調整座椅傾倒最多至 43.5°,徹底放鬆。透過後座三角窗巧妙後移至與車門分隔,後座乘客能享有高度的隱密性,都令人倍感尊榮,不僅如此, 車內所見之處從車門到中央扶手、頸枕到腳靠皆採用豪華Nappa 真皮包覆,提供五種 MAYBACH 專屬豪華 Nappa 真皮內裝供品味買家選擇,搭配通風、加熱功能,使身心都得到最佳的舒展。
全新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 運用擁有31具揚聲器的Burmester ® 高階 4D 環場音響系統,首次透過車內麥克風與車速感知器接收環境音頻,並利用全車七具重低音輸出反向聲波,達到主動抗噪效果,過濾任何來自外在世界的紛擾。
藉由優異的抗噪設計,坐進車內彷彿與世隔絕,買家更可選配 Burmester ® 高階4D環場音響系統,配有31 具高傳真喇叭和 8 支聲波傳感器、可配合音樂律動而震動的座椅,讓音樂更加立體,能夠自在坐擁專屬 MAYBACH 獨家演奏殿堂,享受猶如親臨現場的震撼。
沉浸於音樂薰陶同時,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 額外提供絢麗主動環景式內裝照明,全車內的 253 顆 LED燈,與 MBUX 智能控制系統結合,無論是開門時高頻閃爍警示功能或是智能聲控回覆音頻光譜,豐富乘客感官刺激,增添車與人的互動性。此外,全新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將 MBUX 後座視聽娛樂系統摯獻給後座的貴賓,雙 11.6 吋觸控螢幕及中央扶手處 MBUX 後座觸控面板,於各方面呈現超現實科技感,為後座乘客帶來一場視覺饗宴。
全新 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為首款後座搭載MBUX智能控制之車款,後座乘客除了能使用手勢控制多項車內功能,只要揮揮手就能關閉電動車門,顛覆專人關門才尊榮的刻板,實現零接觸最豪華的創新概念;此外,全Mercedes-Maybach S 580 4MATIC 首次搭載後座安全帶遞送功能,彷彿能預知乘客的一舉一動,當坐進後座並關上車門後,便以安全之禮為乘客遞上安全帶,即便身著較為拘謹的西裝或禮服,也能保持一貫的從容優雅。
MAYBACH 即為至臻豪華的代名詞,對於選擇獨立雙後座套件的買家而言,在全新Mercerdes-Maybach S 580 4MATIC 車室能享受更高程度的環境獨立感,在自己專屬空間內自在放鬆、愜意辦公;品味商務人士可透過後座摺疊桌椅讓通勤過程成為一舒適的移動辦公室,隨時掌握生意脈動,享樂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品味人士可透過選配後座中央冰箱、香檳杯及香檳杯座,營造無可取代的儀式感。
#Mercedes #Maybach #S580 #4MATIC
華豐營造統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演出資訊 / #現場直播】
★ 160人樂團 V.S. 16000多位來賓的感動!
★ 震憾、華麗、飛揚、悸動感人、狂野的音樂會&藝術秀終於來了!
〖天籟之戰~其實不想走|口琴管弦慈善音樂會〗
明後(4/10、4/11)兩日台中中興大學惠蓀堂——正式登場!
