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開始了中醫第一階的課程,一轉眼,這個週六週日就是第二階了。
最近撥空整理和記憶所學,要成為中醫芳療師,辨穴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雖然認穴有專門口訣和門道,但事實上,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細微差異。指尖要摸索到那貫通氣脈聚集能量的一個細點,需要投入無數的苦工和練習,也需要某種敏銳度與天份。
我的他是我忠實的白老鼠,被我用做辨穴人偶之餘,還得忍受我的出手。一次他為頭痛所苦,我試探地,以累積了35年渾厚力道的鋼琴家指力,辨準合谷穴,一壓。
「我說不上是哪裡,頓時又電又麻了二秒。然後整個人醒過來了。」他說。
比了一個亂七八糟的太極起手式後,「其實我剛剛點了你的穴道,我練家子來的。」我哧哧地笑著。
按壓穴道的15分鐘後,他說,頭居然不痛了。
這讓我更肯定穴道治療的效果,也勉勵自己要勤加練習。雖然此次回台時,還未完成所有中醫課程,但歡迎舊個案寶貝和今年暑假的個案寶貝們,視需求,額外預約中醫芳療的辯證與穴道按磨。
已預約奶油桂花手施作的身體平衡按摩之個案寶貝們,也想體驗點穴感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時間一定要與芳療穴道按壓錯開,不能合併施作。
除了系統與能量截然不同之外,一人身兼奶油桂花手和大力金剛指二家之長,是需要時間空間轉換的,我怕我搞混。(誤)
(細節和預約表幾週之後會單獨上線,請個案寶貝們留意一下,先不要留言預約喔)
期許自己開展芳療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兼顧心理心靈諮詢、香氛感官滋養、體表施作與體內能量氣感疏通,結合律動身體平衡按摩與穴位按壓,配合藥草、瑜伽與音樂,真正達到六感合一的全人照護陪伴。
三月上完課後的筆記和感想略為整理,與大家分享:
中醫課第一階,學的是:
-中醫基礎理論
-穴道基礎理論
-經絡學
記憶12經脈的性質、走向、重要穴位和辨穴方法。
理解中醫理論中的氣血/寒熱/濕燥/虛實/陰陽,五行平衡循環/相生相剋,與五臟六腑及經脈的連結。
也學習基本的「辨證」。
最終目的是要能在病患或個案描述狀態和症狀時,進行簡單辯證,和體質分析,了解冷熱虛實,判斷哪些經脈與穴位能起到消減症狀與輔助自癒的作用,並能應用適當的芳療工具、手法與適症的精油,多管齊下,施作穴道按壓及經絡按摩。
完成訓練和考試,將成為將中醫理論與傳統芳療結合,並有資格施作穴道治療的「中醫芳療師」。
授課老師是位樸素沈靜,講話不疾不徐十分有條理的女醫生。接觸和進行中醫診療已超過20年,是中醫、針灸和家醫方向的開業醫生。
而一起上課受訓的同學們,全是在各醫院診所開業或就職的醫師與護理師,我是唯一沒有醫療背景的,也是唯一的外國人。因為同學們都是醫療人員,也聽了一堆業界秘辛。
跨進醫療領域後,因為之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起步時總是比其他同學辛苦。課堂間提到的醫療專有名詞,總是得囫圇吞棗的先記下,再另外查詢研究。
而且上課的講義只有大綱和基本論述,絕大多數的細節內容,都得自己聽講和筆記,稍稍分心就會漏掉沒記上。
我們先是理解中醫基礎學說,和五行理論,接著就進入辯證的學習。表證/裡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還有外淫六邪和內傷七情。
再來開始進入12經脈系統,學習各個經脈運行的順序和時間,經脈對應的臟腑,與他們之間的對應輔佐關係。
這次學的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
要牢記每個經脈運行的軌道及順序,還有經脈上的重要穴道名稱、特性與作用。要一個個的辨穴、按壓、感受,還有穴道的各個分類。
一邊辨穴一邊快手記下老師講的要點,深怕遺漏掉重要訊息。
光是足陽明胃經就有45個穴道,6個經脈辨穴認穴下來,已經頭昏腦脹,腦裡只剩與天龍八部裡大理段式六脈神劍相關的字眼。
想到之後還有存在67個穴道的足太陽膀胱經!😱記性不好的我,只有下功夫,往死裡記。並在白老鼠家人身上辨穴,把他們按壓地哀哀叫。
第一階課程近尾聲時,我們開始了現場實習操作。老師給了症狀描述,我們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辨症、分析、記錄,接著思考要在哪幾個相合的經脈上施作。再來是找出每個經脈上對症的所有穴道,如主穴、輔穴等等,然後,透過對比分析(真正施作過程是要一一在病患身上按壓,找出痛感最強烈的穴點),過濾出最適症的五個大穴。最後,思考出最適合病患個案症狀與心理狀態的精油,確認在體表施作與按摩的方式。
這就是中醫芳療師面對病患個案的工作方式。
在辨症與望聞問的階段,其實與中醫診療方式一樣。只是中醫芳療師不把脈不開藥,也不追溯病症因果。只是找出對應穴位,紓解症狀,也協助病患個案的氣血流通順暢一些,進而達到提高自癒力復原力的目標。
那二天的課程間,還抽空回到當初受訓的瑜珈中心上學姐帶的課,確切感受到了瑜珈圈/身心靈圈人士和醫療圈的不同。
在音樂圈、教育圈、瑜珈圈、芳療圈、身心靈圈、醫療圈、創業圈和文字工作圈中遊走,最珍貴的獲得之一,就是感受每個領域帶給我的衝擊激發。
醫療圈的醫師和護理師們,大多數有著直接俐落和實事求是的氣質,而且情感多半比較內斂。因為工作需求,對於身體是開放的,老師要示範辨穴時,被挑上的同學,二話不說就立刻脫掉了上身所有的衣服,只剩胸罩,裸身以對。只要老師要求,同學連胸罩也會毫不猶豫地拿掉的。
