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周刊
【集體回憶】周慧敏鋼線之舞30年 竟想推掉《三人世界》(一)
《大時代》末段,慳妹阮梅在公園向方展博訴衷情,傾吐曾重返舊居,只為看看從前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來了一個怎麼樣的新主人。
不謀而合。「我試過跟幾個舊同學突擊入學校,又回去以前經常光顧的餐廳,還專程返到舊居、按電梯上樓,在門口拍了張照,」周慧敏(Vivian)說,她沒向韋家輝提過這次「回憶半天遊」,卻在慳妹身上重演真實經歷,「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吧。」
重情如她,更會習慣成自然,從前猶在嘗試與「玉女掌門人」劃清界線,今日已盡付笑談中。「從上世紀帶到今天,這個封號已是我的朋友,並存在身體一部分,不過大家是否愛護我,跟它無關,也要看作品、行為與待人處事,從中感受我是個怎麼樣的人。」
從單純喜歡唱歌,發展成全方位藝人,回首鋼線之舞三十年,流浪風裏淋着雨,明日天氣時晴、也時雨。
黎小田給她的忠告 愈玩愈大慈母反對
周慧敏走進公眾的眼球,要追溯至八八年《勁歌金曲》,初登場的她愛戴上頭箍,端的是一個日本娃娃,卻又口才出眾、靈氣十足,「因為我的髮質偏硬,不知道怎樣打理,唯有隨便紮住、箍住就算。」其實,Vivian亦以類似造型參加第四屆《新秀》,只不過因為準決賽未有在電視直播,令「驚為天人」事件足足被推遲三年。「我從小就愛唱歌,當時還未流行卡啦OK,去比賽有live band伴奏,沒什麼包袱,純粹就是想享受的心態。」
不加修飾的四眼妹,傻更更跑去試音,推門入房,赫然發現張國榮、梅艷芳、黎小田等猛人通統在座,「千千萬萬個參賽者,我心想一下就會被叮走,依然沒有特別緊張。」Vivian選唱柏原芳惠的《最愛》,引起黎小田的注意,「他問,如果可以晉級,我能脫下那副眼鏡嗎?那時候,我一隻眼五百幾度、一隻眼八百幾度,記得好像是副膠框眼鏡,看起來樣子很傻。」過了一段時間,她果然接到通知,成為最後三十強之一,「我真的聽話,化妝時已脫下眼鏡,但我沒戴隱形眼鏡,只是玩玩,不想要媽媽花錢,所以既不知道化了個怎麼樣的妝,在台上亦看不清楚,好懵閉閉便完成了。」
宣布賽果,Vivian無緣決賽,「連李克勤都落選,我出局有何稀奇?那陣子,我們參加比賽當食生菜,之後又有十九區歌唱比賽,本來我和克勤相約報名,但我臨時甩了底,結果克勤拿了冠軍,他應該多謝我鼓勵他去拿表。」新秀年年有,得獎者尚要等運到,華星與無綫自顧不暇,輕輕放走了小美人,但以Vivian的條件,不難有星探叩門。「YT(俞琤)在德寶想找新人演戲,她可能是第一個發掘我的伯樂,我很傻,坦白跟她說沒想過演戲,只對唱歌有興趣,她很好,義務替我安排在兩間唱片公司──寶麗金與EMI試音,兩間都過了關。」取捨之際,周媽媽意識到愛女「愈玩愈大」,提出強烈反對,「媽媽很擔心我,唯有繼續唸書,回想很對不起YT,無條件幫我四出張羅,到頭來還是要放棄,她很大方,表示不介意。」Vivian繼續「玩」比賽,慈母倒不介意,終於有潛質的人,還是注定成星。「我參加新時代雜誌主辦的《新偶像歌唱比賽》,司儀倪秉郎覺得我把聲適合做DJ,比賽後致電我家,但並不是直接可以進電台,他叫我參加《業餘DJ大賽》,記得比賽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考夾歌,然後考對樂壇的知識,最後是才藝表演,我自然選擇唱歌,應該是唱了慧嫻的《逝去的諾言》或《為何仍是你》。」倪秉郎耳聽八方,果然相中Vivian是可造之才,榮獲亞軍後成為同事,「媽媽覺得電台比較可靠,還要是香港電台,更加有正派之感。」