承繼2019年〖榮耀之聲~我們不一樣〗的震撼,這一次〖天籟之戰〗的規格、規模都更加龐大!好高興這次又能與新朋友、舊夥伴們一起合作~🥰
和上回不太一樣的是,我除了擔任曲目中的獨奏協演外,一年前便有幸參與了編曲工程,更和 mr.Why 花影樂團 一起創作了同名主題曲,不僅如此,演出當天還有其他的驚喜跟初次挑戰等著你我⋯⋯🙈🙈🙈
雖然現場門票早早索取一空,不過現場會進行演出直播,大家也可以透過網路收看~兩天四場每場150分鐘台上160人台下加總16000人的口琴音樂盛會,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希望一切都能順利平安,精彩開幕、華麗落幕💪
【天籟之戰——其實不想走|口琴管弦慈善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21/4/10(六)、4/11(日)午場14:00 晚場19:00開演 (全程演出約150分鐘,無中場休息)
演出地點|台中中興大學惠蓀堂
主辦單位|台中市中華口琴會、 聯捷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主演團體|台中口琴交響樂團(160人組)
協演團體| mr.Why 花影樂團、 Sirius Harmonica Ensemble 天狼星口琴樂團、 彰化青年管樂團 (彰青)、茱蒂口琴樂團
贊助廠商|
聯捷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綸泰企業、親家建設、惠田開發、允將建設、金宇城發展機構、鉅虹建設、精銳建設、豐邑建設、由鉅建設、亞洲大學、惠豐順開發、隆耀國際、順天建設、黑龍江建設、聚合發建設、寶睿地產、寶爵建設、寶鴻建設、寶崍建設、惠蓀開發、雙橡園開發、Fourmosa(鐿慶國際)、中美兄弟製藥、水舞事業機構、王碁企業、巨匠建設、永豐建築師事務所、光寶鋼鐵、青松健康事業、多芬建設、亨都建設、佑崧建設、志陽工業、沅林營建機構、林酒店集團、林新醫療社團法人林新醫院、林新醫療社團法人烏日林新醫院、茂美洋建設機構、啟華工業、御寶系統廚櫃、盛華人力、富旺國際、惠宇建設、惠眾建設、超峰汽車、黃家攝影、新弘公司、新英機械、新博軟體開發、源成建設、經緯土地開發、群祐機械、鉅擘開發、鉅麒建設、雋業建設&昇雋不動產、綸盛企業、肇益營造、遠拓建設、德鑫建設、歐群科技、餘慶堂建設、謙耀環亞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鴻宜建設、佑順開發、佳和食品、幸記工業、詠晟科技、楊惠玫代書、九龍五金、三好國際酒店集團、三興營造、大錸開發、王天佑會計師、賴政義、日泰營造、巨將企業顧問、禾安投資、再曜公司、同興協記建設、旭振企業、有幾園生物科技、伯特光電、利吉富玻璃、宏德建設、杉林溪遊樂事業、辰星營造、昇祐建設、泓電自動化、金主營造、青成建設、冠越建設、帝圖藝術拍賣、泉溢電機、皇冠塑膠、茂居建設、泰田金屬、泰御建設、財榮壓鑄、富鋼公司、惠友建設、舜元建設、順欣營造、順富鑫建設、照鴻建設、萬怡健康生技、彰星金屬、精湛建設、億承建設、藏真藝術、藏愛藝術、鐘昱實業、益德明物流、康林集團、碧根建設、春耕不動產、豐穀建設、CH造型剪髮、上興建設、卜大實業、大安鋁業、台竣實業、谷合營造、明欣國際、通豪建築、 喜全國際、萬群地產、嘉楠建設、徵征會計師事務所、廖連聰代書、中山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達莉事業、青睦建設
--
#吉吉影 #李讓 #金墨雨 #蔡牧恭 #吉他 #樂團 #音樂會 #鋼琴 #口琴 #打擊 #電貝斯 #harmonica #guitar #vocal #liveband #band #electricbass #藝文活動 #台中 #花影樂團 #慈善音樂會 #交響樂 #jangliharmonica #하모니카 #هارمونيكا #ハーモニカ מפוחית# #harmonicist #harmonicaplayer #taiwan
華豐營造統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This is 林布蘭」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繪畫,是自然的子孫,並與上帝相關。」──林布蘭‧凡‧萊茵
林布蘭,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他的畫運用強烈對比的光影,營造出戲劇效果,為傳統肖像畫注入更深刻的情感表現。
成名甚早的林布蘭,卻揮霍無度,潦倒半生。然而,命運的試煉,未曾打擊他對繪畫的執著,當時創作主流還是以聖經故事與神話為主,但在他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喜怒哀樂自然流露;而他肖像畫,更是奠定西方繪畫史上人物畫法的重要成就。
林布蘭一生大起大落,戲劇化的曲折教人心驚。但他作品所傳達出的內在生命視野,卻敘述著完全不同的故事,見證一名急躁、心靈手巧的早熟年輕人如何蛻變成深思熟慮、有洞察力和思想縝密的男人。
相較於林布蘭逼真寫實的畫法,本書插畫尼克‧希金斯則大膽採用較粗糙的筆觸、豐富的色彩來反映林布蘭的不羈,反差效果更彰顯林布蘭的獨特!
