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瘋傳的肚臍貼真的有用嗎?】自由時報20190801 #中醫科普 #中醫說書 #肚臍貼
感謝自由時報採訪闢謠,坊間許多療法藥品假中醫藥之名行誇大不實之商業行為,商家每賺的一分錢都腐蝕了民眾對中醫藥的一分信任。阿銘師想跟大家科普一下肚臍貼在傳統中醫上究竟是怎麼演化來的,為何阿銘師要打臉呢?
➡️「艾灸神闕,萬病自滅」神闕灸
肚臍貼的概念,可能出自中醫傳統療法中的薰臍法(又稱蒸臍法)。傳統中醫認為肚臍為先天之命蒂,後天之氣會,是人體先後天的氣脈所在。
薰臍法是在位於肚臍、隸屬任脈的「神闕穴」中填滿不同的藥物,在外層施加熱能(一般是艾草)將藥效導入神闕穴進入腹中。一般常見隔鹽灸、隔薑灸、檀香灸、丁香灸、沉香灸……艾灸導入的強度必須足夠,甚至皮膚會有輕微刺痛感,用以計量灸療強度的「壯數」才會足夠。
➡️神闕灸的妙用
神闕穴是整個腹壁最薄的位置,藉由艾灸的能量導入,有回陽救逆、健脾溫腎的功效,可以提升腸胃功能與代謝功能。神闕灸常見處理的問題,包括腹瀉、水腫、腸躁症、食慾不振、疲倦乏力。
➡️養生需要陽氣,陽氣就是動能
但市面上肚臍灸,嘗試利用化學效應(微微熱辣感),或是磁石為動能,其動能並不足以改變大多數人的脾胃功能。而所用藥物純度與力道不一,且個人體質不同,所需藥物也會不同。當藥灸與體質不符,起到改變體質的槓桿作用也十分有限。觀察門診使用過的患者族群,對於減重消腰圍的作用也沒有觀察到明顯差異。
肥胖為綜合成因,從體質、飲食、代謝、作息……都要整體調整。單寄望肚臍貼,失望可能大過期望。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