滾瓜爛熟自告奮勇 劇組夾計騙陳山河
半隻腳踏入娛樂圈,標致的Vivian首度亮相公仔箱,旋即引起無綫注目,不費吹灰之力,大觀園入場券確然到手。「有晚,《歡樂今宵》舉辦類似電台之夜,我有幸被選中,本來只是唱些合唱歌。」八時多,一眾藝員與DJ已準備入廠,忽然間「警鐘」響起──有一對原定同晚表演的粵劇名伶爽約,霎時間去找哪兩位來一曲《劍合釵圓》?身經百戰的吳麗珠,識得執生可以理解,萬料不到,另一個自告奮勇者,竟然是從未上過電視的小妹頭!「這首歌我熟到爛,不用背歌詞已可唱出來,跟珠女、樂師匆匆夾一次便能上場。」
直播出街,視迷與媒體迴響極大,紛紛追問:「這個美女是何許人也?」無綫音樂組當仁不讓,飛快向港台「要人」,沒多久,她已成為《勁歌金曲》的新主持,在廣播道東奔西跑。「初時錄影廠仍在木人巷,一來便要做直播,不知何故無所畏懼,現在我已非全職藝人,有時演出難免會緊張,我經常回想初出道的心理狀態真的好好,叫我唱live呀,好喎,最好不要MMM(咪嘴),完全沒負擔,傻更更就行出去,以這種心態鼓勵返今日的我。」同步地,正替德寶籌備《三人世界》的陳嘉上,也看了那晚《歡樂今宵》,急向Vivian其中一位電台節目監製陳慶嘉,相約伊人試演鄭裕玲女兒的角色,求之不得的黃金機會,她居然開口說不!「知道有這個機會,我跟經理人說:『可不可以不去試鏡?』情況就等如當日面對YT,我從沒想過演戲,不知道怎麼去做!」幾乎暈低的經理人,靈機一觸:「拍檔是林子祥(阿Lam)與鄭裕玲(嘟姐)兩大天王巨星,為什麼不去試?何況,你得先算啦!」
純真的Vivian心想:「又係喎,都未必得,唔使咁擔心,得先算!」不料來到現場,跟她試戲的,原來由阿Lam真人上陣!「不知道這天他已試了很多新人,抑或只和我對戲,但他真的很用心、有耐性地和我傾,認真地演了一場戲。」巨星加持,Vivian順利跑出,並在劇組發現比自己更單純的稀有動物──陳山河!「雖然我新,但沒那麼容易被戲弄,陳山河卻什麼都相信,有天大家夾埋整蠱他,騙他說要和我演牀上戲,叫他好好準備一下,他真的信以為真,那天神色很凝重,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劇本明明沒有這一場,他也相信?「我也想不到為什麼他會相信,還緊張地打量衣服是否見得人,後來識穿了,他也沒什麼。」
輕鬆與愉快以外,她在劇組還得到了尊重。「阿Lam、嘟姐、關之琳、冼杞然等,全部當我是自己人、團隊的一分子,萬事有商量,沒有指令『阿妹你要點點點』,令我自覺變成一個演員,不恐怖、沒壓力、好玩,跟想像中很不一樣。」在不太情願的狀況下接戲,她本來打算當「一片明星」,從此不再接戲了,「我沒想過亦不覺得自己應該演戲,主要是我在第一齣戲遇到好人,對日後留在這個範疇發展,重要之極。」
■ 撰文:翟浩然/部分圖片:周慧敏/訪問攝影:張保祿/場地:The Patio@紅磡都會海逸酒店
鍾煒喬
#一萬天荒愛未老周慧敏30週年演唱會
Thank you 光與影的集體回憶
花 釵 翟 衣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嫁衣的故事 >
晨早便與Emily出外,因度身訂造的嫁衣及禮服已完成。
婚禮上,新郎通常都是一套禮服打天下。而新娘總是百變萬千,有如時裝表演。
穿著修身禮服的我已在大鏡前回來轉身,快轉到暈倒了。但新娘試衫室的門仍未打開。
展示架上亦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婚禮服裝。
除了西式禮服,待會再試穿唐裝婚服也不錯。現今的新人服裝也是中西結合、古今並行。😁
正當我挑選了一件深絳色的唐裝婚服時,試衫室的門終打開了。😻😻😻😻😻
到了此刻,我才深深體會到人們常說的:
披上嫁衣的女人,是最美的!!
