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腳蹲 下肢動作之根本】
現在流行深蹲硬舉救台灣🏋️♂️
但說到最具功能性的運動選項
我偏好✔️單腳蹲✔️
更精確來說,✔️單腳微蹲✔️
因為單腳蹲得好,參加魷魚🦑才能扮演好攻擊方(假的🦑)
日常生活中最多的🔑動態🔑動作
應該毫無疑慮就是✔️走路✔️了
單腳蹲跟走路到底有何關係呢?
從步態週期圖來看
基本上就是由兩隻腳的單腳微蹲反覆輪替形成
在✔️站立期(stance phase)✔️的那隻腳就是在做✔️單腳微蹲✔️的動作
再更進階一點
運動中的根本:✔️跑✔️單腳起跳✔️落地
也全部都是單腳微蹲的變化
⚠️因此若單腳微蹲出現不穩定的情形
將會在日常生活(走路)、運動(跑、跳)中
被⚠️反覆的動作放大、累積出問題⚠️
不穩定的單腳微蹲
出問題的動作平面在📌額狀面及📌水平面
1️⃣額狀面:呈現膝外翻
2️⃣水平面:呈現股骨內轉、脛骨外轉
正如以前文章提到的
這些不穩定動作
其實就是髕骨外翻、扁平足、拇趾外翻等常見下肢損傷的受力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0053079145129&id=107381010745670
要處理上述的這些不穩定
需要具備的能力
1️⃣足夠的腳踝活動度
2️⃣穩定的臀中肌發力
3️⃣足夠的髂脛束及足底筋膜的延展度(較偏向步態中的延伸動作)
下肢疼痛後的運動訓練
要我挑選的話
🔑單腳微蹲🔑絕對是首選之一
畢竟你連走、跑、跳都不穩定
就急著想飛
還不如在動作分析下
回歸最根本的🔑單腳穩定🔑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
脛骨功能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啟動訓練系列 - 下肢推 】✨
在訓練 #深蹲 #分腿蹲 #增強爆式訓練 之前,加入強度更高 #啟動訓練,可以更有效率的熱身,好的訓練動作是讓你銜接之後主訓練的重要推手喔,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的。
動作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操作時還是有細節需要的修正,一開始不求做到完美或者滿分,只是如果覺得操作時有困難或者感覺得身體太勉強,就不要硬撐囉!這樣我也能安心地分享一些不同的觀點給大家,也可以詢問你的物理治療師、教練、動作控制的專業人士等等。
試試看,也歡迎留言 或者 tag 我,說說你的感受。
✅動作1
LFE split squats 螺旋分腿下肢推啟動
🌀LFE = Limit Force Elastic
首先將重心放在前腳,以右腳為例,保持頭部對準右邊足部(正面),軀幹平行於脛骨(側面),右腳重心放在第四五根腳指頭,髖關節稍微往外轉,對側腳則向內轉,身體以第九肋為中心,往右邊側彎以及胸椎旋轉,螺旋側肩胛內收下壓後傾,對側肩胛外展上提前傾 ; 螺旋側骨盆前傾、向上向前移,對側骨盆後傾、向下向後移。
如果是第一次嘗試這個動作,建議不用太在意秒數,能夠維持在那個姿勢下的時間慢慢拉長,感覺體體提高、身體張力慢慢提高即可。
►建議劑量 每下x 10-30s seconds x 2sets
✅ 動作2
Wedge squat 推牆下肢深蹲
將身體向前傾斜,慢慢地往下蹲下,保持重心在第4.5腳趾,腳掌微往外轉,保持膝蓋對準第2.3腳趾,蹲到底的時候保持身體平行小腿,之後快速推地板站直,想像身體往前把牆推倒。
►建議劑量 4-8下 x 2-4 sets
✅動作3
Wedge sissy squats 靠牆娘娘腔深蹲
身體靠著牆壁往後傾斜,雙腳自然站姿,腳掌也可以微朝外,重心一樣落在四五腳指或者前足,慢慢的將膝蓋往前往下推,可以想著膝蓋要去找地板,過程背部、臀部以及腿後肌保持自然用力,當你覺得大腿或者身體很緊繃的時候就可以停住,慢慢在回到開始位置。
►建議劑量 4-8下 x 2-4 sets
✅動作4
CCT RFESS 單側螺旋後腳抬高蹲
後面主訓練的下肢課表之一,融入螺旋肌力的概念下操做,難度又更高一點 ,也期待之後跑動的感覺更輕鬆。
🌀CCT = Coiling Core Training
每個人的運動目標跟追尋的方向都不同,也可能會因為經歷而有所改變,但只要能找到自己想進步的目標,就足夠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拉,訓練的方式很多種,希望大家都能夠在無痛中堅持,在汗水和淚水中成長,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越強壯,體態棒棒的🤙🏽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可以留下你的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文章歡迎分享
.
