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季節氣中的「芒種」以後,代表著夏天真的來了!這段時間因為高溫潮濕,特別容易汗流浹背,而感到鬱悶、易怒。此時建議採清淡飲食,並補足水分及充分運動與休息,以緩解及幫助心緒能維持穩定狀態
夏天肯定是四季中流汗最多的時節,人之所以會流汗,主要目的就是藉由流汗蒸發水分順勢帶走熱能,幫助人體在活動過程中,不會因為體溫過高而影響身體機能運作,同時也是排出體內老廢物質的代謝管道之一
雖適度流汗可維持健康,但又濕又黏確實很不好受,進而讓人容易想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避暑,並大量食用凍飲、冰品等寒涼食物,以使體溫驟降,體內的自然調節功能便受到干擾,蓄積濕氣,而出現中暑情況,流汗變少且黏稠,汗水也容易發出明顯異味
鮮少流汗的人,常會因代謝力不佳,而頭昏眼花、疲倦無力;女性則在經期等婦科困擾上,產生明顯的不適症狀,且肥胖及慢性疲勞情況也會接踵而來。若有上述症狀,應積極喚醒汗腺的作用正常化,例如一天運動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三天,以回復排汗之能力
但是過猶不及都不好,有的人是出汗過量,實際出汗量多於當下環境溫度、運動及壓力程度的預期出汗量,又稱為「多汗症」。過度流汗可能會出現頭暈、胸痛、噁心,甚至出現虛脫症狀。而多汗症可能是受到遺傳、疾病、肥胖等因素影響,此情況若已嚴重影響身理機能時,建議應赴醫院之胸腔科,進行相關檢驗或治療
既然知道天氣熱而流汗是理所當然,且適度發汗才能有益健康。那麼,以下「必需流汗的五個理由」我們繼續一起來認識吧!
❶促進消化助好眠
流汗可加快身體代謝能力,並有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進而減少便秘困擾。若流汗不足,神經系統會受到不良影響,連帶導致睡眠品質不良
❷血壓平穩不飆升
高血壓是一種由於血管內徑變窄、變硬,單位血流量受到限制而出現的一種現象,透過運動而出汗,可有助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以增加血管壁彈性,而達到降低血壓的好處
❸膚況穩定增防禦
外分泌腺分泌的汗液中所含的蛋白質,具有去除老舊角質細胞和抗菌的防禦能力,且能維持毛孔免於蓄積過多藏污納垢,有利疏通堵塞毛孔的老廢物質,以減少粉刺與痘痘生成。通常不出汗的人,皮膚代謝力較為緩慢,反而易提高毛孔阻塞及降低角質代謝力
❹提升專注記憶佳
美國芝加哥的內帕維市203學區,曾針對2萬名區內中學生進行一項長期教育實驗,以證明學生在養成運動並流汗的生活習慣後,可有助產生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原因在人體在出汗當下,身體的細胞處於旺盛狀態,特別是記憶力與專注力的表現,皆能獲得良好的提升
❺免疫活化保健康
想要避免感冒,靠著流汗提高身體免疫力會是很好的方法。因為人體能夠藉由流汗時的汗液來抵抗病毒、細菌和真菌,以及排出血液內部多餘的廢物。若是能長期保持運動習慣,協助讓身體適度流汗,即能增強免疫力,染上感冒的可能性自然就會降低。而每天運動30~45分鐘,便可達到身體出汗的狀態,長期下來自體免疫力也就能隨之持續增強
#出汗點警示
據台北市聯醫仁愛醫院兼任中醫師周宗翰曾指出,不同部位出汗可能代表著體內發出的警訊
🔸頭部:常見與胃腸之消化系統相關,像是出現在暴飲暴食後消化不良或發炎的反應。屬於新陳代謝、消化系統與免疫力下降的表現
🔸額頭:常與失眠或高血壓的現象相關,可留意是否有甲狀腺分泌異常的狀況,情況顯著時,建議就醫檢驗
🔸鼻子:與肺氣不足或免疫力較低相關,建議進行呼吸訓練與運動習慣養成,以提升自體免疫能力
🔸頸部: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現象相關,若有顯著不適,建議至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胸口:常與用腦過度有關,會出現精神倦怠、食慾不振、多夢淺眠等狀況,或是因氧氣運輸不順,使血液循環不良所導致
🔸背部:可能是身體極度疲勞的警訊,日常應維持規律作息
🔸手心、腳心:與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有關,會在手心腳心冒汗
#流汗停看聽
⚠️當腦部溫度過高,會導致調節出汗的中樞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使得身體停止排汗,進而造成體溫持續上升而產出現意識不清的症狀,即為常見的中暑現象
⚠️汗斑,並非流汗時造成的,而是流汗之後身體潮濕悶熱,此時提供黴菌很好的生長環境。若無妥善清潔,易讓黴菌在皮膚上生根茁壯,皮膚可能產生白色、紅色或黑色的汗斑。而汗斑常見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外用或口服的抗黴菌藥物的治療方式為主
⚠️流汗後的清潔很重要,最好能立即以溫水沖澡洗淨全身,並適時使用保養品及補充足量水分。如無法即時沖澡,可使用濕紙巾或毛巾將全身擦拭乾淨,並更換衣物,才能阻絕汗水的鹽分、胺基酸及老廢物質與肌膚的不良作用,以預防汗斑、汗疹等風險
⚠️人體的汗腺可分為2種:小汗腺(外分泌腺)和大汗腺(頂分泌腺)。小汗腺幾乎分布於全身,主要作用為調節體溫,所分泌的汗水有超過99%都是水分,較少有氣味;大汗腺則僅分布於腋下、私密處、乳頭等部位,含有較多脂肪、蛋白質等成分,接觸空氣後便容易因分解而散發異味
