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
荷蘭國王節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治區節慶 ~ 安達魯西亞節(Día de Andalucía)】
今天二月 28 日是安達魯西亞節,導遊趁機介紹一下這個自治區。
安達魯西亞自治區(Andalucía)是西班牙的 17 個自治區之一,位於西班牙南部、歐洲和非洲之間、面臨大西洋和地中海。
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的面積是西班牙的 17.3%,有 87268 平方公里,比荷蘭、比利時、丹麥、奧地利、瑞士還大,人口將近八百五十萬人,人口最多的都市是首府塞維亞。
安達盧西亞是西班牙橄欖園,共有12個橄欖油產地受到原產地命名制度保護。
安達盧西亞是西班牙的醃製區,有兩種伊比利亞火腿受到原產地命名制度的保護(D.O.P. Los Pedroches 和 D.O.P. Jabugo),有兩種塞拉諾火腿受到原產地命名制度的保護(I.G.P. Jamón de Serón 和 I.G.P. Jamón de Trevélez),還有兩種鹹鮪魚乾受到地理標示制度保護(I.G.P. Mojama de Barbate 和 I.G.P. Mojama de Isla Cristina)
而變化最多、顏色從透明淡金色、銘黃色、琥珀色到深暗色,可以從開胃菜、前菜、主菜配到甜點的雪莉酒(D.O.P. Jerez-Xérès-Sherry)也產於安達盧西亞。
千年的歷史在安達魯西亞留下了許多藝術遺產,世界文化遺產包括:
1️⃣ 哥爾多巴的歷史中心,包括大清真寺(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
2️⃣ 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宮、赫內拉利費花園以及阿爾巴伊辛區
3️⃣ 塞維亞的皇家城堡(Real Alcázar de Sevilla)、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evilla)以及印地安檔案館(Archivo de Indias)
4️⃣ 烏貝達(Úbeda)和巴埃薩(Baeza)的文藝復 興建築群
5️⃣ 安特克拉支石墓遺址
6️⃣ 哥爾多巴的阿薩阿拉古城(Medina Azahara)
7️⃣ 伊比利亞半島地中海盆地的岩石藝術
如果我們要談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安達魯西亞有舉世聞名的佛朗明哥(Flamenco)以及哥爾多巴的庭園節(Fiesta de los Patios de Córdoba),還有較不為人知的「莫龍德拉馮特拉鎮(Morón de la Frontera)的石灰製作傳統工藝的復興(Revita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of lime-making in Morón de la Frontera)。
安達魯西亞的天然景觀跟自然生態保護區也不少:
🌲 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多尼亞那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Doñana)
🌲 九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生物圈保護區(Biosphere Reserves):Sierra de Grazalema、Doñana、Marismas del Odiel、Sierras de Cazorla, Segura y Las Villas、Sierra Nevada、Sierra de las Nieves、Cabo de Gata-Níjar、Dehesas de Sierra Morena、Intercontinental del Mediterráneo
🌲 兩個國家公園:多尼亞那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Doñana)跟雪山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de Sierra Nevada)
🌲 25 個受拉姆薩公約(Ramsar)保護的濕地,以保護水禽棲地
🌲 特殊天然景觀:安特克拉岩洞區(Torcal de Antequera)
、國王棧道(Caminito del Rey)
除此之外,安達魯西亞還有非常多的節慶,被西班牙政府列為「據國際觀光價值的節慶(Fiestas de interés turístico internacional)」:
1️⃣ 加的斯的狂歡節(Carnavales de Cádiz )