.
#Matt教練訓練科學 #重量訓練 #肌力體能 #動作優化 #矯正訓練 #傷後復健 #功能性肌力
#麥特教練x訓練文章
#訓練與生活
脛骨功能 在 唐安麒 Angel T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夏養脾不水腫💦
脾負責吸收、消化,以便製造氣血津液。當脾的功能不良時,體內水濕停滯,就會頭重身困、痰濕水腫。
---------------------
中醫稱立秋🍃起至秋分(2021年9月23日)前這段日子為「長夏」,早晚有秋涼、午後卻炎熱濕熱,人們一旦掉以輕心,容易濕邪入侵,因而得病,所以長夏又有「秋老虎🐯」之稱。
中醫典籍《素問.藏氣法時論》載:「脾主長夏」,意指長夏養生,重在護脾;《脾胃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脾虛則阻礙運化,水液失利💦導致體濕痰多、氣短乏力,體力下降則活動量減少,惡性循環下就由水腫變肥腫。🐷
中醫認為五色、五味入五臟,黃色、甘甜食物均對應脾臟,長夏期間,可多吃黃色食材如粟米🌽、南瓜、木瓜;至於甘甜食物,中醫是指源自大自然的甜味食物,例如甘草、杞子、山藥、南瓜、豬肉、米飯🍚、紅薯等,並非冰冷甜食,如雪糕、乳酪等。
除了著重補脾,長夏仍有暑氣☀️,如要煲湯水或涼茶消暑,並不宜煲大暑時的消暑材料,也不宜亂飲廿四味、夏枯草等涼茶。因立秋後天氣開始乾燥,若再飲用冬瓜湯、廿四味等利尿清熱功效強的湯水,或過度清熱,損傷陽氣,在乾燥秋季時易傷腎。建議飲用較平和的五花茶,或改用相對溫和的合掌瓜(佛手瓜)或絲瓜煲湯代替。合掌瓜性溫,助清熱解毒、理氣和中、疏肝止嘔,高蛋白質高鈣低熱量,適合減肥者食用;絲瓜性涼,清涼利尿、解毒通便,更富含維他命B,能保護皮膚,除斑美白。
長夏過後,即將迎接秋天,天氣將慢慢由熱轉涼及濕轉燥,養生要循序漸進,逐漸潤燥護肺。可多吃淡補食物如山藥、蓮子、芡實、粉葛、百合、雪耳等等,白色食物於中醫學上具潤肺效果。日常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和濕毒食物,如竹筍、芒果、菠蘿、榴槤等,還要戒吃喝冰品。😅
食療以外,穴位按摩也有效降服「秋老虎」。按摩除了能紓緩肌肉緊繃,還能暢通氣血、打通穴位。中醫認為,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位的通道;穴位則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透過按壓穴位,能達致疏通經脈、活血通絡、寬胸理氣、緩解情緒等效果。建議以手腕內側輕揉足三里穴(小腿前外側髕骨下緣向下4橫指、脛骨外側4橫指),堅持每日一至兩次,每次約五分鐘,有利健脾化濕、增強免疫力、強壯身心,安度長夏。
📽️更多健康資訊🎞️:
我的天然療法路:https://youtu.be/Nu1f9-nACDA
勿讓小朋友濫吃西藥:https://youtu.be/dMSn5CqnNto
#長夏 #補脾 #水腫 #清熱 #中醫 #養生 #健康 #唐安麒
------------------------------
大家記得like我的各個channel啦😁
Mewe:https://bit.ly/39KEGs6
IG 名:DR.ANGELTONG
YouTube:https://bit.ly/3ic4LDT
Blog:http://blog.angeltong.com.hk
KK Box:bit.ly/3r6x6Q3
Sound Cloud:bit.ly/3q8iI8x
SoundOn:bit.ly/2MFFiIg
Spotify:spoti.fi/3q57KB1
Listen Notes:bit.ly/3q61tom
------------------------------
脛骨功能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Bap6r