⚠️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或大量流汗後,可適量飲用運動飲料,以幫助身體補充熱量、水分與流失的電解質,以紓緩運動後之疲勞感。若只是外出散步、快走等較為緩和型的運動,既不喘、也沒大量流汗,建議單純喝水即可,若是喝運動飲料反而會增加熱量攝取及器官負擔,更不能將運動飲料當成日常飲料飲用
⚠️汗疹是因汗腺阻塞的發炎反應,在大量流汗的部位,如臉部、頸部、胸口、胯下、屁股、背部等,觸摸會有顆粒狀粗糙感的小疹子。主要成因是夏季溫、濕度高,排汗量增加,當皮膚的汗管出口因衣物或是其他原因阻塞,身體無法正常排汗,汗水累積在皮膚組織造成汗管破裂,汗液外洩到周圍組織而引起發炎反應
⚠️濕疹是眾多皮膚炎的統稱,主要因接觸到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導致皮膚發炎,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缺脂性乾癢、富貴手都算是濕疹。濕疹原則上分為內因性濕疹與外因性濕疹。外因性的濕疹可能與接觸過的物質、吃過的食物有關聯,內因性濕疹可能與體質或長期飲食習慣有關
當大量汗水在皮膚與衣物之間產生頻繁摩擦時,該部位就容易出現大片紅腫的濕疹,更因搔抓導致破皮而衍生感染的情況
#凱鈞話重點
#必需流汗的五個理由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中醫 在 菜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排毒助孕
#一個月抗體恢復正常
今天這位願意讓我分享她的案例的同學來自澳門,知道有排毒的消息便與我聯絡,她檢驗出抗體不正常,醫生說可能是橋本氏,但是很早期,由於她非常想懷孕,所以擔心受影響,也花了很多錢看中醫針灸,因為她還有子宮內膜異位跟子宮肌腺症,平常也還有心跳有時快、呼吸困難、手軟、掉髮嚴重、失眠嚴重、疲累、多汗、排便次數多等症狀,工作是要上晚班的,所以作息也很不正常
7/25她開始排毒,第一天就覺得子宮有微微的痛感(應該是活化的作用),不久就覺得心悸、掉髮、疲累狀況改善
8/27 原本生理期要來
9/1 都還沒來,自己驗了三次!!
9/2 看醫生確定懷孕,打算要安胎了!!
恭喜!!!! 🎉🎉🎉🎉才一個多月的時間!!! 成功懷上
而且 9/3再去檢查甲狀腺,抗體完全正常!!! (灑花)
我真的非常開心非常激動,謝謝相信我的人,我很認真幫大家設計最適合的排毒方案,讓大家的抗體能降低甚至恢復正常,或是讓亢進或低下的人都能瘦下來,這已經不是第一個案例了!
祝福大家都能愈來愈健康🌹🌹🌹
#自體免疫疾病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
#橋本氏甲狀腺炎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中醫 在 廖容綺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減肥真的不能亂減』⛔️⛔️⛔️
最近諮詢一個漂亮年輕的女生,
他深受體重起伏很大困擾,體重從48kg一直胖到58kg開始試各種減肥方式
最後身體出現了以下的狀況,體重再也減不下來,才想尋求營養師諮詢
#甲狀腺結節,#橋本式甲狀腺炎(#甲狀腺低下),『落髮嚴重』,『經血很少』,『水腫問題』
🔥某一次減肥是中醫診所,吃藥+埋線
❌飲食:極低碳,低油飲食⛔️完全不吃澱粉,連蔬菜只吃葉菜類,蛋白質只吃雞腿肉跟雞胸肉
🔥某一次減肥是有專業營養師諮詢中心
❌開菜單:三餐都吃生菜沙拉+一個水果+雞胸肉或燕麥代餐
以上兩種減重方式都是
1.極低熱量飲食
2.單調食物飲食
這樣的飲食模式都是導致他發展『甲狀腺功能失調』的問題
🔥甲狀腺素的合成需要多種的營養素:維生素A、B2、B6、C、D、E、鐵、碘、鋅、硒
🔥極低熱量的飲食,限制食物種類的飲食都會造成營養素的不足,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
🔥限制食物種類的飲食,容易造成腸道菌相失衡,發生小腸菌叢過度增生或發炎的狀態,造成自體免疫失調而引發『橋本式甲狀腺炎』
🔥生菜中有十字花科蔬菜(紫高麗菜,花椰菜,青江菜,羽衣甘藍)若生食,沒有加熱,其中有『致甲狀腺腫素』會干擾甲狀腺素的合成,所以蔬菜不建議都是以生吃的方式。
🚫另外在Youtube上有位網紅也分享了他的減重方法是『不運動』的『極低熱量飲食』
同樣是營養素不足的問題
雖然6個月減了18公斤,但是重點是~~他說了身體最大的變化就是~~~減肥後很怕『冷』
🔥其實『很怕冷』有可能就是甲狀腺功能失調的一個徵兆喔!
👩🔬深夜營養師碎念
#先要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體態,不要為了減肥而賠上了健康
#減肥的方式百百種,極端的飲食模式真的不是長久之計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中醫 在 張清貿醫師整合中西醫照護自體免疫性疾病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叫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 門診時間. 「週一」上午:臺北榮總傳醫部中醫內科「週一」下午:北榮關渡醫院中醫科… ... <看更多>
自體免疫甲狀腺炎中醫 在 【大愛學漢醫】 甲狀腺炎你了解多少? - 20230424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 自體免疫 系統的疾病? 中醫 其實沒有免疫這兩個字, 中醫 談的是陰陽平衡,所以我們免疫力要增加還是要減少,對身體才是最好的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