---------------------------------------------------------------------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中華紛繁多彩的文化中,婚嫁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嫁衣的故事所展現出的是各自民族文化與傳承。
1.侗族
侗族婚禮以半夜迎親、對歌闖關、回親等特別的儀式聞名。婚禮服飾簡樸,顏色以青色為主,上衣對襟,胸前沿開襟邊有效大面積的刺繡花紋,衣袖寬大,衣 袖中部有兩條裝飾帶,上為藍緞,下為織花,帶各寬寸許。下著百褶中裙,長度及膝下三寸。系長方圍腰,略比裙長,有繡花圖案。腳裹青布綁腿,穿翹尖繡花 鞋。鞋底很高,鞋尖向上翻翹,鞋幫用彩色絲綢做面料。出嫁當天,新娘頭戴銀花,頸套多重銀項圈,腕套銀護手與銀鐲,加之耳環,全副銀飾重達六七斤,右手舉著寓意闢邪的桐油紙傘,在鼓手熱烈歡快的吹奏下上路。
2.蒙古族
蒙古族部落的婚禮習俗服飾種類繁多,鄂爾多斯是如今風俗文化保留較為完整,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區。鄂爾多斯蒙古族女子婚服中最為複雜且閃耀的為頭 飾。頭飾分為連垂和髮套,大多選用珊瑚、瑪瑙、玉石,以及銀鏈、銀環、銀片等串綴而成。女子出嫁之時往往有分發儀式,將新娘的獨辮從正中間分成兩半,梳成 許多小辮,將其固定在一個圓形木頭上,墜以寶劍飄帶,此為連垂。其上頭套則分為髮箍、後屏、護耳、垂飾、馬鬃、耳墜六件。整個頭部除臉面外,幾乎全被珊瑚、珍珠、瑪瑙等遮蓋,耀眼奪目。
3.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的刺繡聞名遐邇,無論男女都喜歡在內外衣的領口、袖口、胸口、褲角上繡圖案花紋。婚禮盛服中,新郎著刺繡襯衣,夏則外套刺繡短坎肩,冬則外 披傳統紋樣裝飾於領、袖的袷袢。哈薩克族女子多用白、紅、綠、淡藍色的綢緞、花布、毛紡織品等為原料製作連衣裙。裙子下襬常有兩到三層褶子,呈現塔形,袖子和領口繡有裝飾花邊,上身外加半截緊身坎肩,坎肩門襟兩側繡有對稱的圖案。新娘服中最為講究的則是帽子,新娘頭戴尖頂帽,上有繡花與金銀珠寶裝飾,頂上 裝飾羽毛和頭紗,兩側垂掛串珠垂吊在臉前。
4. 回族
伊斯蘭文化和漢族文化對回族婚服的形成與變遷有著巨大的影響。伊斯蘭教主張遮蔽羞體,服飾要求整潔美觀,但不可過奢。由此誕生了男子的無簷小帽和女子的蓋頭,同時新娘婚服一般著褲裝,絕對不能裸露肩膀和手臂,即便是裙裝也須及腳踝。新娘的頭紗須遮蓋頭髮、面頰及脖頸,相較日常的頭紗更為華麗,裝飾圖 案也多為伊斯蘭風格。漢族文化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顏色上。伊斯蘭教推崇純淨、儉樸、自然的顏色,白、黑、綠為穆斯林服飾主要色彩。而漢族則推崇代表喜慶的紅色,受之影響,回族新娘服飾中所有的部分皆為紅色,而新郎服裝中的披紅也是漢族文化影響的典型,即將兩條紅色的綢緞披於雙肩, 並在胸前、後背十字交叉。
5. 滿族
滿族人又被稱為旗人,旗袍便是滿族女子的日常服裝樣式了。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滾邊或鑲邊等樣式。旗袍裁剪簡單,圓領,前後襟寬大,而袖 子較窄,衣襟、領口、袖邊等處鑲嵌幾道花絛或彩牙兒,俗稱「畫道兒」或「狗牙兒」,由四片裁製,衣衩較長,便於旗人上下馬匹。滿族新娘大婚當日,挽髻成單,蒙上紅蓋頭,身著大紅繡花及腳踝旗袍,添繡花紅色坎肩,或白色綢帶假領。坎肩多為對襟式,對襟下端多為如意頭式,衣緣多鑲以豔麗花邊。滿族不講究纏腳,新娘腳著花鞋,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走起路來,搖曳生風。滿族新郎則著紅色馬蹄袖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頭戴翻邊氈帽