2️⃣ 馬拉加的聖週(Semana Santa de Málaga)
3️⃣ 塞維利亞的聖週(Semana Santa de Sevilla)
4️⃣ 格拉納達的聖週(Semana Santa de Granada)
5️⃣ 塞維利亞的四月春會(Feria de Abril de Sevilla)
6️⃣ 赫雷斯的馬節(Feria del Caballo de Jerez de la Frontera)
7️⃣ 阿爾蒙特的羅西奧聖母遊行(Romería del Rocío de Almonte)
8️⃣ 赫雷斯的葡萄豐收節(Fiesta de la Vendimia de Jerez de la Frontera )
9️⃣ 桑盧卡爾的海灘賽馬(Carreras de Caballos en la playa de Sanlúcar de Barrameda)
🔟 巴薩村跟瓜第斯村的卡斯卡莫拉斯節(El Cascamorras de Baza y Guadix)
安達魯西亞還有著名的白色小鎮,因為,除了 Júzcar 之外,每個小鎮都是白色的,不需要跟其他觀光客人擠人到米哈斯(Mijas),租車自駕一路上都是原汁原味、沒有觀光客的白色小鎮,例如 Arcos de la Frontera、Zahara de la Sierra、Ubrique、Casares、Alcalá de los Gazules、Genalguacil、Cortes de la Frontera、Jubrique、Setenil de las Bodegas、Frigiliana、Capileira、Bubión、Pampaneira、Priego de Córdoba ..... 等。
事實上,安達魯西亞是一個很適合在春秋冬開車自駕的地方,不過,夏天實在太熱,是西班牙的烤箱,不太適合夏天去。
你去過安達魯西亞嗎?你喜歡嗎?
Andalucía 安達魯西亞自治區旅遊局官方網站:
http://www.andalucia.org/en/
順便附上導遊製作的安達魯西亞觀光資源地圖:
https://www.google.com/maps/d/u/0/edit?hl=es&mid=1hk9xiIjfC5rTrWdtxg-xCqrlT4yO--p7&ll=37.38922885233369%2C-4.658465250000005&z=9
#西班牙 #安達魯西亞 #格拉納達 #塞維亞 #橄欖 #橄欖油 #伊比利亞火腿 #鹹鮪魚乾
荷蘭國王節介紹 在 Mr. Rabbit 歐洲行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國皇室上千個時鐘收藏
.
在英國,上個周末回到了冬季時間,結束夏季日光節約時間,英國與台灣之間的時差回到8個小時
對於每年兩次的調整時間,常常要去記得調整那 "1個小時" 的時間差
.
因為現代科技發達,各種3C產品,像是電腦、手機、平板、智慧手表......等等裝置都會自動調整,大家都不用去刻意去記得哪時候要換 "夏季日光節約時間"
.
但是,如果是一般的手錶或是鬧鐘時鐘,就必須要人工手動去調整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一般裝置的時間,或許越來越少使用,大多人看時間都是拿起身上的手機就可以
.
#英國皇室的時鐘收藏
#花費40小時調整時間
來自英國BBC近日的報導,英國皇室的 Royal Collection Trust對於三個住所Windsor Castle、Buckingham Palace以及 the Palace of Holyroodhouse 超過一千個時鐘收藏,必須要專門的鐘錶部門員工花費超過40個小時,去調整時鐘上面的時針
一年兩次的調整時間 (夏日日光時間的開始與結束) ,為了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差,要把上千個時鐘都調整到正確時間,就要花上 超過40個小時
.
跟著BBC的報導,來自女王溫莎城堡的鐘錶部門負責人Fjodor van den Broek,走過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皇家住所,一窺這些過往英國皇室百年下來的收藏
光是Windsor Castle就有450個時鐘、 the Palace of Holyroodhouse有50個,最多的是 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 有高達600個時鐘收藏。
.
Fjodor van den Broek 一天在皇宮裡面走動,就要走上16000步去確認這些皇宮裡面的時鐘。
除了因為日光節約時間而變動的一個小時,要在變動的這個周末都把每一個時鐘都調整好正確時間,平常的工作也都是要確認好這些機械式時鐘的狀態是否需要維修
每一次有任何人要來訪,他都必須在舉辦活動之前,把任何活動四周會看到的時鐘都先確認好時間
雖然
大部分的時鐘都會正常擺動運作,但是,偶爾會有一些稍快或是稍慢的情形出現
必須要時常去關注
.