跑步:https://bit.ly/2lC1L7V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脛骨功能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https://bit.ly/2lBap6r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脛骨功能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跑步:https://bit.ly/2lEYIvE
跑步:https://bit.ly/2IvkDyh
跑步:https://bit.ly/2MoT4Jk
跑步:https://bit.ly/2KreckO
跑步:https://bit.ly/2tGhW7H
跑步或是騎腳踏車騎到一半,膝蓋外側有莫名的壓力感,在跑下去之後就會變成疼痛,甚至沒多久後會劇烈疼痛,這個就是 髂脛束症候群 ITB syndrome ,大部分馬拉松跑者在突然加劇的訓練過程中,或是沒有訓練好突然跑了比平常多的距離,就很容易有此症狀,當然不只跑步會有這個問題,騎單車或是種訓的人也常見這種狀況
什麼是 髂脛束 呢?
髂脛束不是肌肉組織!!!!這是大家很常見的錯誤,髂脛束並沒有收縮功能,他是一個很厚的結締組織,由大腿根部連到膝蓋外側,是一個傳遞大腿肌肉力量的組織,藉由傳遞力量來給予膝蓋外側的穩定,髂脛束往上可以連到兩個肌肉:臀肌 gluteal maximum 以及 擴張筋膜肌 tensor fascia latae,往下則連到脛骨外側粗隆
髂脛束症候群 的症狀
髂脛束會在脛骨外側粗隆的連接點產生壓力,所以都會痛在膝蓋外側片下方一點,如果有這個症狀的人,通常在跑步完或跑步當下會有問題,坐著超過半小時到一小時以上,膝蓋外側就會有僵硬感或疼痛感,走路也會在外側有感覺,上下樓梯更是會引起疼痛,造成生活上的極大不方便,更別說再回去跑步或騎腳踏車,都常這個症狀很常出現在突然增加跑量的選手,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但是又剛開始要練習馬拉松的初學者身上
髂脛束的放鬆
一般放鬆的方法就是用滾筒 foam roller 和牽拉 stretch,牽拉的方法可以參考下方連結影片
另外滾筒的放鬆方法則是大家很容易做錯的部分!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髂脛束不是肌肉!所以不要再拿滾筒來滾髂脛束了,這只會讓它發炎的狀況更加嚴重!!!滾筒可以放鬆肌肉的位置就在髂脛束上方所連到的 臀肌 和 擴張筋膜肌,所以直接針對這兩條肌肉放鬆才能有效的緩解膝蓋外側的壓力
髂脛束症候群的訓練
到目前為止,所有來做髂脛束症候群 物理治療 的病人當中,直接強化臀肌是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都認為休息和放鬆髂脛束是解決疼痛最直接的方法,但就是因為臀肌肌力不足才會造成髂脛束壓力過大,所以休息完後若沒強化肌力直接跑步或騎腳踏車,還是無法緩解症狀,當然跑量就無法恢復,還有可能使症狀惡化
clam exercise
側躺,雙膝微彎,需要訓練的腳在上方,肚子縮緊,膝蓋往上打開,感覺臀部肌肉的收縮
lunge exercise : posterior slide
弓箭步(類似跑步姿勢),訓練的腳在前方,將重心往前移,前腳站70%的身體重量,後腳站30%的重量,並且輕踩毛巾,感覺前腳大腿和臀部肌肉的收縮,且注意前腳膝蓋要對準第二腳趾頭,後腳開始前後滑動毛巾,控制前腳膝蓋不要左右或前後晃動,在滑動的過程中,要明顯感受臀肌的出力
參考文獻reference
The Effect of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on Hip Kinematics in a Runner with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Schreiber R, MSc1 Louw Q, PhD1