6. 古代漢族
縱觀歷史,如今人們所熟悉的漢族婚服大多為彩繡大紅吉服、鳳冠霞帔、大紅蓋頭等,其實「大紅婚禮」並非自古便有,先秦六朝則多以玄黑色為婚服主打, 隋唐則起到承接作用,主張青質翟衣,隱喻女子「德貴專一」,而男子則著深絳色婚服迎親。宋代開始出現紅色大袖,花冠霞帔,士則著深色或青色九品官服,為明代婚服的前身。直至明代,漢族古代的婚服才形成了一個比較典型和成熟的造型。此時霞帔為並列兩條,深青色為主,前端剪裁為尖角並且縫合,後端平直,按品級 飾以各類禽紋及云紋等。鳳冠與宋代相仿,綴以珠翠、花釵等,不同之處為此時平民也可與九品命婦一樣使用鳳鳥裝飾。紅蓋頭沿襲宋代,僅以大紅布帛替代紅色紗 羅。
7. 藏族
藏族傳統服飾基本構成劃分為袍、筒靴、氈、裘類帽及相應裝飾物,顏色崇青、赤、絳,如袍服,則配以白、綠、粉、黃等色的上裝及腰帶。,新娘服飾為內 著大紅細呢袍,外罩短闊袖夾襟開衩繡緣外套,稱為「哈紗疊東」。系四根彩色腰帶,飄於前後左右四側。鐵布一帶有一種叫「闊東」的外套,其款式和「疊東」相似,屬對襟開衩外罩。愛慕男子以簪珥等頭飾作為聘禮,而女子家長則大多贈送昂貴首飾作為嫁妝。
8. 苗族
苗族新娘肩上大多圍系銀飾披肩,紅緞作底,花帶鑲邊,披肩共有銀飾三層,內沿為八塊蓮瓣狀銀片;中間為橢圓形和梯形銀片,共八塊,呈兩兩對稱排列, 銀片上分別制有龍、鳳、獅子、牡丹等花紋;外沿為菱形銀網,銀網由一個個的小銀圓環將小銀鏈連接而成。銀網下吊銀鬚,銀鬚分兩層,中間是小梅花,兩邊是小 葉片等。一件銀飾披肩需耗銀一公斤左右,戴時短鬚在前,長鬚在後。其構造由三大件組成,三大部件可以拆開。
9. 維吾爾族
傳統婚禮中,維吾爾族女子內著用艾德萊斯綢製成的筒狀連衣裙,上身短至胸部,下寬大,長及腿肚。衣服上刺有各處繡花。連衣裙之外則披上長、短對襟外 衣,或坎肩。外衣多用洋紅、大紅、玫瑰、紫、墨綠、深藍的團花、散花綢緞做成,用金、銀線在領、袖和底部刺繡紋樣,通常窄袖、高領或合領,長則至腳踝,短 則齊腰。新娘頭上戴維吾爾族傳統花帽,用金銀線繡花點綴與裝飾,喀什的四楞花帽堪稱維族花帽主流。新郎則穿著繡有花邊的袷袢,長度過膝,無領斜衽,無紐 扣,用腰巾系在腰間。頭飾則為簡單的花帽,或者用布把頭纏起來。
10.朝鮮族
朝鮮族人舉辦婚禮時要「結兩次婚」,也就是說要舉行兩次儀式方能成為正式的夫妻,而且第一次是男方家「嫁」兒,女方家迎婿。在這一天,新郎要穿「紗 帽官帶」(朝鮮王朝時期的官服),可於其上穿道袍或馬甲,使用綠色或藍色、玉色、銀玉色等青色系絲緞製作。黑笠,手持錦扇用以遮臉;新娘頭挽「大發」,上 戴「簇頭裡」,髮釵上懸垂兩條寬「髮帶」,垂於前胸兩側,穿淡綠色圓衫,有彩色袖口,下穿紅色長裙,腰上系紅帶,外披長衣,腳穿白襪和勾勾鞋。若公婆都在世,新娘貼胭脂、硃砂點,即將紅色的布料或紙剪成圓形貼在兩腮和額頭中央。
花 釵 翟 衣 在 「翟衣」古代后妃命婦的最高級別的禮服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宋代及之前的 翟衣 包括「褘 翟 、揄 翟 、闕 翟 」三種,合稱「三 翟 」, 與男子禮服的「六冕」相對應。 現今漢服中有兩個 翟衣 形制時常分不清,就是宋制 ... ... <看更多>
花 釵 翟 衣 在 桃園媽媽禮服出租-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 ... 的推薦與評價
魏晉南北朝婚服形制不明,但有記載晉朝太子妃婚服是白色。唐代初期五品以上官員女兒的新娘服花釵翟衣,配花釵、寶鈿,數目視乎品秩,媵 ... ... <看更多>
花 釵 翟 衣 在 关于唐代皇后大礼服袆衣的复原推定| Notes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是以翟鸟为饰的“三翟衣”--“袆衣、揄狄、阙狄”之中最隆重的一种。袆翟衣在南北朝时被重新启用, ... 左:初唐盛唐墓葬出土花钗首或花钿中:. More 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