2017年學習身體平衡按摩,在練習時,二人一組,我們也是坦身相見,脱到只剩內衣褲。
結束按摩研修和芳療實習後,我已被訓練地跟醫療人員一樣,進入工作狀態時,沒有什麼男性女性身體的界線,對我而言,個案的身體就只是身體了。
而瑜伽圈就是光與愛的世界。每個人見了親親抱抱,談話內容及討論時切入的角度以「感覺」和「內在」為主,交換的物質界訊息比醫療圈少很多。整體氣場比較開放。
而音樂圈介在二者之間,瘋癲與拘謹者兼有,但不靠譜者的比例比之前二者要高多了。(噓快別說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半夜睡得正香甜,卻老被尿意吵醒嗎?反覆起床上廁所,還讓你白天好累好想睡嗎?若一晚起來上廁所超過一次,就是#頻尿 症狀! 造成頻尿的原因可能是老化、生產、或泌尿系統問題,但如果都不是上述原因,就可能是生活習慣出問題了! 一般來說,深度睡眠時,身體會啟動一種減少尿意的機制,因此過於淺眠也是造成頻尿的...
膀胱的穴道 在 哪裡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半夜睡得正香甜,卻老被尿意吵醒嗎?反覆起床上廁所,還讓你白天好累好想睡嗎?若一晚起來上廁所超過一次,就是#頻尿 症狀!
造成頻尿的原因可能是老化、生產、或泌尿系統問題,但如果都不是上述原因,就可能是生活習慣出問題了!
一般來說,深度睡眠時,身體會啟動一種減少尿意的機制,因此過於淺眠也是造成頻尿的原因之一。
如何對付夜晚頻尿,找回安穩的睡眠呢?
1.減少鹽分攝取:攝取過量鹽份會間接導致口渴而提高飲水量。根據日本長崎大學醫院研究團隊的實驗,每天減鹽3公克,受試者每晚平均的排尿次數就少了1次。
2.中午過後減茶減咖啡因
3.避免宵夜
4.睡前避免滑手機,3C產品釋放的藍光頻率會讓心情亢奮,難以進入深眠。
最後,按摩#三陰交穴道 ,能直接刺激膀胱相關神經,也幫助改善頻尿。
[TIP]三陰交穴在哪裡?在小腿內側,腳踝內側骨頭凸出處往上四指距離,就是三陰交穴道!
【更多生活知識】
日本名醫7天瘦3公斤 把握3個黃金時段喝對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PoUYNToBM
早餐一顆水煮蛋,10天自然瘦2公斤 (電鍋水煮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BUPIjaO_Q
植物界的紅寶石,洛神花清血管更健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b2L0Zx_eU
【相關文章】
睡覺頻尿又淺眠?改善頻尿、淺眠的4個方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133
老是被尿意吵醒?日研究:做1件事就能改善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616
這7食物是天然胰島素,便祕、夜間頻尿也一起解決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64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1PpUhCQyZw/hqdefault.jpg)
膀胱的穴道 在 哪裡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焦經】
今天為大家介紹十二經絡中的三焦經,像是肺經大腸經小腸經,我們可以聯想到它的實體,但三焦經怎麼聯想呢,三焦在哪裡呀,三個部分叫上焦、中焦、下焦、它 (在)人體就有名無形,所有全身器官包括五臟,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大小腸膀胱膽(胃三焦),六腑還有營衛氣血上下內外,統統跟它有關係,它好像一個總 司令,非常重要,講到三焦經的時候,特別要強調它是直接通到命門,就是命門相火,舉個簡單例子,有次郊遊大家坐車子,有個人他腰痛,腰痛是因為他本來脊椎 就有毛病不是扭傷,就是坐久了他受不了。
然後他痛得不行,總不能車子開到醫院去啊,後來我想這個三焦有通到命門,按壓他的三焦經的陽池穴,按了不到5分鐘,這個人整個人就不一樣了,這個真是太妙 了,腰痛居然可以透過按摩三焦經的原穴就達到效果,所以他這樣子可以暫時不用去醫院,通過按壓,緩解他的疼痛,至少那一整天他可以玩得很愉快了,不然大家 都要遊覽車跟他跑醫院。
【保護自己一定要順著天地運行之道】
【秋天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
【昏倒救急,試試人中穴】
【救命心肌梗塞要找哪一條經絡,心包經】
【古人智慧奧妙無窮】
【生活很正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
【生命是要養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jqI6Fzwaw
本頻道由: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http://ap.ntdtv.com 建立
本則影音新聞出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 (NTDHealt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hjqI6Fzwa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