作者介紹:喬蕊拉‧安德魯斯(Jorella Andrews)
喬蕊拉‧安德魯斯是倫敦大學金匠學院視覺文化系的資深講師。著作有:《這是塞尚》(This is Cézanne )、《秀吧!:影像哲學》(Showing Off !:A Philosophy of Image)等書,是專業的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她對哲學、感知和藝術實踐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

華豐營造統編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華豐營造統編 在 梁靜茹官方專屬頻道 Fish Leo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總是問候別人好不好,
多久沒問過自己一句:「我 好嗎?」
《微光》:
https://lnk.to/Fish_Twilight
2019 梁靜茹【我好嗎?- 太陽如常升起】
我們 都是尋找愛情的螢火蟲
首波詩意單曲〈微光〉用螢火蟲隱喻愛情的脆弱和稍縱即逝,梁靜茹幽微的聲音,傳達著她音樂裡永恆的命題。編曲裡有噪音和氛圍電子營造獨特氣息,是靜茹的一次音樂突破。前段靜茹的中音娓娓陳述著無奈的愛情故事,中段的強拍刻畫勉強又虛弱的堅強,到後段的歇斯底里帶著難以言喻的詩意,整首歌聽覺上充滿豐富的層次與情緒,一段將近五分鐘的美妙旅程。
出道20週年 重回歌唱生涯因緣之地拍攝
〈微光〉MV與專輯主視覺照片,遠赴加拿大溫哥華-靜茹錄製首張專輯【一夜長大】時的回憶之地拍攝,由影像風格詩意深邃的導演余靜萍操刀,唯美的氛圍、令人心碎的曙光與霞光,勾勒靜茹聲音的特質。
溫哥華號稱「雨城」,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時間在下雨,然而老天卻給了靜茹拍攝團隊整整七日的大晴天,讓攝影師可以順利捕捉到許多「奇蹟之光」,也完成了數千張奇蹟美照,更恰好對應了單曲「微光」的概念。儘管座車曾在山上的雪地中失陷,也有因為要接近美景而全體工作人員的腳都深陷泥沼的狀況,整個過程卻讓靜茹十分開心,說是她歷年來發片拍攝最好玩的一次。
= Song Lyrics =
〈微光〉
詞|林珺帆 曲|PAN
尋找螢火蟲的微光 等待沼澤中的璀璨
你們的情話在歌唱 填滿空蕩蕩的夜晚
露珠吻別夢醒的臉 迎接不識趣的日光
埋怨先瞌睡的對方 懷著等不到的遺憾
如今呆板的另一半 陪你看電視的螢光
沙發乾淨得很穩當 屏幕閃爍得很孤單
蘆葦在你心裡盪漾 沼澤早就煙消雲散
你也厭倦每年元旦 在外面看煙火瀰漫
回憶 短暫 人生 太長
別為 剎那 淚光 錯過 滿天星光
原諒螢火蟲沒膽量 受不了浪漫的擾攘
苦心經營的太難忘 隨心而來的很平凡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回憶 短暫 人生 太長
別為 剎那 淚光 錯過 滿天的星光
習慣 也就 喜歡
浪漫的 缺憾 往往 以平凡補償
尋找螢火蟲的微光 等待沼澤中的璀璨
愛情在沼澤裡曝光 感情是電視的螢光
?記得訂閱喔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ishleong6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ishleongmusic/
WEIBO:
https://www.weibo.com/jingruqingge
= Song Credit =
製作人Producer|鍾成虎 Tiger Chung
編曲Arrangement|黃少雍 Huang Shao Yong
和聲 Chorus|許哲珮 Peggy Hsu
大提琴 Cello|劉涵 Hang Liu (隱分子)
配唱錄音 Vocal Tracking|鍾成虎 Tiger Chu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張念達 Mushroom Chang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Dave Yang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添翼錄音室 Teamear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楊大緯 Dave Yang @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Dave Yang Recording Studio
混音師助理 Mixing Engineer Assistant|黃亭蓉 Colate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黃維凡 Wei Fan Huang
= Video Credit =
導演|余靜萍
剪接|黑光
動畫|蕭涵云
出品 & 藝人經紀|天熹娛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經紀人|廖素平
經紀執行|林筑姮、許舒宜
監製|鍾成虎
A&R &企劃統籌|黃婷
企劃執行|陳立珊
造型|曾瓊鶯
造型協力|王瑾瑩
化妝|Claire @DivaBeauty
髮型|Nico Yeh @Cubex Hair Styling
動態側拍|梅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