從新聞當中還可以看到,Fjodor特別介紹一個來自法國的時鐘,這是維多利亞女王最喜愛的時鐘,由法國路易國王在1844年所贈送,就放在維多利亞女王畫像的前方。
這個時鐘有三面繪畫,正面是描繪1364年,在義大利Padua市政廳展示的天文鐘、左面是來自於1656年荷蘭Christian Huyghens展示第一個擺鐘、右面是羅馬參議員手持水鐘(water clock)
.
在這些上千個時鐘,很多都像是雕刻藝術品般的精緻,也展現這幾百年來,英國皇室裡的收藏。
.
除此之外,Fjodor 還有透漏英國皇宮裡面也有自己的時區,在廚房裡的時間是比一般快5分鐘,就是為了要將食物在最精準的時間被送上桌
.
也在這次的日光節約時間結束的時候,透過BBC的報導,才會知道,原來英國女王有這麼多時鐘收藏,多到還需要有專門的人管理,而且光是調個時間,就要花上40個小時才可以把全部的時鐘都調整好。
#London
#UK
#WindsorCastle
#BuckinghamPalace
#英國
#倫敦
photo from BBC
荷蘭國王節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荷蘭國王節介紹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廣東話]
https://youtu.be/Evn-tHhHJFY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奧登斯。父親老安徒生曾受過小學教育,母親安娜·瑪麗亞,比老安徒生年長幾歲,是一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雖受到教育不多,但卻酷愛文學,經常念故事給安徒生聽,認識丹麥文。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呈現。安徒生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長大。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在這期間他當過裁縫與紡織的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工作過,有逸聞指出那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性,還脫褲子檢查過。
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奧登斯的聖克努特大教堂思考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因為轉大人變聲而失業。據指出,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但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兩人後來成為了終身的朋友。
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且不合群,老師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
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

荷蘭國王節介紹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維基名人錄 35 - 童話大王安徒生 [國語]
https://youtu.be/B-0C6mgaOs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在丹麥奧登斯。父親老安徒生曾受過小學教育,母親安娜·瑪麗亞,比老安徒生年長幾歲,是一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裡。父親雖受到教育不多,但卻酷愛文學,經常念故事給安徒生聽,認識丹麥文。還有母親的鼓勵:家中的各種裝飾成了他幼年時期的小天地,他在家中搭起玩具劇場,給他的木偶做衣服,並用讀過的作品給木偶定人物角色,讓作品人物以木偶戲形式呈現。安徒生在父母自由的教育環境長大。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家中只剩他和他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在這期間他當過裁縫與紡織的學徒,還在一家香菸工場工作過,有逸聞指出那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性,還脫褲子檢查過。
1819年的復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奧登斯的聖克努特大教堂思考他的未來。因為希望成為一名歌劇演唱家,安徒生在同年9月來到哥本哈根。由於聲音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用;但不久後嗓子因為轉大人變聲而失業。據指出,起初他在劇院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安徒生得到了音樂家克里斯多福·魏澤(Christoph Weyse)和西博尼(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弗雷德里克·霍格·古德伯格(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1852)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但安徒生後來變得懶散,因此逐漸失去古德伯格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的幫助,兩人後來成為了終身的朋友。
在喬納森·柯林的介紹和說服下,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文法學校深造,並支付所有費用。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帕納托克墳墓的鬼》(1822年)。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赫爾辛格的另一所學校,一直上到1827年。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得怪異且不合群,老師常責罵他。安徒生後來將這些年描述為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1872年春,安徒生從床上摔下並受重傷,後來一直未能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靠近哥本哈根一所名為Rolighed(意為「平靜」)的房子中逝世。其遺體下葬於哥本哈根Assistens墓園。
安徒生逝世時已經享譽世界。他被譽為丹麥的「國寶」,享有丹麥政府的定期津貼。在他逝世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準備為他樹立起大型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豎立在哥本哈根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的顯著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